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助我成长教案篇一:知识助我成长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节 知识助我成长导学案八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毛中荣一、导入新课:放牛娃的故事: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1980 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5 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2005 年 10月 12 日,驾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了“九天揽月”的梦想。这个放牛娃是谁呢?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聂海胜靠 知识 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设计意图】通
2、过身边真实而典型的小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对教育的重要作用有一些感性认识。二、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教育的重要作用。2、通过对案列的分析,归纳出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3、通过学习正确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自觉接受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育对个人、国家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四、预习测评1、什么是教育?2、什么是受教育权?3、什么是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具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有针对性的做到精讲。五、探究活
3、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师精讲 )自学指导一: 多媒体展示快速阅读课本 5860 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手段:传授知识、经验教育的对象:人2、教育有哪些重要作用?想一想:教育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有何重要作用呢?从下列图片中寻找答案(图片见课件)这 3 名穷苦但又好学的孩子,是“ 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 1989 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1991 年 4 月,时为中国青
4、年报摄影记者的解海龙,在安徽大别山区“偷拍”下了在教室专心上课的“大眼睛 ”苏明娟 、 “小光头”张天义和“大鼻涕”胡善辉。“大眼睛” ,2005 年大学毕业,被安徽某银行录用。“大鼻涕”胡善辉解放军济南军区某后勤部队三级士官“小光头”张天义从江苏省盐城工学院毕业后,和一家制造石油钻探设备的企业签定劳动合同。招聘广告道路清洁工、搬运工若干,不限文化程度,身体健壮,月薪1000 元。 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薪 1400 元。 公司招聘工程师,本科以上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 元。 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万元,提供一套三居室住房。华人首富李嘉诚,财富
5、额:300 亿美元 ;名言: “知识改变命运 ”3、结合上面这组图片和材料想一想:你对“知识改变命运”是如何理解的?即教育对于个人(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知识助我成长教案)来说有何重要作用?(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精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用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面孔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知识小结: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权利)()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掌握前人的经验,获得独 立生活的必要前提;()教育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奠定走向未
6、来的基础。()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对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材料: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主席在第 12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想一想:你认为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关键靠什么?靠教育(展示科技成就图片)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有何重要作用?4、对民族、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成就未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育对
7、个人、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提升民族情感。知识小结教育的作用:1、对个人: 教育获取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2、对国家: 教育成就未来;3、对人类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中介.(自学指导二过度)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说明了什么?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自学指导二快速阅读课本第二节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2、什么是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3、义
8、务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展示图片资料:义务教育法第 5 条:凡年满 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我来断案阅读课本 61 页第一个案例,小组讨论: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参考答案:孩子上学,不是个人私事。因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受教育不是个人的私事,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共九年,小丽只上到八年级,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父让她退学帮忙的行为是不履行义务教育的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
9、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义务教育的特征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淘仍然拒绝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淘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学,并对小淘的家长罚款 1000 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 2005 年起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简称“两免一补” 。从 2012 年春季学期开始,云南省 129 个县的农村义务教
10、育阶段学生已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标准均为每天 3 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材料三:义务教育法 第 5 条:凡年满 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周岁入学。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 设计意图】结合材料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答题技巧,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依据材料,阅读课本内容寻找受教育的概念,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三个显著特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小结:义务教育的特征:1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2、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3、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知识回
11、顾:六、标杆题单项选择题1、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初二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于是乡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表现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 )A、普遍性 B、免费性C、群众性 D、强制性2、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 “脑袋满,才能钱装满”已成为普遍现象。这说明()A、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B、教育具有公益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D、教育能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奠基3、对“知识改变命运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只要学习了知识,命运就会变好B、知识是万能的,可以改变人的一切
12、C、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因素D、知识可以改变所有人的命运4、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B、促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C、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建设D、提高农民工的素质5、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这充分说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材料告诉我们( )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教育成就未来 教育能唤醒潜力、发展才智 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A、 B、C、 D、七、拓展训练阅读课本 61 页第二个案例,小组讨论:
13、1、处罚小陶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由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送其子女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使其子女就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准使其辍学。2、案例中镇政府对小陶的家长处以罚款,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哪一特征?强制性3、强制小陶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就个人来说,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接受教育更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
14、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的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使自己及家庭幸福。从国家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八、反思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今后你打算怎样学习?九、课后预习预习课本 6266 页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思考:1、我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2、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履行哪些义务?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篇二:人教版思品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4 知识助我成长教案知识要点
15、与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 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 明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明确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 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懂得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2 )懂得教育对下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树立终身学习
