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功 能 性 脂 类,多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与胆碱 脂肪替代物,脂蛋白分类测定采用超速离心法和电泳法,按密度大小可分为四类:,乳糜微粒(CM): 含甘油三酯较多,可达干重的98,密度较低 主要作用:转运外源性脂类至肝和脂肪组织,血浆中半衰期5-15min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 含甘油三酯50-65,血浆中半衰期6-12h 主要作用:从肝脏运转内源性甘油三脂到脂肪组织或其它组织 低密度脂蛋白(LDL) : VLDL分解而来,内源甘三酯转运残余物 ,血浆中半衰期2-4d 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胆固醇均含于LDL内,LDL中约2/3为胆固醇酯 高密度脂蛋白(HDL) :在肝和小肠合成 H
2、DL2:蛋白质40,脂类60; HDL3:蛋白质55,脂类45 HDL含磷脂较多,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在血浆中有助于CM、VLDL的分解及胆固醇酯的合成;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HDL中转化为胆固醇酯,阻止游离胆固醇积累于动脉壁等,一 脂肪酸概述:,1 命名:,第一节:多不饱和脂肪酸,顺-9,12-十八碳二烯酸 亚油酸 18:29,12 C18:2-6 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 -亚麻酸 18:39,12,15 C18:3-3,CH3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OOH 编号系统 10 9 8 7 6 5 4 3 2 1 n()编号系
3、统 1 2 3 4 5 6 7 8 9 10,2 分类:,碳链长短: 短链:2-6;中链:8-12;长链:14-26 饱和度: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FA(n-3 、n-6 、 n-7、n-9 ),3 膳食中的脂肪酸:,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植物多,饱和脂肪酸:升高血清胆固醇 硬脂酸不提高血清胆固醇,主要在磷脂中,很快经肝代谢为油酸 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升高血清胆固醇 单不饱和脂肪酸: 促进血清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下降,但HDL-胆固醇不下降 多不饱和脂肪酸: 促进血清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下降,通常HDL-胆固醇也下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作用降低甘油三脂水平 n-6多不饱和脂肪
4、酸:降低LDL-胆固醇作用,4 膳食脂肪酸对血清脂质(甘油三酯、LDL、HDL)的影响:,血清脂质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甘油三酯、LDL:正相关,HDL:负相关,二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结构及体内合成代谢,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类: 类别: n-7 n-9 n-6 n-3 母体脂肪酸:棕榈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生物体内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PUFA是n-3和n-6系列PUFA 必需脂肪酸,哺乳动物可由乙酰CoA从头合成饱和的及n-7、n-9不饱和FA,但缺乏在FA第9位碳原子以上位置引入不饱和双键的12、15去饱和酶,不能自身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由植物获得,固称必需脂肪酸,多不饱
5、和脂肪酸的体内转化:,亚油酸 LA:C18:2 n-6,膳食,-亚麻酸 -LNA:C18:3 n-3,-亚油酸 :C18:3 n-6,C18:4 n-3,6脱饱和酶,二高-亚油酸 :C20:3 n-6,C20:4 n-3,延伸酶,花生四烯酸 AA :C20:4 n-6,EPA: C20:5 n-3,5脱饱和酶,C22:5 n-3,C24:5 n-3,C24:6 n-3,DHA:C22:6 n-3,AA、EPA进入细胞膜磷脂后,经环氧化酶、异构酶、脂氧合酶作用,分别生成不同的二十碳烷酸化合物:,血栓素TX、前列腺素PG 前列环素PGI、白三烯LT,PGG1,TXA2PGG2 LT4,TXA3PG
6、G3 LT5,延伸酶,延伸酶,6脱饱和酶,部分-氧化作用酶,竞争酶,羟基脂肪酸(羟二十碳四烯酸),生物体内花生四烯酸AA与EPA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三 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活性,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维持细胞膜正常生理功能 体内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类二十烷酸化合物前体 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 n-6PUFA:AA增加与生长有关早期反应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生长AA衍生物PG2系列调节下丘脑功能 n-3PUFA:虽促生长作用很弱,但对脑、视网膜、皮肤、肾功能健全十分重要。妊娠期限制摄入会影响子代视力与学习能力 DHA、AA是大脑和视网膜中最丰富的PUFA,从出生前至2岁在婴儿脑中持续增加,妊娠第
7、26周开始在胎儿大脑积累,早产儿积累时间短、自身合成能力低、且用FA产能生长,故应及时补充DHA、AA 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 EPA、DHA降低血小板凝集,四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能造成存在的危害,引起脂质过氧化: 加重出血倾向: n-3PUFA摄入量多,会抑制AA及其代谢产物生成,引起凝血困难 EPA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EPA摄入会抑制AA及其代谢产物生成,影响婴儿生长 EPA有增强性功能作用 过量DHA造成神经过度兴奋 PUFA对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 n-3PUFA对细胞免疫有较强抑制作用,五 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需要量,亚油酸和-亚麻酸摄入量: 膳食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能量的3-
8、5%和0.5-1%时 脂肪酸摄入比例:注意平衡摄入 n-6:n-3=4-6:1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 加拿大是第一个提出n-6、n-3PUFA推荐膳食供给量的国家,六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加工,原料: 植物油;精制鱼油、通过细菌、真菌、海洋藻类培养制得的油脂 加工制备: 甘油三脂直接分离法;转化为非甘油三脂(脂肪酸酯、脂肪酸)法,七 多不饱和脂肪酸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易氧化: 高温工序冲氮处理;产品添加抗氧化剂(VE+TPP);包装隔氧:微囊 异味处理: 脱臭:蒸馏、吸附 掩盖:微囊化包埋、添加风味成分(香草、枫茅油),一 磷脂与胆碱的化学结构:,1 磷脂:按结构分
9、为甘油醇磷脂和神经(氨基)醇磷脂,第二节:磷脂与胆碱,1)甘油醇磷脂:,卵磷脂:PC 磷脂酰胆碱 禽蛋蛋黄中含量最为丰富,达干重的810 脑磷脂:PE 磷脂酰乙醇胺 动物脑中含量最多,约占脑干重的46 丝氨酸磷脂:PS 磷脂酰丝氨酸 是动物脑组织和红血球中重要类脂物 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2)神经醇磷脂:,结构中不含甘油而含鞘氨醇: 鞘磷脂;鞘糖脂,2 胆碱:,是卵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磷脂的物化性质:,难溶于水,但易吸水,吸水后膨胀成为胶体: 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但均不溶于丙酮,故又称丙酮不溶物: 可与油脂完全混溶,榨油时与植物油一起出来 两性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乳化剂,三 磷脂与胆碱的生理功能:,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记忆: 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促进体内转甲基代谢的顺利进行,四 磷脂的加工制备:,磷脂一般是植物油脂精炼过程的副产品,是利用油脚制备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