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863158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每年我国有20 万30 万人死于肝癌,占全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肝癌大多发生在肝硬化背景下,在肝硬化患者中,鉴别肝硬化非癌性结节、早期检出小肝癌,对正确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新型超声造影剂在肝肿瘤方面的应用,为肝内小病灶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依据超声造影的不同表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5MHz,造影剂为 Bracco 公司生产的 SonoVue 六氟化硫微泡。患者禁食 8 小时,首先使用二维和彩色超声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和血流情况,然后

2、选择造影模式,机械指数调至 0.07,聚焦点设置于病灶后方,选择最佳切面,经肘部浅静脉团注造影剂 2.4ml,随即快速推注 5ml 生理盐水,自造影剂开始推注计时,实时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全部图像存入仪器硬盘,由 2 名超声医师共同读片分析,依据病灶在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相对于肝实质的回声,将增强程度分为高、等、低增强 3 种。造影过程分为 3 个时相,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 30s) ,门脉期(31-120s) ,延迟期(121s 至微泡消失为实质相) 。肝硬化以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及结缔组织结节状再生为特征。其结节可由良性再生结节到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结节,进一步演变成原发性肝癌

3、。从肝硬化发展至合并肝癌历经肝硬化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包含肝癌中心的异型增生结节、到肝癌的逐步演变过程。1、再生结节是肝细胞被破坏后,肝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的结节,以门静脉供血为主,与正常肝组织细胞类似,造影的三个时相均表现为等增强。随着病变的进展,出现了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少量肝动脉供血的结节,造影表现慢于周围肝实质开始增强,与周围肝实质同步消退,始终呈等增强,或者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增强,延迟期有轻度退出。2、高分化癌为呈快进慢出表现的病灶,高分化癌的门静脉供血少于结节但多于典型肝癌结节,微泡由门静脉持续注入导致造影剂消退缓慢。门脉血供多者癌细胞分化较好,门静脉血供少

4、者癌细胞分化较差,当结节转变为早期肝癌后,动脉供血逐渐增加,门静脉供血逐渐减少,结节恶性程度逐渐增高而发展为肝癌。3、肝癌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但以肝动脉血供为主,且动脉畸形及动脉短路发生率较高,门静脉供血逐渐减少,肝动脉供血逐渐增多;另一方面,肝癌在膨胀或浸润生长过程中,易侵犯门静脉和(或)肝静脉形成癌栓,癌栓被静脉壁周围的肝动脉分支滋养血管网血管化后,由扩张的肝动脉分支供血,从而在瘤体内形成动静脉瘘。且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肝动脉供血比例增加,门静脉供血比例逐渐减少,动静脉瘘逐渐增多。以上这些血供特点是肝癌“快进快出”造影表现的基础。所以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尚未增强,病灶已经开始增强,与肝内动脉同时充填,病灶增强达峰时呈高增强,病灶内造影剂消退较周围肝实质快,在肝实质达峰后的消退期病灶呈低增强。呈典型的“快进快出” 。4、有报道一些分化好的肝癌无早期增强而呈等增强,推测可能是由于新生动脉血管尚未充分形成有关。5、高度增生不良结节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与高分化肝癌之间在病理上无绝对分界线,随着结节异型性的增加,结节内的肝动脉血供会相应增加,因此其增强模式与高分化肝癌较难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有着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对早期发现和鉴别肝硬化背景下的小病灶有重要意义,为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