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小麦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郭佳,李建波,王志辉,何建兴(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藁城 052160)摘要:为筛选适宜石家庄藁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 8 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麦 18 综合性好,单产达 9400.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达到 829.5 万株/hm 2,穗粒数 37.3 粒,千粒重35.8 g。参试品种石麦 18 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 7 个品种。石麦 18 适宜河北省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小麦;品种;性状;产量;中图
2、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码:Analysis on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GUO-Jia , LI-Jianbo ,WANG-Zhihui,HE-Jianx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gaocheng ,Shijiazhuang 052160, Hebei,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
3、unty, Hebei Province, China, a comparative field trial on the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8 wheat varieties was conducted in 2014 under specific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Gaocheng County. Shimai 18 had a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performance, with a highest yield of 9400.5 kg/hm2 .Its yield comp
4、onents were 829.5 ten thousand cods/hm2, 37.3 kernels/spike, and 35.8 g per 1000 kernel weight. The Shimai 18 had their kernel yield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7 varieties. Therefore, Shimai 118 wa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unty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5、 light and hot resources to Gaocheng County.Key words: Wheat; Cultivar; Character; Yield收稿日期:项目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作者简介:郭 佳(1992-)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技推广中心。引言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近十年来保持 240 万 hm2 左右 1,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93%, 2012 年河北总产量约 1337 万 t,小麦产量占到全国小麦产量的 11%,排名第三,其小麦单产达到 5550.62kg/hm2
6、2。但河北地区的水资源严重匮乏,灌溉用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73,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 20%30%4。藁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年平均气温 12.5,年有效积温 4100,年日照时数 2711.4 h,日照率 56.7%年平均降水量 494 mm 无霜期 196 d5。河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之一,根据张建平 67等测算 , 河北省的小麦产量潜力应在 9000 kg/hm2 以上为超高产新品种,近年来不断出现冬小麦 9000 kg/hm2 以上超高产的报道8 ,已报道过 9的石麦 14、石麦 12、冀 丰 703 、石新 828、特麦 1
7、 号、石麦 12、石新 531 和石新 828 都可以达到 9000 kg/hm2 的产量。季书勤和慕美财等 10 11 认为,控制株型增穗数是小麦由高产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来实现。郭天财等 12和由瑞丽等 13研究认为,在穗数适宜的基础上提高穗粒重也可实现高产。傅兆麟等 14认为,在小麦达到超高产水平后想要进一步提高单产,应通过提高穗粒数和粒重的途径来实现。同样王红光 15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穗粒数仍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针对藁城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的高产小麦品种研究和适宜的产量构成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麦生育期的关键农艺性状,为探寻适宜藁城现阶段乃至河北省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提供
8、依据,以促进河北省小麦的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于 2012 年-2013 年在河北省藁城区刘家庄村小麦产业体系示范方内进行。试验田土质为壤土,灌排方便。0-20 cm 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 24.205 g/kg 硝态氮含量20.8 mg/kg 速效磷 28 mg/kg,速效钾 200 mg/kg。播前土壤水分为: 0-20 cm:21.7%,20-40 cm:18.6%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夏玉米。1.2 供试品种参试品种分别为石新 633(石家庄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 、藁优 5706(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石麦 19(石家庄市农林科学
9、研究院) 、鲁原 502(安徽现代种业有限公司) 、石新 828(河北嘉丰种业有限公司) 、藁优 2018(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石麦18(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农 826(河北农业大学)共计 8 个常规小麦品种。1.3 试验设计试验田采取随机区排列,8 个品种,24 个小区,每小区 667.67 m2,3 次重复,四密一稀播种行(12cm:12cm:12cm:24 cm) 。试验地于 2012 年 10 月 6 日播种,采用播种机播种,亩播种量 12.5 kg,播种深度 3-5 cm,亩施复合肥(N:P:K=18:22:5)40 kg,60%氯化钾 17 kg,硫酸锌 1.5 k
10、g。2013 年 4 月 8 日,结合灌水施肥,追施 15 kg 尿素。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1.4 测定项目与方法在田间及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在 EXCELL 上做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出苗数2012 年 10 月 18 日测得各试验区生长出的基本苗数,三次重复记为 A、B、C,基本苗变幅在 301.5-420 万/ha, 石麦 18 的基本苗最高达到 420 万/ha,八个品种中仅有石麦 18 的基本苗达到 400 万/ha,而鲁原 302 基本苗最低为 301.5 万/ha(见表 1) 。表 1 不同品种萌发生长的基本苗数(万 /ha)Tab.1 Basic seedlin
11、g of all wheat varieties (ten thousand/ha)品种 石新 633 邯麦 13 石麦 19 鲁原 502 石新 828 藁优 2018 河农 826 石麦 18苗数 A373.5 A390 A357 A306 A327 A336 A253.5 A420B370.5 B370.5 B340.5 B336 B406.5 B340.5 B324 B363C366 C430.5 C333 C264 C363 C379.5 C414 C477平均数 370.5 397.5 343.5 301.5 366 352.5 330 4202.2 生育期间的主要农艺性状2.2.
