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一浙 江 万 里 学 院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学 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案工作小组名单一、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名单: 组 长:郭秋丽成 员:方跃峰 高 昆二、提案工作小组名单:组 长:王海洲成 员:陈仲委 陈清升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 筹备 工作领导小组二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二2浙 江 万 里 学 院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学 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正式代表:60 人)一、计算机系代表团:(共 18
2、 人)团 长:殷伟凤正式代表:方跃峰 李继芳 柴本成 杨爱民邹运兰 肖启莉 杨 庆 高 飞冯继宣 孙荣高 万 忠 金 敏毕春跃 刘云鹏 刘汉中 潘铁军刘玉英二、计算机系代表团:(共 19 人)团 长:陈智罡正式代表:奚李峰 邓 芳 汪 沁 胡锡伟 王涛伟 李 谦 刘晓利 金 冉 张梁斌 杨晓燕 刘 臻 张延红 董 晨 杨秀金 刘学俊 林从容 李信本 赵 晨3三、行政、实验中心、信计系代表团:(共 23 人)团 长:岑仲迪正式代表:郭秋丽 王住登 乐安波 高 昆尹书华 李光勤 毕建欣 陈仲委徐玉花 王海洲 王亦红 顾锋娟郑秋红 陈清升 林香娟 胡 炀邓秀春 黄 剑 朱 春 孙德超张利军 刘庆兵注
3、:刘玉英代表请病假,刘庆兵代表进修请假,不能到席。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三4浙 江 万 里 学 院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学 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一、 主席团奚李峰 方跃峰 郭秋丽李继芳 岑仲迪 陈仲委 高 昆 王海洲 二 、秘书长: 郭秋丽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 筹备工作 领导小组二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四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委员代表大会执行主席名单512 月 15 日上午: 奚李峰 方跃峰 郭秋丽(开幕式) 李继芳 岑仲迪
4、 陈仲委高 昆 王海洲(代表团团长发言)殷伟凤 陈智罡 岑仲迪(闭幕式) 奚李峰 方跃峰 郭秋丽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五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会议议程6(介绍领导、来宾、主席团成员)一、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二、学校领导讲话三、学校工会领导致词四、奚李峰院长作学院工作报告五、方跃峰副院长作教学工作报告六、王海洲分工会副主席作学院工会工作总结七、代表团团长发言八、闭幕式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六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双代会”会议日程安排7时间 会 议 主 要 议
5、程 主 持 人 地 点 参 加对 象12 月 14 日下午13:30-14:30预备会议:1介绍“双代会 ”筹备情况;2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案工作小组调整名单;3通过大会日程安排;4通过大会主席团调整名单。郭秋丽 7306 会议室 正式代表8:009:35开 幕 式:1、 宣布大会开幕,奏(唱)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 校领导讲话;3、 校工会主席讲话;4、 奚李峰院长作学院工作报告;5、 方跃峰副院长作学院教学工作报告;6、 王海洲分工会副主席作学院工会工作总结。郭秋丽7208 报告厅正式代表9:3510:25 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各代表团团长行政、信计代表团 :7302 资料室;计算机系
6、代表一团:7202 党员之家;计算机系代表二团 7208 学术报告厅正式代表10:2510:35大会主席团会议 7306 会议室 主席团成员10:3511:00 代表团团长发言 郭秋丽 7208 报告厅 正式代表11:0011:30闭 幕 式:1、通过有关报告;2、宣读大会决议;3、院长奚李峰致闭幕词;4、宣布大会闭幕,奏国际歌。郭秋丽 7208 报告厅 正式代表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七8以师立校,为推进内涵建 设继续奋斗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6/2007 学年工作报告奚李峰各位代表:请允许我代表二级学院行政向大会提交工作报告,请审议。2006/2
7、007 学年是我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 师资结 构与科研水平的一年。一年来,通过 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转变教学理念,使学院的教学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一年来,通过组织 国内外会议,增 进学术交流,提升教师 科研水平,从而确保 师资队伍建设。2006/2007 学年重要事项回顾:一科研实现突破:标志性的成果:1.完成科研工作量为上学年的三倍;2.发表三大检索论文数十篇;3.实现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再次突破;4.取得了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1 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5.宁波市重点学科“ 应用数学 ”获批本学年,学院不但成功举办了“华东地区模糊数学会 议”(宁波),协办了“全国分形与动力
8、系统会议” (镇江)、 “长江三角洲分形 workshop”(杭州)等数学会议,更重要的是,我院通过举办三次“ 计算机” 类 国际会议的分会并担任分会主席等方式, 积极倡导计算机系教师撰写英语论文并向国际会议投稿,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了我院三大检索的论文数量,特别是 EI 检 索的数量,这与我校从事工程应用研究的目 标是高度吻合的。期间,由院长亲自组织了多次科技论文写作的讲座。通过这项活动,学院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 术团队逐渐地、自发地形成。学院本学年在保证论文质量(2 篇中国科学)的前提下,三大检索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达到 30 余篇,其中 10 篇 SCI,11 篇 EI。这种跨越式的发展
