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分)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 (2 分)下列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黄光 B紫光 C蓝光 D白光3 (2 分)如图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振幅4 (2 分)篮球被抛出后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B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加5 (2 分)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6 (2 分)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方的小球保持
2、静止状态,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2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B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小球对绳子的拉力C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D绳子受到的重力与天花板对绳子的拉力7 (2 分)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已如 8 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则( )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的 st 图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丙的 st 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8 (2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好,电流表 A1的示数比A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 )方案:用一个
3、更小的电阻替换 R3将图(a)中的 R2与(b)中的 R1互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 R2将图(a)中的 R1与(b)中的 R3互换3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二、填空题(共 23 分)9 (3 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伏。额定功率为 0.5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2 小时,耗电 度;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必然遵循 定律。10 (3 分)地球间步卫星绕地运动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此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它的惯性将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 。11 (3 分)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丹麦科学家 首先发现的。为了描述看不见、
4、摸不着的磁场,人们假想出的曲线叫做 。如图所示,电源左侧应为 极(选填“正”或“负” ) 。12 (3 分)将一金属小球与地面反复碰撞后发现小球的温度略有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小球的内能,现將小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其体积为 1103 米 3,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若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10 牛。则小球的重力大小为 牛。13 (3 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 0.2 安,则 10 秒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此时该导体两端电压为 4 伏。其电阻为 欧,若增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其电阻将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14 (2 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
5、变。已知电阻 R1、R 2中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发生断路故障,且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现将一个完好的电流表接入电路,利用电键 S的开闭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电流表应接入电路中 处(选填“a” 、 “b”或“c”) ,写出现象及其对应的故障 。415 (4 分)如图所示是理论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示意图。如图 (a)所示,研究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在 A 点所处位置沿水平方向假想出一个受力面 S如图(b)所示,可用受力面 S 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 。然后在受力面 S 上方假想出一段液柱,如图(c) 所示,即可用压强定义式 P= 推导出p=gh这种运用假想
6、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或“建立理想模型法” )小明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A都具有流动性,B 。小明在用公式 p=gh 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困难,其困难在于 (请至少写出两条)三、作图题(共 7 分)16 (2 分)在图中,物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 2 牛的拉力 F,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17 (2 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518 (3 分)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要求电键 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7、;电压表测电阻 R 两端电压。四、计算题(共 26 分)19 (6 分)质量为 2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 50求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c 水 =4.2103 焦/(千克)。20 (6 分)用如图所示机械在 5 秒内将重为 10 牛的物体匀速提升 2 米,不计摩擦,求此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 W 及其功率 P。21 (6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12 伏且不变,R 1的阻值为 10 欧,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50 1A”字样。闭合电键 S 后,通过 R1的电流为 0.2 安,求 R1两端的电压 U1求 10 秒内电流通过电阻 R1做的功 W1。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
8、 到某位置,使 R1消耗的功率与 R2消耗的功率之比最大,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R222 (8 分)簿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容器重为 0.2 牛。底面积为 2102 米 2,其内盛有 1 千克的水。6求水的体积 V。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现将一体积为 1104 米 3的实心均匀小球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 水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p 液 如下表所示,求小球的密度 。p 水 (帕) p 液 (帕)0 196五、实验题(共 18 分)23 (4 分)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工具,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 处于平衡状态(选填“是”或“不是” ) ,为使杠杆
