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48701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T_5494-2008_粮油检验_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前 言本标准代替 GB/T 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本标准与 GB/T 5494198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增加了检验操作过程中的照明要求;增加了米类不完善粒检验方法;对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进行了部分修改;删除了纯粮(质)率的计算。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省粮油检验检测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成华、崔国华、胡纪鹏。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GB/T 549419852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中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的仪器和用具、照明要求、样品制备、操作方法、结果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含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22505 粮食油检验 感官检验环境照明3 仪

3、器和用具3.1 天平:感量 0.01g、0.1g、1g。3.2 谷物选筛。3.3 电动筛选器。3.4 分样器或分样板。3.5 分析盘、镊子等。4 照明要求操作过程中照明条件应符合 GB/T 22505 的要求。5 样品制备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是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按照 GB 5491 的规定分取试样至表 1 规定的试样用量。表 1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试样用量规定表粮食、油料名称 大样用量/g 小样用量/g小粒:粟、芝麻、油菜籽等 约 500 约 10中粒:稻谷、小麦、高梁、小

4、豆、棉籽等 约 500 约 50大粒:大豆、玉米、豌豆、葵花籽、小粒蚕豆等 约 500 约 100特大粒:花生果、仁,蓖麻籽,桐籽,茶籽,文冠果,大粒蚕豆等约 1000 约 200其他:甘薯片、大米中带壳稗粒和稻谷粒检验 约 50010006 操作步骤6.1 一般粮食和油料杂质、不完善粒检验6.1.1 筛选6.1.1.1 电动筛选器法: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3筛底) ,按规定取试样放入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 ,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 1min(110 r/min120 r/min) ,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

5、内。卡在筛孔中间的颗粒属于筛上物。6.1.1.2 手筛法:按 6.1.1.1 中方法将筛层套好,倒入试样,盖好筛盖。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 110 次/min120 次/min 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 1min。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 8cm10cm。筛后的操作与 6.1.1.1 同。6.1.2 大样杂质检验从平均样品中,按照第 5 章的规定分取试样至表 1 规定的大样用量(m) ,精确至 1 g,按 6.1.1 规定的筛选法分两次进行筛选(特大粒粮食、油料分四次筛选) ,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 1) ,精确至 0.01g(小麦大型

6、杂志在 4.5mm 筛上拣出) 。6.1.3 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按照第 5 章的规定分取试样至表 1 规定的小样用量(m 2) ,小样用量不大于 100 g 时,精确至 0.01g ;小样用量大于 100 g 时,精确至 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 3) ,精确至 0.01g。6.1.4 矿物质检验质量标准中规定有矿物质指标的(不包括米类) , 从拣出的小样杂质中拣出矿物质,称量(m 4) ,精确至 0.01 g。6.1.5 不完善粒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称量(m 5) ,精确至 0.01 g。6.2 米类杂

7、质、不完善粒检验6.2.1 糠粉、矿物质、杂质总量检验按照第 5 章的规定分取试样约 200 g(m ) ,精确至 0.1 g,分两次放入直径 1.0 mm 圆孔筛内,按 6.1.1 规定的筛选法进行筛选,筛后轻拍筛子使糠粉落入筛底。全部试样筛完后,刷下留存在筛层上的糠粉,合并称量(m 1) ,精确至 0.01 g。将筛上物倒入分析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再从检验过的糠粉的试样中分别拣出矿物质并称量(m 2) ,精确至 0.01 g。拣出稻谷粒、带壳稗粒及其他杂质等一并称量(m 3) ,精确至 0.01 g。6.2.2 带壳稗粒和稻谷粒检验按照第 5 章的规定分取试样 500

8、g,精确至 1 g,拣出带壳稗粒( X)和稻谷粒(Y) ,分别计算含量。6.2.3 不完善粒检验按照第 5 章的规定分取试样至表 1 规定的小样用量(m 4) (米类小样用量与其原粮相同) ,精确至 0.01g,将试样倒入分析盘内,按粮食、油料质量标准中的规定拣出不完善粒并称量(m 5) ,精确至 0.01g。7 结果计算7.1 一般粮食和油料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结果计算7.1.1 大样杂质含量(M)以质量分数( %)表示,按式( 1)计算:)1(10mM式中:m1 大样杂质质量,单位为克( g) ;4m 大样质量,单位为克( 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

9、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7.1.2 小样杂质含量(N)以质量分数( %)表示,按式(2)计算:)2()10(23 mMN式中:m3 小样杂质质量,单位为克( g) ;m2 小样质量,单位为克( 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7.1.3 矿物质含量(A)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3()10(24 mMA式中:m4 矿物质质量,单位为克( g) ;m2 小样质量,单位为克( 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求其

10、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7.1.4 杂质总量(B)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4(NMB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7.1.5 不完善粒(C)以质量分数( %)表示,按式(5)计算:)5()10(25 mC式中:m5 不完善粒质量,单位为克( g) ;m2 小样质量,单位为克( 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大粒、特大粒粮不大于1.0%,中小粒粮不大于 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7.2 米类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结果计算7.2.1 糠粉含量(E)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6)计算:)6(10m

11、E5式中:m1 糠粉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4%,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7.2.2 矿物质含量(A)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7)计算:)7(102 mA式中:m2 矿物质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7.2.3 杂质含量(B)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8)计算:)8(10321 mB式中:m1 糠粉质量,单位为克(g

12、) ;m2 矿物质质量,单位为克(g) ;m3 稻谷粒、稗粒及其他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4%,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7.2.4 带壳稗粒含量(F) ,单位为粒/kg,按式(9)计算:)9(2 XF式中:X 500g 试样中检出的带壳稗粒,单位为粒;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3 粒/千克,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平均数不足 1 粒时按 1 粒计算。7.2.5 稻谷粒含量(I) ,单位为粒 /kg,按式(10)计算:)10(2 YI式中:Y 500g 试样中检出的稻谷粒,单位为粒;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2 粒/千克,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平均数不足 1 粒时按 1 粒计算。7.2.6 不完善粒含量(C)以质量分数( %)表示,按式(11)计算:6)1(104 mC式中:m4 不完善粒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大粒、特大粒粮不大于 1.0 %,中小粒粮不大于 0.5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