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5高中高考物理学史.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63089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5高中高考物理学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5高中高考物理学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5高中高考物理学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实验高中 整理:物理组佘老师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17世纪,伽利略 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3.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4.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6

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 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7.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二、电磁学1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21752 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并发明避雷针。3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41911 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超导现象。518411842 年 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定律。6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

3、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洛仑兹力的观点。7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932 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8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834 年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91832 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10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三、近代物理学1.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

4、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17 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3.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4.1818 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5.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 年由赫兹证实。6.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 ,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 X 射线的人体照片。7.1900

5、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受其启发 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8.1922 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9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1927 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原子物理学1118

6、97 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21909 年-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13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玛丽 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 “镭”的发现者。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141917 年密立根测定电子的电量。151919 年,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 1932 年在 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61939 年 12 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 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171952 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 。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18现代粒子物理1932 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 年提出夸克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