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 学 心 理 学,宋 京 晶 中国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06年12月 Tel:51423177 E-Mail:,世纪警钟!,一位联合国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时代呼唤心理健康,人才呼唤心理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关爱生命 呵护成长,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 只有超人的能力,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人。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21世纪科学的健康观,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
2、良及虚弱状态。 八十年代,1989年版我国辞海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21世纪科学的健康观,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及虚弱状态。 八十年代,1989年版我国辞海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21世纪科学的健康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
3、虚弱的状态。,21世纪科学的健康观,科学的健康观:21世纪科学的健康概念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 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生理健康指要有旺盛的生命力。 心理健康指很好的自我和谐性。 社会适应指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道德健康指要有内省能力和自我约束。,心理健康的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定义,精神病学家门宁格(Meninger)的定义 “心理健康指人们
4、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愉快的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心理健康的定义,我国学者王效道等的定义:认为心理健康具有如下特征: 智力水平处在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情绪稳定、积极,与情绪适应; 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定义,我国学者王效道等的定义 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与协调; 行为反应速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 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
5、足;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差距不大。,心理健康的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FMH)提出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职
6、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标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表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具体标准为: 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 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 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 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 精力充沛的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洛斯(A.Maslow)提出的标准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有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不脱离周围实际环境;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心理健康的标准,
7、马洛斯(A.Maslow)提出的标准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学者王孝道、马健青等也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心境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人格的完整、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正常,以及道德愉快与道德痛苦等方面提出了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综上所叙,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七个方面: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智力正常;善于控制情绪; 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 能较好的适应环境;具有相当的意
8、志力。,心理健康的特点,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是一回事。因为一个人随时都可能产生心境不良,所以个体的心理健康应该是相对一段时间的综合评价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是渐进的、连续的,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心理健康的特点,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显的生理指标,谈心理健康一定是对应一段时间不能指一个行为或单独现象。 青春期心理特点闭锁、羞怯、敏感、冲动,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疑、
9、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你了解心理咨询吗,什么是心理咨询(辅导)? 心理咨询是主要是指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或受过专业训练心理辅导老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回答问题、解释疑惑、提供建议、商量讨论等方式帮助来访者以自助的方式解决心理困惑,从而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你了解心理咨询吗,心理咨询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尊重、支持、帮助、启发、引导、暗示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情感处理等方面出现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促使咨询对象自我认知、自我觉察、自我调
10、整,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你了解心理咨询吗,心理咨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它能消除隐匿罪恶,还能防止许多意外的发生。总之,心理咨询在探索人类心理奥秘、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心理咨询的作用, 寻求原因所在,积极面对问题; 消除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 学会处事为人,提高社交能力; 增加自我认识,合理规划人生; 发掘个人潜能,强化个人信心; 缓释心理压力,优化生活质量;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引导健康成长,完善综合素质。,心理咨询的作用,1、让来访者有所思:咨询工作者通过尊重、理解的态度和共情的能力启发求助者就问题本身自己思考。 2、
11、使来访者有所悟:咨询工作者通过专业的知识和咨询技巧引导求助者就本身问题的非客观和不合理性进行自己澄清和觉察。 3、助来访者有所得:咨询工作者通过暗示、支持和鼓励的方法帮助求助者强化自我改变的信心而获得自我成长,即达到咨询的终极目的:“助人自助”。,高校心理咨询的特点,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高校心理咨询的特点,工作的重心不同 高校心理咨询是发展性的咨询,也可称支持性的心理咨询和促进性的心理咨询,咨询工作本着“预防为本、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
12、自己的心灵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工作重心是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高校心理咨询的特点,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学中的心理辅导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它的服务对象是正常人而不是心理病人,日常工作主要立足于对心理压力过重,情绪轻微失调的学生进行情绪疏通和行为引导,从而达到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目的。 工作的目的不同、工作的特点不同,什么样的人应该来咨询,大学中的心理咨询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它的服务对象是正常人而不是心理病人,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心理压力过重,情绪轻微失调的学生进行情绪疏通和行为引导,立足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学生心