9、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其左侧的 移动( 选填“左”或“右”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需多次实验的目的与 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选填“A”或“B” ) 。 (A测定物质密度; B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24 (4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认 的位置。在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可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的 点(选填字母) 。25 (4 分)为了研究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液 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10、F 液 的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口大底小和口小底大两种形容的轻质薄壁容器进行实验,通过往容器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液体 m 液 分别利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液 和7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F 液 相关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实验序号 1 2 3 4 5 6M 液 (千克) 1.0 2.0 3.0 1.0 2.0 3.0F 液 (牛) 6.1 9.8 12.7 10.3 22.1 36.1F 容 (牛) 9.8 19.6 29.4 9.8 19.6 29.4容器形状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系件可能在口大底小的轻质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液体后。F 液 F 容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11、,分析比较实数序号 1 与 4 或 2 与 5 或 3 与 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与容器形状有关(选填“F 液 ”或“F 容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 或 4,5 与 6 中 F 液 与 m 液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轮质容器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液体后, 。26 (8 分)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所用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有2、4、6 和 8 伏四档,待测小灯为标有“2.5V” 、 “4.5V“字样中的一个,滑动变阻器有“10 2A“和“5 3A“两种规格。小华选用电源的电压为 6 伏档,正确连接电路且使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小灯发光较
12、刺眼。两电表指针所处位置如图 (a) 、 (b) 所示。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并说明理由。 为了完成实验,小华拟对已有的电源档位或滑动变阻器规格进行调整,请分析其可行性,并写出具体的调整方案。 。调整好后,小华重新按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所处位置如图 (c) 所示,请通过计算求出小灯的额定功率。 82018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分)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分析】根据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的定义进行判断:恒星是能发光的星体;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
13、着恒星的天体;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彗星是星际间物质。【解答】解:地球不能发光,围绕太阳这颗恒星运行,所以地球是行星。故选:B。【点评】掌握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 (2 分)下列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黄光 B紫光 C蓝光 D白光【分析】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选:C。【点评】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3 (2 分
14、)如图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9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振幅【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此标志是控制发声体的振幅。故选:D。【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
15、不相同。4 (2 分)篮球被抛出后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B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加【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篮球被抛出后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选:D。【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5 (2 分)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
16、功冲程 D排气冲程【分析】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有两个冲程存在能量10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反。6 (2 分)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方的小球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B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小球对绳子的拉力C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D绳子受到的
17、重力与天花板对绳子的拉力【分析】 (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解答】解: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B、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小球对绳子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 B 错误;C、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 C错误;D、绳子受到的重力与天花板对绳子的拉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不同(天花板对绳子的拉力等于绳子和小球的总重力) ,不是平衡力,故 D
18、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117 (2 分)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已如 8 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则( )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的 st 图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丙的 st 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分析】由图象读出 t=8 秒时甲、乙通过的路程,再根据 8 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求出甲 8s 内丙通过的路程,判断出距离关系即可。【解答】解:由图象读出 t=8 秒时,二者通过的路程为 s 甲
19、 =20m,s 乙 =10m,又知道 8 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可以判断出甲和丙方向相同,和乙方向相反;甲和丙方向相同,则甲丙间的距离为s=s 甲 s 丙 =20ms 丙 ,乙和丙方向相反,则乙丙间的距离为s=s 乙 +s 丙 =10m+s 丙 ,因为 8 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即 20ms 丙 =10m+s 丙 ,所以 s 丙 =5m,故丙的 st 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 st 图象的认识和理解,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判断出甲、乙、丙三车的运动方向是难点。8 (2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
20、好,电流表 A1的示数比A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 )12方案: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 R3将图(a)中的 R2与(b)中的 R1互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 R2将图(a)中的 R1与(b)中的 R3互换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分析】闭合电键 S 后,由(a)电路图可知,电路为 R1与 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 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由(b)电路图可知,R 1与 R3串联,电流表 A2测电路电流;电流表 A1、A 2的示数相同,且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它们的电阻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 R3与 R1、R 2之间的关系。【解答】解:闭合电键
