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职业健康审计评估报告1.概述1.1 项目背景-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 23 号令) 、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政府令第 12 号)和当地安监部门具体要求,对-进行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年-月该公司委托唐山永安职业健康检测评价有限公司对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工作。唐山永安职业健康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是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审计评估资质的检测评估技术服务机构,能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估原则,保证评估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干扰,对受委托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审计评估。为
2、保证审计评估报告质量,按照唐山永安职业健康检测评价有限公司质量控制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人员技术保证:抽调有职业健康评估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评估工作,设置评估负责人、资料收集人、评估报告起草人、审核人。评估程序保证:要求参加人员全面收集项目相关资料,认真学习与本评估相关的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后,对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危害现场调查。制定评估方案,对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对生产工艺和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设施进行分2析,按照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工作方案和程序进行工作。采取公司内审核,分为评估组内审核、公司质量控制办公室审核和公司技术顾问小组审核的修改定稿制,保证职业危害评估报告的规范和完整。
3、1.2 评估目的(1)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预防、控制、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2)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审计评估,对不符合职业健康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作业场所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3)为政府部门职业健康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为生产经营单位综合防治职业危害提供依据。1.3 评估依据1.3.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2 年 5 月 12日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 1987 年 12 月3
4、 日) ;(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6 年 7 月 27 日施行) ;3(6)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 23 号;(7) 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108 号) ;(8)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63 号) ;(9)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 1 号;(10)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23 号令)(11)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政府令第 12 号)(12) 河北省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暂行) (13)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
5、监发【2003】142 号(1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1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1.3.2 标准、规范(1)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GB 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物理因素(5)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6)GBZ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7)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8)GBZ/T18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9
6、)GBZ/T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4(10)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11)GBZ/T195-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12)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13)GBZ/T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14)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15)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16)GBZ/T229-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一部分 生产性粉尘(17)GBZ/T229-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二部分
7、化学物(18)GBZ/T229-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三部分 高温(19)GBZ/T229-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四部分 噪声(20)GBZ/T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1)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22)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23)G B/T28001-2001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规 范 , 自2002 年 1 月 1 日 起 实 施(24) 河北省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导则(试行) 冀安监管安健【2010】第 81 号(25)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
8、技术规范(26)GB 16910-1997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5件(27)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28)GBZ/T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29)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30)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1)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2)GB 50033-2001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32)GBZ/T231-20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33) 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1.3.3 其他有关资料(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
9、 生产经营单位平面图;(3( 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及产品;(4( 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6( 防护设施的配备与运行情况;(7( 个人防护设施;(8( 应急救援措施;(9( 职业健康管理措施;(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报告;(11(职业健康设计专篇;(12(职业健康管理的各类有关资料;1.4 评估范围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布局、作业场所职业6危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对该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进行评估。1.5 审计评估程序1.5.1 准备阶段接受被审计评估单位委托,签订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工作合同,进行作业现场调查并收