9、,为师资队伍的奠定了9良好的基础。目前,今年申报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有 5 名成功晋升,这次我院历年的最好业绩,何以如此,其根本在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如何保障科研水平的提升?措施有二:第一,申报工作量的计算,第二,版面 费的资助政策,我们着重谈第一点。申报工作量的计算是院 长亲自倡导的, 该政策对教师在科研申报进行积极的鼓励,挖掘了申报热情、 顺应了教 师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极大地鼓励了教师从事科研项目的申报,一时间出现了全校申报科研项目,我院申报至少占一半的局面。量变是质变的基 础,通 过数量的提升,最终为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在政策出台前,教师们的惯性思维是,自己能不能申报成功,如果能成功就
10、申报,否则就干脆不写;然而,科研申报首先是重在参与,更重要的是 “天道酬勤”,通过申报书的多次反复撰写,不断提炼理清了自己的科研思想,总结失败的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这点收获才是该项政策出台后最重要的收获。岑仲迪博士申报的涉及“ 人力 资源的期权定价” 的科研 项目取得了省基金的突破,这是我院自 2001 年来的首次突破,不但令人欣喜,更又令人回味。首先,数学类的项目,选择“应用研究 ”大有可为 ,这与省基金的宗旨符合;其次, “数理金融” 是很好的方向,许多学科可以进入, “数学”可以, “计算机技术”更是应该进入,什么是计算机的应用,是指“ 计算机技术”在特定行 业的特定 应用,而
11、“金融保险”是宁波市的重要行 业,这是我们未来发展一条新的道路。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的取得,其实指出了不足,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 “又快又好”的发展,在兼顾高度的同时 要保持数量,是 对传统科学 “数学”的挑战,新一轮的申报即将开始,我们必须积极筹划,认真应对,争取申 报 2008 年的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潘铁军博士的项目获得了宁波市科研进步三等奖,这是我校 IT 类第一个科技进步奖,可喜可贺。一方面,说明我校“走进企业”进行应 用开发的方针的正确性,在此也号召我院教师积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进行研发;另一方面,该项目的获奖,也体 现了学10院的重视关怀,学院为该项目申请了省级鉴定,学院负
12、责有关会场的布置等系列服务,院长、副院长亲自参与,这在省内高校都是罕见的。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学会“ 十一五 ”规划课程、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工程化项目训练”进展良好,已基本具备省级鉴定的条件,为下一阶段的省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奠定了基础。该项 目目前的学生受益面逐步扩大, “工程化” 训练带了就业效益开始凸显,更重要地,这种模式是与计算机系教学匹配的一种“合作式” 、“讨论式” 的团队学习,是适应我院的一种教学改革,其中的“评价体系”尤其令人耳目一新。浙江省精品课程数据结构的建设团队,认真开展“ 讨论课”教学,在这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中进行了“ 实践教学 ”的新改革,平时通过统
13、一进度,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取得了突出的成 绩。他 们的教学软件获得了浙江省一等奖。目前, “网络兴趣小组”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该小组通过网络类技能“认证考试” 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这是一个新的值得注意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与 “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相关的改革方向。我 们期待有更多的教学改革的亮点闪耀在我院。值得高兴的是,我院获得了“宁波市重点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这个专业自招生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以数学为平台、以数学建模为纽带的“数理金融”、 “智能计算”的模 块教学。如何加强该专业的建设, 进一步突出特色,是该专业的主要目标。目前该专业在“ 数理金融”的特色建设
14、方面取得了如下成 绩:1.申请获批“期权定价”的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 参与了宁波市 “金融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3. 发表了经济类 SCI 论文,以及经济类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刊载。目前,已联系一级出版社,由出版社提供经费,准备 在“数理金融”、 “数学建模”等方面撰写和出版教材。当然,课程建设中的数学类的课 件建设,因 为涉及到数学公式的输11入,工作量极为庞大,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新专业“统计 学” 、“信息工程 ”的成功申报, 为我院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是我院的首要任 务和中心工作。三就业工作的继续领跑:就业工作,
15、是我院高度重视的工作,我 们的就业率始终排在万里的前列。我院就业率高的核心,是我院制订 了四管齐下(辅导员, 毕业设计导师,班 导师,教职工介绍就业)的优惠的就业政策,以本科为例:A、本科毕业生辅导员:该政策参考分段线性函数,其斜率(即奖励力度)与目标区间的激励兴奋度有关。B、本科毕业设计导师:所带设计的学生签约达到一定比例要求的,按学生人数进行奖励;未达到该比例的不予奖励。C、毕业班班级导师:所指导班级的毕业学生签约达到相应比例要求的,进行奖励。D、教职工:按照介绍签约数量计算。四实验室建设的质的飞跃:一年来,实验室建设蒸蒸日上,其标志性的成果有:a. 信息可视化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基本完成