12、1 不同品种小麦的田间生育期在整个试验期间,对小麦生育期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做了详细的调查记载(见表 2) ,从中可知,8 个品种在藁城区的生育期在 250 d 左右,石新 633、鲁原 502、河农 826 生育期最长为 253 d,藁优 2018 和石麦 18 生育期最短为 251 d。 8 个品种的株高变幅 64 cm-77 cm之间,石新 828 株高最高,为 77 cm;鲁原 502 次之,为 71 cm;石麦 18 最低,株高为 64 cm(见表 3) 。 表2 不同品种的田间生育期Tab.2 Growth stages of all wheat varieties品种 越冬期 返青期
13、 拔节日期 抽穗日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成熟期 全生育期天数(d)石新 633 2012/11/21 2013/3/5 2013/4/5 2013/5/4 2013/5/8 2013/5/13 2013/6/16 253邯麦 13 2012/11/21 2013/3/7 2013/4/7 2013/5/5 2013/5/9 2013/5/14 2013/6/15 252石麦 19 2012/11/21 2013/3/8 2013/4/8 2013/5/6 2013/5/10 2013/5/15 2013/6/15 252鲁原 502 2012/11/21 2013/3/8 2013/4/8 20
14、13/5/6 2013/5/11 2013/5/16 2013/6/16 253石新 828 2012/11/21 2013/3/7 2013/4/7 2013/5/3 2013/5/8 2013/5/13 2013/6/15 252藁优 2018 2012/11/21 2013/3/7 2013/4/7 2013/5/4 2013/5/9 2013/5/14 2013/6/14 251河农 826 2012/11/21 2013/3/7 2013/4/7 2013/5/6 2013/5/10 2013/5/15 2013/6/16 253石麦 18 2012/11/21 2013/3/8 2
15、013/4/8 2013/5/6 2013/5/10 2013/5/15 2013/6/14 251表3 抽穗期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Tab.3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Heading Day in all wheat varieties品种 株高(cm) 单株生物量 (g) 单株小穗数 (个) 叶面积系数石新 633 70 1.59 13 4.29邯麦 13 68 1.29 17.3 3.46石麦 19 69 1.24 18 3.02鲁原 502 74 1.46 17.3 4.5石新 828 77 1.65 16 3.2藁优 2018 71 23.51 15 2.36河农
16、 826 72 1.18 18 4.62石麦 18 64 0.89 17.7 4.482.2.2 不同品种穗数变化将不同品种小麦从基本苗到成熟期的穗数变化趋势做成图 1,从图 1 可以看出,在拔节期小麦的穗数达到最大值。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都是邯麦 13 的穗数最多,石麦18 次之且石麦 18 的穗数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到成熟期石麦 18 的穗数最多,为829.5 万/hm 2。图 1 不同品种总茎数随时间变化Figure 1.The total number of stem growth dynamic of all wheat varieties0.00 200.00 400.0
17、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出 苗 期 越 冬 期 返 青 期 拔 节 期 抽 穗 期 成 熟 期石 新 633邯 麦 13石 麦 19鲁 原 502石 新 828藁 优 2018河 农 826石 麦 18生 育 各 期 ( Growing stage)总茎数(万/hm2)culmsper hm22.2.3 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构由表 4 可知,参试品种石麦 18 产量与其余 7 个品种比较差异极显著。8 个参试品产量变幅在 5763-9400.5 kg/hm2,石麦 18 单产为 9400.5 kg/hm2,其次
18、是邯麦 13,单产为 8773.5 kg/ hm2,而藁优 2018 最低,仅为 5763 kg/ hm2。表4 不同品种的产量Tab.4 the yield of all wheat varieties产量差异显著性品种 穗数(万/hm 2) 穗粒数(粒) 千粒重(g) 亩产(kg/hm 2)0.05 0.01石新 633 700.5b 38.2a 32.6d 7395 c C邯麦 13 804a 36.8a 34.9c 8773.5 b B石麦 19 730.5b 31.7b 34.3c 6744 d D鲁原 502 687bc 32b 40.8a 7617 c C石新 828 688.5
19、bc 37.3b 34.9c 7588.5 c C藁优 2018 759ab 28.6c 31.3d 5763 e E河农 826 708b 33.3b 37.5b 7477.5 c C石麦 18 829.5a 37.3a 35.8c 9400.5 a A产量构成因素中,参试品种邯麦 13、石麦 18 穗数与其余 6 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穗数变幅在 687 万/hm 2-829.5 万/hm 2,石麦 18 穗数最高,达到 829.5 万/hm 2,其次邯麦 13 达到 804 万/hm 2,而鲁原 502 最低,只有 687 万/hm 2。参试品种石新 633、邯麦13、石麦
20、18 穗粒数与其余 5 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 个参试品种穗粒数变幅在 28.6-38.2粒,石新 633 穗粒数最高为 38.2 粒,其次是石麦 18 为 37.3 粒,而藁优 2018 穗粒数最低为28.6 粒。参试品种鲁原 502 千粒重与其余 7 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 个参试品种千粒重变幅在 31.3-40.8 g,鲁原 502 千粒重最高为 40.8 g,其次是河农 826 为 37.5 g,而藁优2018 千粒重最低为 31.3 g。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石麦 18 综合性好,单产达 9400.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达到 829.5 万/hm 2,穗粒数 37.3
