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写作过程训练.ppt

上传人:mcady 文档编号:855114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过程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写作过程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写作过程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写作过程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写作过程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讲,写作过程训练,一、写作动机,写作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作者进行写作的内部动力; 是引起和维持写作行为并将写作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愿望或意念; 是促使写作者拿起笔付诸写作行动的愿望和心灵力量。,动机的种类,(1)内部动机:指作者在接受客观信息刺激时,自动产生的某种写作欲望,是指由主体的兴趣、好奇而产生的动机。,动机的种类,(2)外部动机:指的是作者本人没有写作的愿望,但客观形势要求他动笔,不是情动于衷的产物。,写作动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动机,是产生于主体的材料积累、情感积累、生活积累的基础上的,是植根于主体的内在愿望和要求的,是一种情感性的推动力。 被动性的动机,只有转化为主动性动机,才能引导作

2、者真正进入写作。,写作动机的产生与发起,(1)生活与知识的积累是写作动机产生与发起的物质基础,,写作动机的产生与发起,(2)内在的需求和情感情绪的积蓄是写作动机产生与发起的心理基础,,写作动机的产生与发起,(3)客观事物的触发则是写作动机产生与发起的突破口。,写作动机的产生与发起,只有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乐趣,把写作当作自己事业的人,他在喜怒哀乐、情动于衷时才有可能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写作动机的激发,(1)明确写作目的,增强写作的自觉性;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写作欲望; (3)以榜样为动力,强化写作的动机; (4)利用成果反馈触发更为强烈的写作冲动。王朔的创作动机,培养正

3、确的写作动机,变被动动机为主动动机。必须了解社会的需要,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转化成自己的需要,把社会动机转化为个人动机。,培养正确的写作动机,将写作看成一种切己的需要,把这种切己的需要变成写作的动机。,二、主旨,指作者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 它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图最鲜明、最集中的体现, 是作者在写作时所要表达反映的主要对象和目标。,主旨以多种形态表现和存在,议论文:是中心论点、纯理性的判断; 叙事文:是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所显示的意蕴及作者对生活的评价; 抒情文:往往是一种感情的抒发、情趣的流露和境界的呈现; 说明文:可能是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和功能。,主旨的作用

4、,“言之有物”,便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主旨的特点,(1)主观性:任何一篇文章的主题,都包含着作者的胆识、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乃至人格的投影。,主旨的特点,(2)复杂性:在各种不同的文体中,特别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主旨的形态差异很大 。,对主旨的要求,(1)正确并深刻正确,指所确立的主旨反映了自然的规律和生活的本质。深刻,是指作者独具慧眼,细察想透,思考深入。,对主旨的要求,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对主旨的要求,(2)鲜明并含蓄在应用文体中,立意必须清晰具体。在文学文体中,主旨往往表现含蓄。,对主旨的要求,(3)集中并丰富文章的主旨凝练成最精要的一点,使其成为全篇的聚焦点而动人心魄。文学作品主题往往比较丰富,因为文学创作具有命意的多义性,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对主旨的要求,(4)新颖并典型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着力表现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理解、感受。从炫耀型奥运到学习型奥运,三、立意,确立某次写作活动企图表达作者的情感感受和思想认识的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活动。,立意的产生,(1)深刻的主题来自对全部材料意

6、蕴的正确概括主旨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 高尔基 路遥谈人生创作,立意的产生,(2)深刻的主题来自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深入发掘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可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金庸武侠小说的主旨,立意的原则,(1)依材取义:尊重客观,从材料出发。主题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立意的原则,(2)力求深刻:全面了解并系统分析事物的共性本质,作者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冷餐会评论,立意的原则,实用写作 由表面现象看出本质。 由生活小事显示哲理。 由自然属性生发社会意义。,立意的原则,文学写作