16、的观念。 教学重点: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公民受教育权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履行受教育义务无加强主动学习教学过程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寓言导入:教师讲读儿子和驴子 的寓言故事。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教育对人的作用,将教育对人的作用生动化。为导入新课铺垫。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感悟教育的含义活动一:阅读交流多媒体出示:上海农民工代表朱雪芹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设置此活动目的:通过故事让学生去探讨“是不是一定要接受学校教育才能成才” 。进一步让学生正确理解:教育的涵义(广义和狭义)教育的涵义: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
17、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感悟教育的力量。活动二:故事启迪(阿韦龙野人的故事)和(一则招聘广告给我们的启示)多媒体出示故事。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感受教育的力量。教师归纳: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
18、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3、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活动三:教育的益处大家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或平时的生活经验,完成下面填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学校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学习一处都很大。设置此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将教育对人的作用和自己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对自己的亲身体验的回忆更好的理解教育的作用及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学习语文,能使我们;学习英语,能使我们;学习历史,能使我们;学习绘画,能使我们;学习防灾、救灾的知识,能使我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
19、,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4、教育对国家的重要作用活动四:感悟理解多媒体出示材料设置此活动目的:通过学生阅读领悟材料,让学生明白对民族和国家而言,教育成就未来,兴国以教为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13 亿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包袱;相反,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材料二:材料: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 70 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
20、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 13.9%,日本则是 37.5%。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 1)看了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2 )我国如何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3 )我国要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从哪里入手?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1、感悟受教育权利活动五:案例分析(多媒体出示案例)设置此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一项权利。谢友兰,2001 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
21、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但是,当村干部找到谢明军劝说他让谢友兰读书时,谢明军却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友兰将其父亲告上了公堂。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依据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2、
22、义务教育活动六:多媒体展示图片请看图片思考问题在我国是否每位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都得到了保障?少年儿童失学、辍学谁之过。把学生分为五组,分别代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设置此项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正确理解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的含义。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兴办学校,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社会: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维护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学校:按时接纳学生入学,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保质保量,按时进行教学活动家庭:家长应及时送子女入学,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你们各方的措施都很好,关键是付诸行动,挽救失学儿童。(师小结):
23、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要实施,不仅涉及到儿童少年,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义务教育含义: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多媒体出示义务教育的含义)从义务教育的含义中可看出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而 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体现在这两方面。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师过渡)另人欣慰的是,失学儿童的遭遇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的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到全社会的捐资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无不
24、象一股股暖人的春风,点燃了失学儿童心中的希望。3、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活动七:多媒体展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 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以上就是义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现在已经接受了什么教育?将来还要接受什么教育?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形式的教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知识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积极,很活跃,老师非常感动,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
25、成就未来的道理。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给我们带来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权。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教育的含义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的作用,对个人、国家的意义知识助我成长受教育权的含义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篇三: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设计 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泰来县江桥中心学校常丽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
26、权意识。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框包括两部分: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是难点,同时它也是第二框内容的铺垫。 课前准
27、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学生:收集“知识改变生活 ”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板书设计一、知识助我成长知识改变生活学习成就未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课件):例子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 “你放羊做什么?” “挣钱” “挣钱做什么?” “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 “生娃” “生娃做什么?” “放羊”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
28、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有这样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也从心底发出了“我要上学”的呼喊。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要上学 )这首歌反映了贫困地区孩子的什么愿望?孩子们为什么这么渴望上学?二、综合运用,巧学新知(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教育的含义(播放课件)七嘴八舌我认为教育就是?(目的、手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催化活动。目的:促进人的发
29、展、社会的进步。手段:传授知识、经验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义。(1 )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 苏明娟的今昔对比(播放课件)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苏明娟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播放课件)招聘广告这则招聘广告对你有什么启示?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得出结论: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小结 :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
30、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2 )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 播放多媒体音像资料。 (神一到神六的发射)各抒己见:你认为教育与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有何联系?得出结论:教育成就国家、民族的未来。(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1、什么是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有谁知道“大眼睛 ”具体受什么教育?2、义务
31、教育的含义、地位和特征(1 )义务教育的含义,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2 )义务教育的特征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义务教育法第 11 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2005 年 11 月 10 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针对农村教育经费问题表示,到 2007 年,要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 ,就是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 “中央财政新增教育经费将主要用于农村。
32、 ” 2015 年我国将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三、我来做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积极,很活跃,老师非常感动,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归纳,教师播放课件。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教育的含义( p58)2、教育的作用,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p59-60)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1、受教育权的含义 (p60)2、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特征(p61 )四、结束语(多媒体播放歌曲我要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