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的处理方法,而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废水水质,去除悬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杂质,调节废水水质及水量、降低废水温度等,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预处理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分析其废水特点,主要为
2、以下方面: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和 pH 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因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 PVA 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增加了处理难度。 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剂、不同织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废水中的 pH 值、CODCr、BOD5 、颜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 BOD5/CODCr 值均很低,一般在 20%左右,可生化性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 BOD5/CODCr值提高到 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进行生化处理。 印染废水中的碱减量废水,其 COD Cr 值有的可达 10 万 mg/L 以上,pH值12 ,因此必须进行
3、预处理,把碱回收,并投加酸降低 pH 值,经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再进入调节池,与其它的印染废水一起进行处理。 印染废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度高,有的可高达 4 000 倍以上。所以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脱色处理,为此需要研究和选用高效脱色菌、高效脱色混凝剂和有利于脱色的处理工艺。印染行业中,PVA 浆料和新型助剂的使用,使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废水中含量大量增加。特别是 PVA 浆料造成的 COD Cr 含量占印染废水总 COD Cr 的比例相当大,而水处理用的普通微生物对这部分 COD Cr 很难降解。因此需要研究和筛选用来降解 PVA 的微生物。另外,因生产的间断运行,故存在着水量
4、水质的波动;对于大量使用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冰染料等的废水,其化学絮凝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处理工艺要考虑这些因素,要有一定的适应水量、水质负荷变化的能力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400)10 4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印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和印花废水组成,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 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通常所说的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印染 废水的水质随采用
5、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一般印染废水pH 值为 610, CODCr 为 4001000mg/L,BOD 5 为 100400mg/L, SS 为100200mg/L,色度为 100400 倍。但当印染工艺、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 PVA 浆料、人造丝碱解物 (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 )、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 CODCr 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 mg/L 上升到20003000m
6、g/L 以上, BOD5 增大到 800mg/L 以上, pH 值达 11.5 12,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 CODCr 去除率从 70%下降到 50%左右,甚至更低。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废水呈碱性, pH 值为 12 左右。上浆以淀粉为主的( 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 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OD 高而 BOD 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
7、、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3)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 含量在 3% 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 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 COD、SS 均较高。(5)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 较 BOD 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6)印花废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废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
8、、助剂等,BOD、 COD 均较高。(7)整理废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等。(8)碱减量废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 75%。碱减量废水不仅 pH 值高( 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 CODCr 可高达 9 万 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 3106410 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
9、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 PVA 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 COD 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 mg/L 上升到 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 COD 去除率从 70%下降到 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 COD 去除率也仅为 30%左右。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1 印染废水来源、水质、水量 1.1 来源 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
10、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1.2 水质及水量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一般印染废水 pH 值为 610,CODCr 为 4001 000mg/L ,BOD5 为 100400mg/L,SS 为 10 02 00mg/L,色度为 100400 倍。但当印染工艺及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如,当废水中含有涤纶仿真丝印染工序中产生的碱减量废水时,废水
11、的 COD Cr 将增大到2 000 3 000mg/L 以上,BOD5 增大到 800mg/L 以上,pH 值达 11.5 12,并且废水水质随涤纶仿真丝印染碱减量废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恶化。当加入的碱减量废水中 CODCr 的量超过废水中 CODCr 的量 20%时,生化处理将很难适应。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 (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废水呈碱性,pH 值为 12 左右。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 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 OD 高而
12、 BOD 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 含量在 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 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 、SS 均较高。 (5)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 较 BOD 高得多,
13、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废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废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BOD、COD 均较高。 (7)整理废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等。 (8)碱减量废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 75%。碱减量废水不仅 pH 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 CODCr 可高达 9 万 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包括纺织、印染、化纤、服装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等 5个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印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设备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印染企业尤其是民营印染企业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尤其是废水治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治理工艺水平,选择适用的工艺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 300400 万 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