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化學科師資培用聯盟 成果報告,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黃淑苓,兩個階段,策略聯盟時期(94/0895/06) 培用聯盟時期(95/0795/12),策略聯盟主要工作,召集學校主要的工作在強化師資培育的功能,依據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規劃相關課程內容,培養領域專長師資,以充實擔任領域或學科教學之能力。 學科中心主要工作在透過分區輔導團的溝通協調,協助課程暫行綱要推廣,包括辦理研習活動與研發研習教材,以及教師在職進修,並蒐集課程暫行綱要實施經驗以作為98學年度新課程綱要修訂之參考。,本召集學校實施策略,分析情勢 座談謀取共識 擬訂工作計畫 推動實施,情勢分析,物理及化學科課程內容變化極小。
2、 專門科目學分毋需重新規劃。 重視教師生活科學素養養成、科學實驗精神與科學實驗設計操作能力之培養,需要教材教法創新研習。 學科中心對於現職教師研習已有完整規劃。 結合中興大學既有奈米科技K-12種子教師培育計畫、理學院、工學院資源及鄰近師資培育校院資源。 結合學科中心、分區輔導團及中部地區優秀高中資源。,座談會共識,召集學校著重職前師資培育部份。瞭解現職教師需求,以其觀點規畫研習。 建立教師研習護照。 策略聯盟推動課程教材教法創新。 邀請大考中心人員參與。 確定暫行綱要與九八綱要的關係。,策略聯盟成果(一),檢視物理及化學科教師培育課程:多次多方會談形成共識,物理及化學科毋需重新規劃專門科目學
3、分。對於師資培育教育專業課程未有修訂建議。 積極對師資生宣導高中課程改革理念與內涵:透過演講、融入課程等方式。 邀請領導卓越高中校長吳清鏞校長、葉麗君校長等蒞校宣導高中課綱變革之重點與觀念。 推動高中物理及化學科課程新知研習,協助過渡期間的師資生即時瞭解、準備因應九五暫行綱要。,策略聯盟成果(二),協助推動有關奈米科技教學培訓及教材研發工作。 促進師資培育大學、高中的對話。 積極向師資培育大學宣導高中物理及化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內涵,俾使全國師資培育大學對於化學科課綱之瞭解與推動:辦理研討會、燒製發送光碟寄送全國各師資大學化學科教材教法或教學實習教師。,培用聯盟主要工作項目,蒐集教學現場教師
4、之教學意見 提供專線、網頁及e-mail接受高中化學科教師及各界主動提供教學現場及該科師資培育意見反應。 訪問九八課綱委員,探訪未來課綱修訂可能方向。 彙整化學科師資培育課程的修訂與調整之意見,專門科目之檢視,設有本科系大學之專門科目對照表科目與學分數能呼應九五暫綱化學科的教學需求。 相關科系或是或是第二專長者可能只修習課程之部份,易影響其對高中教學內容的掌握。 大學本科系若有分組,學生修習課程可能有所偏廢,可能影響其對高中教學內容的掌握。 未來專門科目修訂標準不宜低於目前水準。,線上蒐集意見,http:/140.120.36.1/xoops/league/html/ 04-22840669
5、ext 15 slhwangdragon.nchu.edu.tw,訪問九八課綱委員,原則上微調 確定不分級 等待分流時間點的決策 九八課綱發展新增各科橫向聯繫 期待未來教師有思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清晰論述能力 本科系畢業師資專業素養足夠 期待教學過程有更多的啟發及照顧個別差異,彙整師資培育課程的修訂與調整之意見,學科中心反應的意見 線上蒐集的意見 總綱委員、課綱委員、高中代表、大學師資培育及系所教師代表座談 訪談、參訪抽樣高中,抽樣參訪學校,以全國公立高中為母群體 採取依地區分層定額隨機取樣 共取樣十一所 最後只有九所完成參訪,受訪學校資料,校數:9所(含完全中學3所、綜合高中1所) 高一班
