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选修模块复习策略,东阳二中 李倩倩,2015年10月.【加试题】(14分)科研人员拟将已知的花色基因(目的基因)转入矮牵牛的核基因组中,培育新花色的矮牵牛。请回答:(1)为了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将其与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DNA形成重组DNA,再与经 A (A.氯化钙B.氯化钠C.蔗糖D.葡萄糖)处理的大肠杆菌液混合,使重组DNA进入大肠杆菌。用 灭菌 的玻璃刮刀将稀释后的大肠杆菌液 涂布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形成菌落 ,再进行鉴定和扩大培养。 (2)从扩大培养的大肠杆菌中提取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的 DNA和农杆菌的Ti质粒,然后用D
2、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并导入农杆菌。 (3)取田间矮牵牛的幼嫩叶片,经自来水冲洗,先用70%酒精浸泡,再用5%次氯酸钠浸泡,最后用 无菌水清洗,作为转基因的受体材料。,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4)将消毒后的矮牵牛叶片剪成小片,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并转移 至加有适当配比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含蔗糖、琼脂和抗生素,下同)上,使叶小叶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转移至另一培养基诱导形成芽,芽切割后转移至 B ( A. LB培养基 B. MS培养基+适宜浓度NAA C. MS培养基+适宜浓度BA D. NAA/BA小于1的MS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5)取出试管苗
3、,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80%以上的湿度等条件下进行炼苗。提取叶片组织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 目的基因,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 (6)为判断本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可比较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的花色性状。,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2016年4月【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与“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有关的问题: (1)果胶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是 D (A.蛋白质 B.脂质 C.核酸 D.多糖)。它在细胞壁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相邻的细胞 粘合在一起。 (2)制取果汁时,先用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等物质,再用果胶甲酯
4、酶处理,可得到比较澄清的果汁。用适量且浓度适宜的上述两种酶处理时,果汁的出汁率、澄清度与酶的活性高低成正相关。 (3)由于果胶不溶于乙醇,故可用乙醇对果胶粗提物(经酶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脱水(沉淀)处理,从而得到干制品。,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二)兔肝细胞中的基因E编码代谢甲醛的酶,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E转让入矮牵牛中,以提高矮牵牛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请回答: (1)从兔肝细胞中提取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然后以此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基因E。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基因E与Ti质粒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导入用氯化钙处理的农杆菌,侵染矮牵牛叶片。将被侵染的叶片除菌后
5、进行培养,最终得到转基因矮牵牛。其中培养过程正确的是 B (A.叶片在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在含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较高的培养基上形成芽 C.再生的芽在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培养基上生根 D.愈伤组织在含合适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2)取转基因矮牵牛叶片,放入含MS液体培养基和适量浓度甲醛且密封的试管中,将试管置于摇床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基中甲醛的含量,以判断基因E是否在转基因矮牵牛中正常表达。培养过程中液体培养基的作用:一是提供营养;二是维持渗透压,从而使叶片保持正常形态。,回归真题 探寻规
6、律,2016年10月 .【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从土壤中分离产脲酶细菌和脲酶固定化实验的有关问题 (1)LB固体培养基:取适量的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再加 琼脂 ,灭菌备用。 (2)尿素固体培养基:先将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灭菌过的G6玻璃砂漏斗过滤,因为G6玻璃砂漏斗 孔径小,细菌不能滤过 ,故用于过滤细菌。然后将尿素溶液加入到已经灭菌的含有酚红的培养基中,备用。 (3)取适量含产脲酶细菌的10-4、10-5两种土壤稀释液,分别涂布接种到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h,推测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最
7、少的是 A (A. 10-5稀释液+尿素固体培养基 B. 10-5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 C. 10-4稀释液+尿素固体培养基 D. 10-4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产脲酶细菌菌落周围出现 红色环带 ,其原因是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产生 氨 所致。 (4)制备固定化脲酶时,用石英砂吸附脲酶,装柱。再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其作用是 洗去未吸附的脲酶 。,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二)某小组欲进行烟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请回答: (1)原生质体的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取烟草无菌苗的叶片,放入含有0.5mol/L甘露醇(维持较高渗透压)的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混合液处理,经过
8、离心纯化后获得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的培养:将原生质体进行培养,重新长出细胞壁,形成胚性细胞。此时,应该 降低 培养基中甘露醇浓度,以利于胚性细胞继续培养形成细胞团,然后经两条途径形成再生植株。途径一:细胞团经球形胚、心形胚和胚状体,最后发育成植株。途径二:细胞团增殖为愈伤组织,然后在发芽培养基上诱导出芽,切割芽经过生根后形成完整植株。上述发芽培养基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激素是 细胞分裂素 ,胚性细胞的主要特点是:D。(A液泡小、细胞核小 B液泡大,细胞核大 C液泡大,细胞核小 D液泡小、细胞核大) (3)为了对烟草的某些性状进行改良,分离的到两种烟草的原生质体后,通过 原生质体融合 方法将他们
9、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经培养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再生植株。提取再生植株的DNA,采用 PCR 扩增相关基因,来鉴定遗传物质是否成功重组。,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2017年4月【加试题】(14 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接种环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 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B。A B C D第 32 题(一)图(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_假丝酵母进行厌氧呼吸产生
10、。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要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1cm 的比色杯,在550nm 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由一直浓度梯度亚硝酸钠制作的_标准曲线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酸性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降解。,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二)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 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 性循环技术。其中
