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遵义市第二十一中学 20182019-2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3分,共 75分)2016年 1月 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 1723万人,比 2016年减少了 63万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 0.52,只有12.43。2018 年两会,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试分析代表提出议案的理由(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C. 男女性别比失衡 D. 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2. 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比
2、 2016年减少 63万人的原因有( ) “全面二孩”政策宣传不到位 小孩抚养成本高 生育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重男轻女观念严重A. B. C. D. 【答案】1. D 2. C【解析】【1 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 052,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和预期有着很大的差距,不仅没有引起人口的井喷,人口出生率还是在下降。所以才有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故答案选 D项。【2 题详解】2017 年我国出生人口比 2016 年减少 63 万人,说明虽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但是出生率没有明显增加, 还下降了,说明我国妇女不愿意多生小孩,
3、这是与生育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小孩抚养成本高有直接关系,因此正确;“全面二孩”政策宣传是到位的,大家都知道的,重男轻女观念严重会促进出生率提高,错误。故答案选 C项。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该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完成下列各题。- 2 -3.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 B. C. D. 4. 下列各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时期类似的是( )A. 埃及 B. 德国 C. 巴西 D. 印度【答案】3. C 4. B【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题中的统计图
4、纵坐标为自然增长率,横坐标为时间。【3 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那么人口处在增长的状态,读图可知由到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因此 A、B 错误;可知这段时间人口是增长的一直持续到人口增长率为零,不再增长,进入负增长时期即人口减少了,因此 D错误,因此可知 C正确。【4 题详解】由图可知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选项所给的四个国家中只有德国的人口目前处在负增长的状态,可知 A、C、D 错误,B 项正确。【点睛】第 1题容易误选为 A项;第 2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都是正增长的状态。2018年 2月 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 春运出
5、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 年春- 3 -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完成下列各题。5. 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流动 C. 省内人口迁移 D. 县际人口流动6. 导致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受传统思想影响 B.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 农村经济发展快 D. 农村道路设施完善7.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 B. C. D. 【答案】5. B 6. A 7. B【解
6、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移动,学生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点,分析人口移动类型和人口移动带来的影响。【5 题详解】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人们都要回家过年,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是打工人员回答过年,跨过省界,但没有跨过国界属于国内人口流动,选择 B。【6 题详解】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受传统思想影响回家过年,A 对;这种现象是短时间的,春节过后他们又回到原地方,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BCD 错误。【7 题详解】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城市人口减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劳动力回家,导致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对;市民原来住什么地方还住什
7、么地方,没有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错误;很多人回到农村,增加农村环境压力,错误,选择 B。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 -8. 制约该省区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耕地资源 D. 太阳能资源9. 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 新疆 B. 湖北 C. 贵州 D. 广东【答案】8. C 9. A【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省的人口容量统计资料为丙材料,考查了人口容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8 题详解】由所学知识结合读图可知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
8、块,由图可知耕地资源是其短板,其耕地资源较少,限制了人口容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项;由图可知其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太阳能资源不是其最短的短板,因此 A、B、D 错误。【9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省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可知其面积较为辽阔,其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为缺乏,由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气候干旱水源贫乏,土地资源被大面积的荒漠所覆盖,因此其耕地资源较少,因此 A正确;湖北、贵州、广东这些省区的水资源都较为丰富,因此可知 B、C、D 错误。【点睛】第 1题容易误选为 A项,本题解题的一个关键点是要明白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第 2题容易误选为 C
9、项。10.有些学者对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的人数进行分析,得出:渔猎时期为 0.020.03人/km 2,农业时期为 40人/ km 2,工业时期为 160人/ km 2。该材料反映了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5 -A.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B. 科技发展水平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人口的消费水平【答案】B【解析】从渔猎时期到农业时期,再到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在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在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图中 M区为商业区。完成下列各题。11. M区成为商业区的区位优势为( )位于城市中心
10、土地租金高交通通达度高周边居民数量多A. B. C. D. 12. 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A.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B. 河流 C. 铁路 D. 高速公路13. 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区,最合理的是( )A. 甲一休闲旅游区 B. 乙一化学工业区C. 丙一高级住宅区 D. 丁一仓储物流区【答案】11. C 12. D 13. A【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形态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认真研读题中所给的示意图,充分挖掘题中的信息,例如 M在图中的准确位置以及图中左上角的风
11、玫瑰图,这- 6 -些对解题都有巨大的帮助。【11 题详解】读图可知 M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其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可知正确;土地租金高是 M成为商业区的不利因素,因此错误;读图可知 M区域是多条交通干线的交汇地带,交通便利,是 M成为商业区的重要条件,因此正确;图中周边居民数量较多的地方不只 M区域一个地方,而其他地方没有成为商业区,显然不是其成为商业区的优势条件,因此错误。可知 A、B、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 C项。【12 题详解】读图可知环形放射道路网的布局对该城市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因此 A错误;目前该城市的交通几乎不依赖内河航运,因此不能说河流的布局是不合理的,再说图中该城市的河流
12、极有可能是天然形成,不受人为布局的影响,因此 B错误;读图可知该是的铁路处在的城市的郊区地带,布局较为合理,因此 C错误;读图可知该市的高速公路从该市的北部穿城而过这样不仅会大量占用该市的宝贵土地而且还会对该市的社区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因此 D正确。【13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且距离湖泊较近,甲距居民区的距离较近,如果在甲地建休闲娱乐区域的话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便于居民往返,因此 A项正确;读图可知乙处在该城市的东北方向,由图中的风玫瑰图可以发现,该市东北风的频次是比较高的,如果在该地建设化工厂的话会对该市大气造成污染的,因此 B错误;读图可知甲处的环境优美,如果在甲处建高级住宅区
13、比在丙处建高级住宅区要合理,因此 C错误;读图可知丁位于该市的规划范围以外交通不便、距市区的太远,不便于和市区联系,因此 D错误。【点睛】图中左上角的风玫瑰图是解答第 3题的一个关键点;第 1题容易误认为正确;某学校就该地区“居民常去哪里买衣服”为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们发现该地区居民买衣服常去四个城镇,如下图所示(图中线条为居民居住地与买衣服的地点之间的连线)。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7 -14. 图中四个城镇规模最大的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5. 下列关于四个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镇甲离省级公路近,所以最可能发展成为城市B. 城镇乙规模小,所以不可能有小
14、学C. 某银行要在四个城镇建一个支行,该支行适宜建在城镇丁D. 城镇丙最偏僻,所以其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答案】14. D 15. C【解析】【14 题详解】图示丁城市服务范围最大,应是规模最大的城市,据此选 D。【15 题详解】四个城镇中,城镇丁规模最大,而且位于省级公路与河流交会处,最适宜建银行支行,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小学服务等级较低,一般村镇都有可能有小学,B 错。城镇能提供服务种类的多少,是由城镇的等级决定的,等级越高,它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就越多,丙城镇规模较小,等级较低,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可能最多,D 错。据此选 C。【点睛】城市的服务范围越大,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提供服务的级别越高
