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合作学习”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班级授课制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职业教育在我国已占有相当大的规模,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学生是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自信,职业定势、学习动 机、成人抱负、人 际关系、公共道德意识、法律与责任意识、主体与 权利意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教学质
2、量的提高,学校决定从2011年9月开始在我校全面实施“自主合作学 习” 。二、实施目标“自主合作学习” 着眼于学生之 间、 师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学生互动为基本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通 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个性和群体性的协同发展,切实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的状态,切 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三、实施对象全体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四、实施方法(一)关于课堂内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1.按“组 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才能倾向、学习成绩、性格、特长爱好,每四至六人分为一小
3、组,各小组按好、中、差成 绩的比例组合,形成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讨论,收集意见,整理归纳,调解矛盾;设发言人一名,负责清楚准确地在班内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形成的看法、决议。2.提出学习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教师给学生提出的学习任务,必须适合于合作学习,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思维深度,且能激起学生合作的欲望,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和探究性。学习任务提出后,小组成员由小组长进行不同角色分工,每个人既有个人的学习任务,又有共同承担的责任。3.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按各自的分工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间边学习边进行组内交流、讨论、记录。小组成员角色不宜固定,小组发言
4、人(汇报员)应轮流担任。4.成果汇报,交流答辩。一定时间互动合作学习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呈现组内合作学习活动的成果,必要时,同组成员可相互补充。各小组相继发言,互相提问,交流答 辩。5.检查评价反馈。交流答辩后,要及时予以评价反馈。评价可以分为个人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小 组互评、教师评价等,这一阶段教师要机智的进行调控与组织。(二)关于课外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实施1.课前合作学习。课前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与课内合作学习基本相同,也包括五个环节,主要不同的是收集资料和成果汇报方面。由于课前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收集相关学习资料的渠道和途径比课内更广,更灵活,与同组 成员之间的交流、 讨论 的形
5、式也更多。2.课后合作学习。课后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对包括学生在课堂内产生的,学生想进一步深人探究的,课堂教学引发的或拓展的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合作学习。课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自愿参加,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时间宽裕,人数也较灵活,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选择参与。5、评价方式评价由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导评三部分组成。每次课结束后,教师对 每组学习情况给以恰当的评价,分别为优、良、中和再努力,对应的分值分别为 5、3、2、1。“学生自评”和“ 组内互评” 为一个单元、一个项目或一个阶段后的评价;“组内互评”为综合评价,等第以及分值与教师导评相同。学生的最终评价,自评和互评各占 50%。学生评价
6、和教师导评关联,教师评价为“优”的小组,学生终评为优秀的人数不超过小组人数的 80%;评价为“良” 的小组,学生终评为优秀的人数不超过小组人数 60%;评价为“中” 的小组,学生终评为优秀的人数不超过小组人数 40%;评价为“再努力” 的小组,学生终评为优秀的人数不超过小组人数 20%。学生学期课堂表现成 绩均分占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的 30%。六、组织保障 成立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工作小组,具体 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协调督查等工作。组 长:杨新汪 翀副组长郭明康 仲梅娟 贺荣夫 吴 巍 欧阳志梅朱俊虎 张 军 许大宏 杨建明 孙 箭成 员: 各系部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七、实施步骤2011.72
7、011.8 组织准备阶段:学习理论,积累资料,制定方案,组织培 训。2011.92013.2研究实施阶段,全面推广。2013.32013.7总结评估阶段,成果展示。八、成果体现: 1.优秀教案集2.研究论文集(包括个案)3.课堂教学展示附件一:学生个人评价表附件二:教师评分表附件三:学生组内互评表表一、学生个人评价表班级:姓名:组别:项目 评价内容 自评 综合评价预习 我能按照学案的要求,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交谈 我的发言始终紧扣主题,始终保持较低的声音,与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很好地交流。 活动 我们设定了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我为实现目标发表了意见并努力工作
8、。 责任 我对自己与他人负责。我力争达到小组的目标而不是妨碍目标的实现。 评价 我会对最终结果和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的进展作出评价。 分享我与他人一起分享资源、材料、观点、任务与责任。我完成了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对小组作出贡献。倾听我是一个好听众,并认识到每个组员都会有价值的东西提供。我倾听并且能够概括说出每个人的贡献。合作我很乐于和同学在一起,我的学习方法是成熟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合作的。我对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帮助在本节课(活动) 中,我在合作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与上次相比,在本节课(活动) 中我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如果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后的学习中,在合作
9、能力方面我还需要改进或加强的地方有哪些?表二:教师评分表班级: 课程名称:组别 分值 教师评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授课日期:年月日 周次: 节次:授课教师:表三:学生组内互评表班级:组别:被评者 评价内容 组员 1 组员 2 组员 3 组员 4 组员 5 组员 6 组员 7 均分备注:定量评价栏中,组评栏 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填写; 评价的内容填“优”、 “良”、 “中”、“再努力”,相应的分值为 5 、3 、2 、1 。在 评价过程中,规定自评和组评在合评中各占 50 %。例如一个学生在一项中,自评为“优秀”记 5 分, 4 个组员分别评为:“优”、 “良”、 “中”,组员人均 评分(5 + 3 + 2 +2) / 4 = 3 分,组分数为 3 分。这个同学终评分为: 550 % + 3 50 % =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