16、了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建成了以小型机为依托,建立集网络、 计算、储存为一体的实验控制中心。开展了各类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展了实验指导书的编写。b. 财政厅项目的申报成功:12“嵌入式”, “网络” 实验室的 财政厅项目的成功申报,既为“信息工程” 的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又为新一 轮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验平台。五教师结构的大幅度提高: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本学年教师的职称结构日渐完善。以前,我 们主要解决是学历问题,目前主要解决的是高级职称问题,我 们可以 简称为“ 副教授”工程。其保障措施有:1. 针对 6 级岗的讲师,提供科研申报的倾斜,科研论文发表的资助;2. 倡导项目化经
17、费使用,即以院内项目申报来倡导学术,并主要以参加学术会议为主。3. 积极倡导教师进修,将进修期间的待遇与科研产出结合。三点设想:1. 走进企业,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校的办学宗旨在于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于教师而言,关 键在于走进企业,了解市场。只有通过大量的横向项目的锻炼 ,教 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更好地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 推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讨论课,推进“项目化训练”,推进“网络”兴趣小组,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进“信息与 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3. 加强“特色”科研研究形成合力,在特色研究上争取突破,由点及面,确保研究的高度与宽度,争取“又好13
18、又快”地发展。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是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开 创新局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07 年 12 月 15 日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八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06-2007 学年财务运行情况奚李峰2006-2007 学年经费支出情况(根据财务报表显示)本学年支出总额为 817127.41 元, 支出结构如下:项目名称 上年节余(元)预算(元) 实际支出(元)本年节余(元)教师费用 0 6457042.51 6457042.51 0学生费用 188412.23 532200 551919.48 168692.75设备购置费
19、739572 658500 34892 1363180教学三项经费 222593.7 1053600 889272.79 386920.91公务费与其他 67622.34 297600 244000.63 121221.71合计 1218200.27 8998942.51 8177127.41 2040015.37新学年财务预算将继续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严格控制各项财务开支,杜绝浪费,14把二级学院有限的资金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学院资金的使用效益。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代会2007 年 12 月 15 日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九深化教学改革,加强
20、内涵建设在计 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教学工作报告方跃峰各位老师:经过大家认真的准备,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向大会作 教学工作报告, 请 予审议。讲二个方面:一、一年来教学工作的回顾二、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任务一、一年来教学工作的回顾一年来,学院始终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为出发点,全面加 强教学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实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 教学常规常抓不懈一年来学院始终围绕着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对“教学 计划、教学运转、条件建设、教材管理与建设、质量监控、教学改革及项目建设、教学活动和教学档案”等常规教
21、学安排进行了全程、全员的规范化管理,质量监控中以督导组为 主的全员听课制度已常规化,教学比赛等各类教学活动已细节化,全年教学运转良好,完成了教学计划,各 类教学档15案规范有序。全年共完成教学各类课程 117 门;完成各类教学工作量 28432,人均 490,超过了学校平均值;教学各类宣传 15 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会议 8 次,达 15 人次。具体详细见下表。06-07 教学基本情况开课情况理论课 实验课 单独开设的实验 课(实践) 公选课 总课程数89 58 18 10 117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 教学建设 总数工作量 人数 人均 工作量 人数 人均 总量总人数 总人均25685.99 5
22、5 467.02 2746.00 54 50.85 28431.99 58 490.21说明:1、课堂教学人数指在 职教师 +兼职教师;教学建设人数在职教 师+实验室参与人员;总人数在职教师+兼职+实验室参与人员。2、 课堂教学:公 选课+理论教学+实验实践+素质拓展+学习支持+ 教学研究论文.教师培训序号 培训名称 参加人员 时间1 关于“极限编程(XP)” 的企业调查 刘学俊、李继芳、张怡芳、董晨 2006.8.242 2006 高校 JAVA 暑假教学研修班小结 张梁斌 2006.9.113 软件工程教学研讨会 刘学俊、刘汉中 2006.9.144 电力配变终端的研发 孙德超、朱春、邓秀
