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涉及考点: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社会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与综合国力,热点关注:,浙江萧山的跨湖桥文化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正是发源于此。9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萧山)跨湖桥文化节隆重开幕。一场传承8000年历史的文化盛宴正式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了邀请。 跨湖桥文化创造了“十个之最”,即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甑、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
2、彩陶、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家猪,不仅使萧山拥有8000年人文历史底蕴,更让浙江的文明史整整提前了1000年。萧山也因此被称为浙江文明的发祥地。,本届跨湖桥文化节正是在这8000年的深厚历史背景下举办的,旨在通过综合运用保护、开发、宣传、推广等手段,进一步挖掘跨湖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传承弘扬萧山八千年历史文化,集中展示萧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与时俱进的萧山精神,丰富萧山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向世界打响跨湖桥文化这张金名片。据了解,迄今为止各地都还没有举办过万年历史以上的文化节,跨湖桥文化节可以称得上是传承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节。 与跨湖桥文化节同时启动的还有第二届萧山国际旅游节暨20
3、10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 近年来,萧山区积极挖掘利用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实施“十大金色文化工程“,促进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异军突起,进一步打响萧山的文化和旅游品牌,提升了萧山的影响力和美誉度。,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正式落下帷幕 。这届由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盛会,自5月1日开幕以来,共迎超过7000万人次海内外游客,园区内演出2万多场,诸多“壮举”刷新多项世博会历史记录 。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日前透露:世博旅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和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而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远未止步于对经济的推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盛
4、会必将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外交、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持久且深远的影响“后世博”时代大幕已启。“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对全体国民的一次绝佳教育投资,取得巨大成功。它大幅提升了中国软实力。”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曾如是点评本届世博会。,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点解析,文化,内涵(本质与内容),形式,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特点,对 社会,对个人,相关知识: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相关知识: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的外延),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
5、程,都是文化活动。,注意区分:文化现象、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军事现象等社会现象,二、文化的内涵,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本质上看,从内容上看,1.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2. 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
6、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也就是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3. 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我们观察所有文化现象都主要是着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归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例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A,三、文化的特点(把握文化概念,要注意的几点),例 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化作为
7、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C、 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D、 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例 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 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D、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四、文化的社会作用,A,D,3、从文化性质上看,有先进与落后、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
8、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会把人引向歧途。,四、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从文化形态上看,有古今、地域之别。,五、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 D文华对经济有反作用 2、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
9、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C,A,3、“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许多省市发展的“三条绳索”。这说明了( )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D 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A、 B、 C、 D、,C,B,1、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10、。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五、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当今时代日益显著。,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极力用自己推崇的文化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愈益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11、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相交融,主要表现在:,文化与政治相交融,主要表现在:,六、文化与综合国力,懂得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
12、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3、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10年浙江)材料二: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竟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 “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
13、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送”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高考感悟,应对策略:1、明确题意,注意评价的方向 2、评读观点,划分层次,逐点评析 3、 组织答案重在析,引经据典源于本,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特点,来源,文化塑造人生,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14、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保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
15、、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经济生活角度:(1)大力发展经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繁荣文化市场。 (3)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市场竞争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4)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与管理。 (5)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6)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 (7)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措施: (1)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文化事业,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坚持依法行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