10、集审计评估所需基本资料、确定审计评估范围、划分作业场所、拟定审计评估方案等。1.5.2 实施阶段按照审计评估方案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职业健康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危害检测报告和企业现状,对生产经营单位及作业场所布局、职业危害、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和应急救援等分别进行审计和评估,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条件进行综合审计评估。1.5.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编制审计评估报告,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条件进行综合审计评估。 图-5 职业健康审计评估工作程序图准备阶段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组成项目评估组明确项目组负责人评估报告编写人71. 收集
1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基础技术资料2. 现场调查划分工作场所、确定审计评估范围和方案实施阶段依据审计评估方案开展审计评估工作布局审计评估职业危害审计评估防护技术措施审计评估应急救援审计评估管理措施审计评估资料汇总和分析编制审计评估报告报告编制阶段1.6 审计评估方法根据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特点,通过现场职业健康调查、职业危害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结合职业危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法规、标准对策与建议职业健康综合审计评估审核修改、提交正式审计评估报告8害防护技术措施和定量分级结果及生产经营单位现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的职业危
12、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审计评估,并通过检查表分析法对职业健康管理措施进行审计评估。1.6.1 职业健康调查对生产经营单位及作业场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等进行调查。1.6.2 定量分级工业场所职业危害作业分级按照国家标准执行。1.6.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根据采样规范及检测标准,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不良气象条件进行检测。1.6.4 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进行。1.6.5 检查表分析法对被审计评估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
13、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列出检查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职业健康相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的隐患。1.7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综述项目情况)91.7.1 基本情况1.7.2 生产项目产成品、原辅材料、1.7.3 生产设备及生活辅助建构筑物.7.4 自然条件气温风况降水雾况湿度雷暴水文风暴潮设计水位波浪潮流冰况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1.7.5 社会条件1.7.6 劳动用工制度该生产经营单位用工一线工人均为四班三运转制,每班工作 8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接触有害因素的工种,依据工作场所有害10因素浓度或强度适量降低接触时间,
14、根据日常监测情况调整,以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加入单位提供的岗位(工种)定员表1.7.7 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劳动者接害情况直接生产人员 590,装卸工人 301 人,司机 189 人,指挥手 52人,清扫工 8 人,水泵工 8 人,电焊工 8 人,锅炉工 16 人,设备维修工 8 人,管理人员 66 人,港区总人数 656 人,人员采用合同制。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人员该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安全卫生管理系统,设置了安全卫生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23 号令)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护技术措施结合生产项目的
15、实际情况,安装使用了相应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制订了个人使用劳动用品的配备和发放标准,各有关职业危害作业岗位设置了相应的警示标识,各有关辅助用室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更换、报废做了制度性规定。应急救援设施该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行业生产特点,依据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订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其中包括职业健康应急救援。2.作业场所划分和命名112.1 作业场所划分与命名原则作业场所划分原则(1)以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划分;(2)按照工艺装置平面或立体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照生产场所的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4)按工艺条件划分;作业场所命名原则(1)作业场所
16、的命名应与作业场所的划分相对应;(2)生产经营单位现行命名若符合工作场所划分原则,可使用生产经营单位的命名,若命名不符合工作场所划分原则,按照划分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命名;2.2 作业场所划分与命名结果表-作业场所划分与命名生产经营单位用名评估用名3. 布局审计评估3.1 总体布局3.1.1 总体布局审计评估原则(1)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并与生活场所分开;(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3)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12(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3.1.2 平面布置该生产经营单位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办公用房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
17、室布置在生产区内。 (具体按委托单位提供材料详述)-建(构)筑物现状生产、生活辅助区和综合管理区采暖供热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电缆敷设给水排水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辅助用室3.2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3.2.1 审计评估原则(1)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原辅材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原辅材料;(2)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13闭化、管道化,降低职业危害的产生;(3)使用不同有毒物品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4)使用有毒物品的设备和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18、要求。3.2.2 生产设备(委托单位提供,建立一览表)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12343.2.3 生产工艺(委托单位生产经营的具体工艺,生产流程)14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图153.3 布局审计评估的结论通过上述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根据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 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的相关规定,制成检查表进行评估。 (详见表 3-3)表 3-3 布局审计评估检查表检查项目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评价结论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
19、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1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构)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 GB50187 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2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位建筑物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
