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體裁的研究與教學高雄縣立五甲國中國文科教學研究會文章依其寫作的目的及寫作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若干類型,亦即所謂文章的體裁。通常把文章分為論說文,記敘文,抒情文,應用文等四種類型。而論說文又可分為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又可分為記事文,敘述文。這幾種類型文章在寫作時,各有其所重,各有其旨趣。議論說明文所重在理,記事敘述文所重在事,抒情文所重在情,應用文所重在用。茲將各體文章的作法分述如下:論說文(議論文)作法凡發揮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的意見,以及辯論事物之利害得失,使人承認為目的的文字,稱為議論文。議論文中往往兼有記敘與說明,然以議論為為主,故仍屬於於議論文。議論文作法:記敘文在記敘事物,給予讀
2、者認識;說明文在說明事理,給予讀者知識至於議論文是在陳述辯駁意見,提出自己主張,使讀者信服。因此,議論文的作法,又與記敘文說明文不同。怎樣作議論文,分述如左:I. 題目的探討:議論文題目,較為複雜,故在著手寫議論文前,關於題目的意義,題目的內容,須先十分明瞭;認清目之後,找出要點,須如何說明,如何證明,然後再去採擇材料,組織成文。 II. 材料的蒐集:題目認清後,即可蒐集材料。寫作議論文,全恃識見淵溥,思想高起。要識見淵博,便須多讀書報,不但須讀古人書籍,又須多讀今人書報,議論不至偏激,於陳腐。要想思想高超,就要多充實相聞,加以思考。因此,議論文的材料,應就平日多讀書報,及自己思考中去採集。
3、III. 材料的選擇:採集所得的材料,必須加一番選擇,選材的標準,有下列三種:i. 精當:就是切合題目,議論文的寫作,最忌舖張敷衍,所以在選材時,要以題目對象,切合題目的材料,加以選取,不切合題目的材料,一概剔除。此為選材時,最宜注意的手續。 ii. 確實:就是適於論證,論證必須確切可靠,所以在選材精當之後,又要將此材料的來源,材料的論證,考查是否確實,確實的選取,不確實的必須刪除。這樣的得失,物情的真偽,自能確實可靠。 iii. 動聽:議論的目的,在說動讀者,引起信念。因此,選材不但要切實,還要求動聽。動聽的材料,第一要合情合理,得娓娓動人,措詞不可太誇張,形容不可太過分。形容過分,足使讀者
4、感覺虛偽,減少信念。第二要合時宜,議論在表達作者以思想,思想須與時代環境相適應,立言才能中肯,易於動聽。第三要迎合讀者心理,即須設身處地,從讀者的立場,選取迎合讀者心理的材料。I. 材料的支配:材料選取後,又要加以適當的支配,標準有二:i. 一致:議論文是以問題為核心,作者對此問題論證得失,分配各項之下,照此支配,即得一致。 ii. 連貫:所連貫,即在全文語句,彼此啣接,切不可語氣中斷、上下下接,致混讀者的注意,減少興趣。I. 篇章的結構:在各種體裁中,結構最嚴整而又最明顯的,首推議論文,議論文的結構分為下列三部分:i. 緒論:緒論為一篇議論文的開場白,未闡明正文前,先行總提幾句,使讀者預先知
5、道本文議論的問題,以及立論的要旨。措詞要簡勁精鍊,引起讀者的注意。 ii. 證明:議論文揭開緒論後,再決定一個或數個所欲議論的要點,通常叫做論點。例如議論文的題目是讀書與救國,則其論點是讀書的目的,讀書和救國的關係兩方面,然後按照所提出的論點,逐步發揮。論點認定了後,就要加以證明,否則便不能使人承認你的主張或意見。證明的方法有兩種: 直接證明:即直接例舉事實為證據。例如: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人不知孝父母,獨不思父母愛子之心乎?方其未離懷抱,飢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為父母者,審音聲,察形色,笑則為之喜;啼則為之憂;行動則寸步不離,疾痛則寢食不安。養之教之,至於成人,復為授家室,謀生理
6、,百計經營,心力俱瘁。父母之恩,實同昊天罔極!這篇的主旨是說孝,所以用了許多關於孝的積極理由,來證明人類應該遵守孝道。間接證明;即自己的主張或意見,用反證的方法,儘量證明對方的錯誤,而使自己的主張成立。例如: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警政,很使我們懼怕的,他們以警察為壓迫台胞的工具,以警察力量來解決及補足政治上的一切缺陷。一方面盡量剝削台胞的權利,一方面更拼命加重台胞的義務,實殘暴至於極點;但我國的警政就不同了。這篇主旨是說我國警政,而全篇寫滿了日本統制台灣時警察的殘酷,間接證明我國的警察的仁民愛物。總之,無論直接證明也好,間接證明也好,總要真確可靠,引起讀者信念為要。iii. 結論:結論為一篇論文總結
