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6343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 12 个财务指标 财务结构: 1、净资产 与年未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 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 80%)。 2、资产负债 率。必 须小于 70%,最好低于 55%。 偿债能力: 3、流 动 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 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 150%200%较好。 4、速 动 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 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 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 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 80%。 5、担保比例。企业应该把有损失的风险下降到最低点。一般讲,比例小于 0.5 为好。 现金流量: 6、企 业经营 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其

2、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 8595%以上。 7、企 业 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95%以上。 经营能力: 8、主 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一般讲,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率不小于 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 ,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 9、应收 账款周转速度。一般企业应大于六次。一般讲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 10、存贷 周转速度,一般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 经营效益: 11、营业 利润率, 该指标表示全年营业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

3、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大于 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 12、净资产 收益率,目前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大于 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辅导资料 一、贷款分类偏离度的含义 贷款分类偏离度是指商业银行在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时存在形态划分结果与实际形态相差异的程度。包括不良贷款总体分类的偏离程度和五级分类中各类形态的偏离程度。 其计算公式:相对偏离度(检查确认的不良贷款比例/被查机构自己认定的不良贷款比例1)100;绝对偏离度检查确认的不良贷款比例被查机构自己认定的不良贷款比例。本次检查用绝对偏离度公式计算。 二

4、、为什么会存在偏离度 贷款五级分类是人脑主观思维的过程,由于不同的人本身存在识别和判断能力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分类结果的差异。从目前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因素来分析,产生分类偏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一是分 类操作人员对制度的理解、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分类结果的不准确;二是对企业提供的各种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判断不准形成的偏离;三是为了完成“抓降” 考核指标,在贷款期限和贷款保证上作技术处理,如借新还旧、担保变抵质押等,人为调整分类结果;四是不严格执行分类制度,造成分类偏离,主要表现为简化分类程序和标准、分类不及时和不连续、未按规定权限分类认定等。2、政

5、策因素。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某些行业政策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信贷政策的变化,造成对贷款投入、投向的重大影响,造成分类偏离;二是上级行对基层行的不良贷款实行额度控制,对不良贷款有计划地进行“释 放” 。 3、信息不对称。一是 银行难以获取客户真实可*的财务信息,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的可*程度较低,从而影响贷款分类的偏离;二是个别企业为了取得银行的贷款,给银行提供虚假的财务数据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导致分类结果的不实和偏离。 4、分类标准不一致。人民银行 2001 年制定的五级分类指导原则是目前五级分类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但该文件对分类标准仅有核心定义,没有

6、具体的操作性解释,确定的标准较模糊,而且弹性较大。各行根据此文件和本行的实际情况又分别制定了贷款分类实施办法,由于各行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导致分类标准不一,实践中又是将五级分类指导原则作为检查标准使用,致使检查人员与商业银行对分类标准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歧,从而导致分类结果的偏离。 5、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是管理人员或分类人员为了逃脱责任,掩盖事实真相,将不良贷款在正常或关注中反映;二是中行、建行股改之后,对大量的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和核销,不能排除利用剥离和核销之机将正常贷款划入不良进行“储备” ,以备将来考核时进行调整。三、五级分类标准及管理要求 (一)分类标准。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指导原则,商业

7、银行贷款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 、可疑、 损失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各商业银行根据此分类办法并结合本行实际又细化了分类标准,其划分标准及主要特征为: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的本息偿还。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对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逾期90 天至 180 天的贷款;对利用企业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的贷款至少应划入关注类,并在依法追偿后按实际偿还能力进行分类。该类贷款损失率不超过 5。其基本特征: 净现金流量减少; 借款人销售收入、 经营

8、利润在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借款人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例如借款人所出的行业地位呈下降趋势; 借款人的关键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存 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借款人的主要股 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重大的不利变化; 借款人固定 资产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调整,例如基建工期延长或慨算调整幅度较大; 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贷 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 值下降或对抵押物失去控制; 贷款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出现疑问; 银行对贷

9、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银行信贷档案不全,重要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 违反贷款程序发放贷款。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应收利息逾期 90 天、本金逾期 181 天至 360 天的贷款至少要划入次级类。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划为次级类,重组贷款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作出调整的贷款。该类贷款损失率在 3050之间。其主要特征: 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借款人内部管理 问题没有解决,防碍债务的及时足额

