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书名: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主编:丁元杰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MCS-51系列 成绩比例原则: 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小测验+提问):30% 总学时:46(讲课:34学时+实验:12学时),0 绪论,0.1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0.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0.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0.4 常用单片机系列介绍,0.1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图0.1 微机组成结构框图,一、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图0.2 单片机组成框图,二、单片机的结构:,(实时控制部件包括以后章节中要介绍的定时系统和中断系统等),(1) 单板机: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
2、口电路以及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组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称其为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2) 单片机: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相应实时控制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其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3) 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由总线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微型计算机。(4) 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的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三、 通用微机与单片机的区别(1) 通用微机的CPU主要面向数据处理:其发展主要围绕数据处理功能、计算速度和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例如,现今微机的CPU都支持浮点运算,采用流水线作
3、业,并行处理、多级高速缓冲(Cache)技术等。CPU的主频达到数百兆赫兹(MHz),字长普遍达到32位。,单片机主要面向控制:控制中的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相对简单,所以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功能比通用微机相对要弱一些,计算速度和精度也相对要低一些。,(2) 通用微机中存储器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增大存储容量和CPU对数据的存取速度。单片机中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存储器芯片直接挂接在单片机的总线上,CPU对存储器的读写按直接物理地址来寻址存储器单元,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一般都为64 KB。,(3) 通用微机中I/O接口主要考虑标准外设(如CRT、标准键盘、鼠标、打印机、硬盘、光盘等)。用户通过标准总线连接外
4、设,能达到即插即用。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外设都是非标准的,且千差万别,种类很多。单片机的I/O接口实际上是向用户提供的与外设连接的物理界面。用户对外设的连接要设计具体的接口电路,需有熟练的接口电路设计技术。,0.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14位单片机阶段自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次推出4位单片机TMS-1000后,各个计算机生产公司竞相推出4位单片机。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COP402系列,日本电气公司(NEC)的PD75XX系列,美国洛克威尔公司(Rockwell)的PPS/1系列,日本松下公司的MN1400系列,富士通公司的MB88系列等。
5、4位单片机主要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28位单片机阶段1976年9月,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了MCS-48系列8位单片机以后,单片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8位单片机纷纷应运而生。例如,莫斯特克(Mostek)和仙童(Fairchild)公司共同合作生产的3870(F8)系列,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的6801系列等。,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提高,在1978年到1983年期间集成度提高到几万只管/片,因而一些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相继问世。因此,把这类单片机称为高档8位单片机。,在1978年以前各厂家生产的8位单片机,由于受集成度(几千只管/片)的限制,一般没有串行接口,并且寻址空
6、间的范围小(小于8 KB),从性能上看属于低档8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接口、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316位单片机阶段1983年以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达十几万只管/片,16位单片机逐渐问世。16位单片机把单片机的功能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6位单片机可用于高速复杂的控制系统。,432位单片机近年来,各个计算机生产厂家已进入更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研制、生产阶段。由于控制领域对32位单片机需求并不十分迫切,所以32位单片机的应用并不很多。,总结:单片机的发展虽然按先后顺序经历了4位、8位、16位的阶段,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并没有出现推陈出新、以新代旧的局面。4位
7、、8位、16位单片机仍各有应用领域,如4位单片机在一些简单家用电器、高档玩具中仍有应用,8位单片机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仍占主流地位,16位单片机在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中才有应用。,0.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0.3.1 单片机的特点,(1) 单片机的存储器ROM和RAM是严格区分的。ROM称为程序存储器,只存放程序、固定常数及数据表格。RAM则为数据存储器,用作工作区及存放用户数据。,这样的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单片机用于控制系统中,有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空间,把开发成功的程序固化在ROM中,而把少量的随机数据存放在RAM中。这样,小容量的数据存储器能以高速RAM形式集成在单片机内,以加速单片机的执行速度
8、。但单片机内的RAM是作为数据存储器用,而不是当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使用。,(2) 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为满足控制的需要,单片机有更强的逻辑控制能力,特别是具有很强的位处理能力。,(3) 单片机的I/O引脚通常是多功能的。由于单片机芯片上引脚数目有限,为了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的矛盾,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脚处于何种功能,可由指令来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4) 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分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如扩展ROM、RAM,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片兼容,给应用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
9、和灵活性。,0.3.2 单片机的应用,(1) 体积小,成本低,运用灵活,易于产品化,它能方便地组成各种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仪器,做到机电一体化。(2) 面向控制,能针对性地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制任务,因而能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3) 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可靠地工作,这是其它类型计算机无法比拟的。(4) 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使整个控制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大为提高。,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领域有:(1) 工业控制。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如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控制等。(2) 仪器仪表。如智能仪器
10、、医疗器械、数字示波器等。(3) 计算机外部设备与智能接口。如图形终端机、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磁盘/磁带机、智能终端机等。(4) 商用产品。如自动售货机、电子收款机、电子秤等。(5) 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录像机、音响设备等。,0.4 常用单片机系列介绍,0.4.1 MCS系列产品,第一阶段(19711976年):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并配有RAM、ROM和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它的推出拉开了单片机研制的序幕。第二阶段(19761980
11、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产品。,第三阶段(1980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80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51系列为代表产品。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16位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83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为代表产品。,表0.1 INTEL主要单片机系列,0.4.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特点,就CPU的结构来说,通用微机的CPU内部有一定数量的通用或专用寄存器,而MCS-51系列单片机则在数据RAM区开辟了一个工作寄存器区。该区共有4组,每组8个寄存器,共计可提供32个工作寄存器
12、,相当于通用微机CPU中的通用寄存器。除此之外,MCS-51系列单片机还有颇具特色的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要理解MCS-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就必须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工作有清楚的了解。SFR使仅具有40条引脚的单片机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扩展。由于这些SFR的作用,每个通道在程序控制下,都可有第二功能,从而使得有限的引脚能衍生出更多的功能。而且,利用SFR可完成对定时器、串行口、中断逻辑的控制,这就使得单片机可以把定时/计数器、串行口、中断逻辑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MCS-51系列单片机在存储器结构上与通用微机也有不同之处: *通用微机中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一个地址空间; *单片
13、机把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成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使用两个不同的地址指针,PC指向程序存储器,DPTR指向数据存储器。,单片机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工业控制的特点。一般工业控制系统中,需要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空间和较小的随机存储器空间,不同于通用微机需要较大的数据存储器空间。,MCS-51系列单片机在输入输出接口方面的特点是:通道口引线在程序的控制下都可有第二功能,可由用户系统设计者灵活选择。比如数据线和地址线低8位可分时合用通道0,而地址线高8位与其它信号线也可合用通道2。,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内部有一个全双工串行口,即可同时发送和接收;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另外,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功能相对独立的位处理机(即布尔处理机),因而其具有较强的位处理功能。,几种单片机封装形式,返回,各种实验板,返回,Dais单片机微机仿真实验系统,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本章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