1、中经网天然气行业状况2001-06-26一、天然气生产、天然气储量地球上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年开采万多亿立方米,可采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万亿立方米,可采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此外,在渤海、华北等地区还有部分资源可利用。截至年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亿立方米。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地区一个特大型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发现,在我国西部地区现已形成了个国家级的天然气田,西部地区正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中心。
2、我国各地区天然气储量及分布情况、四川盆地的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基本可在满足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需求的同时,通过管道外送部分剩余气量。主要市场是武汉,预计年供气亿立方米年。、陕甘宁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整装资源,可采储量超过亿立方米,目前主要通过北京、西安和银川三条管线外送。输气能力分别为:北京方向*,亿立方米年,供北京、天津、河北;西安*,亿立方米年;银川*,亿立方米年。该资源已具备建设第二条东送管道的条件,今后市场主要可能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及华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全盆地天然气地质储量万亿立方米,截止年底,累计探明储量亿
3、立方米。该气源今后主要靠管道经兰州、西安东送,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年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地区发现一个特大型气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规模达到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年达到探明程度的为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亿立方米),并已经评审通过。预计年将完成其余亿立方米的储量升级和评审。据现已掌握的资料和专家预测,苏里格气田最终可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以上。、南海天然气资源蕴藏品质最佳,气田储量集中,单井产量大。现已通过海底管道年输香港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还有部分天然气送海南岛供三亚的一座燃机电厂和化肥厂使用。但南海的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海上天然气开发难度较大
4、,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因此,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东海地区的勘探工作一度受一些政策的影响而比较迟慢,但从现在的工作成果看,资源储量看好。在杭州湾的平湖气田发现部分天然气资源正在供应上海,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气。但东海资源的情况与南海情况相近,也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pi200106260002zba10013756.gif|、 天然气主要生产厂家及产量年,石油天然气行业重组前,供方的市场结构是陆、海分隔,中油和海洋两家公司集中了全国天然气的全部产能。行业重组后,形成了北、南、海上、新星四家分区垄断的供方市场结构,新星公司于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其油气产量
5、计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pi200106260002zba10023756.gif|pi200106260002zba10033756.gif|pi200106260002zba10043756.gif|二、 天然气运输天然气由于不宜存储,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来销售的,截止到年,我国管道总里程达万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陕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已经明确采用管道运输的是项目有:西气东输项目、西部开发项目、国际原油输送项目。、西气东输项目西气东输项目的实施,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全长多公里的天然气能源大动脉,将途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个省、区,直达上海。、西部
6、开发项目()、涩北一一西宁一一一兰州的输气管道,这个项目在年月日正式开工。该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工程总投资亿元,管道全长多公里,设计年输送天然气亿立方米,预计年月建成并输送天然气到达青海、兰州。()、忠县一一武汉的输气管道,这两个项目也是由中石油集团负责建设。、国际原油、天然气输送项目我国天然气引进项目的管道将成为东北亚天然气管道干线中的主要组成。主要有两条输气管道:、起点为阿什哈巴德,途经乌鲁木齐、兰州、西安、连云港、木浦,终点为北九州,年输气能力为亿立方米;、起点为伊尔库茨克,途经北京、沈阳、平壤、汉城、釜山,最终到达北九州,年输气能力
7、为亿立方米。三、天然气需求、天然气的需求量国际情况丰富的储量,有竞争力的价格以及环境方面的优越性,使天然气成为未来三年增长最快的能源,其需求量将增加,年达,在能源中所占份额由年的提高至。其中的消耗量增加,达到。天然气价格预计将保持在与其他燃料相应的水平,从而有助于刺激需求,特别是在电力生产方面。欧洲消耗量的增加要求有更多的进口,这将从前苏联和北非得到满足,而同时,由中东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也在增长,欧洲正在准备购买卡塔尔和阿布扎比的液化天然气(LNG)。前苏联地区向欧洲出口更多天然气的能力存在着疑虑,该地区对气体的需求将增加,年达到,其所占世界天然气份额将由年的增至,天然气对那里经济的转轨与发展起
8、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气体耗用量将增加,年达,所占市场份额为,这种增长态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根据 对世界能源的预测统计,尽管前苏联经济急剧滑坡,全球天然气消耗在过去年仍增加了,由年的增至年的,同期,天然气在能耗中所占份额由提高至。在,天然气生产的增长程度不如发展中国家,这部分是由于该地区经济比较成熟的缘故,过去年天然气消耗量增长了。发展中国家过去年天然气耗用量增长,而亚太地区则增长了。其他地区的增长情况为:中东,中南美,非洲,欧洲,北美。过去年世界天然气的生产增长,由年的增至年的,其中北美生产位居榜首,年产量为。中东则是生产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率为。其次为亚太地区,增长。由于气体长距离