6、級數:最少4班、最多19班 依所在地區分: 省轄市:3所 院轄市:2所 縣轄市:4所 依生活圈分: 都會區:4所 次都會地區:1所 偏遠地區(含東部、離島) :2所,化學科受訪教師基本資料,共20人(含校長1人、教務主任2人) 男12人、女8人 教育背景:師大畢業16人(含3人一般大學畢後至師大進修)一般大學畢業4人 學歷:碩士17人、學士3人 高中教學年資:平均11.7年,最長33年,最短1年 教學總年資:平均14.65年,最長33年,最長2年,物理科受訪教師基本資料,共17人(含教務主任1人、代理教師2人、支援老師1人) 男13人、女4人 教育背景:師大畢業13人(含2人一般大學畢後至師大
7、進修)一般大學畢業4人 學歷:博士1人、碩士12人、學士4人 高中教學年資:平均8.82年,最長24年,最短1年 教學總年資:平均年11.05,最長22年,最短1年,對課程實施意見,全部反對延後分流 只有一所學校可以做到跑班式的自由選修 認為教學內容增加而時數不足 化學科教師對於高二及高三課程內容採取的螺旋式課程編列方式有意見 物理科教師認為高一課程過簡易誤導學生以為物理科易學 物理科教師多認為讓非數理性向學生選修物理是戕害學生的作為 部份教師對於物理及化學科內容及實驗多數數十年未變感到失望,對於師資培育之建議,專門科目要專精。 要有教育熱忱。 嫻熟高中教材。 具備教學內容知識 熟悉教育現場實
8、務。 具有一些科學史知識。 對課程中的實驗有實際操作經驗。 人際溝通。 邏輯思考、解決問題及論述表達能力。,專門科目專精,與課綱內容呼應的必修科目與學分數應該要完整 與課綱內容相關的選修科目也要重視,教育熱忱,喜歡自己教的科目、喜歡與人互動 認同任教學校 認同教學工作、願意投入,具備教學內容知識,能夠瞭解學生的學習問題 能夠運用不同的例子講解 能夠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能夠激發學生思考 能夠編製符合學生需求的教材 重視實驗室的安全,熟悉教育現場實務,學生行為問題 學生學習問題 學生家長問題 教學時間與環境的限制,整體成效(一),確實宣導政府推動九五課程綱要的理念及重視師資教學與師資素質的決心 促進
9、高中與師資培育大學的對話,使不同地區的高中對於九五暫綱與現行師資培育有更多的瞭解,也促進師資培育大學瞭解高中教育現場的觀點。 切實掌握高中對師資培育的期待,高中普遍重視教師的學科專精程度、教育熱忱及對教育實務的瞭解。,整體成效(二),切實掌握高中實施新課程觀點的區域差異,高中對課綱變動之因應,與學校所在區域、資源、整體學生學習程度均有密切關係。學校鄰近無競爭對手、社區家長對於升學採取較為開放態度、學生學習程度有極大差異者對於課綱變動的因應較符合政策期望。,升學與教學,很多家長及學生因為升學壓力而重學習結果輕學習歷程,教師普遍感到無法如其所願地花時間培養學生思考、理解,而被推向解題、記憶訓練。
10、學習程度優異學生不斷以課外題迫使教師加速教學,學習程度中等學生需要教師不斷花時間提昇學習成效,教師始終感到教學時數不足。,整體成效(三),發現高中教師雖然認真教學,也多認知科學教育的理想,但是教學因為面臨大學指考而難以落實強調科學精神、生活素養之養成。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必須配合大學升學制度、社會與家長觀念的改變,方能落實。,整體成效(四),發現許多高中教師感受其對課程教學意見長期不受重視,對於提出建言及課程改革抱持相當消極態度。建議未來課程教學修訂能更落實該階段教師參與的代表性,並且妥善回應教師意見。 發現部份高中物理及化學科教師因為教學負擔沉重、對於課程改革不具信心等等因素,對於課綱改變的瞭解
11、與掌握採取船到橋頭自然直、且戰且走態度。,整體成效(五),聽取反應高中化學科教學現場的意見,提供九八課綱修訂參考。高中延後分流宜慎思,或有良好配套措施。物理及化學科內容的增減及順序安排宜多聽取高中教師的意見。課綱修訂宜有學生學習程度較弱高中之教師代表,使課程修訂更能因應個別差異,適合教學實施,達到教育目標。,培用聯盟計畫省思,高中教學現場並非師培所建構的理想教育環境,師資培育應該思考如何協助準教師因應高中的教育實務及兼顧教育理想 創造升學成績是高中教育現場重心,應重視如何協助因應個別差異。 高中物理及化學教師年輕化、員額增聘可能性低,改善課程教學重心應置於在職教師。 大學與高中教育如何銜接與分化以培育人才,大學與高中應該共同思考。,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