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儿童文学的概念、范围?答:(一)本位论(“五四”以后普遍流行)1、代表人物,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提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周作人:在 1920 年 10 月 26 日在北大作题为 “儿童的文学”的报告中专门提到儿童读什么书的问题,第一次有影响地提出了“儿童的文学”,强调在小学教育中让孩子读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还在儿童的书 、 童话的讨论中论及“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儿童文学应当“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于 1919 年 5 月 12 日到北京大学讲学,之后又到十几省演讲,演讲的中心是“儿童本位论”。杜威认为
2、“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 “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儿童,一切要服从儿童的本能”, “教育者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中心,而且是目的”。2、 “儿童本位论”观点归纳: “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 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3、对“儿童本位论”的评价: “儿童本位论”对儿童文学概念的揭示,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积极意义 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
3、局限与不足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相对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二)工具论(20 世纪 80 年代后被普遍认可 ) 1、代表人物:先驱: 1923 年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发文儿童共产主义组织运动决议案指出:“儿童读物要在儿童稚嫩的脑子里播下共产主义的种子,培养未来的同志”。鲁兵:20 世纪 60 年代,儿童文学作家鲁兵作“教育儿童的文学”的演讲,提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工具论” 的代表性观点。 贺宜:1979 年儿童文学作家贺宜专门提到“真正的儿童文学是为儿童所喜
4、闻乐见的文学,是使儿童受到教育的文学,是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使儿童受到美感和愉快的文学”这种观点较肯定地提出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美感要求,强调了美感问题,这在当时是具有突破性的观点。贺宜还提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它辅助学校教育,帮助学校一起完成对儿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 “工具论”观点归纳:“工具论” 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至 20 世纪 80 年代,工具论的观点被普遍认可,为文艺界和教育界普遍接受,并在一些儿童文学论著、论文中得到阐释。3、 对“工具论的”评价从广义上说,这一观点并不错。积极意义:在于看到了儿童文学的重要功能教育功能; 其局限:在于忽视了儿
5、童文学的审美功能。 (三)专为论 1、主要观点:“专为论” 认为“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2、对“专为论”的评价:这种观点肯定了儿童文学的社会职能,肯定了儿童文学是成人针对儿童阅读欣赏的心理需求、年龄特点,注意了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但从儿童文学整体来观照,显出不严密的地方,其所指不能包容全部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为世人所公认的优秀作品的作者,其创作初衷并非为儿童创作,而是为成人所作,但是由于作品本身富有儿童情趣,充满新奇、快乐和荒诞,情节生动,语言浅近,深受小读者的喜爱,因此也被儿童占为已有,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4、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内涵从儿童文学的整体来考察,对儿童文学
6、的概念应该作这样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儿童文学的范围。被纳入儿童阅读,为儿童所认可和接受的文学作品包括以下几种:(1)经过收集理的
7、民间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 、 牛郎织女 、 (2)经过改写,为提供儿童阅读方便的经典性成人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3)内容新奇、有趣的古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 、 巨人传 、等(4)非专为儿童创作,但为全世界所公认的优秀儿童文学读物,如鹅妈妈的故事等。(5)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 (6)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2: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论述题)答: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纯真。稚嫩、纯真、美好是是儿童世界的基本特点,这种儿童生命固有的品性,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
8、了儿童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童真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表现,集中于在形象刻划中表现纯真美。如美国作家阿诺德 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信。(2) 稚拙。稚拙与纯真一样,是儿童文学天然拥有的美学语汇和艺术特质。儿童文学总是表现出一种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对于儿童文学来说,稚拙是它的一种艺术本能,一种美学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和形态。 稚拙可以理解为儿童特有的稚气、拙朴的综合化、艺术化表现。是儿童天性的综合化和外显化。是只有儿童才会有的独特的神态、语气和行为心理。稚拙美在内容方面的表现:藉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例如:日本作家小春久一郎