20、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3总体布局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放散化学和生物等有害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4该生产区地段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风向选择合理,辅助生产区在生产区16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与非生产区之间。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宜将车间按有
21、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生产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5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设有卫生防护绿化带。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GBZ158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
22、.1.7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8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1.9放散大量热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2.1噪声与振动较大的是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GBZ1-2010工业企业
23、设17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震措施;计卫生标准5.2.2.2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2.2.3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3.1厂房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合理。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
24、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1.2m。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3.2厂房天窗设计满足卫生要求,通风良好。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厂房侧窗上方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棚) ,避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3.3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3.4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
25、。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3.5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附近无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采光、照明、通风、隔声效果良好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 GB50073 等有关现行国家GBZ1-2010工业企业设18标准执行 计卫生标准5.3.6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参照 GBZ/T194 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 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
26、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参照GBZ/T195、GB/T18664 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1生产工艺先进,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对产生粉尘、毒物的设备采取了密闭化和管道化,通风和净化措施能达到良好防止职业危害的效果。生产设备及工艺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业设备) ,应优先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
27、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1.2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取其他通风、除尘方式;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1.3生产设备及工艺 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藏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319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口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
28、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1.4用人单位购进或售出有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时,应索取或提供中文说明书,用人单位应建立化学品的台帐。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4.3.7该生产经营单位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符合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及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的相关规定。4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审计评估4.1 职业危害因素调查4.1.1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原辅材料辨识表 4-1-1-1 原辅材料辨识序号 原辅材料 用量(t/
29、a) 含有毒物品种类1234中成品辨识表 4-1-1-2 中成品辨识序号 中成品 用量(t/a) 含有毒物品种类1234生产设备辨识20表 4-1-1-3 生产设备辨识序号 名称 型号和规格 数量(台) 产生的职业危 害因素1234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辨识文字叙述(对上述辨识进行简单总结后)4.1.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情况有毒作业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见表 4-1-2-1)表 4-1-2-1 有毒作业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工作场所 毒物名称 毒物来源接触环节接触人数接触时间 接触方式高温作业危害接触情况(见表 4-1-2-2)表 4-1-2-2 高温作业危害接触情况工作场所 生产设备 接触环节 接触
30、人数 接触时间 接触方式粉尘作业危害接触情况(见 表 4-1-2-3)表 4-1-2-3 粉 尘 危 害 接 触 情 况工作场所 生产设备 接触环节 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 接触方式噪 声 作 业 危 害 接 触 情 况 (见表 4-1-2-4) 。21表 4-1-2-4 噪声作业危害接触情况工作场所 生产设备 接触环节 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 (h) 接触方式其他职业危害因素4.1.3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毒物质*一氧化碳*苯*氨高温当高温环境的热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有可能造成身体异常,包括对机体热平衡、心血管系统、水盐代谢、消化系统、肝脏等的影响,严重的导致
31、作业人员出现中暑、高血压、蛋白尿、肝功能下降等症状。(1)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 ,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2)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 l 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22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 3 升8 升。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 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3)消化系统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易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机能减退
32、,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4)循环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5)神经系统 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其他 此外,高温会加重肾脏负担,并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明显。高温还会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粉尘23根 据 不 同 特 性 , 粉 尘
