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学概论 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78782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 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概论 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学活动有什么要素?关系如何?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是美国当代艺术学家爱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不论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人是文学所反映的“世界”的中心。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文学离不开世界,世界是文学之源。但不能认为它就是文学的全部,我们应对文学进行全面和整体的理解。(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文学活动也

2、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有三点突出的区别。首先,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其三,表现论强调“文学天才” 。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 ,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4)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读者从阅读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作品中的人情世态,结合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这中间涉及读者的再创造问题。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

3、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文学起源的几种观点:巫术说发生说-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J G Frazer)在其代表作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巫术说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游戏发生说-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康德的游戏说在

4、席勒那里被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席勒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德国学者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他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劳动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了解)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巫术说未能回答巫术艺术产生的原因,但从“劳动说”的立场来看,巫术仪式可说是人类蒙昧阶段对劳动收成的祈望, “宗教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无能为力,转而变成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劳动在

5、文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游戏说”认为文艺源于游戏,而游戏又源于人的生理需要,这使得文艺起源问题沦为生物学意义的解释;从“劳动说”审视“游戏说”可知,文艺与游戏都源于劳动。无论从人的群体生活来看,还是从个人的个体成长来说,游戏和文艺最终还是要归于劳动。模仿说 表现说 游戏说 巫术说 劳动说(1) 模仿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热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合理性:首先,它揭示了史前人类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特点,即人有一种模仿的天性。其次,模仿可能是人类最早采用的艺

6、术创作方法。局限性:其一,摹仿说虽然承认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将摹仿归结为人的本能和天性,却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和天性从何而来,为什么模仿此物而不模仿彼物,期间显然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因素和情感因素。其二,模仿说只强调机械的描摹自然生活,却将艺术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表现性因素置之一边,这当然就很难全面把握艺术的起源和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基本动机。(2) 表现说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代表人物: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维隆、乔治柯林伍德、苏珊朗格。合理性:表现说无疑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情感在推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它从本质的角度体现出艺术一个方面的基本

7、特征,因此,今天仍然有许多学者坚持从情感表现的意义上来分析和认识艺术。局限性:首先,仅仅局限于“表现说” ,很难将再现性艺术,创造性艺术的起源解释的十分清楚。其次,人类表现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艺术之外的许多语言动作和表情都可以表现情感,仅仅强调感情的冲动和宣泄还不能完全说明艺术产生的真谛。(3) 游戏说 合理性: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精神上的“自由” 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局限性: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于“本能冲动” 或者“天性”,并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冲

8、动 ”或“天性”来自何处,这样就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另外, “游戏说 ”过分强调艺术与劳动的对立,也有一定的片面性。(4) 巫术说与宗教说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 合理性:巫术活动所创造的艺术具有双重意义:它既能够增加巫术效果的气氛、情绪与形象逼真,又能够是外观创造即情绪渲染将人们带入一种幻觉真实,从而导引出一种愉快的感觉,最终又使之转化为审美愉快。只是这种源于巫术活动的形象与情绪就脱离了使用的功利性的目的,获得了独立的意义,不再是巫术,而是艺术了。 局限性:若将巫术作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不妥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原始意识都与

9、巫术有关。(5) 劳动说 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代表人物:毕歇尔、希尔恩、马克思德索、普列汉诺夫。合理性:首先,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其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活的印记。 局限性:过分注意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与不免有些简单化。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劳动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与艺术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艺术的产生是以人的手之于劳动而达到的高度完善为前提的,但艺术起源主要的是指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上

10、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指原始人最初的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从这一意义上来探讨劳动与艺术的关系,还很难判定它在艺术起源方面的作用究竟如何。人文关怀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它是“善”的集中体现,与历史理性共同筑起文学的真善美功能价值体系。文学创作追求表现“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可以说是贯穿文学史全程的思想。文学真正实现这一理想,欧洲是在 14、16 世纪文艺复兴以后,我国则是在诗经中已初露端倪。作家天生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者。当文学步入作家时代之后,人文关怀遂成为他们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和神圣的社会职责。文学作为文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不仅要强烈地抒发诗人、作家面对生命存

11、在、价值和意义所产生的感悟和情感,也要尽力表达他们对理想境界、终极价值和高尚人格的追求。文学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固然需要历史理性的支撑,然而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他们认为任何为了历史进步的社会改革1. 怎样理解“ 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 ,体现为 “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 ”,体现为 “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

12、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型” ,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现“美” ,体现为 “文学升华”。简而言之,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2.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 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自由,因而“ 以人为本” 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体现。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之间的关系:

13、作家是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纬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纬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汇。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3. 阐释“内容形式化”与“ 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内容形式化” 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 外化成物化为艺术

14、文本;“形式内容化” 体现了形式生成作用,内容因此而深化或升华而产生审美新质,作家可以利用语言手段,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过程,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4. 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应具有主观性和诗意性。5.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情感评价的文学

15、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诉诸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文学概念三义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美的艺术

16、” :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一些政论散文。文学属性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文学与话语蕴藉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话语蕴藉: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

17、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文学与话语蕴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沈祥龙:论词随笔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叶燮:原诗内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含混: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

18、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与含混: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 中蓄 “大”,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 中生“多”;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一、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但不止是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整体性的社会生活:红楼梦 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卢卡契曾指出,审美与审丑。作家

19、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比如钱锺书对旧知识分子的体验、张承志对黄河的体验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作家和诗人。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只有处于文学活动中并且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 具体的社会人;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1、人类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物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2、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征: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

20、带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 :对创作客体的选择;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1、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 2、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1、材料的储备(素材的积累)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文学材料的源泉社会生活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作家的记忆机制: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因子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

21、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获取材料的途径:无意获取:童年经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二、艺术发现含义: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 ”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表现: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艺术发

22、现的地位和作用: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体进入创造过程;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三、创作动机含义: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作用: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动态轨迹:内在需要鼓动作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与外部刺激相迎合形成极强的行动力量支配整个创作过程分类: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人文关怀:“善” 的终极价值体现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

23、据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 文学与艺术形式 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张力和平衡。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在一起,如钱谷融所言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 重内容轻形式传统文论:“文以载道 ”, “言之有物” 西欧古典文论:“再现” 说, “表现”说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 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形式创造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关系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形式化 作品:内容与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尔所说 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体 形式创造是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如别林斯基所说:内容的形式化以审美价值追求为催化剂,形式内容化 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成的作用 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匈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巴拉兹曾说: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1. 准确性。恰如其分。2. 透明性。见“能指”知“所指” 。 3. 独创性。陌生化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