9、的虎助的尾巴 、梅子涵东东西西打电话等。稚拙美在形式方面的表现: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言表现。 例如: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由于语言的不断重复的叙述组合方式,产生了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3) 欢愉。高尔基说过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儿童最不喜欢枯燥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他们需要有趣的东西。因此,儿童文学相对于成人文学来说,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欢愉的效应与纯真、稚拙的美学特征相关。儿童文学作品因表现了纯真与稚拙而产生喜剧效应,使人快乐。这种欢愉之美表现为以幽默、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现具有美感的内容。(4)变幻。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因此,儿童
10、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而这一切,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变幻的特点是多变奇幻,富有动感。变幻的心理依据在于儿童好动,善于幻想,注意时间短。变幻的具体表现为: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5)朴素。儿童文学的质朴美就是本色之美、淳朴之美。儿童文学的质朴之美,来源于儿童生命、精神中所蕴涵的质朴性格和儿童文学创作者质朴的人格品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表现为作品形式方面简洁、朴素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素朴。3: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答:1、首先,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健康的审美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得到纯正的美学观念的熏陶,让他们在阅
11、读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在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情感。3、通过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审美教育应该把握这样几个原则?(简答题)答:1、直觉性原则小学生长于直觉思维。由于他们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有限,难以接受枯燥抽象的概念和推理。儿童审美过程中,年龄越小,直觉性越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审美教育的直觉性特点,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2、非功利性原则。小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一过程是没有明确的功利性的。儿
12、童文学作品以其爱的主题、温暖人道的情怀、幽默欢快的格调、美好动人的情感,优美有趣的语言乃至神奇的故事向学生传递出美的信息。儿童在对作品的阅读中自然而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说,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生来说,首先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而不是一般的教育活动。3、情感性原则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整个审美过程中都有情感的渗透。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的交流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师生双方都会带着情感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学内容的情感的交融统一。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简答题)答:1、
13、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新课标规定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的总目标为:语文课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儿童文学对实现新课标有直接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儿歌、寓言、童话、故事、小说等) 。儿童文学语言简洁规范,富有儿童情趣,被称之为“浅语的艺术”,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材料。儿童文学是进行美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儿童文学的阅读中可望得到实现。正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将儿童文学作品引入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2、提升
14、教师自身的素质。6: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答:首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其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教师自身的创作力和生命力。7: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答:(一)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的人格养成 (二)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三)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8: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答:一:独特的精神气质 1、审美感知的独特性:2、审美情感的独特性:3、审美想象的独特性:二: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1、有独特的敏感2、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3、有独特的感受力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为审美想象的
