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 页,共 15 页化州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 f(x2)=f(x+2),当 0x2 时,f(x)=1log 2(x+1),则当 0x4 时,不等式(x2 )f(x)0 的解集是( )A(0,1)(2,3) B(0,1)(3,4) C(1,2)(3,4) D(1,2) (2,3)2 如果对定义在 上的函数 ,对任意 ,均有 成立,则称)(fnm 0)()(mnffnff函数 为“ 函数”.给出下列函数:)(xfH ; ; ;ln5343xxf cosi2)(x
2、xf其中函数是“ 函数”的个数为( )0,|)(f HA1 B2 C 3 D 4【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能从不同角度来刻画,对于较复杂函数也要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能力,由于是给定信息题,因此本题灵活性强,难度大3 集合 的真子集共有( ),3A个 B个 C个 D个4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过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210,xyab12F、两点,若 是以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B、 FAeA B C D1425325 已知双曲线 (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6 已知 ,若不等式 对一切
3、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为( 2,() 0xf(2)(fxfxRa)A B C D71916114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2 页,共 15 页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横、纵坐标均为有理数的点称为有理点若 a 为无理数,则在过点 P(a, )的所有直线中( )A有无穷多条直线,每条直线上至少存在两个有理点B恰有 n(n 2)条直线,每条直线上至少存在两个有理点C有且仅有一条直线至少过两个有理点D每条直线至多过一个有理点8 复数 =( )A B C D9 已知函数 f(x)=a x1+logax 在区间1 ,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 a,则实数 a 为( )A B C2 D410一个椭圆的半焦距为 2
4、,离心率 e= ,则它的短轴长是( )A3 B C2 D61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xR ,2 x10 Bx R,lgx 1 C xN+,(x1) 20 DxR,tanx=212数列 1, , , , , , , , , ,的前 100 项的和等于( )A B C D二、填空题13设全集 U=0,1,2,3,4,集合 A=0,1,2,集合 B=2,3,则( UA)B= 14已知圆 C1:(x 2) 2+( y3) 2=1,圆 C2:(x3) 2+(y4) 2=9,M,N 分别是圆 C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3 页,共 1
5、5 页15已知函数 ,则 _; 的最小值为_16从等边三角形纸片 ABC 上,剪下如图所示的两个正方形,其中 BC=3+ ,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17若函数 f(x)=x 2(2a1 )x+a+1 是区间(1,2)上的单调函数,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18设 满足条件 ,若 有最小值,则 的取值范围为 ,y,yazxy三、解答题19已知函数 f(x)=alnx+x 2+bx+1 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4xy12=0(1)求函数 f(x)的解析式;(2)求 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0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满足 ,数列 满足 ,且(1)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2
6、)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3)设数列 满足 ( ),若数列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4 页,共 15 页21已知函数 (1)求 f(x)的周期和及其图象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角 A、B、 C 的对边分别是 a、b、c,满足(2a c)cosB=bcosC ,求函数 f(A)的取值范围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点 P(2, 1)的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45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2=4cos,直线 l 和曲线 C 的交点为 A,B(1)求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PA
7、| |PB|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5 页,共 15 页23已知函数 f(x)=cos( x+ ),(0,0),其中 xR 且图象相邻两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1)求 f(x)的对称轴方程和单调递增区间;(2)求 f(x)的最大值、最小值,并指出 f(x)取得最大值、最小值时所对应的 x 的集合24在直接坐标系 中,直线 的方程为 ,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1)已知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 为极点,以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 的极坐标为(4, ),判断点 与直线 的位置关系;(2)设点 是曲线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小值。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6