10、清偿; 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的手段套取贷款。 借款人经营出现亏损,净现金流量为负值; 借款人已不得不寻求拍卖抵押品、履行担保等还款来源。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逾期 360 天至 720 天的贷款至少要划入可疑类。重组后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至少划入可疑类。该类贷款损失率在 5075之间。其主要特征: 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贷款项目如基建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银行已诉诸法律来收回贷款; 贷款经过了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还款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改善。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

11、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逾期 720 天以上的贷款至少应定性为损失类。该类贷款损失率在 95100之间。其主要特征: 借款人和担保人宣告破产, 经法定清偿后仍然不能还清贷款; 借款人死亡、宣布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 借款人虽未破产,但已名存实亡或关停倒闭;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等历史原因造成债务人主体消亡,无承债主体。 (二)管理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健全的分类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分类组织管理体制;三是要有统一规范的

12、分类标准;四是要将所有贷款纳入分类范围;五是要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分类;六是要保持分类的及时性;七是要充分掌握借款人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管理信息,保持银行与企业信息的对称性;八是要保持信贷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九是要定期对贷款分类政策、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如何对抽样客户的分类偏离度进行现场检查 (一)调阅被抽取的客户贷款信贷档案资料,了解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并将基本情况录入贷款分类偏离度现场检查操作表。 (二)分析判断被抽取的样本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还款意愿。这是现场检查的主要环节。应从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非财务因素、贷款担保和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1、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

13、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差。贷款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主要体现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个方面,通过对贷款企业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分析,判断借款人能否还款和还款来源是什么,从而确定贷款分类档次。在实际分类操作中,借款人应当向银行提供现金流量表或银行利用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如何根据借款人的现金流量确定贷款分类档次?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判断: (1)借款人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而且现金流量比较稳定或在增加,其贷款档次为正常; (2)借款人虽然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但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在减少,其贷款应划为关注; (3)借款人不

14、能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还款,而要通过出售证券投资或减少固定资产维修、更新、改造资金支出,甚至对外融资还款,其贷款应归为次级; (4)借款人对外融资产生的现金流入仍不足以还款,其贷款档次应划为可疑类; (5)借款人出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产生的现金,甚至转让股份所得现金都不足以还款,其贷款应划为损失类。 如果企业和银行都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应如何计算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应以贷款企业的损益表为基础,根据资产负债表期初和期末的变动数进行调整。其计算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计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初与期末的变动情况,计算公式:各项目变动数期末数期初数。 第二步,确定项目变动数是现金流出还是现金流入。

15、资产项目的增加是现金流出,反之是现金流入。如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的销售所得现金就会减少(现金流出);应收账款减少,企业的销售所得现金就会增加(现金流入)。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是现金流入,反之是现金流出。如应付账款增加,表示企业所购进存货部分赊销,形成自发性融资(现金流入);应付账款减少,表示企业的所购进存货中有未销售部分但已支付了现金(现金流出)。 第三步,剔除权债发生制的影响因素。现金流量损益资产负债(表示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间接法),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待摊费用应付账款应付费用 应付税金 应收账款 存货预付费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6、,计算公式: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流入)固定资产 投资无形资产。 为正数表示现金流出,负数表示现金流入。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1 年内到期的 长期负债 短期借款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为正数表示现金流出,负数表示现金流入。 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财务分析。 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真实性核实、计算、比较、研究,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预测借款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时,要尽可能地取得经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后的报表和同行业的有关资料。主要从以下三类指标进行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17、。主要从盈亏状况、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指标分析。其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比率越高,表明产品成本控制越好; 营业利润率税前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比率越高,表明借款人的盈利水平越高; 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比率越高,说明同样的利润只需化费较少的成本费用开支。 (2)偿债能力分析。短期贷款要分析借款人的短期偿债能力,中长期贷款要分析借款人的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从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其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

18、产总额100,比率越低,债权人的风险越低,债权的保障程度就高;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该比率越低,表明借款人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比率越高,表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该比率为 1最好,如果较低,说明借款人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问题,如果过高,则有说明借款人有过多的速动资产,可能失去一些有利的获利机会。 (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借款人资产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反映出来的资产利用效率,它表明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应用资产的能力。主要用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天数等指标分析

19、。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100,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经营效率越好。 资产收益率税前利润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投资回报越大。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360,天数较少或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效率越高。 3、非财务分析。 主要从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还款意愿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业风险分析。每个企业都处于一个特定的行业中,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固有的风险,同一行业中的借款人要面对基本一致的风险。掌握了某一行业的特征、表象和风险程度,知道借款人的表现在同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就可以从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来判断借款人的基本风