15、独特性、幽默感、诗意和讲故事的能力。9:儿童文学的特殊性?()答:一、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相同点(具有文学的属性) 1、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2、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 3、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评价、愿望二、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不同点:儿童文学是与成人文学并列的另一类文学(韦苇语:儿童文学是站立在成人文学大树旁的另一棵技叶茂盛的大树)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照其与成人文学的区别:1、目标指向的差异。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目标指向将创作定位于儿童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定位决定儿童文学作品充分张扬儿童的天性。儿童文学作家以儿童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为创作目标指向的定位,在作品中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
16、:(1)童趣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童趣指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2)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性。这种观点认为,在游戏活动与儿童的审美活动之间,游戏精神和儿童文学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刻的潜在联系。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全身心地进入对象的状态,甚至具有超常的信念;这种游戏活动已经成为儿童的一种审美活动。在儿童文学中注入游戏精神,是儿童读者审美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种观点出发,体现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游戏精神我们可以将其作如下解释:在文学作品中注入儿童的游戏活动,作品的情节找不到任何寓意,而是由连串小游戏构成一个大游戏。儿童在这场游戏中尽情
17、地放松自己。平时作为读者的儿童,也不仅在纯游戏的审美中渲泄了平时的压抑,而且从游戏的欢乐中找到了心灵的补偿。 (3)惊险神奇表现为儿童文学作品中童话内容的神奇,探险作品的惊险,小说情节的跌宕,故事的有趣。儿童文学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着意于营构出人意外的情节,有惊无险的场面,出奇的、美丽的、快乐的荒诞。达到紧紧抓住儿童读者注意,引领他们一页一页看下去,获得经历奇险、神密、快乐的审美体验。成人文学创作的目标指向不同于儿童,具有多向性特点,这与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很大关系。2、文化底蕴的 (1)成人文学:强调从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掘题材内容,以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作品,塑造能够世代相传
18、的艺术典型作为创作的最高目标。讲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积淀,且积淀的厚重与否与作品品位的高下有直接的关系。成人文学的世界是融注了作者用深沉思考和丰富内心体验的情感世界。 (2)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而允许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化的背景,要求表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以人道精神,温暖与快乐,想象与幻想,幽默与巧智为其主要文化内涵。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文学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在成人文学中,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为以审美为核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儿童文学的功能也强调审美,但在审美的过程中,具有着鲜明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故
19、儿童文学的功能体现为以娱乐为桥梁而达到认知,教育和审美的统一。儿童的特点:接受知识和受教育,懂得社会道德和规范,完成社会化过程。所以,儿童文学比起成人文学来,更理性,也更难写。4、接受对象的差异。在文学接受中,儿童文学既有自身的特点,又体现出艺术的共性以形象和魅力羸得读者。儿童文学作品的接受对象有以下特点:有的作品是专属于儿童的,如儿歌,童话,儿童故事等,也有的作品因其故事性或表现深度或者是艺术魅力而蠃得成人读者。10: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答:生理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11:各年龄阶段儿童文学的特点?()答:(一)婴幼儿文学及其特点1、婴幼儿文学:是指为六岁以下的学龄前期婴幼儿服
20、务的文学。它是婴幼儿年龄特征、审美情趣、婴幼儿教育要求在艺术形象中的有机结合。2、婴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1)天真活波、缺乏知识、所见不多、以游戏为主导活动;(2)认识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具有鲜明的具体形象性;(3)想象发展比较迅速,但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4)情绪容易波动,感情外露,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5)语言思维能力尚低(6)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模仿,但经验缺乏,能力低3、婴幼儿文学的特点在内容方面:(1)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要的知识;(2)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在表现方法方面:(1)反复:(2)对比:在语言方面:(1)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2)形
