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山区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7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40 分)(一)默写(15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不见去年人,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则吾斯役之不幸, 。 (柳宗元捕蛇者说)5.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6-7 题(4 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6.这首诗选自 (书名),作者字 。(2 分)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青山”写出了送友人时所见周围景色。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依。C.“浮云”喻指友人的未来生活行踪不定。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情。(三)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9 分)橘逾淮为枳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 (2 分)9.晏子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告诉楚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客观现象。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C.巧妙回敬了楚王的侮辱。D.智慧化解了楚王的困惑。10.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
4、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所自:由于什么原因。直道:品行端正。比:这里解释为先前。遭遇: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2)得十许通荐表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我拿得出文章,品行也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B.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C.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
5、为的。D.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13.梁公所阅的是“ ”,其后的反应是“ ”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14.狄公最后一番话,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4 分)二、现代文阅读(4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20 分)传统文化的“传”与“承葛剑雄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 “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 “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
6、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我们这样讲,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进一步思考,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
7、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有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
8、保存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选文有删改15.第段中加点词“它”在文中指的是 (2 分)16.(1)第段一第段,作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依次写了“传”的基本含义、 “传”的实质 、 等内容。(4 分)(2)联系全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 分)17.请简述第段、第段两段不能互换的理由。 (4 分)18.对下列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9、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A.第段结尾 举例说明哪些国家做得很不错。B.第段结尾 举例说明可以向哪些国家学习。C.第段结尾 举例论证保存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有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D.第段结尾 举例论证有些国家可以通过非功利性的方式保存传统文化。19.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有问题。请说说你的观点,并且简述理由。(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20 分)爸爸的小画夏商标题用“父亲的
10、小画”还是“爸爸的小画”,我踌躇许久。 “父亲”这个词威仪,有距离感。 “爸爸”这个词亲切,有灶火气。可这个中等身材的男人,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扮演的是“父亲”的角色。年轻时的父亲曾是一名沿海海员,当时来说,海员收入还算比较高,可因为要赡养家人,大部分给了祖母,造房子时东拼西凑借了 1700 块钱,父母还了整整 8 年。在当时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隐疾。妹妹出生后,父亲的工作调到油轮上,给过往的船只加油。那是父亲最风光的岁月,他有个头衔叫“驾长”,听上去跟舰长差不多。其实算不上官。他是祖先律条遗留下来的那个“父亲” ,一个倍要面子的“父亲”,严酷得不近人情。家里经济情
11、况好转一些后,做两三只小菜来一瓶特加饭是他最愜意的“小落胃辰光”,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是放松的,取下了“父亲”的外壳,成了和蔼的爸爸。就像我小时候,他结束几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祖母家把我接回浦东。我们从南码头过江,上岸不远处有个小饭馆,他永远点老三样:一碟锅贴、一盆炒猪肝、一盆勾了芡的素什锦,叫一瓶啤酒,给我叫一瓶橘子水。面对面坐着,这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父子时光。这样的时光,直到他晚年才逐渐重温。记忆的闪回就是如此, “父亲”的面具下,会不时呈现出一个深藏不露的“爸爸” 。后来他得了一场大病,确诊的时候,我绷不住哭了。所幸手术很成功。为了空气质量好一些,父母把房子从浦东置换到松江。