8、页,共 15 页化州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解: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 f(x2)=f(x+2),f(0)=0 ,且 f(2+x)= f( 2x),f(x)的图象关于点(2, 0)中心对称,又 0x2 时,f(x)=1 log2(x+1),故可作出 fx(x)在 0x4 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 x(1,2)时, x20,f (x)0,(x2 )f (x)0;当 x(2,3)时,x20,f (x)0,(x2 )f (x)0;不等式(x2 )f(x)0 的解集是(1,2)(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
9、不等式的解法,涉及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属中档题2 【答案】 B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7 页,共 15 页第3 【答案】C【解析】考点:真子集的概念.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 ,则 ,因为1AFBm122,FAmaBFa,所以 ,解得 ,所以 ,在直2B2a421Am角三角形 中,由勾股定理得 ,因为 ,所以 ,所以1 254ca2548ca.25e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思路点晴】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考查双曲线的定义,考查解三角形.由于题目给定的条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几何性质来解题.对于圆锥曲线的小题,往往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本题考查双曲线的
10、定义: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利用定义和解直角三角形建立方程,从而求出离心率的平方.111.Com5 【答案】A【解析】解: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8 页,共 15 页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a0,b0)由此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结合题意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x,得 = ,设 b=4t,a=3t,则 c= =5t(t 0)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e= = 故选 A【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基本概念和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6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用图象法解决
11、与函数有关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当 (如图 1)、 (如图 2)时,不等式不可能恒成立;当 时,如图 3,直线0a0a 0a与函数 图象相切时, ,切点横坐标为 ,函数 图象经过点2()yxyx916a82yax时, ,观察图象可得 ,选 C, 27 【答案】C【解析】解:设一条直线上存在两个有理点 A(x 1,y 1),B(x 2,y 2),由于 也在此直线上,所以,当 x1=x2时,有 x1=x2=a 为无理数,与假设矛盾,此时该直线不存在有理点;当 x1x2时,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有 ,又 x2a 为无理数,而 为有理数,所以只能是 ,且 y2y1=0,即 ;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只有一条,且直线
12、方程是 ;所以,正确的选项为 C故选:C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9 页,共 15 页【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关于直线方程与直线斜率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的内容,寻找解题的途径,是难理解的题目8 【答案】A【解析】解: = = = ,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除法的运算法则,本题是一个基础题9 【答案】A【解析】解:分两类讨论,过程如下:当 a1 时,函数 y=ax1 和 y=logax 在1 ,2上都是增函数,f( x) =ax1+logax 在1 ,2上递增,f( x) max+f(x) min=f(2) +f(1)=a+log a2+1
13、=a,loga2=1,得 a= ,舍去;当 0a1 时,函数 y=ax1 和 y=logax 在1 ,2上都是减函数,f( x) =ax1+logax 在1 ,2上递减,f( x) max+f(x) min=f(2) +f(1)=a+log a2+1=a,loga2=1,得 a= ,符合题意;故选 A10【答案】C【解析】解:椭圆的半焦距为 2,离心率 e= ,c=2,a=3,b=2b=2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属基础题11【答案】C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0 页,共 15 页【解析】解:AxR,2 x1= 0 正确;B当 0x10 时,lgx1 正确;C当 x=1,(x1