21、 粒,千粒重 35.8 g。此外,参试品种石麦 18 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 7 个品种,所以石麦 18 适宜河北省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对提高该地区小麦单产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3 结论在河北藁城区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 8 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论如下:石麦 18 与其他 7 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各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参试品种石麦 18 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 7 个品种,单产达9400.5 kg/hm2,穗数达到 829.5 万/hm 2,穗粒数 37.3 粒,千粒重 35.8 g,株高为 64 cm。藁城区适宜推广种植
22、小麦品种石麦 18,四密一稀播种形式。4 讨论关于小麦产量结构的研究,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孙亚辉 6认为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采用多穗型品种,每公顷 800 万穗左右,穗粒数 30-34 粒,千粒重 40 g 以上,是比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素。石麦 18 的产量构成为穗数达到 829.5 万/hm 2,穗粒数 37.3 粒,千粒重35.8 g。由此可见,石麦 18 具有优良的产量结构,适宜河北省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本次试验仅为 2012 年-2013 年的试验数据,小麦生育期降雨量为 222.7 mm,有效积温为 1671.7,日照时数 1399.4 h,因小麦品种受自然气候条件
23、影响较大,且 2013 年 6 月 7 日至 11 日连续降雨,降雨量为 43.1 mm,导致小麦急性成熟和不同品种、不同长势的麦田同时成熟,还造成小麦千粒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的结果。为鉴定品种的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建议对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并加以分析总结,使试验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5 参考文献1Wang, W.X., B. Vinocur, A. Altman (2003) Plant responses to drought, salinity and extreme temperatures: towards genetic engineering for stres
24、s tolerance. Planta 218:1-14.2丁凡 . 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思考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3吕长安 .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 中国水利, 2003(6):76-78. 4王春泽 , 乔光建. 河北省降水特性与农业需水耦合关系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 6(6):90-93. 5张胜爱 , 郝秀钗, 崔爱珍,等. 不同播种措施对河北冬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5):98-102.6孙亚辉,李瑞奇,党红凯,等 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
25、,30( 3):1 8.7张建平 ,张立言,李雁鸣 .河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限制因素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3):36-42.8韩守良 , 单玉珊, 慕美财,等. 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9(6):576-580.9党红凯 , 李瑞奇, 李雁鸣,等. 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3):531-541.10季书勤, 赵淑章, 王绍中,等. 温麦 6 号小麦 9000kg/hm2 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初报J. 作物学报, 1998, 24(6):865-869.11慕美财, 单玉珊,
26、 韩守良,等. 有关小麦超高产栽培的若干问题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3):38-42.12郭天财, 朱云集, 王晨阳,等.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6(4):46-50.13由瑞丽, 郭秀焕, 赵平. 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指标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09(9):120-121.14傅兆麟, 李洪琴. 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J. 麦类作物学报, 1998(6):48-51.15王红光, 李东晓, 李雁鸣,等. 河北省 10000 kghm -2 以上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群个体生育特性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4):27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