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86487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现代第二章练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次国共和作和大革命运动一、填空题1、1919 年 10 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废除了旧总章程,制定了新规约。2、1922 年 6 月 15 日, (陈炯明)公然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3、1922 年 8 月底,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国共产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中国国民党 )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4、1923 年 1 月,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 ) ,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正式确立。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

2、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6、 (1924)年 1 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7、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在广州市郊创办了(黄埔军校) ,为中国革命培养军事、政治人才。8、1924 年 7 月到 1926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相继举办了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中,第一期讲习所主任是(彭湃) ,第六期讲习所主任是(毛泽东) 。9、1925 年 3 月 12 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0、1926 年上半年,蒋介石先后制造的篡夺军权、党权的两大事件是制(中山舰事件)和(整

3、理党务案 ) 。11、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其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直系军阀(吴佩孚) 、从直系中分化出来的军阀(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 。12、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北著名的(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中,击溃了吴佩孚的主力。13、1927 年 1 月,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我国人民收回了(汉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一个壮举。14、1927 年 3 月 21 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 、 (罗亦农) 、 (赵世炎)等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15、1927 年 4 月,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

4、命政变;7 月,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国民革命遭到失败。二、单项选择题1、确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的会议是(D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中共西湖特别会议 D、中共三大2、孙中山晚年作出的符合人民意愿、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决策是( B ) 。A、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B、决定改组中国国民党C、决定建立黄埔军校 D、发表 北上宣言 ,参加国民会议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D ) 。A、中共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

5、B、 孙文越飞宣言 的发表C、中共三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5、1924 年 11 月后担任国民党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A ) 。A、周恩来 B、邓演达 C、戴季陶 D、廖仲恺6、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A ) 。A、两湖战场 B、江西战场 C、福建战场 D、上海战场7、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是(B ) 。A、周恩来 B、邓演达 C、李济深 D、廖仲恺8、制造“马日事变”的罪魁祸首是( C ) 。A、汪精卫 B、何键 C、夏斗寅 D、许克祥三、多项选择题1、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先后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斗争有(ABCD ) 。A、平定商团叛乱 B、第一次东征C、平定杨希闽

6、刘震寰叛乱 D、第二次东征2、1926 年上半年,蒋介石加紧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主要活动有(AB ) 。A、制造中山舰事件 B、提出“ 整理党务案”C、反对国民党迁都武汉 D、发动四一二政变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 ABCD ) 。A、北伐战争的正义性 B、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C、国共两党的共同领导和组织 D、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在北伐战争进行期间,帝国主义为破坏和干涉中国革命而制造的惨案主要有(BD ) 。A、五卅惨案 B、万县惨案 C、南京惨案 D、济南惨案四、名词解释题1、新三民主义 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确定了以联俄、联

7、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新三民主义。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实行“平均地权” 、 “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孙中山在苏俄的支持下,为了培养革命军事干部,于1924 年 5-6 月间在广州市郊黄埔岛上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一些共产党员曾任政治、军事教官。该校一共办了六期。早期的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丰硕成果,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成为蒋介石的反革命工具。 3、五卅运动 1925

8、 年 5 月 15 日,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被其雇佣的日本资本家枪杀,激起上海人民的愤怒。30 日,2000 多名学生在公共租界进行反帝宣传游行,英帝国主义者竟下令巡捕开枪镇压,死十余人,重伤数十人,造成“五卅”惨案。为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在中共领导下,很快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史称“五卅运动” 。它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的起点。 4、中山舰事件 1926 年 3 月 18 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名义,向代理海军局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下令,调中山舰到黄埔侯用。当中山舰队开到黄埔后,蒋介石又指使其党羽造谣说中山舰要炮轰黄埔,污蔑共产党要“暴动” ,并以此为借口,

9、在 3月 20 日清晨派兵逮捕了李之龙,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强迫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完全控制了第一军的军权。这就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中山舰事件。 5、整理党务案 1926 年 5 月,蒋介石以“消释疑虑,杜绝纠纷”为借口,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 。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级党部担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全部交出;共产国际对共产党的指示和共产党对在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的指示均需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发出等。这是蒋介石排斥共产党,进一步篡夺国民党领导权的又一严重步骤。 6、

10、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于 1925 年 12 月发表的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一篇重要著作。该文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辩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明确指出了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这就为后来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国民大革命后期,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内反动势力投靠帝国主义,进行一系列阴谋的反革命活动。1927 年 4 月 11 日,蒋发出密令,在他控制的范围内, “一致实行清党

