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期延长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863169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期延长的中医辨证论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期延长的中医辨证论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 期 延 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 7 天以上,甚或 2 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 。又称“经事延长” 、 “月水不断” 。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主要是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或虚热扰动血海,迫血下行;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临床常见的有气虚、血热和血瘀三种证型。诊治要点及预后1.本病月经周期正常,而行经时间超过 7 天以上,甚至 2 周才净者方属经期延长。2.注意有无盆腔感染史,有无使用宫内避孕环及输卵管结扎术史,有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3.注意与崩漏、赤带相鉴别;注意与妊娠出血证的鉴别。4.本病辨证以月经的量、色、质为主。一般以量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量少,色鲜红,质稠者

2、为血热;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有块者为血瘀。5.治疗以固冲调经为大法,气虚者重在补气升提,使气升则血有所统;阴虚血热者重在养阴清热,使热除则血安而经止;瘀血阻滞者以通为止,使瘀去则血归经。切不可不问原由,一概投以固涩之剂,致误犯虚虚实实之戒。6.本病常为崩漏之先兆,如合并月经过多则每易发展成崩漏,故须注意,及时诊治。辨证论治1.气虚型:主要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量多,色淡红,质稀,小腹空坠,肢倦神疲,气短懒言,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缓弱。治疗原则 补气固冲止血。方药举例 举元煎加阿胶、艾叶、乌贼骨。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若经量多者,酌加生牡蛎、五味子、棕榈炭;伴有经行腹痛,有块者,酌加三七

3、、茜草根、海螵蛸、血余炭;兼血虚者,症见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酌加制首乌、龙眼肉、熟地。2.虚热型:主要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原则 养阴清热止血。方药举例 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生地 玄参 白芍 麦冬 阿胶 地骨皮 女贞子 旱莲草若月经量少者,酌加熟地、丹参;潮热不退者,酌加白薇、地骨皮。3.血瘀型:主要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色紫暗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有力。治疗原则 活血祛瘀止血。方药举例 棕蒲散棕榈炭、蒲黄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丹皮、秦艽、泽兰、杜仲若有癥瘕

4、者,可加牡蛎、益母草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预防保健 1.经行之际勿过度疲劳、持重,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气动血。2.经期产后注意调摄,经血恶露未净,禁房事、盆浴,以免发生盆腔炎症。3.精神生活,保持心情愉快舒畅,心情平和,气机调顺,则经候如常。4.饮食有节,经期忌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伤津耗阴,虚热内生。5.避免房劳多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其他宫腔手术后,注意避免感染。6.合并月经过多者,宜卧床休息。自 学 指 导1.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持续的天数增加,超过 7 天以上,甚至 2 周才净。2.本病若合并经量增多对健康影响较大,并有转成崩漏之势,应予重视。3.证候虚实根据经量、经色、经质及全身脉症进行辨别。一般以经量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经量少,色鲜红,质稠者为血热;经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有块者为血瘀。4.注意与崩漏,赤带及妊娠出血进行鉴别。5.疗效以行经期恢复正常 3 个月以上为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