7、,用簡勁精鍊的語句,收束正文總說幾句,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並須與緒論相照應,方為前後一貫的議論文。I. 議論文寫作指導舉例:題目:論誠實()寫作指導:先說明誠實是一個成功的基本因素;欺詐取巧只能只能僥幸成功於一時。再舉求學做事兩例為證。()發表順序:誠實的重要。詐欺取巧非久違之計。例證。結論。題目:論天下無難事。論說文(說明文)作法:說明文的意義:凡說明事物,剖釋義理,闡明意象以人明白為目的的文字,稱為說明文。例如:國文說: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治為人民所共管;利益為人民共享。禮、義、廉、恥是我國的立國精神,也是我們共同的校訓,最可貴的文化傳統。
8、我們要以它做為行為的標準,生活的準則,彼此間互勉勵實行。說明文和抒情文正立於相對的地位,前者是純客觀的,後者是純主觀的。此外像記事,敘述和議論文,也總是主觀的成份多。所以在寫說明文時,必須離開自己,毫無成見,求事物的清晰為主。說明文的題式:說明文的題式大體可分為疑問式和直說式兩種:()疑問式:何謂文學? 書籍是什麼 科是怎樣起源的?()直說式:文學 書籍 科學的起源說明文的材料:說明文是在說明事物與事理,此事與事理應用何種材料去說明,是在寫作說明文前,應先了解的事,明文材料大要有下列四項:()說明特色的材料:凡某種事物或某種事理,必有其特色,在寫作明文時,關於本題的特色,必須加以詳盡以說明,使
9、讀者得以明瞭本文的要旨。()實例證明的材料:是取與所說明的事物、事理,有關的實例而為說明的證明。()比較說明的材料:取與所說明事物相對稱相類似的事物為說明,使讀者加以比較研究,對於所說明的事物更易明瞭。()引論說明的材料:在說明事理時,為使讀者易於明瞭,以助說明之不足。說明文的方法:說明的方法要看命題而定,有從正面說明的,有從反面說明的,有用問答說明的,這都是說明文的基本方法,茲更分別說明如左:()正面說明法:是說明方中最簡單切實的方法,即就會題正面的加以說明。()反面說明法:說明文的寫作,固應採用正面說明法,但有些命從正面說明,反不如就命的反面加以說明,正面自可不言而喻的。()正反照說明法:
10、是就命題的正反兩面對照說明,因為單說正面,不能十分明瞭,所以再說反面,使讀者易於瞭解。()問答說明法:為便利說明計,假設問答方式,以達說明的目的。說明文應注意的要點:作說明文要注意如下幾點:()完備正確:寫說明文時,必有若千節目不可遺漏,否則要掉了它的效用,自然完備不一定要寫得非常的詳細。例如一篇題目很廣泛的說明文,如果要詳細說明它,將無關堅要的事物,也寫得天花亂墜,結果必定弄巧反拙,失去了說明的價值。同時還要正確,義理清明,不能含有偏見,或曲解事物。()注意順予:擬計畫、定步驟、認定事物的內容,寫說明文前一定要確實準備,然後才不落於凌亂無予。說明文的目的既在使人理解,所以必須按步演進、解釋、
11、必要時並加以比喻和舉例。一般的說明順予是:第一步先起數語為總冒,或開門見山地著題使讀者一望即知所言為何。第二步即加以說明;說明的方法如前述。第三步在說明之後,或舉例證,或引譬喻,使讀者得有具的認識;第四步總束說明,或用議論強調作收結。普通說明文的順予概有兩種:歸納的:把結論排在最後的,而逐漸被引出來。演繹的:先將結論提出,然後加以說明。()注意適應:說明文應該要顧到讀者的智識程度,而決定說明的繁簡深淺。寫給大學生看的說明文,拿來作小學生的參考書,結果是莫明其妙的。反之,則成嚕囌無味。此外應加注意的,是遇某部分確已非常明瞭的時候,可以省略;例如:母子之間的愛,比男女之間的戀愛為真摯。熱情好比是河
12、流,淺水會潺潺,深水反無聲。利用讀者已知男女間的戀愛來說明母愛的真摯;利用讀者已知的流水,淺水潺潺,深水無聲,來說明熱情。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用的,但比擬要適當,避免誤用。說明文寫作指導舉例:題目:中學生為什麼要重視生活教育?()寫作指導:說明生活教育是培養人格的基礎,須在中學生時代,打好生活規律。()發表順序在各種教育中,生活教育最重要。生活教育,就是日常生活規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應在中學生時代打好基礎。結論。題目:求學與做人。()寫作指導:說明一個人為了要做到十全十美的人,才要求學。求學的目的,不外是為了學習做人做事的方法。()發表順序:求學的目的。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做人做事舉例證說明。高尚的品
