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确立学生主体观四会市青云小学 李秀雅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受教育的主体因素。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创新潜能只有在主体得以充分发挥时才能展现。要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及其个性,尊重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围绕确立学生主体观这一主题的重要性,阐述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一些做法。关键词:改变 被动学习 主体观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成为学
2、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知识、道德和其他各种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受教育的主体因素。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创新潜能只有在主体得以充分发挥时才能展现。要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及其个性。语文教学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用的课本虽是一样的,可他们的个性却不一样,千差万别。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观念,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从而千方百计地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学习语文、进行语文基础训练的过程中,
3、同时达到促进他们个性发展的目的。一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理想,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
4、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和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产生越学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二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等于就能把知识学好。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辨证教学思想。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和突出这个观念,这亦体现了由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转向素质教育的终身行为。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1
5、可见教给学生优良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不仅“学会”课本的知识,而且“会学”,善于从教材以及生活的各种信息中获取、运用知识。如教学第一场雪时,可采用与鸟的天堂比较异同的方法进行学习;教一夜的工作时,可采用“把握中心句,剖析全文”的教法;教桂林山水可采用“知识迁移法”教师以类似数学科那样的“例题”教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即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又在这些学法的感性认识中“授之以渔”。同时,教师亦在阅读教学中,以类似课文作为运用学法的依托,先以启发回顾,再以点拨指导,后以实践总结,做到“渔鱼兼授”。这样,教师的良好教法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学法,且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为自身的技能技巧,形成一定
6、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而且“乐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三)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创造宽松、主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最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1)、必须处理好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能否活跃,首先要看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前提。保持良好的教学气氛,必须是以健康的师生关系做基
7、础的。因此,在平时,教师就应该言行得体,平易近人,多给学生以信任和尊重,多给予启发和鼓励,多给些帮助和支持,创设一种教师殷切期望,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群体齐进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特别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毫无顾虑地提出心中想问的问题,踊跃地回答自己懂得的问题,就会兴趣盎然的进行课堂阅读、讨论。(2)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内含和情感内涵教师要善于化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积极主动去感知文字,理解课文,掌握知识。(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把知识教活要让学生学得活,就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宽松中主动积极地思维
8、,在愉快中获得真知,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如教观潮一文,由于钱塘大潮涉及到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学生亲眼目睹者较少,距离学生实际较远,若是光凭抽象的说教式讲解,学生学得乏味,认知亦肤浅。一旦借助录像或多媒体辅以教学,学生的情绪即刻高昂起来。他们边看图像资料边听讲解说明边讨论交流,多种感官同时活跃起来,很直观地了解了大潮的特点,又明白了大潮产生的原因,且对文中的重点词语也理解得更透切。灵活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演示的机会。创造力的产生是以自由空间为基础的,这个自由空间包括愉悦的心理环境和宽余的活动
9、时间,这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取得广博的信息,才能无拘无束地去思考,去打开其创造精神的闸门。如教 “口语交际”中的“说说我自己”,教师可以范例激趣,引入情境,归纳出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如人物介绍中一般采用的: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及愿望等。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说、交流,然后小组内推荐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作自我介绍,每个学生自我介绍后都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也可以让被评议的同学再说说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议是否有道理。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设法让学生参与目标的拟定,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操
10、作、评价;参与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参与对知识的运用;参与对资料的寻索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可以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从而共享成功的喜悦。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观”应成为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语文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从它的出发点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训练点,到教学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制定的目标,即: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能和谐
11、发展。只有尊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才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1摘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上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十要”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P5352摘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上册叶圣陶之教育观和语文教学观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P20 参考书目:1、柳斌主编的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上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4、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广东人民出版社。5、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第十册,人民教育出版社。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