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类型第三章正投影法.ppt

  • 上传人:myw993772
  • 文档编号:8611545
  • 上传时间:2019-07-05
  • 格式:PPT
  • 页数:16
  • 大小:3.08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章正投影法.ppt
    资源描述:

    1、3.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3.2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3.3 正投影法基础,第3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导 读,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掌握投影法的分类、概念及第一角投影体系的建立,重点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投影特性及第一角投影的画法规定。牢固掌握正投影理论,学会用正投影法画图与识图。,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工程图根据什么道理画出来的,这个道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本门课程中起指导作用。是学习和掌握后续各章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会绘制和识读工程图的前提。是学好本门课的关键。,2 学习内容:,主要学习投影法的概念术语、分类及各种投影法的投影特点、及其应用;正投影法在工程上的应用;正投影法的投影原

    2、理、三面投影图与空间物体间的对应关系及投影规律。 。,3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投影规律、基本投影特性、三面投影图与空间物体间的对应关系、三面投影的位置与标注;难点是对投影规律中的“宽相等”的彻底理解。,4 本章的地位及特点,本章学习导读,本章学习导读,机械工程图究竟是根据什么原理画出来的,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机械图样是按照正投影法绘制的。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才能为读图和绘图打好理论基础。,请你带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来学习本章,物体在灯光或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或墙面上会出现其影子,这种影子在工程上就称为投影。,投影法就是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几

    3、何抽象而产生的,使几何形体在选定平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A点的投影a,投影法:,B点的投影b,直线AB的投影ab,3.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直角投影法(正投影法),斜角投影法,画透视图,画斜轴测图,画工程图样及正等轴测图,一、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投影特性,投射线,投射中心 (即光源),物体,投影面,投影,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二、平行投影法,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正投影法广泛应用是由于:,1. 斜角投影法,2.1

    4、.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真实性,(3)类似性,(2)积聚性,1.直线、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称为实形性。,2.直线、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投影成为一点或一直线, 称为积聚性。,3.直线、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投影成为一短线或一小 平面, 称为类似形。,实形性,积聚性,类似形,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常用的投影图有: 、 、 、,将空间物体同时向多个相互正交的投影面作正投影,并将各正投影绘在同一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多面正投影图。,概念,特点,图例,概念,特点,图例,概念,特点,多面正投影图,轴测投影,标高投影,透视投影,正投影法具有: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具有度量性,且作图简便的优点

    5、,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简称轴测图。轴测投影又分为正轴测投影与斜轴测投影,优点是立体感强,直观性好,容易看懂。缺点是:绘图繁杂 ,故在机械工程中多用于表达物体直观形状的辅助图样。,用在水平投影上加注某些特征面、线及控制点的高程数值的单面正投影来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法称为标高投影。,标高投影图的特点是在单一投影面上用正投影表示不规则曲面上一系列与投影面平行且等距离的截切平面的截面线,并标注比例和高程数值。,标高投影图,图例,概念,用中心投影法将物体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的图示方法所得的图形,称为透

    6、视投影或透视投影图,又称透视图或透视。,根据主向灭点的个数.透视投影有: 一点透视、两点透、三点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三点透视,2.3.1 物体的三面投影图,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完全表示其形状、大小及位置,P,a,A,A1,A2,A3,a,点A的正投影是唯一的,由点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位置,形状、大小,空间物体左前角结构不同、右上方结构的形状相同,但厚度不同,而在V面上的正投影是一样的,由一个投影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第一分角,第三分角,1.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分别用V、H、W表示),彼此两两垂直相交得交线,分别称为投影轴X,投影轴Y,投影

    7、轴Z,三轴共交于一点称为原点O,构成了三投影面体系。三个投影面将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部分称为分角,分角的编排顺序如图中所示。我国优先采用第一角投影,文字叙述,图 例,我国优先采用第一角投影,V H W,X,Y,Z,O,将空间分成八部分,每部分称为分角。,第一分角,(1)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对任一个投影面均保持人物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物体放得平稳,并使物体上尽可能多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以便得到反映实形的投影和使投影集聚,简单易画; (3)将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的投射方向作为物体的正面(V面)投影的投射方向。,2 物体在三面体系中的放置原则,保持人