13、德重於豐富的知識。結論。記敘文(記事文)作法記事文的意義;凡將人和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等,依照作者所目見、耳聞或想像的情形記述下來的文字,稱為記事文。例如:如今長得七八歲,雖然淘氣異常,但聰明乖覺,百個不及他一個。紅樓夢第二回。案上擺著大鼎,左邊紫檀木架上放著一個官 大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放著一個比目盤,旁邊掛著小槌。紅樓夢第四十回。可以敵得洛西的人,一個都沒有,他什麼都好,論算術、作文、圖畫,總是他第一,他一學即會,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凡事不費什麼力氣,學問在他,好像遊戲一般。愛的教育。上面所舉的例,都是記事文。所謂人和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等,都是靜態的,空間的。這個標
14、準,全是就作者的觀感說的,所以有時被記出的雖是動態,但仍是記事文。例如:隄上雖有微風,河裏卻絲毫沒有波紋,水面像鏡子一般,映出澄清的天空的影。少年的悲哀。記事文寫作的要點:()記述經驗的事物;記事文既然是記述人和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等,所以應當以經驗為依據。但未曾經驗的事物,有時也不妨根據作者的想像,記述假設的事物。可是憑空捏造,須要有相當的經驗或參考書籍作根據,否則就要架起空中樓閣來了。()材料的取捨:所謂事物的經驗,質言之,即生活經驗。所以寫作的對象即是生活。記事文的材料,也就在生活中選取。但這些才料,對於本題未必完全適用,如果將不適用的,不必要的材料夾雜在內,非但使文章落為平凡、嚕囌,並
15、且會形成無味的記賬式。因此,記事文的材料,固然越多越好,但對不適合題目的材料的捨棄,也是不可忽視的。()記事文的順序:記事文的順序,普通有兩種:一以觀察為標準,一以事物的本身關係為標準。簡單的記事文通常應用第一種,但繁雜的記事文,則非應用第二種不可。例如我們往日月潭旅行回來作一觀覽記,那就要注意事務的景色,第二段記涵碧樓的建築布置,第三段再述潭的景色,這樣不但犯了重複的毛病,而且失了順序。文學的記事文:凡記述事務的狀態、性質、效用、以使人理解為主的,為科學的記事文。凡記述事務的情趣美醜,使讀者起了一種心思的為文學的記事文。前者偏重客觀,後者偏重主觀。文學記事文的寫作要點:()捉住特色:記述瑣碎
16、無味的事物,只能增加文章的單調枯燥,因為作文學記事文重在生動活潑,使讀者得到所記述事務深刻印象,所以最切要在能捉住特色。譬如記述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描寫他的特徵、個性、人生觀.,至於人的共同點,無須再來重述。又如寫一篇我們的學校,假如僅把學校的位置、沿革、面積、教職員幾人,男學生幾人,女學生幾人.等項寫了洋洋數十行,結果仍是抓不到癢處,枯燥無味。所以只要從學校的精彩地方去著力描寫,其餘無關緊要的,儘可不談。()描述心情:文學的記事文著重在主觀,所以處處都要寫得逼真,將作者心靈深處的真情,吐露在文中。要想達到這個要求,在於作者對事物有深入的觀察、敏銳的感覺。才能使所記述的事物在讀者心靈中活躍,強烈
17、而有力,文章的價值,也就在這一點。感覺在近代文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字詞上加入感覺,就比較有生氣。比如與其說:心幕拉開不如說:嚴閉的心幕慢慢拉開與其說:冬風吹著面孔。不如說:凜烈的冬風、如針刺般的吹著面孔。這兩個例,誰都知道後者比前者有生氣,容易使讀者得到印象,一般學生的作文,大都只記事物,不記感情,這是一大缺點。()多用含有動作的詞句:這不但能使文章活潑生動。同時容易引起讀者興趣,加深其印象,例如與其說:花園中有蝴蝶。不如說:花園中有蝶蝴飛舞著。與其說:湖中有小舟。不如說:湖中的小舟在飄蕩著。記敘文(敘述文)作法敘述文的意義:凡記述人和物的動作、變化、或事物推移的現象的文字,稱為敘述文。
