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64742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天津卷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系列(14)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词类活用 1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2 名 词 活用 形 容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词类活用 3 文言词类的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 4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词类活用 5 1、名

2、词宾语 籍 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 名 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 东 。 3、能愿动词 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沛公欲 王 关中,使子婴为相。 4、名词补语 今王 鼓乐 于此。 5、 “ 所 ” 名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 罾 鱼腹中。 唐浮图慧褒始 舍 于其址。 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词类活用 6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卒中往往语,皆指 目 陈胜。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 礼 士。 权

3、,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词类活用 7 1、朝 歌 夜弦 阿房宫赋 2、晋 军 函岭,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名作动,驻军。 名作动,唱歌。 规律: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 8 3、朝 服 衣冠 谏太宗十思疏 4、 籍 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名作动,穿上。 名作动,登记。 规律:名词后有宾语,则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 9 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6、吾师道也 师说 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帝王:称帝称王 师:学习 词类活用 10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寡人之于国也 )

4、8、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 ) 规律: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树:种植 鼓乐:击鼓奏乐 词类活用 11 9、云霏霏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下雨 名作动,游泳 规律:名词前面有副词或 能愿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作动,称王 词类活用 12 12、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 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齐桓晋文之事 ) 14、江水又东( 水经注 ) 规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目:使眼色 王:称王 东

5、:向东流 词类活用 13 15、衣冠而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16、扣弦而歌 赤壁赋 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名作动,歌唱。 规律:名词前后用 “ 而 ” 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 14 判别 “ 公式 ” 下列几种情形中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a.用在代词前的名词。 b.用在介宾短语前的名词 c.用在兼词前的名词 d.用在副词后的名词 e.用在能愿动词后的名词 f. 用在所字后的名词 g.用在疑问代词后的名词 h.两个名词连用时的后一个名词 i. 两个重叠使用的后一个名词 词类活用 15 总结 : 1、名词前加能愿动词或副词。 2、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带宾语。 3、名

6、词与名词连用。 4、副词后的名词 5、 “ 所 ” 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词类活用 16 A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后带补语。 B 芽:发芽。前有副词“ 已 ” 。 C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D 事:做,从事。 E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能 ” 。 F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G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用网捕捉 ” 。前有结构助词 “ 所 ” 。 H 王:为王,称王。读 wng(去声)。 I 籍:登记。 J 侯:封侯。 A 凡吏于土者 ,皆往之。 B 二月草已芽 。 C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D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E 非能水也。 F 范

7、增数目项王。 G 置人所罾罾鱼腹中。 H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I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J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词类活用 17 练习: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 五人墓碑记 )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 答案: 1服 :穿上戴好 2 水 :游泳 3蹄 :用蹄踢 4疾病 :患疾病 5 志 :做标记 , “ 所 ” 字结构:所 +动词 =名词性词组 词类活用 18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

8、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第三、表示处所。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天下 云 集 响 应,赢粮而 景 从。 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草 行 露 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余自齐安 舟 行适临汝。 群臣吏民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 译为:像 一样。 译为:当作 一样。 译为:在 译为:用(乘,凭借) 翻译要具体对待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 或在 ,或一 (天天、月月、年年)地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词类活用 19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日削月割。 3、南取汉中,西

9、举巴蜀 (上:向上,下:向下)( 劝学 ) (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六国论 ) (南:向南,西:向西)( 过秦论 )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词类活用 20 1、常以身翼蔽沛公。 2、人皆得以隶使之。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5、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目:亲眼,耳:亲耳)( 石钟山记 (隶:像对奴隶一样)( 五人墓碑记 ) (舟:用船)( 石钟山记 ) (船:乘船)( 黔之驴 )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鸿门宴 ) 词类活用 21

10、 10、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史记 鸿门宴 ) 1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 12、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 名作状,像兄弟一样。 名作状,用箕畚。 名作状,在早上。 名词作状语规律:前面已有主语, 名词 +动词 , 名词与其后的动词不 构成主谓关系。 词类活用 22 A、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 冯婉贞 ) B、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E、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 F、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G、卒廷见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H、操军破,必北还。( 赤壁之战 ) I、东割

11、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J、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 B表比喻。像“狐狸”那样鸣叫。 A表比喻。像“猱”“鸷”那样,表 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C表比喻。像鸟张着翅膀那样。 D表比喻。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 。 E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以兄礼,表 示动作、行为 对待人或事物 的态度、方式。 F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畚,表示方式。 G 表处所。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 H表方向 。向北方,表示动作 行为的趋向。 I表方向。向东;向北。 J表动作进行的方式。当面。 词类活用 23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

12、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答案: 1、 BE( A、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C、面:当面, D、星:像流星一样, BE、王:称王; 籍:登记,名作动 )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 看名词后是否 +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 词类活用 24 1、下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王无 罪 岁 B、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 C、 席 卷天下 , 包 举宇内 D、 用心 一 也 A名作动,归罪 BC、名词作状语 D数词作形容词 随堂测试 A 词类活用 25 2、选出下面加点字不是活用的一项( ) A、 不耕而食,不 蚕 而衣

13、。 B、 公子怒,欲 鞭 之。 C、 范增数 目 项王 D、 天之 亡 我,我何渡为! ABC名作动。意思分别是:A养蚕; B鞭打; C示意; D 词类活用 26 D A、 C、名作动 B、名做状语 D、认为 小的,意动用法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 “ 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 ” 的 “ 鉴 ” 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朝 歌 夜 弦 B、士大夫终不肯 夜 泊绝壁之下 C、 儿 涕 而去。( 促织 ) D、 孔子登东山而 小 鲁 , 登泰山而 小 天 词类活用 27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 刑 人如恐不胜 B、沛公欲 王 关中 C、还 军 霸上 D、项伯乃 夜 驰

14、之沛公军 D、名作状,在夜里。 D 词类活用 28 动 词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词类活用 29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 出 ,竭其庐之 入 。 盖其又深,则其 至 又加少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 焉。 译为: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译为: 到的人。 译为: 埋伏的人(伏兵)。 词类活用 30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 B、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 A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B伏:伏兵

15、。 动词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 “ 其 ” 或 “ 之 ” 字。如 “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 中的 “ 至 ” ,本来是动词,这里放在 “ 其 ” 字之后,共同充当主语,作 “ 来到这里的人 ” 解。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可烧而走也。 ( 赤壁之战 )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季氏将伐颛顼 A活之:使之活。 B走:使(之)逃跑。 C使 来。 动词的 使动用法 。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活用为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 总结:以上为动词活用的两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