7、 在所描述的人物中剖析其心灵的奥秘, 在所了解的事物中挖掘其价值和意义, 在所观察的景物中去体察情感倾注的份量, 在所揭示的道理中,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所感知的情趣上去发挥感召的凝聚力。,立意的原则,(3)力求新颖:善于异向开掘,宽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使主旨富有新意。 选择新的写作角度,常常会提供新的视野、开掘新的含义。 呼应时代,鲜明地体现时代精神。,立意的原则,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 。 袁枚,炼意的方法,比较筛选法:摈弃一般化的、平庸的、肤浅的立意,挖掘提炼出精辟的、独到的、深刻的创意。 收敛挖掘法:作者思路定向深入,集中思维,层层逼近材料意蕴的内

8、核,最终获得突破。 反向求索法:作者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反过来思考,质疑权威。 习作(立意).doc,四、材料,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 是作者用来提炼和表达主旨的事物和观念。,材料的分类,素材:即一般指在写作前,通过观察、体验或阅读,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处理的原始材料。 题材:广义是指文学作品描绘的生活领域;狭义是指经过作者筛选、集中、加工提炼,写入文学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具体材料。 资料:指作者在实用文章写作过程中从文献书籍中收集来的未经加工整理的事实和道理,也用来指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材料的作用,(1)广博的原始

9、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主旨只能是在作者对各式各样的素材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而得以确定的。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 列宁,材料的作用,(2)写作中,有效地选择、组织材料是正确表达思想的支柱。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在主题形成以后的任何变化都必须通过材料来实现。,材料的作用,(3)材料也影响写作成品的形式大多数材料只宜写成特定的文体;材料制约着文章的结构。,材料的收集,观察: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认识、感受客观事物的活动。 体验:主体的心理结构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体味、感动、感悟的活动。,材料的收集,调查:主体进行的有目的、

10、有计划地收集材料、认识事物的活动。 阅读:主体从文献中获得并运用信息与知识的活动。阶层分化从幼儿园开始,材料的积累,主观感受、思想感情的积累,是材料积累的“核心”。 作者心中必须有翘首以待的写作期待,时时盼望和寻找着各种写作契机。,五、材料的选择,在众多的材料中通过比较,选择最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典型材料。,选材的意义,一切真正有价值有见解的文章,无一不是在充分获取材料、精心选择材料、恰当运用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裁,或失于繁多。 白居易,选材的原则,(1)应选择围绕主旨的材料应该选择那些能表现、丰富和深化寓意的材料。,选材的原则,(2)应选择熟悉的材料只有那些了解

11、最清楚,感受最深刻,铭心刻骨以至终生难以忘怀的材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选材的原则,(3)应选择典型的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选材的原则,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事例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作用。 列宁,选材的原则,(4)应选择新颖的材料 是指以前没有别人使用过的或者很少使用的材料; 指对旧材料的活用,即突破固有思维定势,站在时代和科学的高度,去重新揭示材料的意义。,选材的原则,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

12、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 鲁迅,选材的原则,(5)应选择真实的材料 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客观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 文章中的事实材料还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即达到艺术真实。,选材的原则,(6)要考虑文体的特点 记叙性文体应多选取具体形象、感染力较强的材料; 议论性文体应多选取概括性的、具有逻辑说服力的材料; 说明性文体应多选取有助于揭示对象特征的材料; 抒情性文章则应多选取足以触发感情的材料。 习作(材料).doc,五、结构,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和构造, 是文章中材料的安排和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体现, 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谋篇布局的结果。,

13、结构的基本原则,(1)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2)结构要服从表现内容和主旨的需要 (3)结构要接受文体形式的制约 (4)结构要符合审美的要求李广列传 便条,结构的审美要求,完整:环节齐备; 统一:通篇一贯; 连贯:紧密衔接; 匀称:比例适当; 自然:顺理成章; 严谨:无懈可击; 变幻:新颖精彩。,结构的审美要求,左氏叙战,每将权谋、方略铺叙于前,而实叙处不过一两言。简练直捷,绝不拖带。总之着神于虚,省力于实,所以虚实不测,灵怪百端。庸手反之,故详则失其繁,简则失之略。即无繁与略之病,而终不能有生气。 王源左传评,结构的基本形态,内部结构:主要指构成文章的思