21、 S 后,由(a)电路图可知,电路为 R1与 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 A1测干路中的电流;I1= +由(b)电路图可知,R 1与 R3串联,电流表 A2测电路电流;电流表 A2示数:I 2= ,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 R3;由 I2= 可得,I 2电流变大;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I 2I 1,故错误;将图(a)中的 R2与(b)中的 R1互换,图(a)中的总电阻,R a= ,图(b)中的总电阻,R b=R2+R3,R a=Rb有可能,由 I= 可得,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故正确;图(a)中的总电阻,R a = ,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 R2,R a变大,图(b)中的总电阻,R b=R1+R3,R
22、 aR b,由 I= 可得,不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故错误;将图(a)中的 R1与(b)中的 R3互换,图(a)中的总电阻,R a = ,用一个13更大的电阻替换 R2,R a变大,图(b)中的总电阻,R b=R1+R2,R a=Rb有可能,由 I= 可得,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中之间的关系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二、填空题(共 23 分)9 (3 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伏。额定功率为 0.5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2 小时,耗电 1 度;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必然遵循 能量守恒 定律。【分析】 (
23、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2)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 W=Pt 求出正常工作 2 小时消耗的电能;(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转化和转移中总量保持不变。【解答】解:(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2)由 P= 可得,额定功率为 0.5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2 小时消耗的电能:W=Pt=0.5kW1h=2kWh;(3)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必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1.5;1;能量守恒。【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电源电压值的记忆和电功的计算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是一道基础题目。10 (3 分)地球间步卫星绕地运动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24、此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它的惯性将 不变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关键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解答】解:地球间步卫星绕地运动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14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卫星的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故答案为:运动状态;静止;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
25、的选择和惯性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科技现象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注意勤于思考,学以致用。11 (3 分)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 首先发现的。为了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人们假想出的曲线叫做 磁感线 。如图所示,电源左侧应为 负 极(选填“正”或“负” ) 。【分析】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2)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不存在;(3)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解答】解: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为了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人们假想出的曲线叫做磁感线,实际上不存在;已
26、知螺线管的左端为 N 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 N 极,则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从螺线管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右侧是正极,左侧为负极。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奥斯特;磁感线;负。【点评】本题考查磁场方向、磁感线、安培定则的应用、电流磁场的发现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512 (3 分)将一金属小球与地面反复碰撞后发现小球的温度略有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增加了小球的内能,现將小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其体积为 1103 米 3,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9.8 牛,若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10 牛。则小球的重力大小为 19.8 牛。【分
27、析】 (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2)物体完全浸没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gV排 求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利用 F 合 =GF 浮 计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解答】解:(1)将一金属小球与地面反复碰撞后发现小球的温度略有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小球的内能;(2)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9.8N/kg1103 m3=9.8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即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相反,由题知,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10 牛,根据力的合
28、成可知,F 合 =GF 浮 ,所以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F 合 +F 浮 =10N+9.8N=19.8N,故答案为:做功;9.8;19.8。【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了解与掌握,注意隐含条件“物体浸没水中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的运用。13 (3 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 0.2 安,则 10 秒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2 库,此时该导体两端电压为 4 伏。其电阻为 20 欧,若增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其电阻将 不变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分析】 (1)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根据 Q=It 求出 10 秒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荷量
29、,又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解答】解:由 I= 可得,10 秒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荷量:16Q=It=0.2A10s=2C,由 I= 可得,导体的电阻:R= = =20,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时,导体的电阻仍为 20 不变。故答案为:2;20;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定义式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14 (2 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
