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误区摘要:多媒体课件的优点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以此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有意注意,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但是现在多数学校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少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都还普遍存在着诸如课件制作目的不明、内容不当等误区,只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误区多媒体课件随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发展逐步运用于课堂,它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产生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化教学改革的
2、深入,我们不能不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会直接影响教法改革的正确开展,甚至对整个教学改革产生不利影响。误区一:课件制作的目的不明确计算机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媒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运用它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中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难以想象,教师用常规方法难以表达的某些规律和难以捕获的动态内容,转化为丰富生动、动静有机结合的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资料,变抽象为具体,模拟想象过程,具有启发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直观的教学情景中得到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构思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3、不是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所选内容是否有利于画面表现、有无观赏性出发,导致“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形式主义。也有的把功夫下在制作技术上,在画质、配音、动画效果上堪称精品,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但运用到课堂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误区二:课件制作的内容不当有些课件是书本搬家,从内容到例题,与教材相差无几,有形无神,缺乏现代教育观念,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上课仅仅播放多媒体课件就行了。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屏灌”,把主动权交给了课件,而不是师生,扼杀了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讲课不是“演课”,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对多
4、媒体课件的解说,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剖析讲解、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一堂好课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导演而成的,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因素,如果把一堂课讲成对多媒体的解说,不能不说是教法改革的失当。当前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演”的成分过多,“讲”的成分过弱,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逐渐影响到学生正常逻辑思维的形成,阻碍思维发展。另外,很多多媒体课件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往往把画面作得非常鲜艳、活泼,但却忽略了课件本身所蕴涵的精神及文化底蕴,削弱了精神文化的传播。误区三:课件制作的交互性匮乏。课堂教学中变动的因素很多,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积极组织者和指挥者
5、,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课件只是一种工具或辅助工具,它不能扼杀教师的个性,在教学中应把主动权交给师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体态语言(包括声音、语言、表情、形体动作等),不断地与学生的反应相交互,特别是眼神和表情、动作的交流,使得师生间的沟通尽在不言中。教师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也时时接受和分析学生传递过来的信息(如皱眉、神色茫然、交头接耳等)并对讲课作相应的调整。因而,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
6、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了。误区四:课件制作的信息量大,节奏快。教学课件可以减少教师画图、板书等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一堂课信息量增大,学生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完上一个信息,下一个信息就已经过来了,使学生目不暇接,耳不暇闻,无停顿和思考的余地,造成严重的“消化吸收不良”。很容易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或干脆不记笔记,从而丧失了由记笔记而产生的记忆功能。且多媒体教学过于直观,虽利于学生的直观把握信息,但不太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7、力及分析能力,其教学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误区五:强制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根据它的独特功能,主要是在一些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想象,教师在用常规教学方法难以表达的某些规律和难以捕捉的动态内容中才运用,并不能整个教学过程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是说多媒体画面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特点、情感特征和兴趣的呈现方式,使课件在必要时机呈现,并具有启发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课件设计和使用时,要注意内容、尝试、份量的恰当,选材时要“精”而不“滥”;呈现方
8、式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否则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尽管有许多长处,但不是万能的,必须精心设计,对每一幅画面的呈现方式都要反复研究,怎么用?是否用动画?动画放映顺序如何安排?选用什么导入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用什么例题能抓住本节课教学的中心?并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使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或使学生能明白什么道理?尽量使设计的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师、学生等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误区六:忽略其他教学工具的作用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
9、图。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切不可把多媒体课件当作一种万能的教育技术,而忽视其他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误区七:一些教师易造成操作失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的“线性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
10、”,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造成整堂课思路混乱,执教者尴尬不已。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况且由于学生本身不同的文化素质基础,以及授课内容难易程度不同,往往导致课堂教学的结果是多种多样。因而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即不仅要掌握多媒体开发平台的技术应用,同时对课件内容要非常熟练,并且要及时把握学生课堂反馈的真实情况,以此来调整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深浅度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误区八:多媒体课件运用效率
11、不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时下有些单位多媒体制作的目的似乎不在于此,而是为教学改革装璜门面,制造表面效果。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事后将课件“打入冷宫”。这种只重观摩评比,忽视课堂应用的做法导致了人、财、物的浪费,严重阻止了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名为现代化教学改革,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影响了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发挥。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真正发挥其优势,就必须走出误区。广大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翅膀,把握教育的时代脉搏,努力研究媒体的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的特征,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师讲解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注意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范 蓉, 与网络同行人民教育,2001 年第 1 期2刘 萍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 2001 年第 7 期3王庆宏 实施电化教学 优化教学手段现代教育 2003 年 1 月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