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货币,一: 中西货币文化的不同 二: 中国货币与马克思货币理论 三: 中国奴隶社会的货币,语言学中的中西货币文化,中国古代人们用海贝作货币(实物货币)。从中国文字中可找到佐证:货、财、贫、贷、贵、贱、债。 在古代西方世界,有不同形式的实物货币,牛、盐。在英语中 “You worth your salt”意为 “你是称职的”。,一. 中西货币文化的不同,中西货币文化的差异,从金属货币看,中西货币有许多不同: 中西方货币产生的自然、经济及文化条件不同. 中国中国货币贱金属; 西方货币贵金属. 货币用浇铸法; 西方打制法. 中国货币圆形方孔, 正面有汉字;西方货币无,孔以头像、
2、图案多见. 在近代中国货币制度融入西方货币体系中.,二.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与中国货币的产生,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偶然的价值形式.少数剩余产品以物交物。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物品可能与许多物品相交换。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充当交换媒介。货币形态.当一般等价物固定为一种商品时,这种商品便成为货币。,中国古币是对马克思货币起源的实证,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实物作为交易媒介,货币的固定 形态:海贝,夏朝开始使用,商朝广泛使用,周朝日益普及,中国 货币 起源,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伴生物, 被喻为贸易之血. 在人类数百万年历史中没有货币, 因为没有过剩的产品. 古代偶然的交换
3、五万年前, 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他们进行自然分工. 随着产品的增多,出现了最初的交换. 物物交换扩大化七千年前,中国处于父系氏族新石器时代;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产品多样化和交换有固定地,但交易日益困难。,实物作为交换媒介,自然物品作为货币西方埃塞俄比亚的盐, 美洲的烟草, 欧洲和印度的牛,羊.中国贝,皮革,工具等货币. 封建社会出现以帛为货币. 从自然物货币到商品货币既是商品又为货币. 特色为两点: 一为未加工; 二自身为商品. 海贝成为这种特殊的商品。 中国古代货币形成证明了马克思货币起源说,三、奴隶社会海贝的使用,海贝成为货币的原因: 最初是装饰(商品).图腾崇拜,佩带可避邪。
4、更坚固、耐用;顶部磨穿可串起来携带方便.海贝可分可计数,可做计量单位.价值量适中,成串可进行大额交易。,三、奴隶社会海贝的使用,夏朝海贝的使用(公元前21-前16世纪) 初期人们使用海贝不多.古文献中记载 “夏人尚玄贝,周人尚紫石”. 在夏的墓葬中常见有海贝的出土.夏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货币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三、奴隶社会海贝的使用,商朝的海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商朝海贝使用更频繁,商墓葬中50有海贝为陪葬品,计达 7000 枚. 此为贮藏手段. 甲骨文记载有十朋之龟. 海贝作为价值尺度.在商青铜器皿上记载海贝用来购买青铜原料. 这是支付手段的职能.,三、奴隶社会海贝的使用,周朝的海贝(公元前11 世纪-前771年) 海贝使用更频繁.95座周墓中出现海贝数千枚。 贮藏手段. 青铜器铭文中载:50朋海贝购原料.支付手段. 铭文中还载值80朋的玉购千亩地. 价值尺度.,三、奴隶社会海贝的使用,从海贝向青铜货币转化 商周时代商业大朝出现,商品增加,要求货币数量随之增加.商朝与商业有关。 对海贝的认同和青铜材料结合.铜贝产生.铜贝是由海贝向金属货币过渡产物。 从此,青铜时期的物质材料转而在货币领域再次充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