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圆鼓.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8548449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圆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圆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圆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圆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圆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 圆 鼓,五圆鼓的历史渊源,合阳五圆鼓是合阳县一种独特的含民间吹打乐的舞蹈表演形式。合阳是诗经发祥地,鼓乐在远古时期即成为祭祀、战争的主要工具。初考,战国魏文候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五圆鼓产生并延续至今。五圆鼓延续下来,是以民间吹打乐的形式用于葬礼表演,其敲击乐主要为鼓,即中间一大鼓,周围四个小鼓组成一个大圆,寓意“圆满”。敲击起来,节奏明显,张驰有度,通过振节作用,十分动听。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反复加工,五圆鼓逐渐进入广场表演和舞台表演,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独特的一种鼓舞形式流传至今。,五圆鼓的基本特征,五圆鼓自形成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如下基本特征:1、把鼓舞动作置于极强

2、的音乐节奏中去表演,给人一种质朴美和简约美。2、唢呐在吹奏“双凤朝阳”时,双唢呐夹稍子(唢呐的发声体),把发声体的原音与唢呐的共鸣音结合起来,烘托了表演的气氛。3、节奏极强的简朴与刚健并重的特征,表演者在特定的音乐声中,张驰有度,经重缓急的槌法变化,展示出一种协调美。,五圆鼓的基本内容,五圆鼓又称“打五圆”、“五子登科”,表演者要同时敲击一面大鼓四面小鼓(也有两面小鼓称为“打三圆”),伴有唢呐、大锣、小钗等乐器,打五圆共分引子、双凤朝阳(双锁呐)、打五圆、结尾四个部分,鼓手主要特技有缠项、单扫边、双扫边、对角线击、抛槌、转背击等,其槌法轻重有致,张驰得当,在音乐的节奏中,呈现出起伏、跌宕、顿挫

3、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五圆鼓的基本内容(图),五圆鼓的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合阳五圆鼓分布在合阳县境内及周边地带,尤以合阳县路井镇北党村最为驰名。合阳地处关中东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一水之隔。远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莘国”(亦名有莘国),战国时期,因魏文候17年(公元前429年)在洽水北岸筑城而得名,秦时置合阳邑,西汉初,设合阳县至今。县城位于北纬3458,东径10958,全县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591个自然村,总人口44.2万人,全系汉族,行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管辖。五圆鼓发祥地之一的北党村,隶属合阳县路井镇管辖,其村位于北纬3503,东径11003,全村十个村民小组,人口 18

4、73人,面积4.7平方公里。远在隋朝时,因该村居民姓党,且位于澄城县寺前镇南党村以北而得名。该村以农业为主,传统的农耕文化孕育着“五圆鼓”这一民间鼓舞,且不断改进加工,使其得到发展,成为合阳民间艺术瑰宝。,五圆鼓的濒危状况,1、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一些青年人不愿学这种传统艺术,认为观众面太窄,不吸引人。2、搬上舞台后,未从音乐、舞蹈上进行规范整理,仅靠口授传承,使传承步履艰难3、由于表演道具的缺乏,在葬礼活动中,观众虽然想看,但因村里无鼓而不能如愿以偿,民间艺人带鼓又很不方便,且鼓调不配,使这种表演愈来愈少。,五圆鼓的主要价值,1、观赏价值。五圆鼓的舞蹈动作,诙谐逗人,动作夸张,应用于舞台或广场表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2、学术价值。五圆鼓把锣鼓与民间器乐结合起来的特殊作用,对于研究我国的舞蹈史、民乐史与民间风俗有着一定的研讨价值。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们去了解学习五圆鼓,让这继续流传、发扬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