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科护理体检,制作:杨 旭,体检内容,护理体检 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发热,体温及常见热型: 体温:一般为3637。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消耗性基本、极度衰弱、甲状腺功能减退、休克、急性大出血病人。 体温高于37.5称为发热,见于感染、炎症、内出血、无菌性组织破坏、免疫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常见热型,稽留热:持续高热,体温维持在39-41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达数天至数周。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的高热期。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消耗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2,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重症肺结核、感染性
2、心内膜炎、风湿热。 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脉搏,正常成人脉率60-100次/分。 速脉: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和心肌炎。 缓脉:脉搏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黄疸、甲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多由脉压增大造成,主要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病人。,脉搏,交替脉: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但节律正常。由于心室收缩力强弱不均造成。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梗,是左心衰重要体征。 奇脉(吸停脉)平静吸气
3、时脉搏减弱或消失。是由于心包腔压力升高,使心室舒张充盈受限所致。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病人。 短绌脉: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见于房颤病人、期前收缩病人。,呼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正常人通常表现为混合式呼吸。 双侧呼吸运动增强见于剧烈运动后、代谢性酸中毒。 双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肺气肿、双侧胸腔积液或气胸;一侧减弱或消失见于单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肋神经麻痹。 正常人静息情况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呼吸加快:呼吸频率大于24次/分钟,见于心功能不全、肺炎球菌肺炎、气胸、发热和剧烈运动。 呼吸减慢: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见于麻醉剂和镇静剂过
4、量和颅压增高。 呼吸深度改变:当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称酸中毒度呼吸(库斯莫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节律变化,潮式呼吸(陈-施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而后又变浅慢,此期持续30秒2分钟,随后经过530秒呼吸暂停。再重复上述过程的周期样呼吸。 间停呼吸(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停几秒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两种呼吸均表现为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炎、脑膜炎。有些老年人熟睡时,亦可出现潮式呼吸,为脑动脉硬化表现。,呼吸节律改变,断续性呼吸:见于急性胸膜炎、肋骨骨折。 抽泣样呼吸:见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前期。 叹息样呼吸:见
5、于神经官能症。,血压,血压正常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mmHg0.1333kpa 1kpa7.5mmHg。 血压140/90mmHg称高血压,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少数见于继发性高血压(多由肾脏疾病、颅压增高引起)。 血压90/60mmHg称低血压:见于休克、急性心梗、心衰、心包填塞以及极度衰弱者。 脉压3040mmHg.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严重贫血,老年动脉硬化。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休克、心包填塞、心衰,意识障碍,病因: 1.全身感染;重度急性感染、内分泌与代谢障碍(肺性脑病、肝性脑病、甲亢危象)循环衰竭(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引起的阿-斯综合征)
6、中毒、溺水、中暑。 2.颅脑疾病: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意识障碍表现,嗜睡:最轻意识障碍,病人呈一种病理性倦睡,可被轻刺激(语言)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配合检查,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较嗜睡严重。表现为思维活动困难、语言不连贯,定向力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 昏睡:较严重的意识障碍,病人接近昏迷。经高声呼唤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意识障碍表现,昏迷:最严重意识障碍,提示病情危重。其意识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无自主运动。分为:1.浅昏迷:对压迫眶上孔或针刺等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或痛苦表情。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2.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常有改变。 谵妄:意识清晰度明显下降,表现为精神异常、定向力丧失、烦躁不安、言语混乱出现幻觉、错觉。见于急性酒精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等。,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面颊潮红、兴奋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 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瘦弱无力。 贫血病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 肝病面容:面容消瘦灰暗、额鼻、双颊有色素沉着。 二尖瓣面容:面容晦暗、口唇微绀、两颊发红,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