14、路和线索,是文章的内在逻辑在篇章中的表现。 外部结构: 主要指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文章的内部结构,(1)思路: 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 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 岳阳楼记,确定疏通思路,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 依据写作意图的需要高晓声谈陈奂生上城创作,文章的内部结构,(2)线索: 是穿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内容发展的纽带, 是结构文章组织材料的一种艺术手段。,线索,以人为线索:如鲁迅孔乙己里的“我”。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以物为线索:如巴金散文星中的“星”。 以情感的流动为线索,如冰心笑中的“爱”。 以文

15、眼为线索:如一字诗的“一”字。 星 笑 一字诗,文章的外部结构,(1)时空结构: 一切人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活动,一切事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演进。写作时将诸多材料按时间先后或空间转换来安排。,文章的外部结构,(2)情节结构: 叙事性文学作品组织材料的基本方式,用一环扣一环的方式将有关的材料组织起来。曹刿论战,文章的外部结构,(3)心理结构 以思想认识的发展来组织材料, 以情感抒发为线索, 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结构轴心。 春之声,文章的外部结构,(4)思辨结构 按写作者的思想认识、理性分析进行结构。 总分式 谈朱自清散文 并列式 悼列宁递进式 二丑艺术,文章的外部结构,(5)程式化结构:其行文款式有固

16、定的、统一的规定。 论文的基本结构:标题摘要引言本论结论说明致谢参考文献条款式合同书,谋篇,谋篇是作者依照主旨和体裁的要求,对所选用的各种材料,依照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行恰当地组织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达到形式上的完美和谐的写作行为。 孙老师的哲学课为何精彩,谋篇的原则,(1)在谋篇中体现思想的统帅地位 为使思想贯通全文,须对全文的内容组合关系作通盘考虑安排,使之服从服务于主题的表达,为立意服务。苦恼,谋篇的原则,(2)在谋篇中完成材料的取舍调度 要把一堆材料组成一篇文章,就要让其走向“有序”。 注意有机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反映出事物的发展与联系。 写作者为使文章“天衣无

17、缝”,就要按照构思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谋篇的原则,(3)在谋篇中完善文本的结构安排 完整性:文章是个生气灌注的整体,是有机组织起来的,具有生命力,必须象生命体一样头尾身俱全,且要首尾圆合,通篇一体,通篇一贯。,谋篇的原则,(3)在谋篇中完善文本的结构安排 必然性:指文章的首尾身依照必然性规律,各自处于应处于的合理位置,不能随意安排。,谋篇的原则,(3)在谋篇中完善文本的结构安排 联系性:指文章的各部分,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一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完善文本的结构安排,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

18、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 朱光潜,谋篇的原则,(4)在谋篇中适应文体和读者 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营构布局对于体裁有依从性,应因体制宜,使布局能适应体裁的要求。把目光投向中国,适应读者,适应不同读者层的审美需求。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但是,不管多么奇,多么巧,又必须使人感到可能和可信。 刘绍棠,谋篇的内容,(1)选择结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 歌德,谋篇的内容,(2)层次和段落层次也称为“意义段”,是

19、文章中根据内容划分的一个个有相对独立意思的部分,是文章中各层意思的表现次序,标志着文章内容展开的步骤和次序。 层次的划分体现了作者基本思路的走向和文章内容展开的逻辑顺序。 不同文体在层次安排上有不同的方法。,谋篇的内容,李泽厚美的历程章节标题 龙飞凤舞 青铜饕餮 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盛唐之音 韵外之致 宋元山水意境,谋篇的内容,段落是文章中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常称为“自然段” 统一完整。要看段中的话是否把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说完整了;凡是揭示层次内容必须单独成段的,就要作为一段。 长短适度。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或论述细密、叙描真切的文章段落也相应长一些。,层次和段落的关系,