23、春 2006.9.205 2006 教育行业信息安全会 陈智罡 2006.9.256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陈仲委 2006.10.157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陈智罡、陈仲委 2006.11.108 马努力卡理工学院计算机信息人才的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陈仲委 2007.5.25教学宣传序号 内容 时间1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公司化”实训初见成效 2006.92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 2006.103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公司化”素质拓展阵地正式开班 2006.104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就业工作早计划、早安排 2006
24、.105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形式多样新生教育 2006.116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隆重举行“创新、 创业报告大会” 2006.11167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与宁波华力公司签署 ERP 系统研发协议 2006.128 加强交流 励精精品课程建设 2006.129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课程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7.3计算机学院项目化“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改革成效明显10 重视信息反馈深化教学改革 2007.311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公选课体系 2007.412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科技英文写作与交流活动 2007.413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07 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2007
25、.514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注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管理 2007.515 专题讲座拉开计算机导论课改序幕 2007.62、深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年进行了各类教学改革和建设,经过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我们在“专业建设、 课程建 设、教改 项目、条件建设、教学比赛、团队申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共申报和建设各类项目约 56 项,其中新增“信息工程、统计学”两个新专业;成功申报“信息与 计算科学”为宁波市重点专业;成功申 报“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续建)(305万元)、计算机网络与系统 集成实验室(308 万元)” 两个省财政厅实验室项目,并圆满完成省财政资
26、助实验室“ 信息可 视化实验室” 的建设;成功推 进了“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的课程改革;开出了“ 网络兴 趣小组” 等素质拓展平台;取得了教学成果和比 赛各类奖励:省一等奖 1 项、省二等奖 1 项、省三等 奖 2 项、市三等奖 1 项,校一、二、三等 奖多项;全年共出版各类教材 8 部;获得了学校年终教学考核评价 A 的优良成绩。 详细见下表,17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6-2007 学年教学类建设项目汇总序号 类别 名称 时间 参与人员成功与否 成效1 信息与计算科学宁波市重点专业申报 2006 年 11 月 奚李峰、岑仲迪 成功 宁波市重点专业2 信息与计算科学省重点专业申报 整个学年
27、 奚李峰、岑仲迪 否3 统计学专业申报 2007 年 4 月 奚李峰、岑仲迪 成功 新专业获批4专业申报信息工程专业申报 2007 年 4 月李继芳、奚李峰、方跃峰、殷伟凤、陈仲委、胡锡伟、 陈智罡、董晨、高昆 成功 新专业获批5 学科建设 “应用数学”宁波市重点学科 2006 年 12 月 奚李峰、岑仲迪 成功 宁波市重点学科6 数据结构省精品课程建设中期检查 2006 年 12 月杨秀金、奚李峰、汪沁、刘晓利、胡锡伟、邓芳、黄剑 成功 评价优秀7 数据结构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 2007 年 5 月杨秀金、奚李峰、汪沁、刘晓利、胡锡伟、邓芳、黄剑 否8 数据结构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申报 200
28、6 年 12 月杨秀金、奚李峰、汪沁、刘晓利、胡锡伟、邓芳、黄剑 否9 数据库原理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2007 年 5 月 杨爱民、王涛伟、刘学俊 否 出版教材10精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C+)校级精品课程 2007 年 3 月 刘玉英、杨庆、王涛伟、刘臻 成功 出版教材11 数学分析 1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1 月 郭秋丽、尹书华、李光勤、刘庆兵 成功 校级重点课程12 数学建模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1 月 乐安波 成功 校级重点课程13 操作系统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3 月 李信本,殷伟凤,刘汉中,邓芳,林从容 成功14 离散数学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3 月 胡锡伟
29、、柴本成、高飞、肖启莉 成功15重点课程软件工程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3 月 刘学俊、潘铁军、刘汉中 成功 出版教材1816 计算机图形学校级重点课程 2007 年 3 月 张怡芳、李继芳、柴本成、陈仲委 成功 出版教材17 数学建模的实践教学数据处理及应用统计分析 2007 年 4 月 岑仲迪、边一斐、毕建欣 成功 校级18 计算机实践性课程“项目化” 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6 年 10 月李继芳、奚李峰、刘学俊、方跃峰、陈仲委 成功 省级19以 ACM-ICPC 为切入点,推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2007 年 3 月胡锡伟、刘臻、刘云鹏、高飞、 杨庆成功 校级20 计算机“
