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68093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选择题部分(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大夫祭仲告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这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C.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D. 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可知都邑的城墙,周围超过三百

2、丈,就是国家的祸害;由材料“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可知现在京城不合法度,太叔不守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无法控制的;故可知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D 项正确。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渐瓦解,而不是丧失殆尽,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而是强调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且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的说法错误,排除 C。2.1976 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C. 玉蚕等遗物

3、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C 项正确。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 A。春秋战- 2 -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 D。3.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韩非则认为君臣之间“非父子之亲” , “君操之(指赏罚)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礼乐秩序趋于瓦解 B. 儒家学派受到压制C. 君主专制体制形成 D. 儒法思想走向融合

4、【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以看出孔子主张的君臣关系是臣对君的遵从;根据“君操之(指赏罚)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君主要通过利害关系来控制大臣。这一变化说明根据礼乐制度确定的臣对君的义务已不能履行,礼乐秩序趋于瓦解。故答案为 A 项。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家争鸣” ,排除 B 项;君主专制体制在秦朝统一后确立,排除 C 项;关于君臣关系,二者存在很大不同,排除 D 项。【点睛】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

5、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具有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作用。4.下图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某一成就,与图片对应的文字材料应为A. “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B.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 3 -C. “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D.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

6、可知为竹火鹞,兵用抛掷燃烧性火器,始于宋代,多用于攻守城,编竹为疏眼笼,腹大口狭,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焚攻城敌军积聚及惊吓兵马,故 A 项正确。B 为纸张,与材料不符,排除。C 为指南针,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为活字印刷术,与材料不符,排除。5.宋代都市繁华,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

7、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结合选项可知,A 项中的“深巷明朝卖杏花”可知是宋代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选 A。B 项反映宋代的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与材料“分散于宅屋之间”不符,排除。C 项反映城市发展突破时间限制,但与“分散于宅屋之间”不符,排除。D 项是指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这时他才到达市场南门外,在泥泞中休息,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材料不符,排除。6.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 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 ”这位思想家是A.

8、 王守仁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D- 4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评论的是王夫之,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强调“理在气中” ,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等,故 D 项正确。王守仁是明朝中期思想家,主张致良知,与材料不符,排除A。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 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与材料不符,排除 C。7.近年来,随着康熙王朝 甄嬛传等电视剧的热播,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与为主题的古装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家国一体B. 自然经济C.

9、 儒家礼制D. 君权至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以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 D 项正确。家国一体是指国家与帝王的关系,与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符,排除 A。自然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与材料强调君权至上导致“子嗣夺嫡、后宫争宠”的现象不符,排除 B。儒家礼制有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源,排除 C。【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与为主题的古装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 ,紧扣设问要求“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 ,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分析

10、材料即可知道答案。8.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下列对四大名著的介绍有误的是选项 作品 价值A 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B 水浒传 为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 5 -C 西游记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D 红楼梦 在民间故事和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一部“说不尽”的奇书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它是古典历史小说的典范,故 A 表述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水浒传开创了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为后世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

11、楷模,故 B 表述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西游记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故 C 表述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不是民间故事,而是贵族家庭故事,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D。9.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C.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D.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坚持反扫荡;结合选项可知

12、 B 项是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创作于 1939 年,故 B 项正确。A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C 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D 项是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该口号“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的时期,二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各口号所处的时代,找出符合设问的选项即可。- 6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建设不断发展。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通过了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A. B. C. D. 【答案】A【解析】是 1995 年中共十五大,是 1

13、954 年宪法,是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故排除 BCD,选 A。11.历史事件之间往往一环扣一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表格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是甲 乙A 广州、上海、厦门等通商口岸开放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B 魏源撰写海国图志 轮船、电话、电报等科技传入中国C 台湾巡抚唐景崧弃台内渡 日军占领台湾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外国资本进一步挤压民族工业A. AB. BC. CD. D【答案】D- 7 -【解析】【详解】五口通

14、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不断扩大,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故 A 项错误;随着西方列强入侵,轮船、电话、电报等科技传入中国,故 B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军占领台湾,故 C 项错误;由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大外国资本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挤压,故 D 项正确。12.(2017 年江苏卷)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 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关于“禁缠足、兴女学、介

15、绍外国妇女”的文章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妇女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关注,故 D 项正确。 万国公报不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A 项错误;B 中“实现了言论自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表格中没有反映“清政府革除陋习”的信息,C 项也排除。【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妇女地位的变化点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20 世纪

16、 50 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8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13.陈独秀在 1921 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B.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D.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

17、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意在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14.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 年后消失,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三大改造,政府取缔B. 产品质优,供不应求C.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D. 计划经济,无