20、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层次可以包括段落,段落则从属于层次。段落层次文章,谋篇的内容,(3)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文章中各层次、各段落之间的桥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常常采用段落之间空行、关联词、过渡句(陈述句或设问句)或过渡段等方法过渡。,过渡,需要过渡的地方 : 结构内部转变:总分或分总;开头主体或主体结尾; 表达方式变化: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由写景到抒情; 表达内容转换:今昔相联;地点、事件转换;由环境到人物;等等灵与肉,谋篇的内容,照应:指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和呼应。包括交代、照应和伏笔。,照应,伏笔:事先只作不引人注目的提示。呼应:是对前面伏笔的回应。,照应,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2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军,立杀曹无伤。 史记-项羽本纪,照应,文章需要照应之处: 标题与正文 首与尾 前文与后文哭小弟,谋篇的内容,(四)开头与结尾 开头是文章的起笔,是写作全篇文章的第一步。 既要精彩,又要便于下文展开; 能确定基调,提携文意。张爱玲不值得赞许,开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 李渔,开头的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

22、自清背影谏逐客书,开头的方法,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是有极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社论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开头的方法,(2)间接入题,曲径通幽萤火虫,开头的方法,(3)平淡质朴式 是指以质朴无华的语言文字叙写,几乎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藻,也不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刻意图妙谋巧的一种起首方式。诗经在中国文学上的位置,谁也知道,它是世界最古的有价值的文学的一部,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胡适谈谈诗经,开头的方法,(4)新颖奇特式 是一种特别讲究修辞技巧,力求文辞灵动巧妙,注重表达的新

23、异性的起首策略。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谋篇的内容,结尾 好的结尾是全文发展的一个必然归结,它对全面深刻地展现文本思想至关重要。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李渔,结尾的方法,(1)总结点题水到渠成点明题旨。 过秦论,结尾的方法,(2)自然收束在文章行将结束时,给人以某种回味余地。 项脊轩志,结尾的方法,(3)结而不尽 在结尾写出文章中所包含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或复杂化的必然趋势。万卡,结尾的方法,(4)展望未来号召读者 共产党宣言 习作(结构).doc,谋篇的方法,(1)要理出思路。在周密审视文章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并确定一条联系各种材料贯通各部分内容的清晰线索,清理出文章的基

24、本走向。,谋篇的方法,(2)要点出文眼。文眼是文章的聚焦点,通过精心的选择与提炼,将有文眼意义的材料安排在文章的关键部位,从而导引所有材料共同聚焦于主旨之下。,谋篇的方法,(3)要辩证谋划。谋篇中的辩证法是开合有度,曲直有意,疏密有间。,六、起草,起草,又称拟稿、拟文,用书面语言将构思的成果物化为文章的一个过程。,起草的方法,(1)依据提纲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

25、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紧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朱光潜,起草的方法,(2)一气呵成从前,我时常在写作时,要推敲自己的文句以后,方才下笔写出它们来;可是,后来过了几年,我得出结论,为了节省时间,尽可能迅速地用极其拙劣的笔迹,潦草地写满全页,接着就把它们缩减一半,然后才去仔细考虑改正它们。这样写的词句,反而要比我事先深思熟虑后可能写出的词句更加优美些。 达尔文,起草的方法,我创作时,喜欢一鼓作气地写,不太斟酌字句,而是在写成后再来推敲修饰。因为如果字斟句酌地写,端端正正地写,那就