30、案例教学” 理论与实践探索改革研究 2007 年 3 月杨晓燕、张延红、张梁斌、陈智罡、金冉、董晨 成功 校级21 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07 年 3 月王涛伟、刘玉英、杨爱民、邓芳、朱春成功 校级22 “即插即用”型 IT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7 年 9 月 张延红 成功 市级23 三本院校面向应用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6 年 5 月 杨晓燕 成功市 2006 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4教改项目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7 年 10 月刘学俊、方跃峰、李继芳、杨爱民、董晨成功校级立项,推荐参加省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待批。25 计算机
31、实践性课程“项目化” 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7 年 5 月 李继芳、奚李峰、刘学俊、方跃峰、董晨 成功 宁波市三等奖26 计算机实践性课程“项目化” 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7 年 7 月 李继芳、奚李峰、刘学俊、方跃峰、董晨 成功 校一等奖27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2007 年 7 月王涛伟、杨爱民、奚李峰、胡天云、李信本 成功 校二等奖28 面向对象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07 年 7 月 李信本、刘玉英、王涛伟、杨秀金 成功 校二等奖29 数据结构课程网站(教学软件) 2007 年 10 月 胡锡伟杨秀金 邓芳 汪沁 黄剑 成功 浙江省一等奖30教学成
32、果研讨式教学过程信息采集系统软件(教学软件) 2007 年 10 月 刘学俊李继芳 方跃峰 沈成杰 张炜钢 成功 浙江省二等奖1931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调度问题及调度算法动画演示与自主实验 2007 年 10 月 李信本赵凤霞 邓芳 刘汉中 成功 浙江省三等奖32 数据库原理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软件) 2007 年 10 月 杨爱民、张文祥、王涛伟、李信本、黄 剑 成功 浙江省三等奖33 DES 算法演示系统 2007 年 10 月 董晨、陈智罡、 杨晓燕、张梁斌、金 冉 成功 校三等奖34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项目组角色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7 年 3 月2008 年 6月 奚李峰 成功
33、省级35“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项目组角色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7 年 3 月2008 年 6月 奚李峰 成功 国家36 申报数据结构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6 年 10 月 杨秀金、汪沁、刘晓利 成功人民邮电出版社将出版37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 2007 年 9 月 刘玉英、杨庆、王涛伟、张怡芳 成功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38 信息安全导论 2007 年 4 月 杨晓燕,董晨,金冉 成功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39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2006 年 8 月 张文祥、杨爱民 成功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40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2006 年
34、12 月 楼玉萍、金敏 成功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41 VISUAL BASIC 上机实践指导 2006 年 12 月 楼玉萍、金敏 成功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42系列教材软件工程实务 2007 年 8 月 刘学俊、李继芳、刘汉中 成功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43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及实例教程 2007 年 10 月 张怡芳、李继芳、柴本成、陈仲委 成功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44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评估 (省属高校) 2006 年 陈仲委,孙德超等申报成功 已经上报45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续建) 2007 年 10 月 殷伟凤、毕春跃、孙德超 成功省财政厅支持实验室申报重点资助 305 万46 计
35、算机网络与系统集成实验室 2007 年 10 月 陈智罡、张延红、董晨 成功省财政厅支持实验室申报,308 万47 “信息可视化实验室” 建设(省财政) 2005-2007 奚李峰、陈仲委、李信本等建设完成省财政厅支持建设, 350 万良好48 数学实验室(续建)(校) 2007 年 3 月 岑仲迪、黄剑 成功 批准获建49实验室项目“实验室网络存储系统” (校)2006.09-2007.07 李信本、陈仲委、黄剑、邓秀春 成功 校级50“期权定价模型及其数值计算方法”宁波市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申报 2006 年 10 月 岑仲迪 成功 人才基地项目51“投资组合理论与投资风险管理”宁波市金融
36、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申报 2006 年 10 月 乐安波 成功 人才基地项目52基地申报IT 产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2007 年 10 月 李继芳、方跃峰、刘学俊 待批53 团队申报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系列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省)2007 年 10 月 奚李峰、李继芳、刘学俊 待批54 省新苗项目 研讨型教学过程信息采集软件系统(省) 2007 年 6 月 刘学俊 成功 省级55 信息安全技术校教案比赛(校) 2007 年 6 月 董晨 成功 优秀奖56教案比赛Java 程序 设计校教案比赛(校) 2007 年 6 月 杨晓燕 成功 优秀奖213、团队建设促进了教学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始终是