9、管道输送及加工技术的进步,天然气的全球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年国际间贸易的天然气约有,占总产量的,其中通过管道输送,以液化形式输送。贸易在近年来增长很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建设了加工和出口的设施。前苏联是世界上领先的天然气出口国,它通过大口径管道向东欧和西欧输出天然气,年的出口量估计为。加拿大次之,年向美国输送天然气。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主要出口欧洲,出口量约,其中通过管道输送,为。挪威年经管道向其他欧洲国家输送,荷兰出口量为。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出口国,年出口。在进口方面,美国是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年进口量为,主要来自加拿大;德国是第二大进口国,年进口量为;日本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年进口量为
10、。第二个最大的进口国是韩国,年进口。意大利年进口,主要通过管道来自阿尔及利亚、荷兰和前苏联;法国年进口天然气。年初,世界天然气储量为(立方英尺),以年的产量计,可用年。并不主宰天然气的储量,它所占的份额只有,但其成员国伊朗却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年初的储量为。估测的前苏联天然气储量为,占世界的,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会比中东国家更致力于开发天然气资源。除前苏联和外,年初的气体储量共计为。储量的估测是有弹性的,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一定还会增加。未来年世界天然气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pi200106260002zba10053756.gif|国内情况以前,我国对天然气资源勘探的投入较少,而且资
11、源勘探后,也未能有效利用,以及政策不配套,造成天然气的供给量和用气量都较少,用气结构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天然气成为主要能源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的相对短缺以及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天然气已经被国家列如重点发展的项目,将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作为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新疆、中原、近海天然气的开采和管道建设已经投入巨资建设,未来年,天然气占国内能源消耗的比例将由现在的提高到,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专家预测,新世纪初我国将迎来天然气开发生产的高峰,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将保持在年均增长亿立方
12、米左右。未来十年,我国天然气的产量和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客观原因:首先、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元的时候,就出现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在年,我国人均已经接近美元,有经济专家预测,“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年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至的水平,这样,在年,我国人均就将达到美元。因此,我国的天然气在“十五”期间就有较大的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年可达到亿立方米,年可达到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将由提高到。可见,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都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其次、能源需求增长加快。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
13、的需求已经进入一个急剧增长的阶段。因此加快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改善能源结构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对立法的要求就愈来愈严,那么对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需求就会与日俱增。、需求结构天然气资源的用途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行业,主要有三种用途;、发电、生活燃料(采暖和做饭)、工业燃料、交通运输燃料;二、是化工行业原料,以生产化肥也合成纤维类为主。国际天然气市场的需求结构国际上,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发电,交通运输燃料,商业和零售。其中,发电和工业用气是天然气需求的主要方面,预计未来年,发电对
14、天然气的需求量将有大幅度增加。pi200106260002zba10063756.gif|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电占。天然气将是替代煤炭发电的主要能源,特别是在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天然气将成为新建电厂的主要能源。城市燃气占。城市燃气前景十分看好,它不仅可以与液化石油气竞争,也可以替代煤气、燃油甚至煤炭。预计到年我国城镇天然气用户将达到,需求将达到亿立方米。化工用气占。目前,化工领域是天然气的第二大用户,近四分之一的天然气被用于化工原料,其中以上用于生产化肥。另外,天然气化工在制氢、甲醇、乙烯等方面也会有所发展。预计年,化工领域对天然气需求将达到亿立方米。工业等其他用
15、户占。随着我国经济中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提高以及天然气管网的不断完善。预计年,工业等其他用户的天然气需求将为亿立方米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以陆象沉积构造居多,储量分散,单井产量低,自然稳产期短,造成开采成本和井口价偏高。无论是国产天然气,还是进口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的管道天然气或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均高于国外建于井口化工厂。因此,在中国以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在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将缺乏竞争力。天然气在中国未来的主要用途将会以清洁能源为主。四、天然气价格、目前的定价机制目前我国天然气各种价格水平均由政府确定,执行的是国家指导价下的双轨制价格,还没有形成市场导向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国家石化局规划发展
