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89554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几何三视图解法详析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齐,宽相等,高平齐” ,即正 视图和左视图一样 高,正 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左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还原三步骤:(1)先画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或长方体地面上截取出俯视图形状;(2)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有无垂直关系和节点,确定并画出刚刚截取出的俯视图中各节点处垂直拉升的线条(剔除其中无需垂直拉升的节点,不能确定的先垂直拉升),由高平齐确定其长短;(3)将垂直拉升线段的端点和正视图、左视图的节点及俯视图各个节点连线,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方法展示(1)将如图所示的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还原步骤:依据俯视图,在长方体地面初绘ABCDE 如图

2、;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在节点A、B、C、D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而在E处 必有垂直拉升的线条ES,由正视图和侧视图中高度,确定点S的位置;如 图将点S与点 ABCD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S-ABCD如图所示:经典题型:例题1: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cm 。解答:(24)例题2: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答案:21+ 3计算过程: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正方体底面初绘制ABCDEFMN如图;第二步: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节点E 、F、M、N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

3、,而在点A、 B、C、D处皆有垂直拉升的线条,由正视图和左视图中高度及节点确定点 地位置如图; ,FEG第三步:由三视图中线条的虚实,将点G与点E、 F分别连接,将 与点 、 分别GEF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例题3: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答案:(6)还原图形方法一:若由主视图引发,具体步骤如下:(1)依据主视图,在长方体后侧面初绘ABCM 如图:(2)依据俯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在节点A、B、C出不可能有垂直向前拉升的线条,而在M出必有垂直向前拉升的线条MD

4、,由俯视图和侧视图中长度,确定点D的位置如 图:(3)将点D与A、B、C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D ABC如图所示:解:置于棱长为4个单位的正方体中研究,该几何体为四面体DABC,且 AB=BC=4,AC= ,DB=DC= ,可得DA=6.故最长的棱长为6.245方法2若由左视图引发,具体步骤如下:(1)依据左视图,在长方体右侧面初绘BCD 如图:(2)依据正视图和俯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在节点C、D 处不可能有垂直向前拉升的线条,而在B处 ,必有垂直向左拉升的 线 条BA,由俯视图和左视图的长度,确定点A的位置,如图:(3)将点A与点B、C、D分别连接,隐去所有

5、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DABC如图:方法3: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长、 宽、高均为4,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正方体做载体还原:(1)根据正视图,在正方体中画出正视图上的四个顶点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红线表示。如图,也就是说正视图的四个顶点必定是由原图中红线上的点投影而成;(2)左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蓝线表示,如 图;(3)俯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绿线表示,如 图;(4)三种颜色的公共点(一定要三种颜色公共交点)即为几何体的顶点,连接各顶点即为原几何体,如图。然后计算出最长的棱。课后习题:1、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A.4 B. C. D.63146答案:B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 积是( )cmA. 90 B. 129 C. 132 D.138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