37、教学建设的重中之中,我们在各类项目申报和建设中始终要求用集体的智慧来全面开展工作,这一方面培养了教师队伍,加强了集体荣誉感,形成了教学建设和 发展的统一认识,理清了思路,另一方面保证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我们在省财政厅实验室建设专项申报中,我们的申报团队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挥各自专长,团结协作的精神 风貌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且队伍在申报过程中也理清了人才培养思路和相关的条件建设思路,老师之间也加强了理解和感情。我们的网络教研室老师在网络兴趣小组的开设中,全员参与,全员动员,不计较个人利益,为专业模块课 程修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的“数据 结构” 精品课 程团队,在省 检查和国家精品
38、课程申报中,团结协作,传帮 带的作用,确保了课程建设的成效和可持续发 展。正是我们的团队建设的成效,保证了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4、树立过程的服务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院始终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特别是过程服务,保证了各项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年来学院、系领导和教务管理部 门特别注重过程化的服务,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项目的申 报和建设、教学改革的实施等工作中,始 终坚持过程化的服务和管理并举理念,在服 务中和老师一起理思路、理方法、理措施,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了教学质 量的稳步提高。我院在省、校
39、各类教学检查和项目建设的绩效考核中取得了好评。如:“ 数据结构”精品课 程、 “信息可视化实验室” 、“毕业设计(论文)”、 “省教师教学软件比赛”、“学校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改革项目” 等等,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服务管理的真正体现。5、加强自身宣传、加 强学术活动开展,加 强内外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类资源,确保学院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靠大家脚踏实地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宣传、加 强学术活动开展,加 强内外平台建 设。过去一年,我院在加强自身内功建设的同时, 积极向各级部门宣传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 赞许;同时我们积极协办和承办各种会议,拓展内外沟通平台
40、,拓展自身宣传,拓展自己的 话语权,拓展老师的视野;如:承办的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年会,我 们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实效,一、 应用型人才试点单22位;二、三个项目以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展示;四、教师的沟通和联络, 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二、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打算1、 师资队伍建设。一切工作的依靠是人,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团队, 过去一年虽然我们在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面和实际载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两个新专业获批以后,我们的师资 在量和质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量,二是质,三是 稳定协作的 团队。今后一年我
41、们将围绕专业方向,加强现有人员整合、培养的同时,积极引 进高层次的学科专业人才。2、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档案管理以及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而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龙头。我 们必须理清人才培养的“ 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具体内容和培养手段 。基本想法是:一、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必 须整合课程的量和内容,建 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平台,如:基 础课程平台(专业学习入门和学业规划)+专业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模
42、块课程平台(职业综合能力,行业角色及相关职业证书知识点的融合)+素质拓展课程平台(综合素质培养)+开放课程平台(创新能力培养,学科竞赛 ,第三、四 课堂);二、课程队伍建设,以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组建教学团队;三、 课程大纲和内容的修订,注重理论、 讨论、实践的内容学时分配;四、课堂教学 组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体现“ 教师的主导性”和 “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学生学 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五、课程资源的建设,课 程网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化教材建 设,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出版等;六、考核制度建设,量和质的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的多元分层评价考核,教师课程建设量和质的考核;七、良心工程建
