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梦想个性教育-2015 暑假衔接班年级:四年级升五年级姓名: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意义示例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减法的意义.示例 2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写出应用题,并求解)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结: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根据示例 1 和示例 2,总结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
2、数被减数差二.乘法与除法1.乘法示例 1 用加法算:3+3+3+3= 用乘法算: 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除法示例 2 列式计算:123= 124=与示例 1 进行比较。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结: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关于 0 的运算1.归纳所有 0 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被减数
3、等于减数,差是 0。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0 一定给不能做除数。2.计算(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四四则运算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 ,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
4、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5、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练习:12515 36826 45235 65728 57867 68727 69345 32664 98736 63987 222+222 210-1359 12012+73 10803500250346 2010151112 (487288428)506 20073(543178) (963100)3 96321002 (963100)4 25045607 584
5、74(470530) 35835050 195(45459) 43(324298) (7921)(9612) (68+72)(4+3) 080+(46-0)0 答案;12515=15 36826=14 45235=12 65728=23 57867=8 68727=25 69345=15 32664=5 55545=12 62438=16 54254=10 98736 =1974 63987=1974 222+222=56 210-1359=195 12012+73=1513 10803500250346=14122010151112=2 (487288428)506 =298540 2007
6、3(543178)=365 (963102)3=130 96321002 =194 25045607= 920 58474(470530)=1000 35835050=287 195(45459)= 50 43(324298)=1118 (7921)(9612)=800 (68+72)(4+3)=20 800600(254)=79450-(24+26)25=48 360(60-54)=60 032+324 = 8 200-(76+403)=4 280-605=148 080+(46-0)0=0 175+55-(37+63)=100 1800-40025100=200 第二单元运算法则与简便运算
7、一、加减法定律1.加法交换定律实例 1 (1)2773= (2)3758= 7327= 5837=用字母 a、b 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2.减法的简便运算实例 2 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 234 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 66 页,今天又看了 34 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第一种解法: 234-66-34 (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 第二种解法: 234-(66+34) (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 第三种解法: 234-34-66 (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小结
8、: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练习: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用符号表示。 ( +)+=_+(_+_) (a+b)+c=_+(_+_)二、乘除法定律1.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仿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实例 150*70= 125*8= 40*5= 11+7= 4+25= 70*50=
9、 8*125= 5*40= 7+11= 25+4=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思考: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示例 2有 25 个小组,每组要种 5 棵树,每棵树要浇 2 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方法一:(25*5)*2 =125*2 方法二:25*(5*2) =25*10比较:(25*5)*2=25*(5*2)实例 3(15*6)*10( )15*(6*10) (125*80)*3( )125*(80*3) (12*25)*4( )12*(25*4)小结: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10、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B)*C=A*(B*C) 注:这里 A、B、C 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 0 的整数。 总结: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 ,和(积)不变。2、乘法分配律实例 1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方法一:(4+2)25 =625 =150(人) 问: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方法二:425+225 =100+50 =150(人)比较:(4+2)25=425+225小结:
1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a+b)c= + a(b+c)= + 3.除法的简便运算(仿照减法的简便运算)实例 1540(94)= 62052= 420(146)= 270452=实例 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 5 副羽毛球拍,花了 330 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662=33(元) 方法二:330(5x2)=33010=33(元)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
12、这两个数。练习: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式: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874(8741000) 3293862 58585842 2512532 8753878748 3、一本相册有 32 页,每页可以插 5 张照片,小红家有 700 张照片,几本相册才够用? 第三单元小数的混合四则运算一、小数的加、减法1.复习准备(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8.9= 0.4= 2= 13.46002填空3.375 千克=( )克 7.81 千克=( )克4.075 千克=( )克 3.4 千克=( )克3口算0.4
13、0.3= 2.51.4= 1.281.21= 4.63.2=8.753.74= 4.55.5= 456344= 12525=4. 归纳计算法则 a、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b、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c、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5.巩固计算(列出竖式)3.89+0.41= 12.65+5.37= 12+3.4= 7.641.79= 16.28.88= 60.83=二、小数的乘法、除法1.小数的乘法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到了乘法的意义,那么小数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呢?(1) 小数乘整数:意义求
