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67057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静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历 史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更加凶恶,更加野蛮。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了。 ”(列宁语)这个集团是指(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国际联盟 D轴心国军事集团2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 年 3 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 美国和

2、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 B C D3一位外国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 ,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这位领导人是( )A美国总统 B英国首相 C法国总理 D意大利首相4凡尔赛体系不能长久维 持世界和平的根本原因在于该体系( )A没有承认民族自决的原则 B内部蕴含着错综复杂的矛盾C在分赃时造成了新的不均 D将美国排斥在国际事务之外51922 年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意在削弱日本在华的既得利益 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 美国发挥了主导作

3、用 中国据此收回了山东主权A B C D6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含糊不清,自 相矛盾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D受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7 “国际纵队”中有 100 多名中国籍战士。西班牙内战失败后,一批“国际纵队”的战士在听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情况后,坚持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 22 名医生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救亡工作,这些最能说明( )A中国和西班牙具有相似的国情 B “国际纵队”的国际主义性质注:车夫身上标着“国联”的字样,马儿背上标着“和平”字样- 2 -C法西斯的侵略和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当

4、时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D中国帮助西班牙,西班牙也必然会帮助中国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德国吞并奥地利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德意支持佛朗哥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 B C D10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 ”此句话中“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

5、含义是(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C 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11在 1941 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 ,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 )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反映 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A B C D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

6、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必须警惕极端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 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不能牺牲、出卖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A B C D13据秦琅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3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14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

7、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15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这表明包拯 ( )A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C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注重维护朝廷法纪16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

8、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17 12 世 纪 罗 马 法 在 欧 洲 出 现 了 复 兴 , 新 编 剑 桥 世 界 近 代 史 写 道 : “罗 马 法 披 荆 斩 棘 在 丛 林 中开 辟 了 一 条 明 确 的 、 始 终 一 贯 的 道 路 , 这 条 道 路 对 于 权 威 和 财 富 是 有 利 的 。”这 反 映 出 罗 马 法 ( )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

9、的武器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18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 时期英国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18671869 年 17 项 57 项18801885 年 11 项 18 项18961900 年 1 项 02 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19有位政治家这样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 还是得益于美国。 ”在这里, “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 )A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C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行政权

10、领导立法权- 4 -20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 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 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 )A国际地位的变化 B社会的变迁C战败的结局 D经济的落后21从 1876 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 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 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

11、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22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 ,因此,它的“惨 败是极自然的。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不具有爱国性 B具有时代先进性C目标不太清晰 D指导思想不科学23有人对 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 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 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 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可能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4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

12、的主张, 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 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该规定旨 在 ( )A废除君主专制,防止清朝复辟 B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C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261919 年 5 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 心不死,民国不死,愿

13、诸君努力而行。 ”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71925 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 5 -斯科中 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 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81935 年 9 月,中共开始了对地方实力派的争取工作。到 1936 年 12 月以前,中共与晋、绥、冀、滇、桂、新、甘等省的地方实力派

14、之间已初步建立了联系。中共争取地方实力派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辟敌后抗日战场C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D为团结抗战作准备29 某 学 生 进 行 了 抗 日 战 争 期 间 有 关 日 军 暴 行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 在 众 多 的 材 料 中 最 有 力 的 证 据 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30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 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 ”此次“壮举” (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

15、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2 分)材料 三国干涉还辽后,日俄矛盾激化。 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企图永远霸占中国东北,拒不撤兵。俄国这种独占中国东北的行动引起帝国主义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强烈 不满。1904 年至 1905 年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日俄战争。在战争中,日本所耗战费达 15 亿日元,动用兵力近 110 万人。俄国所耗人力、物力均不在日本之下。这场战争虽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两国均已精疲力竭,无力再战

16、。双方最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 ,结束了这场战争。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并把旅大地区和 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租借权转让日本,俄国退守中国东北北部。(1)根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的特点,并分析日俄战争发生的原因。(6 分)- 6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对东亚局势产生的影响。(6 分)32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中,不断走向成熟,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和领导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 16 分)材料一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

17、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材料二 1927 年 7 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政策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剥削,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到了 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 ,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 年,中国共产党在抗

18、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 , “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8 分)- 7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2 分)材料 打破束缚,更新观念的

19、文章认为:“西方的大炮是一身兼二任,它一方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另一方面又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学术研究1994 年第 4 期提 取 材 料 中 的 某 一 观 点 , 结 合 相 关 史 实 对 此 观 点 进 行 论 证 说 明 。 ( 要 求 : 观 点 明 确 、 史 论 结合 )- 8 -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答案1选择题1-5 BDCBA 6-10 DCBCC 11-15 DDCBB 16-20 BCABB 21-25 DDDBB 26-30 DCDDB二材料解析题31.(1)特点:发生在中国境内;战争规模大;是帝国主义间的掠夺战争;(任两点 4

20、 分)原因: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矛盾逐步激化;(2 分)(2)影响:日本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得到加强;俄国的远东势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中国的主权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每点 2 分,共 6 分) 32. (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 分)原因: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农民 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任三点 6 分)(2)变化:由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制调整为继续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由消灭封建地主剥削调整为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由限制富农调整为联合富农;(任两点 4 分)主要原因: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再次合作;为了团结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任两点 4 分)33. 观点一:西方对华发动的战争极具侵略性;再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观点二:西方对华的侵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再结合相关史实说明;-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