33、可 对 机 体 引 起 各 种 损 害 。 如 可 溶 性 有 毒粉 尘 进 入 呼 吸 道 后 , 能 很 快 被 吸 收 入 血 流 , 引 起 中 毒 ; 放 射 性 粉尘 , 则 可 造 成 放 射 性 损 伤 ; 某 些 硬 质 粉 尘 可 损 伤 角 膜 及 结 膜 , 引起 角 膜 混 浊 和 结 膜 炎 等 ; 粉 尘 堵 塞 皮 脂 腺 和 机 械 性 刺 激 皮 肤 时 ,可 引 起 粉 刺 、 毛 囊 炎 、 脓 皮 病 及 皮 肤 皲 裂 等 ; 粉 尘 进 入 外 耳 道 混在 皮 脂 中 , 可 形 成 耳 垢 等 。 粉 尘 对 机 体 影 响 最 大 的 是 呼
34、 吸 系 统 损 害 , 包 括 上 呼 吸 道 炎 症 、肺 炎 ( 如 锰 尘 ) 、 肺 肉 芽 肿 ( 如 铍 尘 ) 、 肺 癌 ( 如 石 棉 尘 、 砷 尘 )、 尘 肺 ( 如 二 氧 化 硅 等 尘 ) 以 及 其 他 职 业 性 肺 部 疾 病 等 。 尘 肺 是 由 于 在 生 产 环 境 中 长 期 吸 入 生 产 性 粉 尘 而 引 起 的 肺 弥漫 性 间 质 纤 维 性 改 变 为 主 的 疾 病 。 它 是 职 业 性 疾 病 中 影 响 面 最 广 、危 害 最 严 重 的 一 类 疾 病 。针 对 特 殊 种 类 粉 尘 , 需 另 加 说 明 。噪声噪声对
35、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系统,噪声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觉损伤,特别是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导致内耳耳蜗底部的感受器发生不可逆病变,或永久性听觉损伤,形成噪声性耳聋,而这种耳聋一旦发现就难于治愈。因此,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此外噪声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血压升高、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失眠、疲劳、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24其危害越严重。其他4.2 职业危害因素评估检测依据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89.7-20
36、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 。4.2.1 有毒物质的检测作业场所毒物检测方法及微小气候表 4-2-1-1 毒物检测方法序号 工作场所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 测定方法1234表 4-2-1-2 微 小 气 候作 业 场所测 量 地点风 速( m/s)相 对 湿度 (%)气 温( )气 压( Kpa)热 辐 射( cal/cm2.min)采 样 点 的 选 择 原 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
37、地点。(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25(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工 作 场 所 采 样 点 具 体 布 设 ( 详 见 示 意 图 )4.2.2 高温的检测作业场所高温测量方法表 4-2-2-1 高温测量方法序号 工作场所 测量依据 检测仪器 测定方法1234表 4-2-2-2 微 小 气 候作 业 场所测 量 地点风 速( m/s)相 对 湿度 (%)气 温( )
38、气 压( Kpa)热 辐 射( cal/cm2.min)测点位置(1)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2)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 WBGT 指数。测量高度26立姿作业为 1.5m,坐姿作业为 1.1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作业为1.7m、1.1m、0.1m,坐姿作业为 1.1m、0.6m、0.1m。计算 WBGT 指数的平均值。测量时间(1)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2)作业场所热源稳定时,每天测量
39、 3 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 分别测一次,工作中测一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3)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 WBGT 指数。(4)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测点选择(1)生产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 3 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选址 35 个测点,取平均值。(2)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 1个测点,取平均值。工 作 场 所 采 样 点 具 体 布 设 ( 详 见 示 意 图 )4.2.3 总 粉 尘 的 检 测27作业场所总粉尘检测方法表 4-2-3-
40、1 总粉尘检测方法序号 工作场所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 测定方法1234表 4-2-3-2 微 小 气 候作 业 场所测 量 地点风 速( m/s)相 对 湿度 (%)气 温( )气 压( Kpa)热 辐 射( cal/cm2.min)采 样 方 法(1)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 流量采集 15min 空气样品;(2)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使用直径37mm 的滤膜时,m 不得大于 5mg;直径为 40mm 的滤膜时,m 不得大于10mg;直径为 75mm 的滤膜时,m 不限
41、;(3)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 定 有 代 表 性 的 、 空气 中 有 害 物 质 浓 度 最 高 的 工 作 地 点 作 为 重 点 采 样 点 ; 在 空 气 中 有害 物 质 浓 度 最 高 的 时 段 进 行 采 样 ;(4)测定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 。采 样 点 的 选 择 原 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28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
42、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工 作 场 所 采 样 点 具 体 布 设 (详见示意图)4.2.4 噪声的测量噪声测量方法表 4-2-4-1 噪声测量情况序号 工作场所 测量依据 检测仪器 测定方法1234表 4-2-4-2 微 小 气 候作 业 场所测 量 地点风 速( m/s)相 对 湿度 (%)气 温( )气 压( Kpa)热 辐 射( cal/cm2.min)测量原则(1)预测量,判断噪声是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29“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
43、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 ;分布是否均匀【测量范围内 A 声级差别3dB(A) 】 ;(2)传声器位于劳动者工作时耳部高度,站姿为 1.50m,坐姿为1.10m 。传声器按水平方向放置指向声源方向。(3)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测量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 3m/s 时,传声器佩戴风罩。测试过程中没有电磁场的干扰。(4)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噪声为稳态噪声,待设备运行稳定后每个测点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业场所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确定时间段,
44、测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测点的选择(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 A 声级差别3dB(A) ) ,选择 3 个测点,取平均值。(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 2 个测点,取平均值。(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工作场所噪声测量点布设(详见示意图)304.3 作 业 场 所 有 害 因 素 职 业 接 触 限 值根据 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
45、因素) ;4.3.1 有毒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于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物质,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 PC-TWA 的前提下,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是 PC-TWA 的 1.53 倍(见表 4-3-1-1)表 4-3-1-1 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 PC-TWA 的关系PC-TWA(mg/m3) 最大超限倍数1 31 2.510 2100 1.5表 4-3-1-2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OELs(mg/m3)序号 化学物质中文名称 MAC PC-TWA PC-STEL最大超限倍数12344.3.2 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率 100%,体力劳动强度为级,WBGT 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 指数限值增加 12;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