21、象有趣,富于动感;(3)音乐性比较强;在形式体裁方面:1、形式:(1)在形式上极多变化:(2)插图极其丰富:2、体裁:主要题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1、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即童年期文学,指的是供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学龄初期儿童阅读并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文学作品。2、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1)主导活动由游戏过渡到学习;(2)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3)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4)直观具体事物仍易于引起兴趣(5)意志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有所提高,但都不够稳定;(6)对是非美丑的辨析力差;(7)求知欲在增强;3、童年期文学的特点(1)主题单一、浅显
22、,具体、明朗,富于教益;(2)人物性格鲜明富于可效法或借鉴意义;(3)情节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 (三)少年文学及其特点1、少年文学。少年文学即少年期文学,是指写给学龄中期的十一二岁十五六岁少年阅读的文学作品而言的。2、少年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1)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但有了新特点;(2)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但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 (3)自我意识增强;(4)求知欲大大增强;(5)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3、少年文学的特点(1)在主题题材方面:主题丰富又常具有多义性,题材宽泛又有较为深刻的内涵;(2)在人物刻画方面:第一、以写少年为主、但也不冷漠对成人形象的描绘;第二、人物性格丰
23、满,趋于立体化;(3)在情节、艺术表现等方面第一、情节或鲜明完美,或淡到欲无;第二、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方面也趋于多样化(4)在体裁方面:少年文学主要体裁是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少年诗歌、影、视、剧等。(2) 童年期文学: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处于逻辑思维初期阶段,有崇拜英雄的倾向,有受到评价和评价别人的要求(接受表扬,批评别人) ,有强烈的好奇心。其主导活动以学习为主。与童年期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童年期文学(儿童文学)因之而有如下要求:浅显性:表现为主题浅显 故事性 :以悬念,故事吸引读者。 六个娃娃七个坑趣味性:表现浓郁的童趣(3)少年期文学:少年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24、表现为有成人感,独立感,道德评价能力逐渐增大,关注自我且具有理智的自我意识。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特征已明显地体现出。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期儿童的社会情感完全形成,知识面拓宽,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他们具体了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与少年期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应,少年文学要求做到:真实性:本质的真实,作品能揭示生活的本质。深刻性:主题深刻,例:洛洛贝贝与狗评选馆 、 莫吐儿传奇 万卡等艺术性: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例:童话中的双线结构,小说中的意识流等12:儿童的年龄特征?答:二、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具有年龄的阶段性儿童的所指对象:心理学把人类个体从初生到成熟阶段称为儿童期。儿童的年龄
25、特征主要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程度(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来判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生理特征、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是各不相同的。1、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及儿童文学的划分(1) 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的类型: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以种系演化为划分标准:幼儿期、学习期、青年期;以心理发展为划分标准:02 岁、26、7 岁、6、711、12 岁、 11、1214、15 岁以主导活动为划分标准:1 岁前、先学前、学前、学龄(2)儿童期的年龄特点及儿童文学的划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的特点。根
26、据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将儿童期的儿童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为婴儿期(03 岁) 、幼儿期(36 岁) 童年期(6、7 岁11、12 岁) 、少年期: 少年前期(1315 岁)少年后期(1518 岁)每一阶段的儿童都有相对一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这种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儿童在文学接受中具有了相对一致的期望视野,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和理解能力,因此,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儿童文学) 、 少年文学13:故事元概念?答:任何叙事性作品首先都有一个基本故事。14: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答:纵列式结构,横列式结构,三迭式结构,连环式结构,对
