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态旅游综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4443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生态旅游文献综述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模式而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和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从对生态旅游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其特性、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生态,概念,背景,国内外,特征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源于 1980 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在其论文有当地居民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中提出的“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 。1983 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生态旅游顾问墨西哥人

2、豪 谢贝洛斯 拉斯咯瑞(H. Ceballos-Lascurin)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用以指“ 前往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Ceballos lascurain,1987)1 在这个概念中他强调生态旅游的区域是自然区域。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权威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则定义为“生态旅游是负责任的自然旅行,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护当地的环境,并能促进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福利” 。1988 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岛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

3、置身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 ”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lizabethBoo)在 1990 和 1992 年分别提出下面两个定义:一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欣赏、享受风光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为特定目的,在受干扰比较小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进行的旅游活动。二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之旅。2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soclietu)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了解当地的环境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有目

4、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的开展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然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是当地居民受益” 中国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也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如郭来喜、卢云亭、王兴斌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并对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卢云亭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学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 3随后的几十年中,由于众多不同的机构和组织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区域实践着各自认为“生态”旅游模式,由于其注重生态旅游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于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对生态旅游

5、的概念的界定也出现了层次、范围、观念、出发点、目标或陈述角度的差异,造成了生态旅游观念模糊和泛化。4虽然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共性的认识即:生态旅游主要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旅游方式。二、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生态旅游从产生到发展只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短期2内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工业文明的到来,为人们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全区性危机,如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寻找一种优化的人与自

6、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运。在此背景下,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作为时代文明标志的旅游业也顺应时代的要求,逐渐转变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发展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觉醒并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5(二)人类需求的拉动。人来自于自然,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对自然的探索,是人的本性。由于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促使人们想要离开都市,前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回归自然,放松心情,回避高压生活。特别是充满好奇的青年一代,更喜欢与自然接触,生态旅游以它的形式灵活,种类丰富,目的多样而

7、会成为旅游者最热衷的旅游方式。(三)传统的旅游模式弊端开始显现:为了获得快速的经济效益,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走的是“先开发,后治理” ,从而导致了对于一个旅游资源的盲目和过度开发、景区景点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目的地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产品质量低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旅游业的现代发展,促使旅游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好能够满足旅游业的需要,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三、生态旅游的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一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机构

8、都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探讨。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的主要观点。(一)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中描述了生态旅游的五大特点:生态旅游活动一般规模比较小,不需要太高的资金投入;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对生态旅游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是开发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和能为游客合理利用的项目;生态旅游主要吸引那些对环境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参加;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导游6(二)我国著名学者郭来喜曾概括了生态旅游的六个方面的特性:旅游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旅游内涵孕育着科学文化高雅品质;旅游活动以生态学思想作为思想依据;旅游活动载体具有多样化特色;旅游者高强度参与性的活动;生态

9、旅游是增强人类环境意识的高品质旅游。7(三)卢云亭教授则认为生态旅游具有范域上的自燃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8四、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发展状况(一)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在国外,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保护生态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倍加已广泛的推广。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鉴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影响和重要性联合国将 2002 年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并在 2002 年 5 月,经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旅游组织发起,在

10、加拿大的魁北克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共来自 132 个国家的 1169 个产、官、学及非政府组织参加本次会议。并达成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3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非洲肯尼亚被称为“自然旅游的前辈” ,是当代生态旅游开发较早,搞得好的国家之一。1977 年肯尼亚人要求政府完全禁猎,1978 年提出了“请用相机来拍肯尼亚“。他们以国内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迷人的乡村风光等招揽游人,生态旅游在 1989 年旅游收入就达 3.5 亿美元。哥斯达黎加是 1997 年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依托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自 1997 年至今,其旅游收入已成

11、为该国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而且生态旅游收入占旅游收入的 95。 9美国的生态旅游可以说是国际生态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早在 19 世纪美国就规划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而开始了最初意义上的生态旅游。1990 年美国尤斯美蒂国家公园建立 100 周年之际,发表名为爱,勿置于死地的宣言,呗媒体称为“揭开生态旅游代替大众旅游的星纪元” 。1991 年美国成立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ES) ,1994 年制定生态旅游规划,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角度对生态旅游加以规定。目前,美国 92%以上的林地,都开展户外旅游,每年参加人数都在 20 亿人次几乎是美国人口的 20 倍,其中每年

12、有 1000 万余人参加各种生态旅游。在欧洲 199 年,欧洲自然和国家公园协会(FNNPE)年会在芬兰举行,会议上一致提出“通过自然演替保护生态系统”欧洲公园新思路,明确了欧洲自然和国家协会未来十年的任务。4(二)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以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多类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1982 年,我国建立了一批国建风景名胜区 44 处,建立了国家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1993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通过了东

13、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 ,在我国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6 年在中国 21 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中,在优先领域和自然资源和保护领域,列出可持续旅游,并以“承德市生态旅游”等项目作为实施项目。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总局、林业部和中国社科院 1999 年又联合推出了以“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的“1999 年生态环境游” ,并生物观赏旅游、自行车旅游、保护环境之旅等的十大生态旅游产品。2002 年 8 月在贵州省兴义市召开的中国西部生态旅游论坛会,2002 年 11 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会,这两次会议深入讨论了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4、,广泛交流了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与生态旅游业建设的经验。2006 年 9 月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连州举办了首届中国生态旅游标准建设研讨会。2006 年 lO 月,第三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在江西举行。于 2006 年12 月 5 日在长沙市举办了由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生态旅游十年回顾”大型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2009 年中国旅游生态年”使中国的生态旅游又走向一个顶点。在 2009 年 11 月 25 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原则生通过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 ,明确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业” “培育新的旅游消费

15、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态旅游需求呈快速上升态势,生态旅游将成为 21 世纪中国旅游的重要模式。44参考文献1 H. Ceballos-Lascurain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J.Mexico Journal,1987,(2):13-14.2Elizabeth Boo.the Potentials and pitfalls,WWF Washington Ecotourism3卢云亭.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294-300.4邱云美.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8-9.5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4.6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 53-55.7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地理科学进展 .1997 年,第 16 卷,2-38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75-76.9程志湘.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道- 浅谈开发生态旅游.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报, 2002(3):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