43、 设。3、 教学 质 量监控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决策指挥、制度管理、质量评估、信息反 馈 、调查整改等一整套监控机制。加强院内部学生信息 员的交流;加强督导工作的独立性;确保反馈信息的真实准确。4、 教学档案建设。教学档案建设是教学积累和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要继续加强了各方面的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发现教学和其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3老师们!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 细致的工作,涉及到学院各个部门,涉及到学院每一位教师和职工,同时也关系到我院的生存和发展。 稳定、和谐、科学的 发展是我院教学工作的追求,天地方 圆、恒志笃行,我相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成
44、功,一定会收熠希望。谢谢大家! 2007-12-15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二届二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十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细则(试行)为贯彻落实“ 浙江万里学院教 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浙万院教200718号)的文件精神,调动广大教 师积极开展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 ,特制 订本计算细则。、 计算原则和对象教学工作量计算基本依据“浙江万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浙万院教2007 18 号)中浙江万里学院二 级学院教学工作量 评价细则文件规定,对各项工作量计算进行相关的规定,特别是与教学质量和教
45、学效果挂钩,另外对24学院同意安排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其他项目也给出相关的工作量。本计算细则是我院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综合业绩点计算办法附件;是“浙江万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浙万院教 200718 号)的具体实施依据。凡我院聘任教师岗位的教师均应参加教学工作量综合计算。一学年内因进修、出国、产假、病假等原因在岗时间不满 6 个月者,不在计算之列。、 计算内容教学工作总包括:一般教学工作量、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量和其它工作量。其中,一般教学工作量又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素质拓展工作量、学习支持课 程辅导工作量等。教学工作总量的计算公式为:教学工作总量 Q i +
46、 L i+ T iQi一般教学工作量Li 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量Ti 其它教学工作量(一)、一般教学工作量Q i下列工作量计算考虑理论完成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评价系数两个方面。教学质量评价系数为:评教在全院(90,100分的该课程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2;评教在80,90) 分的该课 程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1;评教在70,80)分的该课程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0;评教在0,70)分以下的该课程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9。理论完成工作量按照下面计算。1、理论教学工作量Q 1计算理论课学时计算严格按照课程学分计算,即1学分为16学时,包括批改作业、考试等全过程的教学工作。开班系数K 1:按照授课学生数
47、来计算,70个学生为一个基本单位,K10.7,71130人的系数 为1.1;131180人的系数 为1.2;181人及以上的系数为1.3;同一教师的平行班授课按照第二班、第三班、第四班等的系数分别为0.90,0.85, 0.80,即自0.9起逐班递减5%;学院新开课系数为1.2;按照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的精神: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25教学”,“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特给予双语教学、教学改革课程的系数为1.5。2、实践
48、教学工作量计算(1)课内实验工作量Q 2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验环节。实验以36个学生为基本单位,如还需分班的,必 须经学院审批,交教 务办备案。实验课 一个学时为一个 标准工作量,包括 实验准 备0.2, 带实验0.8。重复实验为0.95。一名教师不能同时带 两个班,如有此 类情况只按一个班计。学生 实验时间明显不足的,按正常工作量的一半计算工作量。(2)课程实习、行业调查、社会调查、生 产实习工作量Q 3实训、实习工作量(包括认识实习、教学 实习、生产实习 等)Q3 18 C3 K3Q3 实习教学标准学时C3 实习教学学分K3 开班系数,选课人数 /60(K30.7)(3)
49、课程设计和学年论文工作量Q 4。Q4 10 C4 K3Q4 课程设计、学年论 文标准学时C4 课程设计、学年论 文学分K3 开班系数,选课人数 /60 (K30.7)(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Q 5按照 8 个学生为一个基本单位,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合并计算,含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量。8 个(含)以内的学生:专科:6 学时/学生;本科:12 学 时/ 学生。另外增加工作量:联系单位 1 学时/学生;带班及巡回 检查 1 学时/ 学生;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为校级优秀论文再另加 12 学时, 同 时规定每位教师在学生优秀论文所附加的学时数累计不超过 24 学时。3、学习支持课程辅导的工作量计算Q 6计划审批内的学习支持课程辅导按照学校规定计算,未经批准备案的不纳入计算范围。(二)、教学建设、改革、研究工作量 Li学校列出项目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计算,另外增加下列内容:1、 院内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