16、司司长陈永武在蓉举行的年中国燃气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现行天然气价格体系存在问题,如天然气管输费所占比例较大,零售价比例太高, 虽然出厂只有约元,但是,到达最终用户时,价格往往已经上到元立米以上;此外,天然气、原油、液化石油气等相互间可替换的能源之间的比价不够合理。合理的天然气价格应该是对生产和消费者都比较合理的,而且与可替换的能源间比价要合理。同时,可对大的、稳定的用户给予价格上的优惠来鼓励他们使用天然气。国家有关方面正在着手制定调整天然气价格的计划,长期制约天然气发展的价格过高问题不久将得以解决。据悉,有关方面正在考虑对不同的天然气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定价机制;天然气出厂价格可以由买卖双方按照政
17、府的定价机制协商确定;管输费仍需由政府根据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和利润并考虑通胀因素来确定;零售价格短期内仍可由政府指导确定,以后可由地方政府参照中央政府的指导价格来确定。近期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主要方向,一是取消计划内外价格差别,将天然气井口价和净化费合并为出厂价,实行单一用户、单一结算价格,供需双方以经济合同确定供需数量。二是打破现行气价一定几年不变的模式,在国家监管下,分大化肥、发电、民用等类型确定出厂价定价原则和公式,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三是分不同线路确定管输价格。四是允许供需双方根据市场情况在一定幅度内浮动价格。该项改革最明显的就是对天然气开采企业倾斜,企业可以与用户按照政府的定价机制协商
18、确定价格,对不同的天然气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定价机制,以提高开采企业效益来鼓励企业加大勘探、开采、管道建设的投入。而管输费和零售价格则继续由政府按照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和利润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来确定,限制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在不久前召开的天然气市场营销报告会上,主张顺价销售与保证投资者积极性的呼声甚高。清议高顿时油气分析师称,这将成为我国今后建立天然气市场价格机制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天然气具有不便储存的特点,目前尚未形成与原油市场相接近的全球统一价格机制。这使得我国在大举投资西气东输工程项目之前,必须对今后的国内天然气价格机制提前做出安排。据悉,产业升级、环境保护与华东地区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天然气定
19、价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个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增长不平衡的问题。从国外经验看,天然气价格大多是按照价值顺加的方式确定的,充分考虑到天然气从勘探、开采、输送各道环节的价值形成因素,较多顾及开发商利润,否则难以调动投资者积极性。从长计议,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已成为各国加快产业升级与维持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天然气价格将长期保持坚挺。、涨价趋势明显天然气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从国外天然气价格看,年冬季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倍,相当于人民币元立米,中国海南省进口天然气价格为人民币元立米。而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年中原油气()的天然气平均价
20、格为元立米,说明内地天然气的价格调整空间相当大。五、我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虽好,有许多有利条件:政策上的支持,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造成的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天然气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勘探开发困难加大。我国陆上天然气所勘探的目的层,埋藏都较深,地质构造和地表条件又复杂,加上储层物性变化大、勘探对象个性化,使其勘探难度日益增大。比如高陡构造,它广泛分布于西部地区的山前带,像新疆库车坳陷、四川东部地区等高陡构造,它们虽是寻找大型气藏的重要目标,但如何更好地发现气藏,保护气藏,都需要花大力气去攻关。其次,上游成本日渐增高。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
21、区,资源远离市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十五”期间,股份公司计划建设轮南?上海管线、涩北?兰州管线、忠县?武汉管线,这些管线距离长,耗资大,因而,管输成本高,上游成本就居高不下了。据市场调查,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市场对气价的承受能力仍然有限。这样,天然气生产及管输的高成本与市场的低承受能力就形成一对矛盾。最后,实用技术准备不足。“十五”期间,天然气年产量要由年的亿立方米提高到年的亿立方米,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人才是难以实现的。过去的几十年,就气层气而言,只有四川具有规模生产条件,它不仅带动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而且造就了一批天然气专业人才。但对其他油田来说,由于长期从事原油及溶解气的生产,对气层气的生产缺乏足够的技术和必须的人才。其他个气区,今后几年将以搞油为主转为油气并重甚至以气为主,这就需要成熟的技术和专门人才。还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油和气的勘探开发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有很大不同;二是研究人员的不足,股份公司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专业人员仅有人;三是配套技术还显得不够。今后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气田,我们的技术就应更具广泛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在勘探开发中有所突破,产生飞跃。来源:中经网作者:满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