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4950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目 1:下面关于 ICMP 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ICMP 协议根据 MAC 地址查找对应的 IP 地址; ICMP 协议根据 IP 地址查找对应的 MAC 地址; ICMP 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把控制报文发送给发送主机; ICMP 协议是用来转发数据包“题目 2:IP 协议是运行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 )。: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题目 3:用于多播地址的 IP 地址是( )。: A 类地址; B 类地址; C 类地址; D 类地址“题目 4:路由表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目的网络号; 路由器名称; 网络状态; 下一跳地址“题目 5:在 IPv4

2、 网络环境中,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是根据( )转发数据包。: 目的 IP 地址; 源 IP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源 MAC 地址“题目 6:将接受到的 IP 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 MAC 地址是( )的作用。: ARP 协议; TCP 协议; OSPF 协议; RIP 协议“题目 7:以下哪个路由协议属于距离矢量协议( )。: 静态路由协议; RIP; OSPF; BGP“题目 8:下面关于 IP 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提供“尽力交付 ”的网络服务; 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支持异构网络互连“题目 9:IP 数据报首部的最大长度为( )字节。: 8

3、字节; 20 字节; 40 字节; 60 字节 “题目 10:下列不属于动态路由协议的是( )。: RIP; OSPF; RARP; BGP“题目 11:IPv6 的特性不包括( )。: 地址空间较大; 报头简单和易封装; 路由表较大; 可提供更好的 QoS 保证“题目 12:下列关于 BGP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GP 协议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BGP 用于不同自治系统间的可达性信息交换; BGP 使用 UDP 协议传输报文; BGP 路由器具有 IBGP 和 EBGP 两种工作模式“题目 13:下列关于 NAT 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用于将公有 IP 地址转换为私有

4、IP 地址; 私有网络在实施 NAT 时,需向外部网络通告其地址和内部拓扑; NAT 可分为静态 NAT 和动态 NAT 两类; NAT 功能既可以部署在网络硬件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各种软件代理服务器上“题目 14:下列关于 UDP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UDP 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 UDP 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服务; 如果应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可以使用 UDP 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的首部中包含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题目 15:下列关于 TCP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 是一种面向字节流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

5、 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数据传输结束后不需要释放 TCP 连接“题目 16:1.IPv4 协议约定,网络中的主机用( )位的 IP 地址来标识,IPv6 采用( )位地址空间。2. 控制报文协议 ICMP 是网际层协议之一,主要用于控制( )的传输,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错误提醒和控制信息,是检测( )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协议之一。3. 网际层常用的协议除 IP 协议之外,还包括( ),( ),( )和( )。4. ICMP 的差错报告报文共有 5 种,分别是( ),( ),( ),( )和( ) 。5. 用于测试本机的环回 IP 地址是( )。6. 按 IP 地址分类,178.1.201.78 属于(

6、 )类地址。7. OSPF 协议包含的数据报分别为( ),( ),( ),( )和( )。8. ARP 协议用于将( )地址映射到( )地址。9.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VLSM 具有两个优点,分别是( )和( )。10. RIP 使用( )衡量路由距离。11. IP 地址可划分为( )和( )两个部分。12. RARP 协议用于将( )地址映射到( )地址。13. 路由器执行两个基本功能( )和( )。14. 动态路由协议包括( ),( )和( )。15. 与 RIP 协议不同的是,BGP 使用与目的网络间的( )衡量路由距离。“题目 17:下列哪些 IP 地址是无效的,并说明无效的原因。(本题

7、 10 分)(1)125.1.56.3(2)192.16.1.290(3)172.65.23.1(4)165.13.1(5)192.17.1.255(6)10.0.0.1“题目 18:试辩认以下 IP 地址的网络类别:(本题 10 分)128.136.199.321.142.240.17192.152.69.24889.3.0.1200.13.232.2“题目 19:简述 IPv6 的特点。(本题 5 分)题目 20:简述 NAT 技术的特点。(本题 5 分)题目 21:简述 UDP 协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本题 5 分)题目 22:简述 TCP 的三次握手。(本题 5 分)一、选择题标准答案

8、 1:ICMP 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把控制报文发送给发送主机标准答案 2:网络层标准答案 3:D 类地址标准答案 4:路由器名称标准答案 5:目的 IP 地址标准答案 6:ARP 协议标准答案 7:RIP标准答案 8: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标准答案 9:60 字节标准答案 10:RARP标准答案 11:路由表较大标准答案 12:BGP 使用 UDP 协议传输报文标准答案 13:NAT 功能既可以部署在网络硬件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各种软件代理服务器上标准答案 14:UDP 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标准答案 15:数据传输结束后不需要释放 TCP 连接二、填空题1.32 128 2. IP 数据报

9、网络连通性3. 地址解析协议 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 RARP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IGMP4. 目的站不可达、源站抑制、时间超时、参数问题和改变路由5. 127.0.0.16. B7. Hello 数据报 链路状态描述包 链路状态请求包 链路状态更新包 链路状态确认包8. IP MAC9. 可以高效寻址和执行路由聚合 减少路由表大小10. 跳数11. 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12. MAC IP13. 路径选择 数据转发14. RIP OSPF BGP15. AS 序列三简答题17.答: (2)192.16.1.290(4)165.13.1 这两个 IP 是无效的。IP

10、v4 地址采用 32 位二进制数表示,为便于记忆,将其分为 4 段,每段为一个字节且字节之间用小数点隔开,再将这 4 段二进制数分别转化为十进制表示。(1)IP 后段的 290 已经超出范围。(2)IP 只有 3 段,不够 32 位。18.答: 128.136.199.3:B 类地址21.142.240.17:A 类地址192.152.69.248:C 类地址89.3.0.1: A 类地址200.13.232.2:C 类地址19.答: IPv6 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的缩写,IPv6 采用 128 位地址空间,并因其可提供超大的地址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地址短

11、缺问题。IPv6 具有如下特点:1)提供超大的地址空间。2)报头简单和易封装。3)使用更小的路由表。4 )提供更好的 QoS 保证。5)自动地址配置。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7)与 IPv4互相兼容。采用了两种技术,隧道技术和双协议栈技术。20.答: NAT 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NAT 允许对内部网络实行私有编址,从而维护合法注册的公有全局编址方案,并节省 IP 地址。(2)NAT 增强了公有网络连接的灵活性。(3)NAT 为内部网络编址方案提供了一致性。(4)私有网络在实施 NAT 时,不会通告其地址或内部拓扑,有效地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21.答: UDP 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它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传输服务。UDP 协议是一种面向报文的协议。UDP 用户数据报可分为两部分:首部和数据部分。在应用对可靠性要求较低,实时性却要求较高时,适合采用 UDP 协议,如视频和音频传输等。22.答: (1)主机 PC1 将一个 SYN 数据报发送到主机 PC2,希望建立一个TCP 连接。(2)主机 PC2 发送 ACK 数据报,确认收到了 PC1 的 SYN 数据报,并发送SYN 数据报,等待 PC1 确认。(3)主机 PC1 发送 ACK 数据报,确认接收到了 PC2 发送的 SYN+ACK 数据报,表示 TCP 连接已成功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