11、“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 是秸杆-家畜-粪便-农作物-秸杆。 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 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洁净可 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第 32 题(二)图 (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合理优化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_水土流失,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回归真题 探寻规律,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1复习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真理,实践
12、,无法检验,实验原理、步骤,学生实验,缺乏知识整合能力,如何使复习高效?,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夯实基础),1.基础性阅读 2.深层次阅读,(2)插图阅读:读懂各章节内的图,正确理解图所包含的生物学含义。,(1)文字阅读: 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字句反复推敲,力求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1.基础性阅读,2.深层次阅读,(1)形成知识网络: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点连线织网”,以概念图、表格等形式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归纳知识点:通过示范和渗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散乱的知识点进行“合并性”归纳,提高复习效率。,一.微生物的利用 (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无菌技术 (
13、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2)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3)消毒和灭菌的区别,2.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1)划线分离法:操作比较简单,但只能在末端才能分离出单菌落。该方法不能用来估算待测溶液中微生物的数目。此方法如果划线N 次,需要对接种环灼烧N+1次,但只蘸取菌液1次。(2)涂布分离法:又叫稀释涂布分离法,操作比较复杂,但分离效果好。该方法可以用来估算待测溶液中微生物的数目。为到达较好的分离效果,需要对菌液进行一定梯度的稀释。,(3)划线分离法与涂布分离法操作注意事项划线操作时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
14、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划线分离法几次灼烧灭菌的目的比较,3.注意点(1)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后,要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细菌培养操作步骤:配制培养基调PH 灭菌分装或倒平板接种培养、观察。 (3)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4)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1.分组对照组:LB
15、全营养培养基,长的菌落多。实验组:尿素固体培养基,长的菌落少。2.注意点(1)培养基中用琼脂糖代替琼脂(2)用酚红作指示剂(不是酚酞)(3)实验组菌落周围有红色环带的原因是:脲酶把尿素分解为氨,氨溶于水呈碱性,遇酚红显红色。,(一)果酒及果醋的制作,1.果酒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二、生物技术有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注意点 (1)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过程不需要无菌操作,但需要控制其它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具体操作如下:新鲜葡萄要洗净,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消毒; 果酒发酵过程中插一根装有水的弯曲的玻璃管,可以防止外界杂菌进入,同时用于排出发酵过程所产生CO2; 果醋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的管子要塞脱脂棉,可以防止
16、外界杂菌进入; 果酒、果醋制作使用的器具要用开水消毒或用70%的乙醇消毒。,(2)果酒和果醋的发酵瓶都不要装满:果酒发酵是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生CO2 ,如果 装满的话会使发酵液溢出;果醋发酵是由于发酵过程需要O2 ,不装满便于通空气。(3)果酒和果醋发酵完全的判断方法:果酒发酵是停止出现气泡,果醋发酵是PH不再发生减少。,(二)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利用的微生物: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2.条件:无氧条件 3.产物:有机酸和醇类物质还有亚硝酸盐 4.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光电比色法 5.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思路:先用已知浓度亚硝酸盐测OD值(光密度值),以亚硝酸盐质量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
17、,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测待测溶液的OD值,从标准曲线上得到对应的亚硝酸盐的质量,再计算出样本中的亚硝酸盐含量。,1.培养基:一般为固体培养基,常用MS培养基,成分除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外还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先在发芽培养基中培育成丛状苗,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培养。,三、植物的组织培养,3.生根培养基:生长素相对较多,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少。发芽培养基: 生长素相对较少,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 4.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而外植体则是用70%酒精、5%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5.炼苗是通过逐渐降低湿度进行的。,菊花植物组织培养基本过程,发芽培养基,丛状
18、苗,生根培养基,生根,植物体,外植体,转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苗健壮后,移栽土中 (定植),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有的植物(如风信子)可以在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直接发育出花器官器官培养,分散成单细胞的方法:液体悬浮培养,胚状体的形成途径,1.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借助基本步骤流程图、过程示意图, 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结合创设问题串,全面掌握相关知识4.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选修三复习建议,一、克隆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胚胎工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植物的组织培养,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或不定根、不定芽,幼苗,借助基本步骤流程图、过程示意图,胚胎移植的过程
19、:,1.供体的认识 2. 同期发情VS超数排卵不同处理所注射的激素:,借助基本步骤流程图、过程示意图,胚胎分割:,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获能处理,精,精子,借助基本步骤流程图、过程示意图,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图,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实例,胚胎干细胞培养流程图,培养关键:,需要一种能促进胚胎干细胞的生长,但抑制其分化的一种培养体系。,培养过程:,5、加饲养层继续传代培养。,1、制备饲养层(胚胎成纤维细胞);,2、培养胚胎到内细胞团突出饲养层;,3、酶消化或机械剥离内细胞团;,4、分为单个细胞。,结合创设问题串,全面掌握相关知识,(1)获取目的基因有什么方法? (2)简述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 (
20、3)能否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为什么? (4)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哪些? (5)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有哪些方法? (6)目的基因检测方法有哪些? (7)目的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8)能否通过大肠杆菌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糖蛋白? (9)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植物细胞、器官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关系,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2.细胞系、细胞株,(2)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一般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功酶类型、病毒敏感性和生化特性等。 (3)二者区别: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细胞核移植比较,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运用比较法,避免认识误区,高三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已经基本理解或基本掌握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 整理、总结,从而使学生更牢固、更系统的掌握中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