20、险。主要从借款人的行业成本、行业成长周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性、依赖性、 产品替代性、国家的法律和产业政策、经济环境、技 术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检查时,可以参照下表: 行业风险预警信号: 行业整体处于衰退或属于新兴行业; 出现重大技术改革,影响到行业的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变革; 政府对行业有严格的限制; 经济环境变化如经济萧条或出现金融危机,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产业、 货币、税收等宏观政策变化对企业有重大影响; 顾客需求发生变化; 法律发生变化,对企业有重大影响; 多边 或双边贸易政策有所变化,对进出口的限制和保护。 (2)经营风险分析。重点从借款人的经营规模、经营策略、产品结

21、构、企 业的“供、产、销” 三个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风险信号: 经营活动发生显著变化,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经营停止状态; 业务性质和经营目标发生改变; 主要数据在行业统计中呈现不利的变动或趋势; 不能适应市场市场变化或客户需求的变化; 持有一大笔大额定单,由于受生产能力和原材料供应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可能引起巨额损失;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淘汰或被替代; 引 进技术较慢,生 产 技术转换方面是否存在较大弱点; 对存货、生产、销售的控制能力下降; 原材料购货渠道是否单一,对供应商过分依赖,原材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生产或原材料存在价格风险; 企 业的地点发生不利变化,分支机构或 销售网络

22、分布不合理; 借款人的销售促销能力较差,经常出现故障导致产品积压,对销售环节的情况变化没有灵活的对策。 企业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性较大; 厂房和设备未得到很好维修,超负荷运转;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存在偏差,或计划执行出现较大调整,如基建项目的工期延长或处于停缓状态或预算调整;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出现下降; 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难。 (3)管理风险及还款意愿分析。重点从借款人的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款记录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风险信号: 借款人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最高管理层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或不和谐;管理层对环境和行业的变化反应较迟缓; 管理层品行低下、缺乏诚信和修养; 高级管

23、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变动频繁; 中层管理较薄弱,企业人员更新过快或员工不足; 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性计划,或计划没有实施和无法实施; 管理层缺乏足够的行业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 管理层经营思想变化,表现为短期行为严重、极端的冒进或保守; 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重大的不利变化或存在关联交易; 借款人或主要管理人员涉及法律纠纷或法律问题,如受到税务、工商等行政机构的处罚或被司法机关起诉、执行、查封、 冻结、审查; 借款人还款意愿差,对银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管理信息; 突然更换注册会计或结算户银行; 外部机构对借款人的评级进行调整; 借款人违背与

24、其他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他对外债务; 借款人以非正常途径或不合理条件和手段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 借款人向其他银行贷款被拒绝; 借款人的存款余额和结算量不断下降; 借款人不能提供银行所要求的信息资料如供销合同、项目进展报告; 借款人拖延支付贷款本金、利息或费用。 借款人提出在融 资或重组贷款。 4、贷款担保分析。 借款人的担保是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如果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恶化,不能用正常的营业收入还款,就要考虑用担保抵押来偿还贷款。通过检查担保抵押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抵押物的充足性、抵押物的可变现能力及对抵押物的控制能力,分析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判断贷款分类档次。检查时,应采取内

25、外结合的检查方法,先从银行提供的抵押和保证文件资料进行分析,文件资料应包括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抵押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明、保证人的财务报表、信用评级、外部审计报告等。再到实地察看抵押物、质物的保管情况,测试抵押物的价值以及分析保证人的财务实力和履约意愿。 (1)担保的合法性。主要检查担保主体是否符合担保法的规定。一是保证人是否具有资格。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未 经授权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能作为担保人,担保人与借款人是否是关联企业。二是抵押物是否合法。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

26、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如国家明文禁止生产的产品等都不能作为贷款的担保抵押。 (2)担保的有效性。主要检查担保抵押是否在法律上是否产生担保效力,一是担保抵押手续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看担保、抵押、质押合同要素是否齐全,合同条款语意是否准确,有无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印章和签字是否加盖保证人或抵押人的法人公章,并由保证人、抵押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署姓名;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同时抵押;抵押物是否经有权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

