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79548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文化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1 引言随着经济的突飞发展,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也突显其重要性。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占据核心地位。方言的地位日越式微。而语境,也就是语言的环境,对方言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念和调查有助于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的角度,通过对渭南关中方言目前的使用情况分析,探讨方言变化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所探讨的文化语境的深层关系。2 陕西关中方言概况及其历史文化重要性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陕西方言以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而独具特色。陕西关中

2、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论地望、人文亦或方言,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突出地位。如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这里“蛤蟆陵”即 “下马陵”,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相传,汉朝时着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附近。一日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由于陕西话中“下(ha)马”二字与普通话“蛤(ha) 蟆”同音,且由于当时长安一直为各朝国都,所以几经流传,此处便被称作了蛤蟆陵。由此可见,陕西方言在国历史文化中有重要作用。3 关中渭南方言面临的问题一种语言的生成,使用,发展和消亡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方言

3、因其地域局限性,受到的影响也更大。年轻的父母意识到普通话的使用价值和社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会价值,可能不会跟孩子讲方言,更不会教孩子讲方言,令人担忧。当前社会,青少年的方言能力和方言使用率比上一代人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是一种语言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因此有学者对城市方言在今后的保持与发展状况深感忧虑。如现今关中地区,很多本地青少年已经不能理解一些方言中的词汇。本文尝试通过收集分析部分渭南当地儿童方言词汇使用情况,阐述渭南方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渭南城区一所小学的学生。语料收集方法为一对一访谈形式。笔者用含陕西方言特色的词

4、语的话与研究对象进行交谈,让其解释笔者的话的含义,藉此收集他们对方言词汇的理解情况。笔者话中的方言词汇都处于具体的文言文,历史悠久,且常出现于当今渭南人日常对话中,见表 1。受访者祖籍均为渭南本地人,现居于渭南市区, 就读于渭南市北塘小学,见表 2。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调查中超过半数(625%)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讲方言,一半的受访者的父母不会对其讲方言,这使方言的传承面临严峻的问题,也反映出部分渭南人对渭南方言及文化的冷淡态度。本研究中八个受访者中均出生成长于渭南本地,但没有人完全理解这六个词汇。从中看出渭南方言日渐衰退的趋势。渭南方言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

5、几个方面:1) 渭南方言使用人数将会减少。采访到的青少年群体大部分不能顺利地说出方言或以讲普通话代替。说明今后方言的使用群体在变小。2) 渭南方言的使用范围缩小。一个是通行区域缩小,基本集中于乡镇和村庄。懂得方言的受访者都是因曾在渭南周边乡镇居住,因此熟悉方言。二是方言功能范畴减小。在城市中,受访者的日常社会交往,如在学校中,更多使用普通话交流;方言只是用于家庭交流。方言功能减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放弃方言,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3) 方言的结构系统退化。上述调查表明,有些孩子对这些纯粹的方言词汇已经感到陌生,更不用说读音了。4 文化

6、语境与渭南方言所面临的问题41 系统功能语言学文化语境理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活动的反映。反之,某种语言失去了他所依附的社会,不再充当这个社会的交际工具,生命力也会渐渐消亡”。伯恩斯坦(2000) 认为在社会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有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传播和社会变化深入影响着语言发展因此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语境,与语言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迪克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及上下文;发生语境行为时的实际情况;文化,社会和政治。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三类,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韩礼德将语境概括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的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因而文化语境与语言的发

7、展密切相关。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些反映言语社团特点的因素构成了“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随文化的进化而改变,语言也将随之改变。本文将从分析构成文化语境的因素入手,解释语言如何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提出渭南方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2 文化语境变化与渭南方言变化关系实际上,语言的存在和消亡,因受制于其“使用价值”和“交际功能 ”,深受地缘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如粤语的兴盛就是由于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强势文化和发达经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影响力。这一地区的强势的文化造就了强势的文化语境。粤语依附其深广的文化语境,拥有更大的“使用价值”和更强的“交际功能

8、” 。因此粤语是一种汉语强势方言。强势方言在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其语言区威望较高,因而成为弱势方言仿效对象( 游汝杰, 2004)。语言心理类似于其他文化心理,有追求时髦的倾向。在语言接触中,强势语言代表时髦,受到弱势语言的追捧。如乡下人学城里话。在关中地区也存在着以方言为耻的现象,如陕西人称说陕西话为说“老陕”或讲“土话” ,一些父母会认为方言是落后的、不好听,教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借着“推普” 摆脱陕西方言,也就意味着“不土”。由上可知,强势方言的背后是强势的经济和文化。渭南方言衰落也就是由于文化和经济的衰落。渭南方言依附的社会在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

9、变化。这些文化语境因素的变化导致方言使用情况的变化。首先,关中文化的传播影响力远不如从前。关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望人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今,关中文化已演变成为边缘文化。如:秦腔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长壮大,曾是陕西的文化招牌。而现在已基本远离年轻人的生活。这与粤语歌曲对粤语文化的传播差距甚远。弱势的文化使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关中方言。其次,关中地区经济欠发达。渭南地处中国的西北部,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落后。如从“西部大开发” 一词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这个词从认知的观点来说就代表着落后,

10、欠发达。由于经济弱势,人才资源都流向沿海地区。并且在官方的大力推广下,普通话成为了中国第一强势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电视,广播,媒体,报纸也基本是普通话的形式。因而方言的使用价值和交际功能对于当代年轻人很小。使年轻人觉得更没必要去学习方言。渭南方言的“使用价值”和“交际功能”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渭南方言依附的文化语境的变化造成了人们对方言态度的变化。43 解决方言衰退问题的一点建议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首先,政府应加强地方文化意识教育,让当今关中青少年明白关中文化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阶段,政府应加大力度进行教育针对儿童的方言教育;如开展方言兴趣班等等。另外

11、,强势地方文化的背后是强势经济,落后的经济也是人们“摆脱”方言的原因之一。所以政府应加大发展地区经济的力度。通过上述措施,渭南方言面临的窘境就可能及时得到解决。5 结语本文首先介绍了陕西关中方言的文化蕴涵,并通过实证分析了陕西渭南关中方言面临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点:使用人数趋少,适用范围缩小,语言结构系统退化。进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分析了渭南关中方言产生这些问题与文化语境的关系及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一些的解决办法。在当今社会中,汉语方言的使用空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间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弱,总体上呈现出衰退的态势,有些方言已走上了消亡之路。虽然渭南

12、方言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消亡的现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的研究对象虽然仅有八名,覆盖面较窄,但从中不难看出语言及方言面临的窘境。我们应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关中方言,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形成自己的“经济圈”“文化链” ,渭南方言就不会走向消亡。参考文献:1Bernstein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research , critiqueM US :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 2000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

13、arM London:EdwardArenold,1985/19943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meaning inprimitive lan-guageC/TheMeaningofMeaningCK Ogden,andichardsedNewYork:Harcourt,BraceandWorld,Inc,19234Van Dijk T 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 int 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 London:Longman ,19775李宇明,戴洪亮关注本土语言调查,关心现代语言生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2):85886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经研究出版社,20027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8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愈玮奇城市青少年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的年龄变化南京中小学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 语言文字应用,2012(3):90-98. 标签: 上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一篇: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中年人称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