11、”。4 月 12 日凌晨,一批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出发,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然后借口工人“内讧” ,派出军队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13 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声讨蒋之反革命罪行大会。会后群众游行请愿,当队伍走到宝山路时遭到反动军队的机枪扫射,死百余人,伤无数。仅三天,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300 多人,被捕 500 余人。优秀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陈延年、赵世炎等先后牺牲。这就是蒋介石一手策划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8、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6 年 6 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共同策划反共。之后,汪加紧反共部署。7 月 15 日,汪在武汉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会第 20

12、次会议,正式决定“制裁”共产党“一切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 ,实施“分共” 。随后汪精卫集团在武汉等地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是为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它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全面失败。 9、 孙文越飞宣言1923 年 1 月,孙中山在上海会见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后,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 。孙中山表示欢迎苏俄政府的帮助,正式确立了联俄政策。这是国民党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开始,成为国民党改组的先声。 10、戴季陶主义是资产阶级右翼和国民党右派反共的思想武器。1925 年 6、7 月间,戴季陶先后抛出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 、 孙问主义之哲学基础等反动小册子,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唯物史观,宣扬阶级

13、调和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鼓吹“单纯的国民党运动” ,反对国共合作。因而,戴季陶主义为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和最后叛变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六、简答题1、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1)关于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只反对满清的民族压迫,并无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新民族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民族一律平等,增加了反帝内容,且克服了旧民族主义中大汉族主义的缺陷。 (2)关于民权主义;旧民权主义:只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空洞口号很不彻底。新民权主义:主张民权属于全体国民,而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一个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3)关于民生主义:旧民生

14、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空洞要求。新民权主义:具体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主张农民缺田的,国家给以土地,工人失业的,国家给以救济,后来孙中山还提出“耕者有其田” ,作为平均地权的实际内容;关于节制资本,规定凡有独占性质或规模过大的企业,军归国际所有,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新三民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相结合,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与作用。建立:(1)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提出同国民党建立党外合作的联合阵线。 (2)1922 年 8 月中共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确定了党内合作的方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

15、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进一步发展了二大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 (3)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促进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4)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实行改组,并逐步确立了联俄联共政策。(5)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三旧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并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作用:(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通过国共合作,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力量,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6、。其具体表现是:创办了黄埔军校;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掀起了反帝运动的高潮;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国共两党的组织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扩大了两党在群众中的积极影响。国民党改组后,由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加入,增加了新鲜血液,壮大了国民党的队伍,促进了国民党的革命化。国共合作后,共产党的力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共产党从内部影响国民党的路线、方针的制定,从而开始实现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3)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为中共后来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成果和意义。成果:(1)大会最重要的成果

17、是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宣言的核心部分即第二部分-“国民党之主义” 。它接受了中共关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色,与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及努力在工农中发展党员,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政治联盟,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意义:(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党的改组,大会宣言

18、的发表,标志着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正式确立,标志着大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2)国共两党都获得了大发展的好机会。 (3)壮大了革命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这次大会成为中国革命新高潮的起点。4、北伐战争的性质与胜利进军的原因。性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组织发动下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战争的正义性与革命性,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大力支持;(2)国共两党的共同领导和组织,国民革命军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共产党的政治指导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主要保证;

19、(3)苏俄政府在物质上和军事上的有力援助是外部原因;(4)北洋军阀统治腐败,经济困难,内部矛盾重重,兵无斗志,不断分化、倒戈,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使北伐军在出师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势如破竹,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极大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七、分析论述题1、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意义。必要性: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实表明,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既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需要。 (1)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策略。 (2)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20、,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证明,单靠无产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的,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3)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是群众比较熟悉的一面旗帜,利用它可以发展革命力量。 (4)可以利用广东国民政府的地盘公开发动工农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可能性:(1)孙中山先生一直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 (2)孙中山先生有联合共产党和改造国民党的愿望。 (3)国民党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可以容纳不同的革命力量;可以把它改造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所以,中共三大确定了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意义:(1)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

21、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两党的力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 (3)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新高潮的起点。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反革命力量比革命力量强大得多,并且拥有更多的政治经验。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势力、买办资产阶级阶级等反动势力总是相互勾结。革命的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

22、革命集团背信弃义,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民族资产阶级也附和了大资产阶级。有组织的革命力量,特别是中共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太过于弱小,还不足以战胜强大敌人的联合进攻。主观上:当时中共尚处在幼年时期,全党理论上还不成熟,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三个基本问题都没有经验,对中国社会的历史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等还不熟悉。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自动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特别是对农民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尤其是在大革命紧急关头,共产国际关于联合战线高于一切的根本方针,导致全面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以至在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使大革命走向失败。 (2)经验教训:国共的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统一;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使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建立革命的武装;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民,共同反对中外强敌,并且,共产党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