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8545765
  • 上传时间:2019-07-02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0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doc
    资源描述:

    1、1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14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15-86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4.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1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9.建筑幕墙 GB21086-2007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1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1-200712.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

    2、7106-20081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0151-200814.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 建设目标: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2. 项目总分 分。 其中:节地与室外技术 分;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分; 室内环境质量技术 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分;提高与创新 分。(填百分制折算分)3. 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4.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m2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 m2,地下: m2;建筑层数 层;建筑高度 m。5. 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商住建筑6. 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三

    3、、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规划专业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技术措施说明:(满足需在方框内打勾,并填写相应技术措施;不参评在方框内打斜杠 并注明不参评原因;不满足在方框内打 /叉 ,内容可不填写)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满足对应条文时,证明材料需要勾选对应项)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4.1.3 场地内不应

    4、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日照环境模拟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规划专业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景观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地下空间利用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

    5、B 3096 的有关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环评报告,应包含噪声测试或噪声预测数据; 噪声测试或预测报告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规划总平面;所在地交通地图;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6、规划总平面;所在地公共服务分析图;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景观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生态保护补偿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 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景观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场地超过 10 万 m2时)或综合利用方案专项说明;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建筑专业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幕墙反射比由建筑专业填写)技术措施说明

    7、: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屋面太阳辐射系数由建筑专业填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节能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给排水专业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景观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景观专业 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夜景照明控制由景观专业填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室外遮荫以及道路太阳辐射反射系数由景观专业填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

    8、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 版)附件 22二、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建筑专业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节能计算书、备案表;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电气专业 5.1.3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

    9、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现行值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建筑专业 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建筑优化设计专项分析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2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外窗和透明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节能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10、:围护结构节能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源设备能效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5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 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 20%。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

    11、电输冷比计算书;空调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6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空调动态负荷计算;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7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8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4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给排

    12、水专业 5.2.15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针对可再生能源热水部分)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电气专业 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0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 目标值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3、) 5.2.11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1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给排水专业 6.1.1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水量平衡表;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技

    14、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1.3 采用节水器具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给排水专业 6.2.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3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4 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5 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6 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3 6.2.9 除卫生器

    15、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1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11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景观专业 6.2.7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6.2.12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给排水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

    16、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6.2.8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建筑专业 7.1.1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装饰性构件工程造价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结构专业 7.1.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 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建筑专业

    17、7.2.1 择优选用建筑形体。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3 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 (装修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4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 。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可重复使用隔断(墙)面积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5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结构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6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 (装修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12采用可再利用材料

    18、和可再循环材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结构专业 7.2.2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结构优化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8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9 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10 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高强建筑结构材料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7.2.11 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高耐久性混凝土比例计算书;设计

    19、图纸(专业、图号)五、室内环境质量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建筑专业 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围护结构隔音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1.5 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1.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要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节能计算书、备案表;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电气专业 8.1.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20、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的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8.1.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1.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建筑专业 8.2.2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围护结构隔音量计算书;设计图

    21、纸(专业、图号) 8.2.3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针对平面布局)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4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技术措施说明:4证明材料:声学设计专项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5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6 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的要求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自然采光模拟计算书;窗地比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7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技

    22、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自然采光改善模拟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8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可调节遮阳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10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开启面积比计算;室内自然通风模拟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8.2.1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9 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8.2.11气流组织合理。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气

    23、流组织设计说明或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电气专业 8.2.12 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情况。 (暖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8.2.13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暖通专业辅助)技术措施说明: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给排水专业 8.2.3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针对同层排水和旋流弯头设计)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六、提高与创新技术措施自选说明内容(得分项)规划专业 11.2.8 建筑方案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结合场地特征和 建筑功

    24、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建筑优化设计专项分析报告 11.2.9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环评报告;废弃场地利用分析报告;旧建筑利用分析报告建筑专业 11.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高 20%,或者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 15%。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围护结构节能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2.10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得 1分;在两个或二个以上阶段应用情况。技术措施说明

    25、:证明材料:BIM 技术应用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2.11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结构专业 11.2.5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结构分析报告;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暖通专业 11.2.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节能评价值的要求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空调冷热源设备能效指标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11.2.6 对主要功能房间采

    26、取有效的空气处理措施情况。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电气专业 11.2.3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情况,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70%。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热电冷联供方案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给排水专业 11.2.4 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为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 1 级情况说明。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其它 11.2.12采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技术措施说明:证明材料:相关分析报告;设计图纸(专业、图号)设计承诺我单位承诺绿色建筑设计专项审查所提交的设计图纸、指标计算书、

    27、模拟分析报告及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真实、准确。如有不实之处,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专篇应简要描述本项目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各项措施的说明应满足以下深度要求:1、应明确满足的条文编号、条文原文和相应技术措施;满足需在方框内打勾,并填写相应技术措施;不参评在方框内打斜杠 并注明原因;不满足在方框内打叉,内容可不填写。 /2、应简要叙述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描述、关键参数说明和设计效果表达,不得照抄照搬条文原文或条文解释;3、应注明支持得分的施工图图纸编号或其它专业资料(或分析报告、计算书等)在方框内打勾;4、若设计图纸暂不能提供(如景观、装修、二次专业设计),需在证明材料中注明,后期专业设计应按照本专篇填写内容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5457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