18、须广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广告业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禁止“商业广告”的市场行为,D 项正确。A 项中的“政府取缔”与史实不符,排除。B 项属于市场经济的行为,与当时开始推行三大改造,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不符,排除。但从鸦片战争到 1953 年,中国同样是“经济困难、物资缺乏” ,但广告业没有消失,故 C 项不是主要原- 9 -因,排除。15.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是A.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19、产力”C.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结合选项可知,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符合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要求,C 项正确。A 项是人民公社化时期史实,与材料强调邓小平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符,排除。B 项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排除。D 项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16.2018 年 6 月 9 日至 10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

20、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 6 个成员国B. 能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求同存异”等精神C. 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 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 8 个成员国,排除 A。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这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精神的体现,B 项正确。C 项错在“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1、 ,上海合作组织在文化、教育、环保、紧急救灾等领域合作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果,但不等于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 C。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致力于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体现,排除 D。【点睛】熟悉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7.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 ,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 10 -法裁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由此可知, “陪审法庭”A. 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B. 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C. 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D. 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

22、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 项正确。材料强调陪审法庭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而不是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审判的依据,而是强调陪审法庭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排除 C。雅典的司法制度对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排除 D。18.工业革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以下选项中能体现“社会的整体变动”的是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经济自由主义兴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 B. C. D. 【答案】

23、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故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限,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属于工业革命的经济思想,正确。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故正确。综上所述,排除 ABD,所以选- 11 -C。19.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射向国王盾牌的“利剑”应该是A. “一个国王、

24、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等;其中 C 项是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观点,主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C 项正确。A 项属于君权至上的体现,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B 项强调的是上帝的权威和地位,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D 是指教皇的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漫画的意思

25、“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击” ,二是理解各选项的意思,逐一分析选项与材料的关系即可知道正确答案。20.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 2017 年 1 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 )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裁定直接反映了美国A. 三权分立制约平衡的机制B. 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C. 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D. 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答案】C【解析】总统违反宪法,立即暂停直接说明了总统的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的,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是直接反映,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不存在国家权力中心的问题,选项 B- 12 -不符合题意,排除;行政权受到司

26、法权的制约而非立法权的制约,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直接反映。21.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革命史观 是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社会史观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全球史观 是世界各地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现代化史观 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文明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项正确;其他组合军错误。考点:资本主

27、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影响22.二战期间的一份文件强调:“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希望看见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有关这一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其背景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对全人类的安全构成威胁B.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C.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D. 表达了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的决心- 13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说法出自 1941 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 ,它是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对全人类的安全构成威胁的背景下签署的,故 A 项正确。在开罗宣言中,明确表示中国人民坚持抗

28、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B 项错误。1942 年元旦,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等信息,而是强调大西洋宪章签署的背景,D 项错误。23.下图是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苏联解体后,各国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阿拉木图宣言在“5”国签署B. “独联体”是一个松散的联邦C. 斯大林格勒战役曾发生于“3”国境内D. 大部分原加盟共和国已加入欧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91 年 12 月 21 日,以白俄罗斯

29、、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 11 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的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其中图 5 为哈萨克斯坦,A 项正确。 “独联体”的性质是独立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松散的联邦,B 项错误。图中“3”为白俄罗斯,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图中“1”的国家, C 项错误。独联体国家没有加入欧盟的,D 项错误。- 14 -2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 ”克林顿所说的“那种福利”A. 背离了资本主义制度B. 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C. 必然

30、导致高税收和高赤字D. 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福利制度是指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实行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D 项正确。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并不是背离了资本主义制度,A 项错误。福利制度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B 项错误。C 项中“必然”的说法过于绝对,一定限度的福利制度,并不会导致高税收和高赤字,排除。【点睛】结合福利制度的相关史实,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 ,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5.2008 年 10

31、 月 23 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 ,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 ,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 “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B.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难独善其身C. 中国、印度在建立新的金融秩序中起主导作用D.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需要紧密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 、 “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 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 ”可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

32、展前景,A 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难独善其身,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紧密合作,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 稳定世界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BD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C 项说法错误,中国、印度在建立新的金融秩序- 15 -中起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故 C 项符合设问,所以选 C。26.【加试题】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描写乾隆实为内阁学士、浙江海宁人陈元龙之子,与雍正之女同日降生。雍正为增加与其他皇子争夺皇位的筹码,将两个婴儿互换。乾隆即位后数次下江南正是为调查自己身世。而据日本东洋文库藏孤本海宁渤海陈氏宗谱第五修记载,陈元