27、续;存单、票据、有价证券、股权等权利质押是否办理止付冻结手续;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借款合同是否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抵押、质押物品是否投保;二是担保抵押的时效性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担保抵押合同约定的时间是否与贷款期限一致,是否已过期;担保抵押合同满期或超过 6 个月后是否与借款人重新签订了担保抵押合同。 (3)担保的充足性。一是保证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从保证人的财务、现金流量、或有负债、信用评级以及保证人目前提供保证的数量和金额判断保证人是否具有履行还款的能力;二是抵押物价值是否足值;三是抵押物是否经过有权评估部门和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抵押物价值是否被高估;四是抵押物是否被重复抵押。 (4)抵

28、押物的变现能力。主要从抵押物的流动性和影响抵押物的变现价值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影响抵押物的变现价值的因素有抵押物的品质好坏、是否投保、经济状况、市 场需求等。 (5)对抵押物的控制能力。一是是否建立了抵押物的安全保管措施;二是对抵(质)押物的进出、实物和账目是否实行双重控制;三是对抵押物是否进行定期评估;四是抵押物价值减少后是否要求借款人及时补充新的抵押物。 (6)担保与贷款分类标准。银行对抵押物失去控制或抵押品价值下降,如 果会影响贷款的偿还,但不造成贷款损失,应至少认定为关注类,如果会造成贷款损失则应根据损失程度,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规定的标准进行划分档次。 5、银行信贷管理分析。 主要从

29、贷款投向的合规性、信贷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进行分析。 (1)贷款投向的合规性与风险分类。与一般贷款相比,发放违规贷款除承担因贷款业务而正常发生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额外的法律风险,这样就使贷款的风险放大了,影响到贷款的正常偿还,而且有的违规行为引发的风险已非常严重。因此,对所有的违规贷款,即使从眼前看贷款的偿还还有充分的保证,也应分为关注以下。 违规贷款一般包括:对关系人的信用贷款,以优于同类贷款条件向关系人发放的担保贷款,以及以贷收息、违规展期(参阅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违反国家利率规定及借款人不具备贷款通则所规定的资格和条件的贷款。 (2)信贷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与风险分类。

30、银行信贷管理部门应制定信贷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借款人建立完整的档案,信贷人员有责任保证客户信贷档案的完整和真实,如果重要法律文件缺失或有误导法律责任不清的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以下。 一般地,信贷档案应至少涵盖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客户基本情况:借款人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及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附属机构情况;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 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其他财务信息,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 重要法律文件:贷款申请;贷前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长期贷款的可性行分

31、析报告、上级行的立项文件、批准文件;贷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权授信书;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抵押合同、保证书、抵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如地契、房产证等抵押权利证明;借款人还款计划和还款承诺。 往来信函:信贷人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等。 借款人还款记录和银行催款通知。 贷款检查报告:定期和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 (三)按照五级分类原理和要求对抽样客户的贷款进行认定和分类。 (四)与被检查机构对抽样客户的贷款的五级分类结论进行对比。 (五)检查抽样客户经办银行在该笔贷款“三查” 环节 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重点检查: 1、制度的健全性。是否建立和健全了

32、贷款五级分类的管理制度,包括抵押品的管理和评估政策及程序。分类管理制度应涵盖分类标准、操作规程、岗位职责、 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2、组织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是否按内控原则设置了有效的分类组织管理体制,使分类工作具有独立性和相互制约性; 3、分类标准的统一规范性。各商业银行制定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是否低于贷款五级分类指导原则所规定的标准,各分支机构实际执行的标准是否一致; 4、分类方法和分类程序的合规性。是否按规定的分类方法及程序对贷款进行认定和分类,有无简化分类程序和标准或越权进行认定和分类的情况; 5、分类的全面性。是否将贷款通则所界定的全口径贷款纳入贷款五级分类范畴,有无将部分贷款如贴现、

33、信用卡透支、各类表外业务垫款、委托贷款、特种贷款等不列入分类范围的情况; 6、分类的及时性。是否及时认定和上报审批,是否根据借款人的实际经营状况实时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 7、信贷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是否连续、完整、真实,是否存在不及时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营管理信息的情况; 8、对分类工作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定期和不定期对分类政策、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向上级行作出书面报告; 9、其他问题。如 对抵押物的管理不力、 评估不实;信贷管理人员不及时、准确报告借款人的真实信息;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不足等等。 (六)提出变更该笔贷款分类结论的监管意见。 (七)提出加强该笔贷款管理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监管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