14、) 2=0,因此不正确;D存在 xR,tanx=2 成立,正确综上可知:只有 C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12【答案】A【解析】解:=1故选 A二、填空题13【答案】 2,3,4 【解析】解:全集 U=0, 1,2,3,4,集合 A=0,1,2 ,CUA=3,4,又 B=2,3,( CUA)B=2 ,3,4,故答案为:2,3,414【答案】 5 4 【解析】解:如图,圆 C1关于 x 轴的对称圆的圆心坐标 A(2,3),半径为 1,圆 C2的圆心坐标(3,4),半径为 3,|PM|+|PN|的最小值为圆 A 与圆 C2的圆心距减去两个圆的半
15、径和,即: 4=5 4故答案为:5 4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1 页,共 15 页【点评】本题考查圆的对称圆的方程的求法,考查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两点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与计算能力,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5【答案】【解析】【知识点】分段函数,抽象函数与复合函数【试题解析】当 时,当 时,故 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16【答案】 【解析】解:设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x,y,(x,y0)则 +x+y+ =3+ ,化为:x+y=3 则 x2+y2 = ,当且仅当 x=y= 时取等号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7【答案】 a| 或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2 页,共
16、 15 页【解析】解:二次函数 f(x)=x 2(2a1)x+a+1 的对称轴为 x=a ,f(x)=x 2(2a1)x+a+1 是区间(1,2)上的单调函数, 区间(1,2)在对称轴的左侧或者右侧,a 2,或 a 1,a ,或 a ,故答案为:a|a ,或 a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8【答案】 1,)【解析】解析: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 得 ,当,1xyzaxyxz时,平移直线 可知, 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当 时,平移直线 可知,在点 A 处0alz 12l取得最小值;当 时,平移直线 可知, 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当 时,平移z
17、0a3lz 1a直线 可知,在点 A 处 取得最大值,综上所述, 4l 1aOxy1l23l三、解答题19【答案】 【解析】解:(1)求导 f(x)= +2x+b,由题意得:f(1)=4,f(1)= 8,则 ,解得 ,所以 f(x)=12lnx+x 210x+1;(2)f(x)定义域为(0,+),f(x)=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3 页,共 15 页令 f(x)0,解得: x2 或 x3,所以 f(x)在(0,2)递增,在( 2,3)递减,在(3,+)递增,故 f(x)极大值=f(2)=12ln215,f(x)极小值=f(3)=12ln32020【答案】【解析】解:S n2a n,即 anS
18、 n2,a n1 S n1 2.两式相减:a n1 a nS n1 S n0.即 an1 a na n1 0,故有 2an1 a n,a n0,b n1 b na n(n1,2,3,),得 b2b 11, , , , 将这 n1 个等式相加,得又b 11, (2)证明: .而得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4 页,共 15 页8 (n1,2,3,)T n8.(3)由(1)知由数列 是递增数列,对 恒成立,即恒成立,即 恒成立,当 为奇数时,即 恒成立, ,当 为偶数时,即 恒成立, ,综上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21【答案】 【解析】解:(1)由 ,f(x)的周期为 4由 ,故 f(x)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19、2)由(2ac)cosB=bcosC ,得(2sinAsinC)cosB=sinBcosC,2sinAcosBcosBsinC=sinBcosC,2sinAcosB=sin(B+C), A+B+C=, sin(B+C)=sinA,且 sinA0, ,故函数 f(A)的取值范围是 22【答案】 【解析】(1) sin2=4cos, 2sin2=4cos,cos=x,sin=y ,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y2=4x (2)直线 l 过点 P(2, 1),且倾斜角为 45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代入 y2=4x 得 t26 t14=0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5 页,共 15 页设点 A,B
20、 对应的参数分别 t1,t 2t1t2=14|PA|PB|=1423【答案】 【解析】解:(1)函数 f(x )=cos(x+ )的图象的两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 ,=2,f (x)=cos(2x+ )令 2x+ =k,求得 x= ,可得对称轴方程为 x= ,kZ令 2k2x+ 2k,求得 k xk ,可得函数的增区间为,kZ(2)当 2x+ =2k,即 x=k ,kZ 时,f(x)取得最大值为 1当 2x+ =2k+,即 x=k+ ,kZ 时,f(x)取得最小值为1f(x)取最大值时相应的 x 集合为x|x=k ,kZ;f(x)取最小值时相应的 x 集合为 x|x=k+ ,kZ24【答案】(1)点 P 在直线 上(2)【解析】(1)把极坐标系下的点 化为直角坐标,得 P(0,4 )。因为点 P 的直角坐标( 0,4)满足直线 的方程 ,所以点 P 在直线 上,(2)因为点 Q 在曲线 C 上,故可设点 Q 的坐标为 ,从而点 Q 到直线 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