30、变。已知电阻 R1、R 2中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发生断路故障,且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现将一个完好的电流表接入电路,利用电键 S的开闭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电流表应接入电路中 b 处(选填“a” 、 “b”或“c” ),写出现象及其对应的故障 若闭合开关 S 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则电阻 R1、R 2同时断路;若闭合 S 前,电流表示数为 0,闭合 S 后电流表示数不为 0,则表明 R2断路;若闭合开关 S 前示数不为 0,闭合 S 后,电流表示数不变,则表明 R1断路 。【分析】首先判定电路的连接状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分析电路的故障。【解答】解:由图可知,当开关 S 闭合后,该
31、电路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支路电流的和;如果把电流表接在支路中,电流表只能测量一条支路的电流,无法测量另外一条支路的电流,故应该把电流表接入干路中,即接在 b 处;若闭合开关 S 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则电阻 R1、R 2同时断路;若闭合 S 前,电流表示数为 0,闭合 S 后电流表示数不为 0,则表明 R2断路;若闭合开关 S 前示数不为 0,闭合S 后,电流表示数不变,则表明 R1断路。故答案为:b;若闭合开关 S 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则电阻 R1、R 2同时断路;若闭合S 前,电流表示数为 0,闭合 S 后电流表示数不为 0,则表明 R2断路;若闭合开关 S 前示数1
32、7不为 0,闭合 S 后,电流表示数不变,则表明 R1断路。【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电流表检查电路的故障,属于基础知识。15 (4 分)如图所示是理论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示意图。如图 (a)所示,研究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在 A 点所处位置沿水平方向假想出一个受力面 S如图(b)所示,可用受力面 S 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然后在受力面 S 上方假想出一段液柱,如图(c) 所示,即可用压强定义式 P= 推导出p=gh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 建立理想模型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 , “等效替代法
33、”或“建立理想模型法” )小明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A都具有流动性,B 都受重力 。小明在用公式 p=gh 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困难,其困难在于 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 g 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 h 不好确定 (请至少写出两条)【分析】液体内部压强在同一深度处处相等;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根据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解答;根据 p=gh,可从气体的密度、重力示数和深度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解:如图(b)所示,用受力面 S 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 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
34、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柱对受力面 S 的压力 F=G,所以,液柱对受力面 S 的压强 p= = = = =gh,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建立理想模型法;液体和气体类似,都受重力的作用,所以都会压在物体上,对物体有向下压强;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或物体侧壁也有压强。18据此可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即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A、都具有流动性;B、都受重力;在用公式 p=gh 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其困难在于: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 g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 h 不好确定。故答案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
35、向的压强相等;建立理想模型法;都受重力;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 g 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 h 不好确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粗略地计算气体压强。三、作图题(共 7 分)16 (2 分)在图中,物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 2 牛的拉力 F,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分析】作力的图示时,注意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要全部表示出来。并要先选出比例尺,然后过物体重心作水平向右的力,根据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解答】解:先选取一段表示 2N 的线段,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水平向右的大小为 2N 的拉力 F,其长短为表示 1
36、N 线段的 2 倍,图示如下:【点评】注意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区别:力的示意图不用选择标度,而力的图示则要选择合适的标度。17 (2 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19【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已知入射角为 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 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点评】由于题目已经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
37、画出入射光线即可,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18 (3 分)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要求电键 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压表测电阻 R 两端电压。【分析】要使灯泡发光则必须有电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并且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测 L 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与 L 并联。【解答】解:因为电压表测电阻 R 两端电压,故电压表与 R 并联,所以中间一定为电压表,右边一定为电源,并且上边为正极,则左边为电流表,如下图所示:20【点评】此类型题目要求对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要非常明确,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正确连接电路。四
38、、计算题(共 26 分)19 (6 分)质量为 2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 50求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c 水 =4.2103 焦/(千克)。【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热量公式 Q 吸 =cmt 即可求解。【解答】解:Q 吸 =c 水 mt=4.21O3J/(kg)2kg50=4.21O5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 4.2105J。【点评】解决此题要利用热量的公式进行计算,正确理解“温度升高了 50”的物理意义,注意比热容的单位的书写。20 (6 分)用如图所示机械在 5 秒内将重为 10 牛的物体匀速提升 2 米,不计摩擦,求此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 W 及其功率 P。【分析】 (1)由图可知滑轮为定
39、滑轮,知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2)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利用 W=Gh 和 P= 求出拉力做的功和功率。【解答】解:由图知滑轮为定滑轮,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h=2m,不计摩擦,则拉力 F=G=10N,拉力 F 做的功:W=Fs=10N2m=20J;拉力的功率:P= = =4W。答:拉力做的功为 20J,功率为 4W。【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定滑轮的使用和功、功率的计算,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2121 (6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12 伏且不变,R 1的阻值为 10 欧,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50 1A”字样。闭合电键 S 后,通过 R1的电流为 0.2 安,求 R1两端的电压 U1