27、立式结构,误会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设伏式结构。15: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答: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一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二是突出语言的动作感。动作感强的文学语言能够唤起儿童对认识对象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加对认识对象的理解。增强语言动作感的方法是通过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三是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儿童文学实现色彩感的手段:摹状、比喻、比拟、夸张、细描等富有色彩的语言词汇。 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从儿童的文学接受心理看,儿童读者不喜欢雕琢冗长、繁缛华丽的语言,二更喜欢朴素、简练、准确精当的语言。 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四、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 16:插图的特征?(简答)答:
28、一:直观性。儿童的思维往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优秀的插图作品为儿童提供了这种最具直观性的形象。插图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无论哪一种,都必须把事物的特征额作者的想想联系起来,创作出儿童可以感知的形象。二:依附性。插图不能与作品的语言叙述无关,它只是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没一幅插图都是画家以线条和色彩为材料,用绘画技法表现出的对文字的理解。三:延伸性。优秀的插图不仅能再现文字的内容并能帮助读者理解文字的内容,还可以将画家对文字的理解,以及作品中没有出现的场景贯注其中,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盈和延伸,从而体现出浓厚的内涵,几时出作品的主题,使读者掩卷回味。四:趣味性。插图不是简单的图解文字内容,
29、或完全再现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儿童文学作品的插图,无论是画面的整体构思还是局部细节都应该具有儿童可接受的艺术性特点,即趣味性。17:插图的功能?(简答)答:(一)助读功能 插图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文字的图解。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使读物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观化。(二)再创造功能优秀的插图不仅显示出插图者对文字的理解和创造,而且还引导着读者进行新的创造活动。18:儿歌的含义和特征(最重要)?答: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特征:注重音乐性,强调音律和节奏。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强调音律节奏因素是儿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婴幼儿听觉发展较快
30、,对声音异常敏感且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识别能力。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易记是儿歌的另一特征。意志力保持注意的程度较低,接受知识理解事物的水平都不高。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她们往往通过游戏来理解熟悉和认识周围事物。儿歌又有口令和韵律性语言。19:儿童诗的艺术特征?(揣摩)答:1、单纯的情感抒写儿童眼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的内心体验。2、现出富有儿童特点的情趣美。3、诗歌形象的生动性与儿童的想象特点相吻合活泼、天真、有趣的想象。4、有独特的语言特点:(1)准确、精炼、经过提炼的语言(2)流畅、优美,情趣与情感相交融:(3)陈述性语言特点。儿童诗的叙述性语
31、言是精炼优美的叙述语,创造出可观可感的诗歌形象。 (4)语言具有鲜明的音响效果:诗歌语言的音响效果是会造成童诗的轻快感,这是与儿童善于摹声的特点分不开的。20:儿童诗的类型?答:生活诗、自然诗、童话诗、科学诗。21:童话的文学特征?答:童话既然有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之分,考察童话特质就应将二者分开考察。(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模式化。表现在开头结尾模式化,故事类型模式化、情节结构模式化三个方面。 (1)开头结尾的模式化。以“从前”开始,拉开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以“从此以后”收篇,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在“拉开”与“ 缩短”的结构框架中讲述一个故事。 (2)故事形态的模式化(3)情节结构模式化
32、三段式情节结构。即情节的发展以三次跌宕为准 2、表现传统的主题:即惩恶扬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传统主题。(二)现代童话的特征:1、艺术地表现儿童幻想中的世界。儿童的幻想世界中充满了绮丽的色彩,在儿童的思维深层,活跃着万物有灵的生命一体化的思想,因此,在幻世界中,一切动植物、万事万物都有了生命的灵性。儿童文学作家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创作的童话应和了儿童幻想世界中万物有灵的思维特点,显示出奇妙无比的世界。2、表达成人的童年梦想 3、多样化、个性化的文本形式,现代童话在结构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童话单维结构,实现了童话的双线结构和小说童话。双线结构童话的特点:现实和幻想两种线索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真幻交
33、替,互为映衬,这使童话向着幻想的自由王国又迈进了一步。22:童话的的主要表现手法?答:拟人、夸张、颠倒、象征。23:童话的形象类型?答:超人体童话形象、拟人体童话形象、常人体体童话形。24:语言的涵义?答:寓言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25:寓言文学在全世界有三大发祥地:古希腊、印度和中国。26:寓言的特征?(很重要)答:(一)寓意于言的教育性1、寓意的内涵寓意:是一则寓言的精髓所在,体现着作者对于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审美评价。它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2、寓意的表达方式(1)从正面阐述生活的真理:(2)从侧面讽刺嘲笑:3、寓言的寓意是肯定的、明确的(1)主旨鲜明集中
