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演好话剧 话剧表演艺术(讲座) 话剧表演和影视有所不同。用一个晚上是不可能完全提及的。从表演方面看,理论是重要的,但关键还是实践。表演,首先要接触表演元素。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专业院校都用苏联的理论。这里讲的表演元素也是根据苏联的大纲。但并非只有一种理论。我们主要还是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套表演元素。 *规定情境 这是不能以个人意愿来作改变的。作者已经写好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了。而里面的情节发展,人物,人物关系都已经定了。如果要改变,必须通过全剧组的一致认可才能够改变。所以说,表演是绝对要根据规定情境来进行,不能随心所欲。我们要分析,将作者给予的文字本子,自己分析好,分析透,自己根据规定情境
2、找出人物言行。 *动作 话剧表演不外乎语言和动作,这动作也有两种。 外部动作(即形体、肢体动作) ,头,手,身,五官 内部动作(心理动作)内心里一样有动作,一样在运动。在舞台表演中,如果只有一个外部动作的话,就显得假。所有外部动作,都是根据内心的情绪。一个人欣喜的时候会如何?总是蹦蹦跳跳的。不见东西找的时候,还会不会有这种蹦蹦跳跳的动作?情绪不同了,形体动作也就不同了。很多时候,基本上演员都不会为人物设计形体动作。但实际上,设计出来的小动作往往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这种动作必须符合人物的情绪。很多朋友上台时都会显得手足无措,而且在讲台词时都会有很多无机的动作。这样往往让人感觉到人物的形象不鲜明
3、。所以,作为形体动作,必须经过训练和实践。只是讲是没用的,这要更多地在实践中熟悉和提炼。 *想象 这也是对表演相当重要的,没了想象力,就不要搞表演。想象力是每个人都有的,问题是想象力有否发挥和利用。想象力也是要练的,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想象更丰富。台上的对手明明是我的同学,怎么可能是我的老婆?这就要想象而且要想更多的背景材料,如他们的感情如何,这家庭如何在戏里,我和他发生了这件事,但为了丰富它,我们还要想象出许多别的,以前发生过而没在戏里出现的事。这就是排大戏时的角色自传。往往剧本中是没有的,演员自己就要去想。 舞台上的想象也很重要,例如想象舞台是一间房子。没了这个想象,眼神会变得很假。想象 新手
4、技巧: 第一次上台演话剧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背台,紧张,和做戏 首先一定注意,表演话剧千万不要背对观众,尽量以正面面对观众,背对观众的时间不能超过5 秒,这样是对观看者的尊重,也是话剧最讲究的 克服紧张要注意几点,这几点做到你就算紧张别人也看不出一般初次表演者一紧张说话时手上就会有小动作,这个千万要记住,还有眼睛千万不要到处张望,一般人表演时一紧张目光就不集中,有些还会去注意观众怎么看你,这些绝对不可以,观众一眼就可看出来,所以你要记住眼睛要随戏走,肢体不要僵硬,特别是腿上,一定要放松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就 OK 了 就算你紧张了忘词,别人也发现不了.最后一点,要熟读剧本,把你所要演的人的心理活
5、动理解清楚,上台自然就会投入进去,让观众看着就舒服,不像做出来的戏!只要能演到别人看不出你是在演,你就成功了话剧和影视在表演理论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和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演员要化身成角色人物,都强调语言表达要生动自然,都强调语言的性格化塑造,也都强调语言要有行动性。只是演出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剧场,一个在镜头前;一个要多次重复地排练和面对观众演出,一个是以即兴表演为主,演员面前没有观众。在语言技巧上的不同之处有四点:(1)声音的达远性(气息充足传送的力度大 )(2)吐字的清晰性(音强的力度与音长的延伸 )(3)语调的鲜明性(合理的放大与夸张 )(4)台词的连贯性(按几幕几场的 自序完成)在语言和动作
6、的幅度上,话剧要求合理地夸张,而影视则要求绝对地收敛到与生活中一模一样。这也是由于演出环境不同所决定的。如若不然,剧场的后排观众听不清,看不懂;反过来,若影视语言动作像话剧那样夸张,则会失去影视的本性。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有哪些特征呢?其它戏剧形式如京剧、评剧、川剧、吕剧、越剧、晋剧、粤剧、豫剧等等,都带有表演程式化的特点,都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都需要借助乐器和锣鼓经的演奏来改变节奏。而话剧不需要锣鼓家伙点的激发,仅凭演员 RC,目 U 本矛盾起伏的理解和演员心理节奏变化的感觉和体验,借助剧场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外部节奏泊然是包括形体节奏和语言节奏。前面我们曾讲过电影是遗憾的艺术。而话剧演员每
7、一次演出都有新的体验和提高,上一次的不足可以在下一次改进。话剧在历史发展中不断革新,不断进步,话剧舞台上活跃着体验派、表现派、超现实派、轻歌曼舞派、纪实派等等各路的群英荟萃、百花争艳,一派繁荣景象。综上所述,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以接近生活的舞台语言及舞台动作为主要创作手段。台词的重复表演与即兴表演相结合。在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叶涛和张马力老师概括说:“话剧表演艺术具有剧场艺术的真实性,非程式的假定性,与有机重复的即时性。 ”1、以接近生活的舞台语言和舞台动作为主要创作手段话剧台词是一种放大了的生活语言,独白是潜台词的外化。配合演员的形体动作,台词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对白、
8、独白和旁白。对白的作用(与对手交流 )向对手发出咨询(你最近忙什么呢 ?能告诉我吗? )回答对手的提间(噢,你间我呀,我编小品呢 )与对手交流信息(告诉你吧,我考上 “中戏”啦)或发生语言纠纷(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我可真佩服你 独自的作用 (与自己和想象对象交流)对痛苦的排遣(唉哟,疼死我啦 )对不幸的呐喊(天呐一一我的主哇一一 )对情绪的宣泄(我要杀了他 !我恨不能吃了他)对遭遇的批判(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 )对往昔的回忆(想当初 那时候)对事物的判断(我看这事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对行为的反思(咳!都怪我不好)对幸福的咏叹(噢,我是多么幸福啊 )旁白的作用(与观众交流 )介绍历史背景(闹军阀,乱打仗,白脸的进去黑脸的上)串联故事内容(现而今到民国,剪了小辫还是没有辙 )交待人物关系(王掌柜大发财,金银元宝一起来 )抒发作者心声(苦水尽、甜水来,谁也不愿意做奴才 )2、台词的重复表演与即兴表演相结合不靠乐谱也不击鼓敲锣节奏由演员自己来掌握台词和动作经过千锤百炼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地琢磨强调表演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提倡重复与即兴表演相结合靠观众在剧场的信息反馈帮助演员进行判断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