13、理素质、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信心、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协调心理行为,使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情感和良好适应能力,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什么时候应该来咨询,心理异常是很常见的事情。一般来说,对于小的失衡,人有自我调节机制帮助纠正。但是当失衡严重,或者没有时间、精力、方法、手段自我调节的时候,就最好来接受心理咨询。最需要心理咨询的时候,就是被困住的时候,就是钻进牛角尖、或陷入沼泽的时候。,什么时候应该来咨询,人生多艰,人生多难,人生多变,无论什么人都会有被困住的时候:有人被困难所困,有人被感情所困,有人被经济所困,有人被工作所困,有人
14、被学习所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Counseling)与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是正常人或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却是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非正常人。 心理咨询过程并非一般人理解的是劝慰人或开导人,也非少数人理解的仅仅是处理心理障碍,心理咨询过程,实际上是“人格重构”的过程,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帮助你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任务。,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辅导)的内容: 1、以心理发展为中心的辅导 大学生的发展目标与发展动力 大学生的情绪指导与情感陶冶 大学生的个性塑造与社会性发展等,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辅导)的内容: 2、
15、以校园适应为中心的辅导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学问题 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不良学习方法的纠正 大学生异性交往的恰当引导 大学生集体生活的科学指导等,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辅导)的内容: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的辅导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辅导)的内容: 4、以心理问题处置为中心的辅导内容 如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调整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矫治干预 大学生神经症倾向的矫治干预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矫治干预等,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辅导)的内容: 5、以考研就业指导为中心的辅导内容 考研就业前
16、的综合心理调节 考试焦虑的分析与排解 性格与职业兴趣的测量评估等,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工作,侧重点不同:心理辅导侧重于对正常人心理疑难或心理困扰的排解与帮助,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管束与教化;心理辅导是个体取向,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取向。,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工作,工作手段和方式不同:心理辅导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需要获得心理学指导的人提供帮助;政治思想工作是由政工干部和有关人员,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针对群众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打开心窗、让阳光近来,过去,人们对身心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了解,往往重身轻心,这是
17、片面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身心关系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心理健康的关心也越来越强烈。积极面对、及早求助,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中究竟多少学生有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之一,由于统计标准的不一致。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比例大致在45%-15%。 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事实上,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常见神经症)的或重度精神病性障碍的学生大约占3%-6%,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的,程度不同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和心理紊乱大概占30
18、-45%。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对象。不害怕、不回避、不恐惧,积极面对、尽早求助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关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出走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报道也不断见诸媒体,从而更加引起社会,尤其是政府教育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关注。(2003年12月教育部文件) 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休、退学原因中精神心理因素比例有所上升,而其他传染病等因素比重在下降。,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对一般性心理困扰若不及时调节和疏导,持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003年9月
19、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连元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值得注意的是抑郁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998年北京市的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2003年我校全校性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情绪调节、环境
20、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UPI(大学生人格问卷)答卷,筛查的第一类的学生453人,占测查总数的12.33%。而且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明确提出咨询需求的有928人,占测查总数的29.1%;自己感觉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919人,占测查总数的28.84%;(2002年23.1%) SCL-90问卷筛查结果中有中度以上的症状体验和的偏重症状体验的学生分别占测查总数的10.89%和0.6%。,我校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卑情绪(攀比、退缩、放纵) (2)适应不良(学习、环境、人际) (3)恋爱问题与性心理健康 (4)行为偏差(
21、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脱节,不自知的情况下犯错),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工作机构:我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隶属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主 要 工 作,负责全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2)负责提供各类心理服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3)负责组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心理测验等;负责开展校内外学术和工作经验体会交流。,服务项目,个体咨询:学校设有三个标准的咨询室 书信咨询:咨询信箱 网络咨询: 主页心理在线(右下角)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沁心港成长热线 心理评估;可以班或院系为单位做测试 团体辅导: 每学期开办不同主题的团体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