33、龙共育有二女一男,最小的儿子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 ,比乾隆大 17 岁,更不要说年长的两个女儿了。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有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故金庸著作记载不可信研究历史人物须依靠家谱,故东洋文库藏孤本可信解开乾隆的身世之谜还需要借助其他更多种的史料只有正史清史稿才是记载乾隆出生的可靠材料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学作品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错误。研究历史人物可以利用家谱,至于日本东洋文库藏孤本海宁渤海陈氏宗谱第五修中记载是否可信,需要多方史料考察研究才能下结论,错误。关于乾隆的身世之谜,需要借助各种史料加以考察和研

34、究,才能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故正确。 清史稿是官方编订的史书,它可以作为研究乾隆出生的重要史料,但孤证不立,仍然需要借助多种史料加以研究,故错误。综上所述,排除 ABD,所以选 C 项。27.【加试题】对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 ,西方一位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 ”“威尔逊的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能“征服欧洲”的主要原因是A. 美国的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B. 世界大战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C. 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欧洲各国D. 各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利益【答案】B【解析】- 16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十四点原则”即十四点和平纲领,特别是建立国际联盟,

35、在饱受战火涂炭的欧洲,十四点受到热烈欢迎,故世界大战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B项正确。一战后,欧洲人渴望和平,故被“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与美国的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无关,排除 A。二战后,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企图从经济方面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排除 C。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是在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的,而不是维护欧洲利益,排除 D。【点睛】结合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能征服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8.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

36、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上提出B. 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C. 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D. 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37、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D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有关,它是在 1921 年俄共(布)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排除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已经被镇压,排除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排除 C。【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正确” ,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9.【加试题】清

38、史研究者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说了康熙对中国历史的八大贡献,其中四项为:- 17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和约;亲征溯漠,善治蒙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述贡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81 年康熙平定三藩,巩固统一。1684 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 年,清政府与沙俄缔结了尼布楚条约 ,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1698 年,康熙鉴于噶尔丹

39、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至此康熙时期讨伐噶尔丹之战始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综上所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述贡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排除 BCD,所以选 A。30.剑桥艺术史在论及古罗马某建筑时说:“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的创造的宏伟,同时也还想到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而不是让他们在这庞然大物跟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地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 ”文中所指的建筑指的是A. B. - 18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图示信

40、息及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与材料强调罗马教堂的风格不符,排除。B 项是罗马斗兽场,其风格与材料相符,B 项正确。C 项是巴黎凯旋门,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 、 “胜利” 、 “和平”和“抵抗” ,与材料不符,排除。D 项为古罗马建筑图拉真纪念柱,广场中央的那根巨大的圆柱尤其令人瞩目,但与材料风格不符,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31.近代中国“两极相逢” ,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然而,在那个时候,不愿意变的人更多。所以,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

41、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胡适寄陈独秀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实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值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陈独秀答胡适之- 19 -(1)根据材料一,结

42、合所学知识,以康有为和谭嗣同为例,分别指出维新运动时期他们是如何应对“沉重的阻力”的。(2)写出胡适与陈独秀提倡新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各一篇。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人对文学变革的主张有何分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独秀的主张。【答案】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用孔教的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与封建束缚彻底决裂。(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分歧:胡适认为文学变革是渐进、温和的,允许他人匡正;陈独秀的观点较为激进,认为文学变革不容讨论。在顽固守旧势力异常强大的背景下,陈独秀的

43、激进主义有利于加速白话文的推广,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但是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解析】【详解】 (1)关于康有为在维新运动时期,如何应对“沉重的阻力” ,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康有为著书立说宣传变法主张方面分析作答。关于谭嗣同在维新运动时期,如何应对“沉重的阻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谭嗣同的思想主张方面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关于胡适在提倡新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可从文学改良刍议方面作答,关于陈独秀在提倡新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可从文学革命论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关于分歧,根据材料二“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可

44、知胡适认为文学变革是渐进、温和的,允许他人匡正;根据材料二“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实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值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可知陈独秀的观点较为激进,认为文学变革不容讨论。第三小问,关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分析作答。【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如何应对”“代表作、分歧、评价”等相关设问要求。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

45、究此问题” 、“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实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讨论之余地,- 20 -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值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等,紧扣设问要求。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的。32. C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 年9 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

46、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6 分)(2)据材料二,指出 1978-1992 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10 分)【答案】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

47、,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 (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点火”出现的时代背景“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可以总结出其确切含义,即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材料二

48、中表格数据有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所以紧扣问题要求的总体趋势即可得出答案,该题易于回答出曲折变化类似的答案;其原因可结合所学内容直接回答。材料三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其出发点在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33.近代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

49、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二:对于凡尔赛和约 ,当时的法国人评价道:“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并选择材料二中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仅选择不阐述不得分)【答案】(1)“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历史意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2)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选择观点;凡尔赛和约虽然对德国十分苛刻,但英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