15、,则城市级别越高,城市数目越少,城市规模越大。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 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 -16.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 增加自住房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7.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市房价昂贵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断扩大【答案】16. D 17. B【解析】试题分析:【16 题详解】“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而其目的不是出售
16、,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吸引城市周末度假不是直接目的;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故选 D。【17 题详解】“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而反映居住人口减少;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故选 B考点:城市问题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完成下列各题。18. 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 外来资本的投入 C. 乡村工业化 D. 政府规划- 9 -19. 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
17、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B. 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C.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D.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答案】18. C 19.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一般来说,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乡镇地区的文化水平,可以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18 题详解】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是城市化,A 错;主要是当地的乡镇, 外来资本的投入很少,B 错; 当地的自身乡村工业化可以带动城市化,C 对;多数是自发形成的,非 政府规划形成,D 错。【19 题详解】半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乡镇,
18、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可行; 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也可以促进其城市化发展;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对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影响不大;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也可以促进乡镇城市化发展,选择 C。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0. 图中显示,19922012 年( )A. 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B. 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 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 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10 -21. 甲、乙
19、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答案】20. D 21. B【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两城市的人口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是 19922012年,对图中的图例要加以注意。【20 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因此 A错误;读图可知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因此 B错误;图中反映的只是人口比重,不能反映人口数量,因此可知 C错误;读图可知从 1992到 2012年间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
20、均增大,因此 D正确。【21 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城市正处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因此可知 B正确;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都是发达国家才有的,因此 C、D 错误;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因此 A项错误。【点睛】第 1题的四个选项都较长,但要认真对这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解答本题时要对图中的图例所对应的意义要加以准确的匹配。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问题。- 11 -22.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3.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
21、区域经济发展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答案】22. D 23. A【解析】【22 题详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较低,现在城市化速度快,则可知丁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23 题详解】甲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高,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比重在增大,工业产值的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业产值的比重不会持续增大,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一定增多,还可能减少,城市环境不是趋于恶化。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
22、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24. 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 减轻城市内涝C. 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D. 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25. 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A. 调节局地小气候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提供观赏景观 D. 增加下渗量【答案】24. C 25. D【解析】【分析】本题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对雨水收集示意图进行认真的研读,要了
23、解每一个环节在其中的作用【24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且配有大量的植被,可知该系统可以环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因此 A项不能选;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减少地面径流从而可以减轻城市内涝,因此B不能选;由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与沉淀池都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 D不能选;该系统是不能防止里面结冰的,因此本题选 C项。【25 题详解】- 13 -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尽管,这些都是荷花池的功能之一,不是其核心功能,因此可知 A、B、C 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面积较大且有人工小溪注入荷花池,这样蓄积的雨水量就比较大了,这样有利于雨水的大量下渗,因此 D项正确。【点睛】第
24、1题在审题时要注意题干问的是“不包括”而不是“包括” ,第 2题容易误选为A项。二、材料分析题26.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漫画。材料二 据 2012年 1月 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进人 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农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答案】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20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
25、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而外来农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农民丁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的现象。【解析】1. 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 进人 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农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 20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外来农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导致材料中所述现象。- 14 -27.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
26、题。(1)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2)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答案】 (1)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靠近铁路,交通便利。(2)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利弊)【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城市的布局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地形对聚落和交通布局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解答本题时要对题中的示意图进行认真的解读,充分挖掘题中所隐含的信息,例如题中河流的流向对解答本题尤为关键【详解】 (1)本题可以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方面去组织答案,例如可以从水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去组织。读图可知工业区靠近河流,可知其水源是比较充足的且河流可以为其提供便利的水运的(2)读图可知图中的湖泊、山地的存在可以增加城市景观,对城市的环境具有美化作用的;但同时湖泊、山地的存在不仅不增加交通的线的施工难度而且会提高其修筑成本。【点睛】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该市的工业区在城市的哪个方向,另外河流的流向对解答第 1题也是有帮助的,在审题时要注意图中的各种图例所代表的题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