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砜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王建琴 【摘要】:聚砜膜由于具有优良的渗透性、耐温性、耐溶剂性和较高的机械性能等优点,在超滤、微滤、反渗透、醇/水分离、烯烃/ 烷烃分离、气体分离、血液透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聚砜平板膜、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在分析国内外血液透析膜结构的基础上,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采用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砜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通过改变聚合物浓度、制膜液温度、添加剂种类、添加剂含量、空气间隙等方法调控膜结构。实验发现,添加剂和空气间隙这两者对膜结构的影响较大,添加剂含量越大,膜截面海绵状越明显;空气间隙增大,外表面
2、孔也增大,但有一极值。以膜的水通量、BSA截留率、扫描电镜(SEM)、膜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等表征了聚砜膜的结构和性能。得出了制备具有优异性能、截面为海绵状结构、外表面具有高孔隙率的聚砜膜的成份配比及工艺参数。在聚砜含量20%,PVP 含量 10%,PEG-800 含量 12%,凝固浴为水、温度 30,空气间隙 30cm 的条件下,制备出纯水通量达 100 L/hm2 以上,截面为海绵状、外表面为高孔隙率的聚砜中空纤维膜。 另外,为了在聚砜膜表面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采用静电纺丝法来提高膜的比表面积,制备了纳米(或亚微米) 尺寸的聚砜纤维复合膜。考查了不同工艺条件(电压大小、溶液流速、喷丝头到接
3、收屏的距离等)、不同添加剂以及添加剂浓度以及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以 SEM 表征纤维表面形态及纤维的直径。发现溶液流速增大、接收距离减小、添加剂浓度增加都会使纤维直径变大;电压大小及后处理都会对纤维形貌有一定影响。研究了脂肪酶活性在不同温度、pH 值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发现与自由态的脂肪酶相比,吸附固定化的脂肪酶活性最大值向低 pH 值方向偏移,最适温度提高了将近 10,而热稳定性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关键词】:聚砜 相转化 超滤膜 中空纤维 静电纺丝 酶固定化 脂肪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TB
4、43【DOI 】:CNKI:CDMD:2.2006.046115【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26 11 前言 7 12 聚砜膜的研究现状 7-24 121 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7-8 122 相转化法制备聚砜膜 8-9 123 聚砜膜的结构调控 9-20 1231 聚砜浓度对膜的结构调控 10-11 1232 制膜液温度对膜的结构调控 11-12 1233 添加剂对聚砜膜结构的调控 12-18 1234 凝固浴组成对聚砜膜结构的调控 18-20 122 静电纺丝制备聚砜膜 20-22 1221 静电纺丝的历史发展过程 20 1222 静电纺丝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实例 20-22 123 聚砜膜
5、的应用 22-24 1231 混合物(液体、固体)分离 22 1232 气体分离 22-23 1233 血液透析 23-24 13 课题的提出 24-26 131 课题提出 24 132 研究内容 24-25 133 本课题的意义 25-26 第二章 聚砜平板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26-45 21 前言 26 22 实验部分 26-29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6-27 2211 实验原料 26-27 2212 实验仪器 27 222 聚砜平板膜的制备 27 223 聚砜膜的表征 27-29 2231 水通量 27-28 2232 牛血清清蛋白截留率的测定 28 2233 扫描电镜分析 28
6、2234 力学性能的测试 28-29 23 结果与讨论 29-45 231 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聚砜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9-35 2311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种类及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9-35 232 非溶剂添加剂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5-36 233 聚乙二醇(PEG)的种类及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36-44 233 凝固浴温度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4-45 第三章 聚砜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5-58 31 前言 45 32 实验部分 45-47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5-46 3211 实验原料 45 3212 实验仪器 45-46 322 聚砜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7、46 323 聚砜膜的表征 46-47 3231 水通量 46 3232 扫描电镜分析 46-47 3233 力学性能的测试 47 33 结果与讨论 47-58 331 聚砜浓度对聚砜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9-51 332 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聚砜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1-54 3321 非溶剂添加剂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1-53 3322 聚乙二醇(PEG)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3-54 333 凝固浴温度及组成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4-55 334 空气间隙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5-58 第四章 聚砜复合纤维膜的制备以及脂肪酶在纤维膜上的吸附固定化及活性研究 58-79 41
8、前言 58 42 实验部分 58-64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8-59 4211 实验原料 58-59 4212 实验仪器 59 422 聚砜超细纤维的制备 59 423 聚砜超细纤维的后处理 59-60 424 脂肪酶的吸附固定化 60 425 脂肪酶载酶量的确定 60-61 4251 Bradford 方法检测溶液中蛋白含量 60 4252 BSA 标准曲线的绘制 60-61 4253 载酶量的确定 61 426 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61-64 427 脂肪酶热稳定性的测定 64 43 结果与讨论 64-79 431 静电纺丝 64-72 4311 电源电压对超细纤维形态和直径的影响 6
9、4-66 4312 溶液流速对聚砜纤维形态和直径的影响 66-67 4313 接收距离对超细纤维形态和直径的影响 67-68 4314 添加剂浓度对超细纤维形态和直径的影响 68-70 4315 后处理条件对超细纤维形态的影响 70-72 432 酶的吸附固定化 72-79 4321 脂肪酶载酶量的测定 72-73 43211 酶溶液中蛋白浓度的测定 72-73 43212 BSA 标准曲线的绘制 73 4322 吸附时间对载酶量的影响 73-74 4323 后处理对吸附量的影响 74 4324 PEG-800 或 PVP 浓度对吸附量及酶活的影响 74-75 4325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75-76 4326 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 76-77 4327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77 4328 动力学参数 K_m 和 V_(max)的测定 77-79 第五章 论文总结 79-80 参考文献 80-85 致谢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