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从必需脂肪酸种类、对鱼类的影响、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状况,以期为脂肪研究和合理饲料配方提供参考。关键词:必需脂肪酸种类 必需脂肪酸需要量 必需脂肪酸缺乏症脂类不仅是生物的能量储存库,而且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有密切关系;此外,脂类物质参与激素和维生素代谢,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调控功能。鱼体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有的脂肪酸鱼体本身可以生物合成,有的则不能或合成量很少,远不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需要,必须由外源供给补充。那些为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称
2、为必需脂肪酸 (EFA),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 等。通常认为,必需脂肪酸必须符合下列特定的分子构型:1)在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的二乙烯基甲烷链结构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2)双键必须是顺式构型;3)距离羧基最远的双键,应在由末端-CH3数起的第六与第七碳原子之间。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多不能由动物自己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中提供。鱼虾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吸收,但鱼虾具有将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为同系列更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1.鱼类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大多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 (
3、C18:3)。一般鱼体本身只能合成 n-7、n-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而不能合成 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因此,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鱼类的必需脂肪酸。鱼类生存和生长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因种类而异。不同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有关。温水性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与冷水性鱼类差别很大,冷水性鱼类需要的-3序列数量n-6序列的数量。虹鳟饵料中添加18:3-6或18:3-3,会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这两种脂肪酸比单独使用促生长效果更好。鲤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饲料的1%。鳗鲡与虹鳟和鲤鱼一样需要必需脂肪酸。鳗鱼丽添加1
4、8:3-3后生长显著改善,这与虹鳟相似。添加18:3-6和18:3-3有相加效果,这与鲤鱼相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饵料的5%左右1。德国柏林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1对虹鳟幼鱼投喂富含十八碳三烯酸 (1 8:3-3 )、十八碳四烯酸主要是廿二碳六烯酸 (22:6-3 )的商品饲料,证实廿二碳六烯酸是虹鳟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刘玮等2认为团头鲂必需脂肪酸除 n-3HUFA 之外,还应包括18:2n-6和8:3n-3;团头鲂的18:2n-6的需要量比18:3n-3的量要大;在18:2n-6和 18:3n-3之间还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2.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鱼类不同的生发育
5、阶段,对脂肪酸的需要不同。真鲷等海产鱼仔、稚鱼必须直接摄取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才能生长发育3。刘镜恪4等发现 n-3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鱼和稚鱼的生长和存活都有重要影响。高淳仁5等认为,n-3 HUFA 为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而其中 EPA 和 DHA 对海水鱼类生长、存活、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种类的海水鱼类对 n-3 HUFA 的需求量略有不同,而饵料中 EPA 与 DHA 的比例也是影响海水仔、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海水鱼类对不同脂型的脂类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不同。在鱼类繁殖期间,鱼类需要 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大于 n-6系列的数量,尤其是雌鱼。3.鱼类对必需脂肪
6、酸的需要量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依鱼的种类而不同。温水性的鲤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比冷水性鱼类低,但也会出现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给斑点叉尾?投喂含7.6%的鱼粉并添加,1.5,3或6%的鱼油饵料:当油鲱鱼油添加量达3%时,鱼的增重明显增加;当鱼的饵料含有6%鱼油时,鱼的增重下降。随着油鲱鱼油含量的增加,鱼的总干物质重量和脂肪增加,蛋白质量下降。从全身组织极性脂质的脂肪酸成分看,基于20:3-9和22:6n-3脂肪酸的比率,添加1.5%的油鲕鱼油足以满足斑点叉尾?鱼苗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从研究结果看,没有鱼油含有鱼粉的饵料不能满足斑点叉尾?鱼苗对 n-3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饵料中必须有含-3脂肪酸
7、的物质以满足对必需脂肪的需要。含有鱼粉但不添加鱼油的实用饵料不能保证鱼的增重最大,而且从全身极性脂中脂肪酸成分看也不能满足斑点叉尾?鱼苗对-3必需脂肪酸的需要6。究人员发现,鲑科鱼类的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对18:3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为1%,9.5%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可满足其最佳生长所需。加利福尼亚鳟对20:53和22:63的需要量高于其他鱼类。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鲤和斑点叉尾回均需12%的脂肪酸,0.51%的必须脂肪酸也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尼罗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需要1%的18:2-6或20:4-6脂肪酸。海水鱼类的巨欧洲鲆的最佳生长需要2%的必须脂肪酸7。刘玮等8认为草鱼
8、稚鱼饲料中的适宜脂肪含量为8.8%,此时,草鱼的相对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换率最高而饲料系数最低,与毛永庆等9报道的8%比较相近。但与岳文雍10报道的3.6%最适含量相差较大。季文娟等11认为在饲料中添加0.62.4%的 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提高牙鲆幼鱼的日增重率和饵料效率。曹俊明等12发现向饲料中添加1%的亚麻酸(18:2n-6)和1%亚油酸(18:3n-3)或的1%18:2n- 6和0.5%的 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能明显降低草鱼肝胰脏的脂肪含量和升高内脏的脂质水平。赵振山13等认为鱼类需要的 EFA 占饲料的0.5%2%之间。周景祥等14综合国内外对鱼类必需脂肪酸研究的结
