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素养全练(八) 文言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2、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传不习乎( )(2)饭疏食,饮水( )(3)可以为师矣( )(4)三军可夺帅也( )参考答案: (1)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吃 (3)可以凭借 (4)军队2.“之”常用作代词,写出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对象。(1)学而时习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曲肱而枕之(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参考答案: (1)旧知识 (2)学问和事业 (3)胳膊
3、(4)善者(优点)3.翻译句子。(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参考答案: (1)我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2)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4.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参考答案不 改其乐。体现了他们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5.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答案示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理由:君子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只有
4、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贤哉,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注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堪:忍受。乐:乐于学。【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1)见贤思齐焉( )(2)松柏之后凋也( )(3)惟吾德馨
5、( )(4)可以调素琴( )(5)无案牍之劳形( )参考答案: (1)看齐 (2)凋谢 (3)只是 (4)调弄 (5)使劳累2.翻译句子。(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参考答案: (1)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讨自己。(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颜回与刘禹锡,一居“陋巷”,一在“陋室”,对此,他们各自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参考答案: 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他们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导学号64714081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特地提到了诸葛亮和文学家扬雄,他有没有“见贤思齐”的意思?请具体分析。参考答案:
6、 有。诸葛庐、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作者表面以居室相比,实际上赞美自己有和古人一样高尚的志趣和品格。二、鱼我所欲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
7、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 (1)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天性,天良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参考答案: 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
8、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示例: 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二)(2018四川广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9、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故患有所
10、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不若手足之贵也( )(4)予子冠履( )参考答案: (1)“辟”同“避”,躲避 (2)假如,假使 (3)不如,比不上 (4)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C.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 项,“是”分别解释为“这种”“这种做法”。B 项,“于”都解释为“比”。C 项,“故”分别解释为“所以”“原因”。D 项,第一个“与”通“欤”,语气词;第二个“与”解释为“给”。3.用现代
11、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万事莫贵于义也。参考答案: (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4.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2017 年 7月 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A. B.C. 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
12、对材料的理解。第句表现作者的隐居思想。第句体现民族大义。第句告诫人们不要孤芳自赏。第句讲朋友之间的仁义。第句说的是社会的正义。因此选 C项。5.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的观点。 参考答案: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事莫贵于义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的论点。甲文开端运用类比(鱼和熊掌),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乙文则是开头直接提出论点“万事莫贵于义”,后文紧紧围绕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导学号 64714082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2018四川南充中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14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
14、点的词语。(1)苦其心志(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至于鄙( )(4)卒得反国( )参考答案: (1)使痛苦 (2)同“横”,梗塞、不顺 (3)边境 (4)最终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被服以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 项,“然”分别为“的样子”“这样(即“然后”,这样以后)”;B 项,“以”分别为“表修饰关系”“因为”;D 项,“于”分别为“介词,从”“表比较,比”。C 项的“而”,都是承接连词。3.请翻译下
15、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参考答案: (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2)朝廷内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参考答案: “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导学号 64714083(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 15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答案: D解析: 过,犯错误。2.下
16、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答案: A解析: A项,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B 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 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 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3.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5C.第二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
17、性。D.“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答案: C解析: 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4.翻译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参考答案: (1)(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关键词:“所以”译为“用(通过)来”;“动”“忍”,使动用法(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关键词:“然”,这样;“后”,以后,之后)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
18、法。参考答案: 不同意。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四、曹刿论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1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参考答案: (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小惠未徧(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4)再而衰( )参考答案: (1)通“遍”,遍及、普遍
20、(2)为人所信服 (3)击鼓进军 (4)第二次3.翻译句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参考答案: 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参考答案: 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双方交战的过程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3)“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4)“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
21、耻下问。(5)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6(6)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22、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 与楚人期 战于泓 之阳,楚人济 泓而来,有司 曰:“请迨 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传)注 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期:约定时日。泓:水名。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
23、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公将驰之 驰: 。 (2)遂逐齐师 师: 。 (3)惧有伏焉 焉: 。 (4)望其旗靡 靡: 。 (5)战于泓之阳 阳: 。 参考答案: (1)驱车追赶 (2)军队 (3)在那里 (4)倒下 (5)北面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参考答案: (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3.【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乙】文有司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24、”。 参考答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迨其未毕济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 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导学号 64714084五、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017安徽池州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25、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7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6、。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今齐地方千里(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王之蔽甚矣( )(4)客之美我者( )参考答案: (1)方圆 (2)偏爱 (3)厉害,严重 (4)认为美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参考答案: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3.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参考答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 使用排比。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迫的语势,环环相扣,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二)(2017安徽马鞍山和