18、例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眼淚,怕他看見。但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著朱紅的橘子走回來了。背影。又如:汽笛聲響了,火車的速度,慢慢的減少,原來已將到台北車站。敘述文的要素:敘述文是記述事物的現象,通常有四個要素: 現象的主體, 現象的演變, 現象發生的時間, 現象發生的場所。例如:那日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後,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那邊桃花底下一塊石頭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看。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樹上桃花吹下一大斗來,落得滿身、滿書、皆是花片,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踏踐了;只得兜了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流出沁芳閘去了。回來
19、只見地下還有許多花瓣。紅樓夢第二十三回。這一段敘述文,雖然很短,但所有的要素都完全了。分列如下:()主角寶玉。()演變看會真記,收拾落花。()時間三月中浣某日飯後。()場所沁芳閘橋。敘述文的主題:敘述文的選材,除須注意適合題目,捉住特色以外,還要注意敘述的中心思想。如同一材料的取拾,不是決定於詞句的美麗,而是決定於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題大體可分三類:()傳記:主要寫他的家況、個性、格言、軼事。()歷史:生卒年月等應記述詳盡,家況軼事可酌量省略。()小說:不但材料要選擇,同時還要注意寫作上的技巧。總之,第一類要以善為主;第二類要以真為主;第三要以美為主。敘述文的流動:敘述文雖是記敘事物的動作變化,
20、變動過程中有慢有快,就成功為文字上的流動。現象展開不止,文字的流動也繼續不斷,這是敘述文的特色。快的敘述文以敘述事物的概要為目的;慢的敘述文,以敘述事物的詳細情況為目的,兩者的分野,正如畫圖上的寫意畫和工筆畫相似。大體說來,小說屬於慢的敘述文;歷史屬於快的敘述文。記事文和敘述文的混合:記事文和敘述文所記述的對象,都是事物,本來是沒有兩樣的。但仔細看來,記事文所記述的則以事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為主。而敘述文所敘述的是以事物的動作變化為主。前者是靜的、空間的;後者則是動的,時間的。實際上並不一定純粹屬於某種體材的文字,一篇記敘事物的文章,總是互相混用的。例如:()花園裏的菊花有紅的、白的、黃的、顏
21、色美麗、香味濃郁、小的花卉可供藥用。這是記述菊花的形狀、性質、效用。屬於記事文。()花園裏的菊花,紅的、白的、黃的、都很鮮麗的開了。這是記述菊花的變化的,是屬於敘述文。記敘文寫作指導舉例:題目:獅頭山遊記。()寫作指導:記敘遊覽獅頭山的經過和獅頭山上美好的景色。()發表順序:獅頭山是我久思遊覽的名勝。寫沿途景色。山上的清靜和涼爽。山上的寺廟及風光。遊後的感想。題目:月考前後。()寫作指導:敘述月考前後,同學們不同的動靜。()發表須序:敘述月考前夕同學們緊張的心情及準備功課的情形。敘述月考當日的情形。月考後輕鬆的心情。月考後同學們接到成績單的心情及檢討。抒情文作法(一)抒情文的定義抒情文是作者發
22、抒心靈上的真摯感觸,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用適切的詞字,再渲染上情感的色彩,而發抒出來的文章。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每個人都想把內心的情感說出來,獲得別人的同情與安慰;在高興喜悅時,如能得到他人的同情,那麼這份快樂,在精神上更是得到鼓舞;如果在悲憤哀傷時,而得到別人的安慰,自己的痛苦就獲到解脫;總之抒情文都是希望自己得到同情與安慰而寫作的。(二)抒情文的本質題材抒情文的本質,完全是發自感情,而情感的發生,必由於物象觸動,所謂,觸景生情;而感情的觸發,其題材大抵不外乎感景、感事、懷古、感人四種:感景一切的景物,往往會給人們留下一種印象,使人們心中原有感情發抒出來;如一輪皎潔的明月,得意