9、果,认为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占饵料的0.5%5%之间。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鱼类对脂肪的需求有一定的范围,适量的脂肪能促进鱼类的生长,脂肪过多则会造成浪费,甚至还会导致脂肪肝等一系列营养性疾病。同时,肉食性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要大于其它食性的鱼类。4.饲料对必需脂肪酸鱼类的供给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适宜,能大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提高饲料蛋白质转化效率。鱼体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明显受所摄食饲料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模式的影响,饲料脂质的脂肪酸组成模式越接近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所摄取的食物的脂肪酸组成模式,它的促生长效果越好,饲料效率越高。鱼体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易受饵料组成的影响,淡水鱼比
10、海水鱼受饲料影响程度更大。季文娟11认为鱼油和豆油是黑鲷幼鱼配合饲料中可选用的最佳脂肪源,同时促生长效果和饲料效率较高的豆油和鱼油分别含有较高含量的亚麻酸18:3-3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A 和 DHA。刘洪杰等15发现牙鲆幼鱼对饵料中的 n-3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随含量其的增加呈下降趋势。5.鱼类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鱼类因从饵料中摄取的必需脂肪酸的量不足而表现出的各种生长异常,称为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必需脂肪酸缺乏,将导致一系列的营养缺乏症。Castell 等16投喂缺乏必需脂肪酸的饵料饲养虹鳟,一个月后虹鳟表现出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低,严重时引起鳍糜烂、心肌炎症、休克等症。此外还表现为血液中血红蛋白含
11、量降低,整个鱼体含水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减少,死亡率升高。再投喂给虹鳟-3缺乏的饵料(存在-6情况下),还会出现鱼昏厥或震惊综合症。必需脂肪酸缺乏还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抗病力降低,尤其对仔稚鱼影响较大。香鱼和真鲷的仔鱼饵料中如果缺乏 EPA、DHA,则鳔发育不完全,脊椎侧凸。青鱼饲料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低下,并出现竖鳞、眼球突出、鳍条充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在其它鱼类身上也会出现,Watanabe17证明了虹鳟和真鲷在缺乏EFA 的饲养条件下,产卵量和孵化率都比对照组低,而且真鲷的卵和仔鱼畸变率很高。曹俊明等18发现草鱼全鱼和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未表现出因饲料脂质不
12、同而引起的明显差异,但草鱼肝胰脏的脂质含量却因向饲料中添加亚油酸、亚麻酸和-3HUFA 而显著降低,表明草鱼的必需脂肪酸有降低肝脏脂质含量的作用,可能在防治草鱼“营养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鲑鱼19也有试验结果表明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肝脏中脂质的积累。虹鳟和真鲷在缺乏必需脂肪酸的饵料饲养条件下,产卵量和孵化率都比不缺乏必需脂肪酸的低,而且真鲷的卵和仔鱼的畸变率很高20。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时,虹鳟肝胰脏脂质含量增加、肝胰脏相对重量增大,表现出“脂肪肝”症状21。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依鱼的种类和发育阶段而不同,如果添加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引起鱼类脂肪肝病,长期添加不足,
13、则容易引起缺乏症,实际生产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合理添加。参考文献:1 任唯贤译. 虹鳟需要哪种脂肪酸J. 饲料研究,1999,3:42.2 刘玮, 戴年华,任本根,等.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团头鲂稚鱼生长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7,1(s):4448.3 何志辉,姜宏,姜志强,等 .蒙古裸腹/?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试验 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7,(4):17.4 刘镜恪,雷霁霖 .活饵料中 n-3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海洋水产研究,1998,19(2):1518.5 高淳仁,雷霁霖.海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研究概况J. 海洋水产研究,2000,21(3):7274.6
14、 方春林译自THE PROGRESSIVE FISH -CULTURIST 1991,53(3). 江西饲料,1999,6:37.7 任唯美译自英水产养殖文摘.1997,14(1)齐鲁渔业,1998(4):25.8 刘玮,任本根.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草鱼稚鱼生长的影响J.江西科学,1995,13(4):219223.9 毛永庆,蔡发盛,林鼎.幼鲩(草鱼)对蛋白质、糖、脂肪、无机盐和纤维素日需量的研究J.鱼类学论文集(第四辑) ,1985:8192.10 岳文雍.饲料中脂肪含量对草鱼生长的影响J.淡水渔业,1985, (6):11-14.11 季文娟.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
15、成的影响J.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1):7074.12 曹俊明,刘永坚,劳彩玲,等.饲料中不同脂肪酸对草鱼组织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1997,9(3):3644.13 赵振山,高贵琴.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1996(12):1215.14 周景祥,黄权,吴莉芳,等.水产养殖鱼类脂肪酸组成及需要J. 中国饲料,2000,3:1920.15 刘洪杰,毛兴华.牙鲆幼鱼对 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及与生长关系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9,30(3):238244.16 Castell JD,innhuber RO,WalesJH,LeeJD.
16、Essential fatty acids in the diet of rainbow trout(Salmo gaidneri):Growth,feed conversion and some gross deficiency symptoms.J.Nutr,1972a,102:7786.17 Takeuchi T,Watanabe T.Effects of variou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growth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Rainbow trout ,Salmo gairdneri,Onchorychu
17、s keta.Bull.Japan.Soc.Sci.Fish.,1982,48:17451752.18 曹俊明,田丽霞,陈竹,等.饲料中不同脂肪酸对草鱼生长和组织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24(S): 5054.19 Takeuchi T,Watanabe T,Nose T,Requirement for essential fatty acids of chum salmon(Oncorhychus keta) in fresh water environment.Bull.Japan.Soc.Sci.Fish,1979,45:13191323.20 周景祥,黄权,吴莉芳,等.水产养殖鱼类脂肪酸组成及需要J. 中国饲料,2000,3:1920.21 Takeuchi T, Watanabe T, Effects of variou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growth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rainbow trout , Salmo gairdneri,Onchorhychus keta. Bull. Japan. Soc. Sci. Fish. ,1982,48:174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