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转载/88437035 与专家互动 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_. A.核质和质粒 B.核质、质粒和附加体 C.核质、质粒和前医学教育网噬菌体 D. 核质和前噬菌体 E.核质、附加体和前噬菌体 2.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因子是_. A.R 决定因子 B.F 因子 C.V 因子 D.X 因子 E.Col 因子 3.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 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 C.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D.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细菌体内 4.有关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_. 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
2、子组成 B.RTF 和 F 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性菌毛 C.R 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 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E.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5.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_. A.胞饮 B.通过性菌毛 C.通过噬菌体 D. 细胞融合 E. 直接摄取 6.关于耐药性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 A. 可以自然发生 B. 可以诱导发生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可由噬菌体介导发生 E.是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已经发生 7.溶原性转换:_. A.由 R 质粒参与 B.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苗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E.是受体
3、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 DNA 片段 8.能产生外毒索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_. A.R 质粒 B.F 质粒 C.Vi 质粒 D.Col 质粒 E.前噬菌体 9.细菌转导和溶源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_. A. 需质粒参与 B. 需性菌毛参与 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 D.需温和噬菌体介导 E.共体菌和受体菌直接接触 10.关于 R 质粒,叙述错误的是_. A.R 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 B.一种 R 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医学教育网 http:/ C.R 质粒可分为结合性 R 质粒和非结合性 R 质粒 D.结合性 R 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E.非结合性 R 质粒可经转化或
4、转导方式进入受体菌 11.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_. A.F 质粒 B.结合性质粒 C.Vi 质粒 D.R 质粒 E.Col 质粒 12.BCG 是结核杆菌的变异株,这种变异属于_. A. 形态结构的变异 B.菌落的变异 C. 毒力的变异 D.耐药性的变异 E.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变异 13.下列哪项是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_. A. 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B. 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 D.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 E.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14.局限性转导与噬菌体生活周期的哪个时期有关_. A. 溶原期早期 B.溶原期晚期 C.溶菌期早期 D.溶菌期晚期 E.裂解期 1
5、5.普遍性转导与噬菌体生活周期哪个时期有关_. A. 溶原期早期 B. 溶原期晚期 C.溶菌期晚期 D.溶菌期早期 E.裂解期 16.因长期使用广谱性抗生素引起假膜性肠炎,细菌多是_. A. 空肠弯曲菌 B.霍乱弧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17.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是_. A. 白假丝酵母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钩端螺旋体 E.沙眼衣原体 18.R 因子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_. A. 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E.溶原性转换 19.下列那种因子不是质粒_. A.Col 因子 B.R 因子 C.性因子 D.Vi 因子 E.转移因子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E 6.D 7.D 8.E 9.D 10.B 11.C 12.C 13.E 14.B 15.C 16.C 17.A 18.C 1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