27、县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28、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朝服衣冠 服: (2)明日徐公来 明日: (3)臣之妻私臣 私: (4)引喻失义 义: (5)宜付有司论其
29、刑赏 宜: 参考答案: (1)穿戴 (2)第二天 (3)偏爱 (4)恰当 (5)应该2.翻译下列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参考答案: (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甲】文中邹忌没有因妻、妾、客的赞美而 ,表明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头脑清醒的臣子;【乙】文中诸葛亮针对蜀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向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 的建议,表明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善于洞察时局的臣子。(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参考答案: 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严明赏罚84.作为人臣,邹忌和诸葛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但他们的劝谏艺
30、术有何不同呢?参考答案: 邹忌:委婉地劝谏,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极有说服力。诸葛亮:直言劝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谆谆告诫,又不失人臣身份。六、出师表(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
31、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3)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咨: (4)未
32、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参考答案: (1)时 (2)给予 (3)询问 (4)遗憾,惋惜2.翻译下面的句子。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参考答案: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3.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参考答案: 广开言路;奖罚分明;亲贤远佞。4.作者多次提到先帝,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勉励后主刘禅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之业。(二)(2018安徽阜阳九中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33、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躬耕于南阳 躬: (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3)后值倾覆 值: (4)抚百姓 抚: (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虽: 参考答案: (1)亲自,亲身 (2)奔走效劳 (3)遇到9(4)安抚,抚慰 (5)即使2.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参考答案: (1)在乱世中勉强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闻名显达。(2)触犯法律、怠慢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戚也一定要处罚
34、。3.【甲】文中作者主要列举了 和 两件事;【乙】文中主要叙述了诸葛亮 的治国才略。 参考答案: 三顾茅庐 兵败受命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 知恩图报;忠诚;鞠躬尽瘁;智者的化身;等等。导学号 64714085七、桃花源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35、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 (人名)。 参考答案: 陶渊明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屋
36、舍俨然( )(2)便扶向路( )参考答案: (1)整齐的样子 (2)沿着、顺着3.作者在第一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参考答案: 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做铺垫。4.在文章第三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参考答案: 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面朝代更替;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5.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参考答案: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二)阅读【甲】【乙】两个文
37、段,完成第 14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 。甫 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
38、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 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 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 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仿佛若有光 仿佛: (2)悉如外人 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4)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方: (5)自恨不如远甚也 恨: 参考答案: (1)隐隐约约 (2)全,都 (3)妻子儿女 (4)正,正在 (5)遗憾
39、2.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参考答案: (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3.请从【甲】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参考答案: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参考答案: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八、三峡(一)(2018海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40、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zhng)B.不见曦月(x)C.乘奔御风(y)D.林寒涧肃(jin)答案: D解析: “涧”应读“jin”。注意声调的写法。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沿溯阻绝( ) (2)飞漱其间( )(3)晴初霜旦( ) (4)属引凄异( )参考答案: (1)顺流而下 (2)冲荡 (3)早晨 (4)延长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4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参考答案: (1)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11(2)空旷的山谷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或: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4.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参考答案: 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湍急做铺垫。导学号 64714086(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42、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答谢中书书)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4)晓雾将歇( )(5)
43、夕日欲颓( )参考答案: (1)有时 (2)飞奔的马 (3)消失 (4)消散 (5)坠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参考答案: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3.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参考答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是欲界之仙都。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阐述“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参考答案: 甲文中猿鸣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乙文中猿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九、马说(一)阅读
44、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虽有千里之能 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4)策之不以其道策: 道: 参考答案: (1)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2)即使 (
45、3)同“饲”,喂 (4)用鞭子打 正确的方法122.翻译下列句子。(1)食之不能尽其材。(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参考答案: (1)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3.文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韩愈生活在当今社会,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说?参考答案: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我想对韩愈说:千里马固然是由伯乐来发现的,但是在伯乐出现之前也应该学会毛遂自荐,为自己争取机会,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且当今社会条条大道通罗马,无人赏识不妨自我创业。(言之
46、有理即可)(二)(2018安徽淮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人有卖骏马者,比 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 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 之贾。”伯
47、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 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注 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环绕。朝:早晨。一旦:一天。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3)执策而临之 策: (4)其真无马邪? 其: (5)愿子还而视之 子: 参考答案: (1)只,仅 (2)同样 (3)鞭子 (4)难道 (5)你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参考答案: (1)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人来过问。3.【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
48、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 的心理。 参考答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盲目相信权威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打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答案示例: :好处是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坏处是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导学号 64714087十、陋室铭(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 15题。【甲】望岳唐杜甫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 )(3)斯是陋室( )(4)往来无白丁( )参考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