23、的人見了,就會有詩情畫意的感覺!一個失意的人看了就會增加無限的苦痛與哀愁!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些都是由景物所感,而發抒了真摯的情。感事由一件事而發生了感情,抒之成交,就是感事的文章。如李後主所抒發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未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得悲憤鬱結。又如哀郢中: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憂相接;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憂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慘鬱鬱而不通兮蹇佗 而含戚!這是屈原去國懷鄉之悲,寫得曲折動人。懷
24、古懷古的文章,與作者本身毫無關係,只是因偶而追思古人而產生的感情。如我們遊了吳鳳廟,就會聯想到吳鳳當年捨生取義的故事;感人感人的文章,通常一般人都是多抒寫男女間的恩愛、生離、死別的傷感!在書信及祭文中皆可常到很多感人的抒情文章!如劉令嫺之祭夫徐敬業文:輔仁難驗,神情易促,電碎春紅,霜彫夏綠,躬奉正衾,親觀啟足,一見無期,百身何贖,嗚呼哀哉這都是一些感人的文詞,又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等都是。(三)抒情文的寫作方法抒情文的寫作方法,說得最有條理而有系統的就是梁啟超先生,他把發抒感情的方法分成三種:()奔迸的表情法,就是一種突變的感情,是由意外過度的刺激而生,如大哭、大叫!內心毫不隱瞞,詞
25、句不用修飾,語句與生命都接合在一起了!如願死疆場,不願死牖下,是何等的真摯而神聖!()迴盪的表情法迴盪表情法,是一種胸中的濃厚情意,像蠶抽絲一樣,要一層深進一層,它是曲線式或多角式的表現。()含蓄的表情法這種抒情的方法是感情在很強時候而平淡的詞句去節制表達,使人去慢慢的體會出極深的情感。另一種含蓄的寫法,是先把情感全部埋藏起來,只是專寫一些眼前的景物,然後把自己深藏的情感從景物中發抒出來,如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樸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杜牧之有意含寫宮怨之作,宮人無聊嬉戲之情,抒發夜靜更深,臨幸無望,用側筆標露怨意之苦。(四)結論寫抒情文,必須要發抒內心之真誠纔可;
26、若本無所感,見物而勉強發生抒情,則所生之情必是虛偽的,便是無病呻吟。往往會為了發抒感情,而歪曲了事實,這就是抒情不真的原因。真摯之情,無往而不可宣洩,因此歪曲事實並不是抒情的好方法。所以抒情的文章,雖然有記敘,有議論,然而是以宣洩作者的真摯感情為目的。表達的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之處,但是總要以動人為原則。所寫的內容都是作者主觀之看法和見解,而沒有絲毫的客觀存在。要這樣才能使作者的感情不保留的發抒出來,否則就成為記敘文或議論文了!抒情文的寫作指導舉例:題目:別離(一)寫作指導:別離是悲傷的、痛苦的,把你心中的感觸全部寫出來。(二)發抒之順序:()別離的滋味。()此情永難忘。()祝福。()結語。題目
27、:母親的偉大(一)寫作指導:要從日常生活當中寫出母親偉大的地方。(二)發抒的順序:()母親對子女的愛。()母親的幸苦。()用努力求學,爭取榮譽來報答母親的恩惠。()結論。應用文(一)書信的作法:()書信的結構:通常我們寫一封信,在結構上來說,大致可以把它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是先說幾句禮貌上的應酬語。第二段是本文,是這封信的主旨敘述,只要有這一段,這封信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了。第三段是結束的應酬語,譬如我們去看一個朋友,商量一件事,一般的習慣在禮貌上總是先寒暄幾句,然後談到正事,臨走時說聲再見!那麼寫信先寫幾句禮貌上的應酬語,不就等於見面時的寒暄嗎?末了的應酬語,也就是等於說一聲再見了!()書信的