12、两年前的一天,爸爸有点 ( min tin)地拿出一本塑料夹,全是他临摹的画。用钢笔画的,可以看出铅笔勾的草稿,有些是黑白素描,有些上了色。他说是瞎画的,临的。他把“临的”两个字说得很轻,好像有点心虚。我不吭声。拿出手机拍了一些,发到微信朋友图。他看到微信朋友围里的点赞和留言,笑了。我看着他,像看一个苍老的男孩。爸爸似乎完全成了一个健康人,每天在小区里健走,腰杆笔直,步伐轻快。他买了很多中医推拿之类的保健书,比如用指肚梳头 500 次,用搓热的掌心按摩眼眶 500 次,还有打肚子多少次,摩擦手臂大腿多少次,他练得乐此不疲。看他气色一天天好起来,也为他高兴。运动之余,他更勤奋地画画,也确实越画越
13、好。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古稀之年通过自学能画成这样,他是有天分的,如果年轻时就开始画,应该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画家。虽是临摹画册里的作品,线条和用笔却是流畅的,他笔下那些晚清的小商小贩很是传神,他画的小动物,很是惟妙惟肖,他临写的清明上河图,细节也是精准的。大病初愈后的他越来越和颜悦色,“爸爸”的时间超过了“父亲” 。这让我感受到他的乐观。从开刀到如今,转眼八年过去了,家里早已不再把他当病人看待,他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比大多数老人看起来更健康,无论是体态上,还是精神生活上。可病魔还是来了,病痛再次席卷了他。他却手臂一挥,我不怕,我不管它,我活我的。我说:“我给你做个小型画展吧,等你以后画了原创
14、,再搞个大型画展。 ”他拒绝了,觉得临摹的拿不出手。我拍拍他的肩膀,谁说临的不能开画展?我们就是自娱自乐一下呗!我当起了策展人,联系场馆,遴选画作,定制画框看上去有模有样的。这不是一个画家的画展,这是一个热爱生命的老人的画展,这是爸爸的画展。-选文有删改20.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 分)21.在不同的阶段,爸爸的表现以及我对他的感受是不同的:(4 分)年轻时的他,其表现是“倍要面子”,让我感受到他的“严酷” ;家里经济好转一些后的他,其表现是“ ”,让我感受到他的“ ” ;大病初愈后的他,其表现是“ ” ,让我感受到他的“ ” 。22.第、段写的内容都与“爸爸的小画”没有
15、关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3 分)A.写出一个具有“威仪”感的父亲形象,表明我“踌躇”不能定下本文题目的原因。B.写出一个具有“威仪”感的父亲形象,但更表现出作者对有“亲切”感爸爸的渴望。C.既写出我爸爸的“威仪”又写出其“亲切”,为下文我对爸爸情感的变化做了铺垫。D.既写出我爸爸的“威仪”又写出其“亲切”,为下文爸爸对我的感情变化做了铺垫。23.从文末两段内容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写作意图?(5 分)24.第段画线部分中,用“苍老”形容“男孩”是有矛盾的。请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6 分)三、综合运用(10 分)25.下面这段文字不够连贯,试试根据提示进行修改重写。旅行到了第四天。一
16、开始,我们有说有笑的。渐渐地,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干脆都不说话了。太累了!我们爬到南天门,去玉皇顶拜了玉皇大帝。很累,也感觉非常充实,非常开心。提示 1: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文字。提示 2: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如“虽然但是” 、 “因为”等)或者提示性语句(如“一开始” 、 “然后”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重写: (8 分)26.根据重写的这段经历,对你写作的启发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2 分)4、写作(60 分)27.题目:难忘的作业要求:(1)字数在 600 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 A
17、 老师、B 学校、C 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参考答案1、文言文(一)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泪湿春衫袖 4.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把酒临风(二)6.李太白全集 太白 7.D(三)7.橘树生在在淮北就变成枳树。 9.C10.神态上写出楚王的尴尬(1 分) ,语言上写出了楚王的自嘲(1 分) ,反衬出晏子的机智善辩(2 分)(四)11. 担任 左右12. D 13. 荐表 恐惧(每空一分) 14.既有惭愧也有佩服(2 分) ,惭愧是因为以己度人,错看娄师德,佩服是因为娄师德心胸开阔,以德报怨(2 分)2、现代文(一
18、)15.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或者拿到市场上换钱的非遗(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16. (1) (4 分,每空 2 分) “传”的重要原因 “传”的主要问题 (2)我们要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17. 第段主要讲了“传”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第段讲“传”是因为有些传统文化包含了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古人的智慧。 (2 分)根据第段首句“进一步思考” (或者末段首句“不仅而且” )可见,后者以前者为前提,两者是递进关系。18. D19. (4 分) (观点 1 分,理由 3 分=题目意思分析 2 分+本文内容概括 1 分)本文题目要求文章既从传统文化的“传”的角度展开,
19、也要从“承”的角度展开,并且要适当关注两者的关系。本文只讲“传统文化的传 ”,文题并不准确。(二)20. 腼腆21. (4 分)放松 和蔼(温暖)和颜悦色 乐观22. C23. 最末两段,写出了我对爸爸的画展的重视,强调了画展主人的特殊性(2 分) ,表达了我对爸爸的理解、尊敬,并且为他骄傲(3 分) 。24. (6 分) (“苍老”原因 2 分+“男孩”的原因+两者联系 2 分)爸爸年级大了,且得过大病,所以是“苍老”的;爸爸“临画”心虚,看到朋友圈里的点赞又开心,表现出既不自信又希望被表扬的“孩子”般的心理。看似矛盾的表达,生动表现出爸爸外表和内心之间的反差。3、综合运用25. 旅行到了第四天。我们开始爬山的行程。 (2 分)一开始,我们有说有笑的。但是(1 分)渐渐地,我们的话越来越少。最后(1 分)干脆都不说话了。因为(1 分)太累了!我们爬到南天门,然后(1 分)去玉皇顶拜了玉皇大帝。虽然(1 分)很累,但是(1 分)也感觉非常充实,非常开心。26. (2 分)段落要有中心句,这样可以使段落意思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