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二一部语文期末考试默写复习材料(二)答司马谏议书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 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 ,_,_。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 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 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了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 , ,_”,希望司马光原谅他。5.王安石认为有学识的读书人所争论内容的句子是:_,_,_。6.答司马谏
2、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指责自己的主要问题的句子是:_,_,_。7.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为自己辩护,他说受命于人主,为朝廷定法度,不能算侵夺官吏们的职权,然后他又接着说,“_,_,_” ,否定了“生事”之说。8.王安石在文中揭示众官对他汹汹然的原因的句子是:_,_,_。9.王安石举例说明先王做事也会招致百姓反对,不只是朝廷士大夫反对的句子是:_,_,_。10.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_,_11.“ , , ”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12.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的句子是:, 。13.从文中“ ”可看出王安石
3、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2料。14.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 15.“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16.王安石在文章最后正面表明态度:“ , ,。 ”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上枢密韩太尉书1.上枢密韩太尉书为说明“文气说”所引用的孟子的话是:“ ”。2.上枢密韩太尉书用来提出关于作文的论点的句子是: , 。 3.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称赞孟子的文章的句子是“ ,_, ”。4.作者坦言自己少年壮志的句子是: , 5.写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
4、醉之态,传达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情怀的句子:, , , 6. 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作者所乐的是: , 。7.对太史公的文章的评价的句子是: , 。8.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就“文” 与“气”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文者气之所形,然 , 。 9.文中表明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话是: ,而不自知也 。 10.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中心句)是: , 3, 。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 , ,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
5、的要领。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 ”,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 ”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 ,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 , , ”,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8.文章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
6、。4高二一部语文期末考试默写复习材料参考答案(一)1. 归去来兮辞 起笔二句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 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4. 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 ,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 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 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 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
7、到悲哀,自责之词是: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7. 陶渊明在 归去来兮辞 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8. 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9. 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 和刘禹锡 陋室铭 中的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 异曲同工。10. 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11. 归去来兮辞中“
8、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12.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 ,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13. 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色已晚 ,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14. 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15. 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
9、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516. 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7. 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9. 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
10、,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20. 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 ,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21. 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2.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几句描写了诗人的理想人生:天好则出游, 农忙则耕种, 登高则长啸, 临水则赋诗。 23. 归去来兮辞 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 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 怡然自得
11、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21. 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 的一句是“ 既自以心为形役。 ”2. 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 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 ,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 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6. 归去来兮辞 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
12、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8. 归去来兮辞 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6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12.在 归去来兮辞中,当我们读到“ 舟遥遥以
13、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时,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13.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4. 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15. 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6. 表现作者归家的急切心情的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7. 表示要顺遂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8. 写初见家门时欢欣雀跃之态的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19. 用
14、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0. 写作者归隐后登高舒啸临水赋诗的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1. 写农事之暇登山泛溪,寻幽探胜的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22. 写作者躬耕田园的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23. 表现作者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4. 写作者饮酒之乐的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25.作者化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的诗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15、 27.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自然田园倍添诗情画意。 28.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29.(2015 重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0.(2015 北京)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 ,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曾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1.写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的两句:僮仆欢迎,稚子候门。32.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的心态,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的两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33.归去来兮辞中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的两句是: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34.归去来兮辞中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侣,也足以乐而忘忧了的两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5.用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的两句: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3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737.归去来兮辞中,诗人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体现其认真的、现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