28、稱謂:書信的稱謂雖隨俗而異,但用在書信內,名目自有一定,稍有訛謬,就會鬧成笑柄。稱謂若是直接對稱或自稱,應視彼此間的輩分及關係而定,口對父母,稱父母親大人,自稱男或兒。如學生對老師,稱夫子吾師;但女學生不能稱夫子,因古時妻子對丈夫亦稱夫子;自稱學生或受業。稱人表示恭敬,常用尊令賢等字;如尊夫人、令尊大人、令兄、令弟、賢昆仲.等。稱人的籍貫和機關,表示恭敬,常用貴、寶等字,如貴省貴校寶號.等。對人自稱表示謙虛,其用語因輩分不同而有分別,對人稱自己的尊輩,則冠以家字。如家嚴、家慈、家兄等。對人稱自己的幼輩,則冠以舍字,或小字。如舍弟、舍妹、小兒、小婿!等。對人稱自己的師友和外姻,要冠上一個敝字。如
29、敝表弟、敝同學也有用愚、鄙、僕寒等。如鄙人、寒族、愚兄。自己稱自己已死的尊長,要加一個先字。如先父、先母;幼輩用亡字,如亡弟。書信的繕寫,字體以楷書小字為尊敬,提到受信人或他的親屬的稱呼時,須抬頭或空格,表示恭敬;尊敬別人的信不可脫漏塗改,應宜加注意;字之體勢,要工整勻密,通幅相稱;語體書信,要加標點符號;信封上所寫受信人的稱呼是指送信人對受信人的稱呼,而不是發信人對受信人的稱呼,這是要注意的。信封面上所寫啟緘二字,是與姓名有連帶關係;普通用台啟大啟,但對身分較尊的用鈞啟,對家庭尊長用安啟,父母用慈啟業師用道啟,平輩用台啟,對晚輩用手啟或收拆;緘字應寫在發信人地址姓名之下,普通僅寫緘字或寄字;
30、對尊長,可在緘寄之上加上一個謹字,表示敬意,對晚輩用手緘;如果是明信片就只用台收,不須用啟,底下也不用緘,因為明信片沒有封套,自無所啟,也無所緘了。()書信作法要領:寫書信的文章,和寫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文一樣,只要加上書信的格式就是書信文章了!寫信,在詞句上,要力求簡單明瞭,委婉達意,要使受信的人一目了然,不會發生誤會;所以用詞要平實、不艱深、不繁瑣、應按情誼的深淺、親疏、輩分的尊卑各得其宜。事有輕重緩急,吉凶之別,也應各異其詞,力求得體;報告的書信,要注意敘述詳實;商榷的書信,詞句貴在委婉,不宜有太肯定的話;勸告的書信,詞句要特別注意婉轉,不使人難堪,懇託的信,應有感激道謝的話,但措詞應
31、視情誼的厚薄而定,借貸的信,不可過分卑下,使人看出有搖尾乞憐的樣子,但也不可恃強硬借,引起對方的反感;索債的信,不可理直氣壯,氣勢凌人,露出一些討債的面孔,應以和藹誠懇為度;慶賀的信,要能稱揚得體,所用的一字一句,都要合乎大吉大利的口吻,不可夾雜些不祥的字句,使人看了引起不愉快的事情;慰唁的信,不可過度哀傷,重於對人之安慰,使對方不致有四顧茫然之感。總之,此類信開頭即不可說寒暄,只說信到之後的驚駭和哀悼,勉勵對方節哀順變的話,或安慰親人,撫育幼輩,完成死者的遺志,發展自己的前途,然後附上唁奠的禮物;贈謝的信,語貴典雅,最忌鄙俗之詞;這些都是寫信時應該留意的。(二)日記作法:寫日記是一個人每天的
32、生活記錄,它的好處很多,除了幫助自己做反省的工夫外,它還有下列幾項優點:()練習作文要使作文寫得好,不外的是多讀多寫;寫日記,是一個人每天的生活記錄,把每天所見所聞的事誠實的記錄下來,這就良好的寫作練習;因無文題的約束,所以文章很有真實性,日子久了,文句自然通暢可讀,剪栽結構也就漸趨熟練了!()培養恒心有恒為成功之本,恒心就是做事成功的基礎,沒有恒心,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就;寫日記更是要如此,要養成天天記,不間斷的良好習慣;這樣日久成習,自然就有恒心了!()備忘參考一個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平日所做的事情因為很多,時間久了,就難免會遺忘,有時回想總是糊糊塗塗的疑惑不決,難以決定;假使是件小事,也無關
33、重要,若是父母師長有益的論述,或是學問心得,那就重要了,有了日記,就可以幫助腦力之所不及。()修養德行我們平時做事,有善有惡,善事應該要多做,惡事必須要即時改過,這是一個人修養德行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我們每天能將日常生活所做的事情一一的記載下來,事情過後,翻開來看,那麼自己所做的善惡行為也就一目瞭然,即可勉力改進,避免自欺欺人的弊病。()我們寫日記要注意下列幾項:先寫日期,星期幾,次記氣候及溫度。日記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五項:甲、今天的生活片斷。乙、讀書心得。丙、國內外新聞摘要。丁、計劃感想。寫日記最忌單調、刻板,要力求變化創新,記一些當天的特殊事情,這樣纔不會感到厭倦無聊。日記的內容要簡潔明晰、生動活潑、如話家常、親切味美、方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