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复习一 经纬度、时间、日期的判断与计算 姓名:一、 地球 班级:1、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多 21km;2、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 4 万 km。3、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北端指向北极星4、两极:地轴与地表的两个交点。二、 纬线与纬度1、纬线:垂直于地轴平行于赤道的圆圈,纬线东西延伸,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2、纬度1) 、为区分纬线而标注的度数,含义:地表某点与赤道的角距离2) 、纬度的划分:赤道为 0 度(南北半球分界线) ,分别向南、向北度量 90 度,形成北纬 090 度,南纬 090 度。3、重要纬线:1)回归线(热带阳光直射区与温带分
2、界线) ;2)极圈(寒带极昼极夜区与温带分界线)3) 、高中低纬度划分:60 度和 30 度 三、经线与经度1、经线:1)概念:在地表连接南北两级的半圆曲线;2)特点:长度相等,南北延伸;2、经度:1) 、为区别经线而标注的度数,含义:某条经线与指定经线(本初子午线)的角距离2) 、经度的划分:a 本初子午线为 0 度(穿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b 从本初子午线分别向东、向西度量 180 度,形成东经和西经c 东经数据向东增大,西经数据向西增大3) 、东西半球划分:东半球:20 oW160oE(向东 );西半球:20 ow160o E(向西)四、时间及计算(一) 、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转使经度不
3、同地方产生不同的时间1、计算规则:1)15 o1 小时,1 o4 分钟2) 东早西晚:以经度为准判断东和西绝对方向:a 东经时间早于西经时间;b同为东经:度数大在东方。同为西经:度数大在西方3)计算:a 精度差:同减异加; b 时间:东加西减4)计算流程:A 已知经度经度差时间差未知时刻B 已知时间时间差经度差未知经度 (二) 、时区与区时1、全球划分 24 个时区:一个零时区,东、西各 12 个时区,其中东、西 12 区各只有半个时区,合为一个时区2、已知经度算时区:经度15=时区号(有余数就四舍五入)3、计算流程同上(三) 、日期1、日期分界线:0 点时刻和 180 度经线2、0(24)点
4、时刻以前是旧日期,0 点之后是新日期3、注意 180 度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区别24、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东时区加一天,进入西时区减一天2、计算日期范围关键是计算 180 度线的时间 练习:1、在下面 A、B、C 、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 P 点同时满足: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在我国境内等四个条件? A B C D2、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 12 点,135 o E 的地方时是( ),另一地点的地方时是 8 点 56 分,其经度是( )3、当西 12 区是 1981 年 12 月 31 日 10 时 05 分,东 12 区是 ,东经 120 度标准时刻是 1982 年 3 月 1 日
5、 15 分,西经 120 度的标准时间是 。4、北京是 1982 年 12 月 31 日 23 时 35 分,东京的区时是 ,而伦敦是 5、南极长城站(南纬 62 度 13 分,西经 58 度 55 分)的区时为 1984 年 12 月 31 日 20点,北京时间是 年 月 日 时 分6、北京时间是 10 月一日 10 时,华盛顿(西 5 区)为何时? 7、当伦敦地方时是 12 点,区时为 20 点的城市是:A 悉尼(东经 150 度)B 上海(东经 120 度)C 洛杉矶(西经 120 度)D 阿克拉( 0 度)专题复习二、地图知识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一) 、比例尺1、
6、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1) 、数字式:1/1000、千分之一;2) 、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00 千米;3) 、直线式: 3、大小:以比值的大小,如:1/2000 大于 1/20000;特点: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反映的范围越小判断:在地图经纬线跨度大小相同情况下,相邻两条线距离越大,比例尺就大, (经纬线越稀疏)比例尺越大,反之则大4、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在绘图工作中确定比例尺:图纸的长宽实际长宽(选择较小的比例尺)(二) 、地图上的方向:1)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方向的确定 2) 、有方向标:以方向标定方向3) 、经纬网图:
7、以纬线定东西方向、以经线定南北方向2、相对方向的判断:1)用数据判断;2)用方位判断(三) 、图例与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2、注记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二、地形图3* 海拔高度:地表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表某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一) 、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上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特点:1)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同2) 、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3) 、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4) 、等高线的不同形态和数据递变状况,表示不同地形2、判断:山岭 盆地(洼地)山脊与分水岭 山谷与集水线(河流)鞍部 陡崖 陡崖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