26、进展异常迟缓,甚至可能半途而废。写出初稿来,那就有了成果,什么时候修饰都行。写作这事,也要捕捉战机,酝酿有七八分,八九分成熟了,就应当下笔,写时再不断思考、加工,如果要等到想到十全十美再运笔,有时就可能无法写成。 秦牧,起草的方法,(3)边写边改我把修删工夫移到写作的当时去,写了一句就看这句有什么要修删,直到意思和情趣差不多了,默念起来也顺口了,我才让那句通过。 叶圣陶,起草的方法,(4)化整为零我为着避免结构琐碎和头绪不清,在开始动笔前决定采取分单元集中描写的方法。几章(最多的有十几章)为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轻重搭配,努力追求笔墨变化,色彩丰富。 姚雪垠,起草的注意事项,(1)创造条件须是精

27、力弥漫,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扰败兴,杂念萦怀。这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象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是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乐事。 朱光潜,起草的注意事项,(2) 因文而异审美文体和应用文体各有特点,文章的起草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事先毫无印象或预感,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行症的状态中,我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我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在写什么了。 歌德,起草的注意事项,(3)展开思想 (4)坚持不懈我写作常常不能一气呵成我坚信落在纸上就是胜利 谌容

28、,七、修改,修改,通常是指文章定稿以前对已经写成的文稿的集中性修正加工,是作文自觉努力的最终一环,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修改的层次,一般性修改是基础层次的修改,主要是修补漏洞,追求通顺与准确。 艺术性修改是高层次的修改,主要是锦上添花,追求新颖与巧妙,精练和生动。,修改的意义,(1)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修改的意义,江中草珊瑚含片江中草珊瑚含片,片片是深情。 我成功的背后,是一片片深情。 我的每一点点成绩背后,都是一片片深情。 我歌声的背后,是一片片深情。,修改的意义,(2)修改能力是作者写作能力的

29、重要组成部分。黄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册,归而熟视之,自是文章日进。此无他也,见其窜易句字与初造意不同,而识其用意所起故也。” 宋朱弁曲杂洧记,修改的意义,(3)将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提供给读者是一种认真负责的表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欧阳修,修改的范围,(1)完善文本思想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表达了写作的基本意图? 文章的主题是不是充分体现了材料所包含的意思? 文章的主题对于读者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主题是否是以正确的主题句表现出来的?,修改的范围,(2)增删文本材料 文章里所用的各个材料和主题各有什么关系? 文章里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文章所用的这些材料足以表达主题吗

30、?需要增加吗?可以减少吗?,修改的范围,(3)调整文本结构 文章各部分的安排合理吗?文章是否已出现不完整的情况? 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过渡发展是否符合逻辑? 各个层次段落的衔接是否严密连贯? 每一段落是否都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修改的范围,(4)推敲文本语言 文章的语句有可能引起歧义的吗?有重复罗嗦的吗? 文章的表达方式用得合适吗? 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内容?读者是否能理解词语? 文章中有没有一些可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的印象的语句?,修改的范围,卜算子咏梅(原稿)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旁边笑。,修改的

31、范围,卜算子咏梅(修改稿)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修改的基本原则,(1)多角度审视的修改原则 (2)从“大”到“小”的修改原则 (3)尊重原作的修改原则 (4)精益求精的修改原则,修改的方法,(1)看读法自家作诗,必须高声读之。理不足读不下去,气不盛读不下去,情不真读不下去,词不雅读不下去,起处无用意读不起来,篇终不混茫读不了结。 清何绍基,修改的方法,(2)冷却法文章出自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视之,则妍媸好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我亦能自解雌黄矣。 李渔 果戈理谈修改文章,修改的方法,(3)求助法学为文章,先谋师友,得其评论者,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北齐颜之推,修改的方法,(4)商讨法邓小平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写作过程:这个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经过不晓得多少稿。一九八0年十月四千人讨论,提了很多好的重要意见;在四千人讨论和最近四十多位同志讨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修改,反复多次。起草的有三十几位同志,下了苦工夫,现在拿出这么一个稿子来。 敬畏天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