    8、物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形状特征,a,b,c,3 物体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a,自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得正面投影,自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得水平面投影,自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得侧面投影,水平面投射方向,正面投射方向,正面投射方向,侧面投射方向,严格按照表1-9所列和图1-12所示图线的使用规格进行。,左右(沿OX轴方向)为长 上下(沿OZ轴方向)为高 前后(沿OY轴方向)为宽,4 投影图与空间物体的对应关系,b,a,自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得水平面投影,正面投射方向,c,侧面投射方向,规定,空间物体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V面投影在相应的小写字母右上角加一撇,W面投影在小写字母右上

    9、角加两撇,H面投影不加撇。,字母表示,度量关系,空间物体,V面投影,W面投影,H面投,水平面投射方向,自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得侧面投影,自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得正面投影,投影用线,宽,高,长,对应关系,宽,高,长,正面投影,水平投影,侧面投影,长,高,长,高,宽,长,(左右),(上下),(前后),(左右),宽,高,高,(上下),宽,(前后),长,宽,5 三面体系的展平确定了三面投影图方位,展平的规定及步骤,V,W,X,Z,Y,YW,YH,H,移走物体 正面投影面不动,侧面投影面连同侧面投影一起绕OZ轴向右旋转90,水平投影面连同水平投影一起绕OX轴向下旋转90。,展平前后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

    10、1)投影大小、位置、形状没有变化,投影到各投影面的距离也没有变化; (2)每个投影图与空间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没有变; (3)两个投影轴(x、z轴)没变,只有OY轴一分为二(分为OYH和OYW)。,投影面展平前后比较,展平后三个投影的相对位置是一定的,即以正面投影为准,水平投影在其正下方,侧面投影在其正右方。,三面投影图方位,上,下,左,右,后,前,左,右,前,后,上,下,O,X,YH,Z,YW,上,下,左,右,后,前,左,右,前,后,上,下,长,高,高,长,宽,宽,去轴画投影,重新布局,2.3.2 三投影面的投影规律,V投影,H投影,W投影,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无论三个投影相距多远均应符合

    11、投影规律,2.3.3 投影图的位置与标注,(长和高),(长和宽),(高和宽),按规定位置配置投影不标注,不按规定位置配置的投影要标注,A,A,2.3.4 物体在三面投影图的画图举例,画图举例,O,去投影面边框,例题1 按所示的立体图画出其三面投影,分析,立体模型形状特征,立体模型在三面体系中的放置方位,按V型槽的尺寸画“V” 型槽的投影,检查,擦去多余的线,使在正面投影反应 “V” 型槽实形特征的方向作为正面投影的投射方向。,“V” 型槽是该立体的特征,放置方位,形状特征,正面投影的投射方向,画图步骤,按尺寸画原形体的轮廓线,画各图的基准线,按图线的规格加深和加粗,按长21、高16画四棱柱的正

    12、面投影影,按长21、宽11画四棱柱的水平投影,按高16、宽11画四棱柱的侧面投影,按13、7画V型槽的正面投影,并按照投影规律,画其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按长21、高16画四棱柱的正面投影影,按长21、宽11画四棱柱的水平投影,按高16、宽11画四棱柱的侧面投影,按13、7画V型槽的正面投影,并按照投影规律,画其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连续作图,例题1,1.直线AB在H面的投影反映了正投影法的 投影特性; 2.直线AB在V、W面的投影反映了正投影法的 投影特性; 3.平面P在H面的投影具有 性,在V、W面的投影具有_; 4.平面Q在H面的投影具有 ?在V、W面的投影有 。,积聚性,实形性,类似性,积聚性,在投影图中标注立体模型图中指定的平面和直线的投影,并回答相应问题,例题2,实形性,积聚性,EN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章正投影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6115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