34、,是寓言的突出特点;(2)寓意可以在文中直接写出,也可含而不露:(二)连类比物的比喻 1、寓言是一种象征型的艺术,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它归为“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2、比喻:是指人们以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说明较为陌生或深奥的事理。这是人类抽象的理性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亦即所谓的“立象以尽意”:3、寓言的比喻与修辞的比喻不尽相同:(三)精炼简洁的概括性 1、寓言一般都写得简洁:(四)犀利幽默的讽刺性。2、寓言的故事单一,紧紧围绕着故事进行:3、寓言的高度概括力,也体现在它简洁、凝重的语言之中:严文井的习惯:“安逸是你的习惯,马的习惯是奔驰,睡觉时也随时准备奔驰。 ”27:寓言与童
35、话的联系与区别?(极其重要)答:二者都来自于民间,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互相渗透、借鉴和融合,关系紧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1、联系: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从当故事的角色;都具有较强的幻想色彩;都比较常用拟人、夸张和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去表现,有时二者难以区分。2、区别:首先,两种文体在主题上的重心不同:寓言训诫意味十分明确,能够在现实中找到直接的投射目标;童话主要以想象性的故事营建童年的家园,其中包含的对现实生活的折射是间接的。其次,二者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寓言以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是一种比喻、映射的文字,因而多着眼于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
36、的相通之处,故事仅为表达寓意而存在,其虚构与幻想的展开经常受限于理性逻辑的框架。而童话的幻想是故事发展、人物活动的根本内驱力,它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真中求幻、在幻中求真,从而形成真幻结合、似真似幻的童话已近,富有奇幻色彩的童话意境。再次,在文本上构造上不同: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素。而童话的篇幅较长,结构也更复杂曲折,能细致的写人状物绘景。28:儿童散文的特征?(材料分析题)答:(一)内容的限定性与包容性儿童散文的灵魂是真情。儿童散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成人,往往是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思,使之或激动或兴奋或沉思,从而诉诸文字。因此,儿童散文总是饱含着作者真
37、情。但作为写给儿童的散文,仅此而已,还远远不够。在儿童散文中,作者抒发的感情既真切自然又总是与儿童的情感相沟通,使之在阅读中能够体验和理解。这里所说的抒情并非单就抒情散文而言。儿童散文中的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二)多样的儿童情趣。表现儿童生活之趣,是儿童文学的固有特色,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在不同的文学传达中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在儿童文学中, “趣”饱含着童趣和理趣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以跃动的童心表现童趣,借事理物象的描述融贯理趣,这是儿童散文的一个鲜明特色。1、童趣之美:就其童趣的表现来说,儿童文学将儿童稚气拙朴的语言、行为、心理与散文的事件情境结合起来,依托于具
38、体的人、事、物、景来表现跃动的童心和作者对儿童世界的观察,对儿童心灵的思忖,以此铸就了儿童散文的儿童情趣,并给读者带来回味和快乐。2、理趣之美:很多儿童散文在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时,也将知识乃至人生的哲理融与其中。当散文作者用含情带意的笔墨对蕴含着生活哲理和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客观世界作出摹写时,散文作家对对儿童精神品格的理性思考和美好期待,便借着散文的故事或情景得到了展现。 (三)美的和谐统一 1、情感美:率真是儿童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要求儿童散文将最美好的感情诉诸笔墨,表现儿童健康向上的情感。因此,儿童散文重视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充满童稚之气的认识和感悟,来抒写属于儿童的内心情感和情愫。2、
39、意境美:意境是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性体现。具体指抒情性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开拓的审美空间。儿童散文极为重视诗意地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和儿童的情感。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将物和我融为一体。3、语言美:散文是“飞”的艺术:29:儿童散文的类型?答:叙事型、状物写景型、抒情型、议论型30:图画书的作用?答:(一)含义:图画文学是指单纯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为相互映衬的形式来表现相应内容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故事类作品。从内容包括文学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二)作用1、图画文学能满足儿童(主要是幼儿)的阅读欣赏需求,有利于度儿童进行智力(主要是想象力)的启蒙。2、图画文学以画面的
40、直观性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有利于消除儿童在听故事时可能的困惑。3、图画文学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材料,有利于亲情的连接,有利于进行温馨的文学启蒙。31:图画书的艺术特征?()答:一:可视性画面形象。图画书塑造形象的显著特征是调动视角功能,用可视性画面去呈现形象。二:儿童式画面造型。图画书直接面对的读者对象时低龄段儿童,为吻合低幼儿童视觉形象的感知特点,它的画面显出儿童式的画面造型,使读者在平面图像中感受童趣,而这一特征又以画面形象的可爱为标准。三:连续性画面故事。图画书的内容是故事,形式是绘画,故事是动态、完整、有相对长度的,而绘画则是静态、凝固、表现瞬间的。图画书以凝固的画面讲述故事,在客观上存在着外在的静态特征与内在的动态需求的矛盾。四:新奇的画面创意。追求新奇也是儿童在文学界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五:简洁的画面语言,图画并不仅是对文字的直接呈现,还以有限的画面拓展无限的叙事空间,文字也不是对图画的解释说明和补充,而是借话语的简要叙述寄寓丰富的哲理意蕴。32:图画书的基本形式?答:图文结合、无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