14、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 表示 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 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 就是求1.5 的 1.8 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
15、数点。(3) 积变化规律: a.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b.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c.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d.一个因数扩大 A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 B 倍,积就扩大 AB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对于实际应用中,如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4.连乘、乘加、乘减 注: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运算定律和性质:(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
16、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5.小数的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0.6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
17、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3)小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6商的近似数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7除法中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8商的变化规律 (1)当被除数不为 0 时,除数
18、大于(小于)1,商反而小于(大于)被除数。 (除以一个大于 1 的数,商反而越除越小;除以一个小于 1 的数,商反而越除越大。 )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被除数不变,商反而要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三循环小数1循环小数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 6.3232的循环节是 32. 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
19、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练习:1:直接写出数: 0.165 7.82 = 9.60.6 = 1.20.1= 0.70.01 = 2.50.4 = 2:列竖式计算: 6.053.2 272.5 7.683.083:能简算的就简算 2.376.3+2.373.72.51.250.32 2.42.544:综合运用 (1)0.24300=( )3 0.980.7 =( )7 2.30.15 =( )15 1.20.25=( )1 (2)4 米 6 厘米 =( )米 3.5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075 公顷=( )平方米 3 千克 80 克 =( )千克 (3)6.9548 保留整
20、数约是( )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 (4)根据 8.764.5=39.42 写出下列几道题的结果。 87645= 0.8760.45= 3.9424.5= 394.287.6= (5)两个数的商是 10,被除数扩大了 2 倍,除数扩大了 4 倍,商是( ) 。 (6)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这个小数是( )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则原来的数是( ) 。 (7)的商是,如果扩大倍,也扩大倍,那么现在的商是( ) 。 (8)已知两个数的积是 3.56,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缩小 100倍,要使积是 35.6,另一个数的小数点应该向( )移动(
21、)位。 (9)两个数相除的商是 10.1,如果被除数扩大 10 倍,除数扩大 100 倍,商是( ) 。 (10)两个因数的积是 1.7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100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 100 倍,则积是( )5.完成下面发票第四单元认识方程一理清概念 1、 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方程中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确定是否是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什么叫做解方程?“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 3、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 二字母书写的知识要点: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
22、以省略不写。当省略乘号时,数字应写在字母的前边。 2、当面把数字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时,省略的乘号要恢复。3、字母和平共处相乘时,1 应当省略不写。 4、加号、减号和除号不能省略。 方程的含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一(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面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8 ac 三、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1、我们学过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你还能记得吗?会用字母表示吗?同桌交流完成下表:
23、运算定律 文字叙述(口述) 用字母表示(简写) 加法交换率 加法结合率 乘法交换率 乘法结合率 乘法分配率 2、这里的 a、b、c 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数? 可以表示任何数,我们说可以表示一般的数。四、用字母表示数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 四年级一班有学生 42 人,其中女生 a 人,男生有( )人。 (2) 一份中国少年报的价钱是 0.5 元,买 x 份应付( )元。 (3)王师傅 t 小时加工零件 106 个,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 )个。 (4)王华身高 1.3 米,李小明的身高比王华高 b 米,李小明的身高是( )米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a 除 20 的商用式子表示是 a
24、20。 ( ) (2)5+x=20 与 5+x 中的 x 表示的数相同。 ( ) (3) 买 20 个足球共花去 x 元,足球的单价是 x20 元。 ( )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比 2.5 多 a 的数; (2)比 a 少 0.2 的数; (3)b 除以 8 的商; (4)x 与 2.4 的积; (5)28 减去 x 的 1.2 倍; (6)比 a 的 5 倍少 3.6; 五、解简易的方程1.简易方程基本形式及解法 x+a=b x-a=b a-x=b a x=b xa=b ax=b (x=b-a x=a+b x=a-b x=ba x=ab x=ab )2.判断方程式的解将方程式的解带入含有未知数字母的一边,求出等式的一边,比较是否与等式的另一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方程式的解正确。3.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式的重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