40、求 10 秒内电流通过电阻 R1做的功 W1。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到某位置,使 R1消耗的功率与 R2消耗的功率之比最大,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R2【分析】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由 U=IR 计算 R1两端的电压;由 W=UIt 计算 10 秒内电流通过 R1做的功。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由 P=I2R 分析解答两电阻的功率比最大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解答】解:由电路图知,R 1与 R2串联,闭合电键 S 后,通过 R1的电流为 0.2A,由 I= 可得:U1=I1R1=0.2A10=2V;10 秒内电流通过 R1做的功:W1=U1I1t=2V0.2A10s
41、=4J;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和 P=I2R 有:= = ,R1为定值电阻,所以 R2连入电路的阻值越小,两电阻的功率比越大,由变阻器的规格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1A,此时电路总电阻最小,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小,所以:R 2min=RminR 1= R 1= 10=2。答:R 1两端的电压为 2V;10 秒内电流通过 R1做的功为 4J;22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2 时,R 1消耗的功率与 R2消耗的功率之比最大。【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公式和电功公式的应用,由功率比和电阻比关系结合变阻器规格分析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关键
42、。22 (8 分)簿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容器重为 0.2 牛。底面积为 2102 米 2,其内盛有 1 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 V。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现将一体积为 1104 米 3的实心均匀小球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 水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p 液 如下表所示,求小球的密度 。p 水 (帕) p 液 (帕)0 196【分析】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水的重力之和,又知容器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由p 水 =0Pa 可知,容器内的水一开始是满的,所以,V 溢 =V 物 ;由题意可知
43、,将小球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小球的重力减去溢出水的重力,据此根据 p= 、G=mg 和 = 列出等式,求解小球的密度。【解答】解:根据 = 可得,水的体积:V= = =1103 m3。容器内水的重力:G 水 =m 水 g=1kg9.8N/kg=9.8N,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 容 +G 水 =0.2N+9.8N=10N,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 = =500Pa。由p 水 =0Pa 可知,容器内的水一开始是满的,23所以,V 溢 =V 物 =1104 m3,由题意可知,将小球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小球的重力减去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根据 p
44、= 、G=mg 和 = 可得:F=p 液 S= 物 gV 物 水 gV 溢 ,即 196Pa2102 m2= 物 9.8N/kg1104 m3110 3kg/m39.8N/kg1104 m3,解得, 物 =5103kg/m3。答:水的体积为 1103 m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500Pa。小球的密度为 5103kg/m3。【点评】此题考查压强和密度的大小计算、重力、密度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非常强的题目,知道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水的重力之和、根据p 水 =0Pa 判断出容器内的水一开始是满的是解答此题的两个关键点;根据题意得出将小球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后,
45、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小球的重力减去溢出水的重力,并根据 p= 、G=mg 和 = 列出等式是此题的难点。五、实验题(共 18 分)23 (4 分)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力 的工具,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 是 处于平衡状态(选填“是”或“不是” )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其左侧的 右 移动( 选填“左”或“右”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需多次实验的目的与 B 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选填“A”或“B” ) 。 (A测定物质密度; B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分析】 (1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称为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
46、反向调节(向偏高的一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为了探究规律应多测量几组实验数据。【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24当杠杆的左端偏低时,可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需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普遍性的规律,与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故选 B。故答案为:力;是;右;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常见题目。24 (4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玻璃板 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认 像 的位置。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47、当蜡烛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20 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可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的 B、D 点(选填字母) 。【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 A 一侧能看到物体 A 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 A 的另一个物体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 2 倍焦距;物距处于 1 倍、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 2 倍焦距;
48、物距等于 1 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使用透明玻璃板是采用其透明的物理属性,使眼睛在蜡烛 A 一侧能看到物体 A 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 A 的另一个物体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10cm=40cm 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2f=40cm,所以 f=20cm;25A 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5cm=45cm,大于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15cm=35cm,处于 f 和 2f 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30cm=20cm,等于 f,不成像;D 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40cm=10cm,小于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当蜡烛置于图中 B、D 点处能成放大的像。故答案为:玻璃板;像;20;B、D。【点评】 (1)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眼睛从什么位置观察、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