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EJ 中國資本形成與現金股利資料庫台灣經濟新報 中國資料庫介紹(新細明體 8 號字,左靠)資本形成與現金股利資料一、資料範圍:在上海、深圳兩證券交易掛牌上市交易之 A、B 股證券。二、資料期間:股利資料期間起自各證券之上市日,股本形成與股權結構部份,資料期間最久可起自公司股本的初始形成。三、資料頻率:四、資料來源:(1)公司公告:上市公司依規定,於交易所指定資訊披露的網站上所發佈與股本、股息相關的新聞公告,此爲本公司資料取得最及時的來源。(2)定期報告:以年度報告與中期報告爲主,季報告爲輔(季報告提供資料較爲簡要);主要是針對部份公司未依規定,確實將股本異動的情況披露於交易所的網站上(例如:
2、股權轉讓),或是因股本的異動數較小,可以不需公告(例如:可轉債轉成股票上市)等缺漏狀況,利用定期報告更新資料庫,以確保資料品質與完整性。(3)新上市公司:依招股說明書及上市公告書所提供的資料,建立公司上市之前股本形成與異動的資料狀況。五、欄位說明:項次 欄位名稱 欄位說明 單位#1 證券代碼 交易所給予該上市公司之證券代碼 #2 除權日 除權日期 年月日#4 總股本 增資後公司的總股本 千元#5 總股數 增資後公司 A + B 股總股數 千股#6 A/B 股股數 增資後 A/B 股(證券)總股數 千股#7 流通股股數 流通股增資後的股數 千股#8 增發新股 對非原股東現金增資 千股配股數(流通
3、股)盈餘送股(流通股)公積送股(流通股)股權分置股數(流通股)限制流通股數#23 債轉股 公司債轉股減資(流通股)轉配股(流通股)其他股數變動(流通股)#9 增發認購價 現金增資認購價(非原股東) 元#10 增發認購幣別 現金增資認購幣別(非原股東) #12 配股率(1 For X) 本欄位用“每 1 股可以認多少股現金增資股”之概念表達;亦即每 1 股配X 股之意股#18 盈餘送股率(1 For X) 以“每 1 股可以分到多少股”的概念表達,亦即每 1 股盈餘送 X 股之意#20 公積轉増率(1 For X) 以“每 1 股可以分到多少股”的概念表達,亦即每 1 股公積送 X 股之意 股減
4、資比合併比率分割比率#13 配股現金認購價 原股東配股的認購價 元#14 配股現金認購幣別原股東配股認購之幣別 除權參考價其他股數變動類別#36 宣佈日 股數變動的宣佈日 TEJ 中國資本形成與現金股利資料庫台灣經濟新報 中國資料庫介紹(新細明體 8 號字,左靠)#37 最後交易日 即除權日前一日 #38 最後登記日 原股東必須登記股權之最後日期,否則即不享受本次除權之配送股,通常爲除權前一日 (B 股不一定等於最後交易日) #39 股權分置登記日 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份變更登記日#40 繳款起始日 原股東配股繳款起始日期 #41 繳款終止日 原股東配股繳款終止日期 #42 送股上市日 送股上
5、市交易日 #43 配股上市日 配股上市交易日 #46 面額 指每股票面金額 元非流通股數增發股數(非流通股)配股數(非流通股)盈餘送股(非流通股)公積送股(非流通股)股權分置股數(非流通)減資(非流通股)轉配股(非流通股)#30 其他股數變動(非流通)其他股數變動(#30 或#53)的原因 如:回購註銷、折股等。#15 送股 對原股東盈餘&公積送股(#17 + #19) 千股#16 送股率(Old 1 For New X) 含盈餘送股及公積送股,同樣以“每 1 股可以分到多少股”的概念表達,亦即每 1 股送 X 股之意股#17 盈餘送股 對原股東盈餘送股 千股股#19 公積送股 對原股東公積送
6、股 千股#21 股權分置股數 因股改事件所產生的股本變化 千股#22 限制流通股數 指施行股權分置改革後原非流通股限制流通的股本 千股千股#24 權證轉股 因權證履約所導致的股本變化 千股#25 權證交易碼 那一檔權證履約而導致股本變化#26 減資 原股東減資股數 千股#27 減資率(Old 1 For New X) 以“每 1 股可以減多少股”的概念表達,亦即每 1 股減少 X 股之意 股#28 轉配股 轉配股由非流通股轉上市成為流通股的股份 千股#29 股數變動其他 其他原因#31 造成的股本的變動 千股#31 交換對象 即合併或分拆事件的交易對象#32 交換比率 即公司每股轉換合併或分拆
7、方的比率#33 交換價格 即原股東不參與轉換則可以多少金額賣回 元#34 回購價格-高 即公司自市場上買回庫藏股的最高價 元#35 回購價格-低 即公司自市場上買回庫藏股的最低價 元TEJ 中國資本形成與現金股利資料庫台灣經濟新報 中國資料庫介紹(新細明體 8 號字,左靠)#44 回購起日 買回庫藏股的起日#45 回購迄日 買回庫藏股的迄日#47 除權參考價 詳見【註 4】 元#48 合併比率(Old 1 For New X) 1 股合併成 X 新股, 1993 年後面額統一爲 RMB 1 股#49 分割比率(Old 1 For New X) 1 股分割成 X 新股, 1993 年後面額統一爲
8、 RMB 1 股#50 國家股增資後股數國家股增資後的股數 千股#51 法人股增資後股數法人股增資後的股數 千股【註 3】因為內部職工股沒有做補償,因此計算股權分置率時,需要剔除此部份。【註 4】若要追溯比較長時期的每股盈餘或股價,就必須計算出每次除權行爲之調整因數,使得比較之基準“每股”得以相同。本公司計算調整因數的方式,是參照標準投資管理教科書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除權參考價 ( 除權前日收盤價現金股息 ) ( 配股率 * 配股價) / ( 1 送股率配股率 ) 本次調整因數 = 除權參考價 / ( 除權前日收盤價現金股息 ) 累計至年底之調整因數 = 當日之前所有”調整因數”的累乘版面設定邊界:上1.5 cm下1.5 cm內2 cm外2 cm版面配置:頁首1.5 cm頁尾1 cm文字新細明體 10 號字注音符號用全形、英文數字用半形段落間距:與前段距離:0 列與後段距離:0.2 列行距:單行間距不要貼齊格線不要使用自動化加編號,不要縮排表格新細明體 9 號字段落間距:與前段距離:0 列與後段距離:0 列行距:固定行高行高:12 pt不要貼齊格線表格框線:外框雙線表格網底:首行表頭網底 15%灰度值;字體加粗;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